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大學講師到首席院士 第430節
這一套邏輯思考下來非常的驚人,帕森斯都開始覺得自己是超級天才。 當然,他知道自己的研究順序不正確。 理論物理研究的正常順序,是有一定數學基礎的情況下,做推導和分析再得出結論。 帕森斯則是先進行‘設定想象’,然后再去根據想象的結果做數學論證。 簡單來說,就是有了結果以后,再填充分析過程。 所以他的大部分工作,就是找到符合要求的數學邏輯,來對于想象出的結論做填充和描述工作。 這就像是寫小說安排劇情,先想到劇情結尾,再仔細斟酌事情發展的過程細節。 顯然。 這種方法用來做理論研究,是非常非常錯誤的。 同時,填充的過程也很可能存在一些邏輯不能自洽的情況,但帕森斯確實是個優秀的理論物理學家,最少擁有足夠多的基礎。 不管是弦理論、湮滅理論、傳統的量子物理,或者其他物理體系,他都有很多的了解。 他從弦理論、湮滅理論以及其他物理體系中,找出了很多‘符合要求’的數學內容,慢慢的填充到了自己的研究中。 研究,也就快速有了進展…… …… 與此同時。 王浩、海倫以及陳蒙檬一起的研究也有了進展。 他們使用的就是常規研究方法了,先不急著下結論,而是以數學的方式進行分析論證。 研究是以湮滅理論為基礎的,他們依靠數學研究分析,發現暗物質存在的情況下,就一定會和希格斯玻色子的產生有關聯。 希格斯玻色子,也就是‘上帝粒子’,可以理解為宇宙中到處存在的希格斯場內憑空產生的粒子,粒子出現短時間就會消亡。 希格斯玻色子,被認為是物質產生的根源,是介于‘存在和不存在’之間的粒子。 “在湮滅理論的框架下,暗物質存在,就一定會關聯希格斯場論產生關聯?!?/br> “另外,理論框架下,如果存在暗物質,受到湮滅力的影響,就肯定會大量存在于能量轉化為物質的過程中?!?/br> “以上兩條,是完全沖突的!” 海倫做出了總結。 和希格斯場論產生關聯,也就是說,暗物質存在本身是物質產生的基礎。 希格斯粒子,可以理解為由場力震蕩產生的。 能量轉化為物質,則牽扯到湮滅力作用下,粒子組成的問題,符合愛因斯坦質能方程。 兩者是直接沖突的。 王浩最后總結道,“所以說,即便是暗物質存在,也不在會受到湮滅力的影響,不存在于湮滅體系構架中?!?/br> 暗物質的存在性研究,到此結束。 …… 以湮滅理論為基礎,論證暗物質存在性的研究已經完成,但王浩最終的目標是,研究研究空間擠壓增強的問題。 所以研究也只是剛剛開始。 近一段時間的研究,收獲還是很大的,任務二的靈感值,已經提升到了‘60’點,就證明研究方向和結論是正確的。 王浩讓海倫、陳蒙檬,一起去總結了成果論文,并直接發給了《科學》期刊。 《科學-物理》編輯部。 路易斯-約翰遜正坐在電腦前,仔細的審閱著郵箱里的投稿內容。 他首先看到了一篇名為《湮滅理論:解析暗物質》的論文,副標題則是《暗物質——萬物之源》。 論文作者是萊德利-帕森斯。 路易斯-約翰遜當然知道萊德利-帕森斯,阿邁瑞肯的理論物理界,帕森斯可以說是鼎鼎大名,被認為是湮滅理論的三號人物。 同時,也是阿邁瑞肯湮滅理論的二號人物。 保羅菲爾-瓊斯,當然也被認為是阿邁瑞肯的物理學家。 路易斯-約翰遜正要下載論文查看,就又看到了一篇投稿,標題很直白的說明了內容,《暗物質不存在于湮滅理論體系的論證》。 “暗物質,不存在于湮滅理論的體系中?開什么玩笑?” “這是弦理論頑固派的投稿吧?” “直接駁……” 路易斯-約翰遜正打算直接駁回論文,就注意到投稿論文的作者—— 王浩? 至于后面的海倫-欣頓、陳蒙檬,就直接被忽略了。 王浩的論文? 路易斯-約翰遜馬上放棄了駁回cao作,而是直接給予了審核通過,提交上去還標注了一句話‘王浩的研究,可以直接發表’。 