從大學講師到首席院士 第451節
這一聲喊讓辦公室的幾個人都愣住了。 他們馬上都過來看。 屏幕上的概念圖有個凸起的原型主倉,下面是主體的圓盤,因為圓盤中心有各種設備,還留出進入主倉的通道,就顯得中心鼓鼓的。 圓盤的兩側末段,就只有反重力體系的超導線路,并沒有其他裝置,看起來就顯得薄了一些。 圓盤下放占據最大空間的是圓形起落架,還有主倉的通道,也同樣凸出了一塊。 所以整體來看…… 段清柏半張著嘴,指著屏幕,再次驚訝的感嘆道,“這就是ufo??!” 第三百零六章 為了測試,你們竟然打劫了外星人! “這個設計整體概念圖,明顯,它就是ufo??!” “我也感覺是ufo,你們看看,我找到了一張圖片,外形看起來差不多……” “只是整體的形狀差不多吧,區別還是很大的,比如,設計圖下面那一圈的推進扇葉,比你這張凸出了一大塊,上面和下面也不一樣……” “但還是很接近??!” “我也找到一張類似的,只不過上面是透明玻璃罩,你們說,我們也這樣設計,行不行?” “我終于知道了,原來我們是在研究ufo,研究外星人的科技!” “……” 羅永軍是在構架組的辦公室工作。 最開始看見概念圖的也是構架組的人員,后來消息就快速傳了出去。 段清柏讓羅永軍多打印幾張概念圖,然后一起送到了王浩的辦公室,其他人則忍不住紛紛討論起來。 很快,整個研究基地都知道了。 每個人都帶著驚訝和激動討論著,他們實在感到非常驚訝,完全沒有想到設計結合在一起,會是個很ufo外形很類似的裝置。 王浩很快也拿到了概念圖,他盯著概念圖上和ufo很類似的飛行器,也感到稍稍有些驚訝,隨后就了然放了下來。 劉明坤也是同樣的動作,只不過他愣愣盯了好半天,忍不住說了一句,“王院士,我們是設計ufo嗎?” 段清柏也看向了王浩。 王浩臉上帶著輕笑,神色明顯不太在意,他說道,“其實我從最開始就知道,設計出的飛行器會和ufo很相似?!?/br> “你們要考慮一點,橫向反重力覆蓋區域本來就是圓盤形狀的?!?/br> “不管怎么去設計,都要考慮平衡性問題,那么最終的方案肯定會和ufo很相似?!?/br> 劉明坤和段清柏一起點了點頭,但他們再看一下概念圖,還是感覺很不可思議。 劉明坤忍不住繼續問道,“王院士,你覺得ufo是否存在?” 這是很多人心里的問題。 如果以前去回答這個問題,他們大多數只有不在意的態度,全世界多數人都是這個態度。 雖然說有很多發現ufo的說法,但實際上,并沒有明確的證據,也很難說ufo是否存在。 現在就不一樣了。 他們通過正常的研究手段,設計出了一款和ufo非常接近的飛行裝置。 這不正巧說明ufo存在嗎? 王浩仔細考慮一下,干脆決定召開一次會議,很多研究人員都來參加會議。 他站在最前面,很認真說道,“我們完成了整體設計,構架組出了設計的概念圖,大家都能看到,這個概念圖,似乎就是個ufo?!?/br> “我知道很多人都在私下的討論,現在我在這里,就做一個說明?!?/br> 王浩的表情非常認真,他停頓一下繼續道,“首先說一點,現在沒有明確的證據表明ufo存在,多數明確說ufo存在的發現,都是看到一些不能解釋的光點,那并不能作為直接證據?!?/br> “當然,我并不是否定ufo的存在,我也不知道ufo是否存在?!?/br> “但是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所有有關ufo發現的傳聞,或者是對ufo外形的描述,都可以總結出一條規律——” “ufo的外形并不符合常規飛行器設計邏輯!” “不管是圓盤狀的也好,是錐形狀的也好,或者是其他形狀,總歸ufo的外形,不能用常規飛行器來解釋,所以才會變得神秘?!?/br> “但是大家現在要改變看法了,我們以反重技術為基礎做的飛行器設計,也同樣不符合常規飛行器的邏輯?!?/br> “所以不管我們怎么樣去設計,只要是依托反重力技術設計出的飛行器,放在普通人眼里,就一定會是ufo!” 當王浩說完最后一句,其他人頓時討論起來。 他們明白了。 在整個設計的過程中,有一些影響外觀的部分,也有其他的設計方案。 不管哪一種設計方案,都是依托橫向反重力技術,范圍劃定在橫向反重力所覆蓋的區域內。 所以最終的設計就一定會接近ufo。 現在的概念圖接近ufo也就可以理解了。 等大家稍微消化了一下,王浩繼續道,“第二點,如果我們在湮滅物理上有更多的探索,也就是掌握更高超的、更先進的技術,可以暢想能設計出更先進的飛行器?!?/br> “比如,強湮滅力?!?/br> “可能有很多人知道,這是我正在研究的理論方向,我希望能夠制造出強湮滅力場,但它一定不會和反重力場表現形式一致?!?/br> “在我的理解里,未來強湮滅力技術會用在很多領域,比如軍事上的武器、防護,核聚變能源領域,也包括材料學,等等,會有更多的發展?!?/br> “如果強湮滅力技術應用在航天上,也許就會徹底改變反重力飛行器設計的邏輯,到時候,飛行器可能是圓球狀,或者是其他奇特的外形?!?/br> “即便是圓球狀,你們想象一下,是不是依舊可以當成是ufo?” 其他人頓時想象著,一個圓球狀的飛行器從地面拔地而起,能靈活的飛行直達太空,感覺比ufo還像ufo。 王浩點頭繼續道,“所以我們不管怎么去做研究,只要依托的是新型科技,制造出來的飛行裝置,就一定會是普通人眼里的ufo?!?/br> “最后,有一點,大家要注意,討論ufo是否存在是沒有意義的?!?/br> “我們只有站在科技頂點,研制出遠遠超出現有航空技術的飛行器,才有資格去探討外星人是否存在……” …… 王浩在ufo的問題上說了很多。 他可不希望因為研究出的飛行器外形類似于,ufo而引起什么恐慌問題,即便只是影響到研究,也根本是沒有必要的。 這一番講話還是有意義的。 雖然很多人眼里,他們依舊是在研制類似于ufo的飛行器,但剩下的只是對工作的熱情。 每一個人都是干勁十足,滿是斗志的投入到工作中。 他們也非常期待能夠完成研究,并制造出類似于ufo的飛行器,到時候,看著飛行器升空,也肯定有一種巨大的成就感。 飛行器的整體設計已經完成了。 接下來各個部分和合作工廠進行對接,以便能夠制造出相應的裝置,每一個部分制造出來都會直接運送到研究基地。 整個過程用時接近兩個月,最有難度的還是一些關鍵位置的軸承以及冷卻箱的制造。 冷卻箱內是個復雜形狀的高壓裝置,內部會直接沖入高壓液氮,只是對接口的制造都需要超過一個月時間。 因為飛行器是全新的,設計好多部分甚至要人工來完成,自然用時是非常多的。 好在飛行器設計組也包括王浩的研究組,有著科技處、航空集團的全力支持,一切的需求都會優先供給,也大大減少了制造時間。 研究組并不是一心等待,他們還有很重要的工作要做,那就是軟技術相關的攻關。 軟技術,也是飛行器研究的核心。 包括超導電池組的失超保護、功率調節、自動控制檢測體系,也包括反重力飛行組的推進裝置自動控制、起降控制、平衡性系統,當然也包括故障檢測,臨時應激體系…… 等等。 其中每一個部分的研究都非常復雜,不只是電子軟件的工作,也要裝配一些檢測裝置,并聯通整個飛行器。 這種復雜的體系放在其他團隊,用時幾年都不一定能夠完成,但放在反重力飛行器組,情況就完全不一樣了。 王浩親自帶隊做研究,他還找航空工業集團的自動化研究中心以及科學院的電工所和軟件所,直接開口要了十幾個電子、軟件以及信息學專家過來。 針對每一個技術難關,王浩都親自上任去做論證,并和其他人一起設計整個框架。 每一天都有大量的工作被分配下去,每一天都完成過萬條代碼,還要做大量的bug修正工作。 整個研究團隊中,每一個參與軟技術工作的人員,都感到非常不可思議。 他們還是第一次發現,軟技術攻關速度會這么快。 他們仿佛找到了明確的方向,每一個部分都知道該怎么解決,然后就依照指示去打出代碼,完善相應的功能就可以了。 整個軟技術公關用時達到了兩個月,才終于進行了整體的運行,并開始漫長的‘改bug’之路。 電子軟件系統總是充滿了bug,系統最開始運行就遇到了很多的問題。 在王浩的帶領下,一些大問題很快得到了解決,至于軟件系統的小問題,就讓軟件工程師、電子工程師們慢慢的修正了。 王浩也不是萬能的。 他能把握主方向沒有問題,至于一些小的錯誤就不能保證了,他一個人不可能面面俱到,但現階段也不需要特別完善,只要整個主方向沒有問題,保證不出現大的問題就可以了。 整個系統能夠運行以后,就可以直接裝載到飛行器上,作為控制檢測系統來使用。 “現在的電子系統,最低也能保證飛行器起飛測試正常運轉,后續還要經過調試才能確定?!?/br> “我們首先要做的,還是準備第一次起飛測試?!?/br> “或者叫做懸浮測試……” …… 兩個多月時間里,反重力飛行器組因為制造可飛行的樣機,耗費了大量的經費,總計已經超過了四個億。 這種大規模的經費消耗,自然會引起很多人的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