王浩的投稿當然不用多說,肯定是直接給通過,插隊進行發表cao作的。 但是,另一篇呢? 路易斯-約翰遜再讀了一遍標題,甚至都不用去看內容,就已經不知道該怎么辦了。 “《湮滅理論:解析暗物質》?” “王浩的論文內容是,論證暗物質不存在于湮滅理論體系中,而這一篇則是以湮滅理論解析暗物質,不是直接沖突嗎?” “但是,作者帕森斯,也是鼎鼎大名!” “兩篇完全沖突的研究論文,王浩可以直接通過,帕森斯也很有名氣……” “這怎么辦?” 第二百九十三章 學術派系之爭!男兒有淚不輕彈,只是未到傷心處! 面對十年罕見的棘手問題,路易斯-約翰遜當然不能自己做決定。 他趕緊把事情上報了主編索洛恩。 索洛恩是《科學-物理》的主編,也是《科學》雜志核心人物之一,他對于國際物理的風向的把握還是很精準的。 ‘風向’說的并不是學術方向,或是研究方向,某種程序上可以理解為‘政-治方向’。 科學家有國別,學術也是有國別的。 國際各領域的科學技術,一向都是以歐美為主導的。 最近幾年時間,受到王浩個人成就的影響,數學領域和物理領域的主導權產生了變更。 物理領域來說,影響最大的就是超導科技領域以及理論物理。 超導科技領域,競爭是非常激烈的,因為超導相關的半拓撲理論基本趨于完善,自然也沒辦法改變什么。 理論物理就不一樣了。 湮滅理論取代弦理論,成為了國際物理界最重大的物理理論。 湮滅理論是王浩個人創造出來的,他也塑造了湮滅理論的基礎,并提供了理論發展的平臺,讓更多的物理學家參與進來。 過去的兩年時間里,湮滅理論得到了巨大的發展,出了很多領域內的研究,相關的研究論文就有幾千篇。 當一個物理理論迅速發展,并且快速擴大的時候,內部自然就會形成‘學派’。 國際上逐漸形成了湮滅理論的兩大學派。 一個就是以王浩為首的東方派,另一個則是相對有些松散的歐美派。 目前,兩大學派并沒有出現學術方向上的分歧,都是以王浩所塑造出的基礎做研究,但相互之間的競爭是非常激烈的。 比如,有些學術期刊一直在統計,東方派有多少篇湮滅理論相關的論文,總計影響因子有多么大;歐美總計有多少篇論文,總計影響因子有多大。 現在依舊是東方派占據絕對優勢,因為王浩的研究論文影響力非常大,他一個人甚至超越了整個歐美派。 但是,歐美派參與研究的學者,無論是數量還是水平都要強一些,他們也正在慢慢的趕上。 湮滅理論的研究,東方派和歐美派的競爭,就是國際物理界的‘政-治方向’。 索洛恩很清楚‘政-治方向’的重要性,歐美派無論是國家還是個人,都希望重新掌控物理理論研究方向的主導權。 在得知帕森斯和王浩同時投稿論文,并且研究內容產生直接沖突后,他馬上就知道該怎么做了。 首先,王浩的論文肯定是要發表的。 帕森斯的論文并不是直接被打回,而是進入正常的審稿流程,也就是讓同行進行評審。 如果論文沒有明顯的問題,就可以給予通過正常進行發表。 索洛恩做出決定后,還提點了一下路易斯-約翰遜,“當然不能駁回帕森斯的論文,萊德利-帕森斯是最有影響力的湮滅理論學者之一?!?/br> “這是暗物質的研究?!?/br> “弦理論也有暗物質的解析,但沒有人能證明是正確的還是錯誤的?!?/br> “你明白了嗎?” 路易斯-約翰遜思考著恍然大悟,“不管是正確的,還是錯誤的,我們都沒有辦法驗證?!?/br> “所以正常進行評審,正常進行發表,對吧?” 索洛恩搖頭道,“你還是沒有把握關鍵因素,最重要的是,帕森斯是佛羅里達州立大學的教授?!?/br> “如果這篇論文出自東方學者,我們就可以直接駁回,因為它和王浩的研究是對立的?!?/br> “但是,帕森斯不是東方學者,而且個人也很有影響力?!?/br> “所以,增加一篇不能夠被證明的理論研究論文,又有什么關系呢?” 這下約翰遜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