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大學講師到首席院士 第426節
這就很不一般了。 王浩也同樣贊嘆的看向梁靜葉,笑道,“你們能發現這個問題,確實很讓人驚訝啊?!?/br> “不過我們并沒有直接使用電工所提供的技術,底層基礎設計,我們對于線圈纏繞方式進行了改善,從三度變成了兩度,也增加了線圈的橫截面,以便能夠承載更高的電流……” 這次輪到梁靜葉驚訝了。 她也思考過改進電工所提供的超導線圈技術,但科學院電工所的成果,哪是容易改進的? 現在王浩說起了改進方法,頓時和他一起討論起來。 他們的話題越談就越專業,最開始還有好幾個人在旁邊聽著,后來一個個發現聽不懂都走開了。 再后來,連潘東都走開了。 其他人都去看了檢測室的數據,也有研究組的人幫忙介紹一個個數據代表的內容。 等全部介紹完以后,一切都可以說了然于胸。 這時候,所有人都已經相信,smes儲能實驗裝置,確實是以一萬千瓦的功率在持續充電。 其實最開始大部分人就相信了,因為王浩是不可能造假的,smes技術,對于潘東來說就是科研追求,而對于王浩來說,也只是一項研究而已。 哪怕完不成smes技術研究,對于王浩個人來說,也沒有什么影響。 這時候,潘東依舊在仔細研究著,他是真心希望能夠找出問題,但到現在就連他也相信了。 問題就在這里。 眼前的一切已經超出了他的認知。 同時,潘東也感覺不能接受,王浩的研究組僅僅花費了三個月時間,就讓smes實驗裝置,能夠平穩的高功率充電。 smes實驗裝置持續高功率充電,就等于是把絕大部分問題都解決了。 哪怕后續還會出現故障,也肯定是找出問題并解決的。 這就像是制造出了一臺電腦,開機的時候會碰到很多問題,啟動以后,軟件可能會出現很多問題。 當沒有外力干涉,比如,病毒入侵、外力損壞設備的情況下,電腦能夠長時間的使用,也就代表電腦本身沒有問題。 后續忽然又出現了故障,大部分情況下就是硬件損壞。 smes實驗裝置也是一樣的,能夠長時間的高功率充電,持續很長一段時間后,再出現問題很可能就是內部裝置損壞。 這就是內部裝置的質量問題了,和研究組的設計、技術,可能并不存在直接關系。 所以說,王浩的研究已經進入到了后期。 問題來了…… 王浩的研究組只花費三個月時間就進入到了后期,那么他們過去兩年的努力,豈不是都做了無用功,回去就可以直接解散了。 想到這里,潘東的心情低落到了極點。 …… 專家組一行人都能夠理解潘東。 雖然他們感覺潘東很好笑,一路上說著‘肯定有問題’,結果到這里發現沒有任何問題。 但是,潘東也很可憐。 很多科學研究的競爭是非常殘酷的,當做同一個研究的時候,一個團隊先做出來,另一個團隊,付出再多的努力也沒有任何意義。 現在潘東遇到的就是這種情況。 他們過去努力了兩年時間,結果被王浩的研究組三個月超越過去,而且還是被遠遠的甩在了后面。 等再回去以后,他們的研究基本不可能再繼續,要么就是并入王浩的研究組,要么就只能面臨解散。 所以潘東一路上都繃著臉,完全看不到一絲笑容。 梁靜葉似乎沒有感到壓力,她一直和王浩談著專業問題,同時心里也感到非常的驚嘆。 她發現王浩對于smes儲電實驗裝置的每一個部分都非常了解,就好像是參與了每一個部分設計的細節工作。 王浩不止是知道設計細節,還能說出設計的原理。 這是很了不起的事情! smes儲電實驗裝置是非常復雜的。 梁靜葉自認為研究參與度很高,也只是詳細了解儲能線圈的部分。 在潘東的研究團隊中,潘東也只負責大方向的設計、實驗工作,一些裝置細節、小的技術上,他根本就沒有參與,出現問題只能尋求其他人的意見。 這才是正常的。 多數大型項目的研究組負責人都是如此。 像是一些大項目的總設計師,只是把握研發大方向上的問題,一些研究中的技術難題,還要下面專門的技術組負責。 梁靜葉看向王浩的目光,都充滿了贊嘆和敬佩。 當想到smes技術也只是王浩的一個研究,比起他所做的理論研究,甚至都可以說是‘不值一提’,她就感覺更加贊嘆了。 其他人也有同樣的感覺。 王浩的天才自然不用多說,針對項目本身來說,他們驚訝于王浩研究組的速度。 短短三個月??! 很多研究項目三個月才剛開始而已,而王浩研究組的進度已經到了后期。 中午的時候,研究組招待一起去用餐。 徐保功和王浩坐在一起,談起了盡快保證高功率電力供應的問題,“這方面肯定能保證?!?/br> “我會找電力部門專門說說,讓他們盡量在一個月內解決!” 這下王浩放心了。 飯后。 一群人朝外面走著,王浩繼續和梁靜葉走在一起,也再次開口問道,“梁組長,還是上次那個問題。你有沒有興趣來我們這邊工作?” 他是很直白說出來的。 旁邊人頓時都看向了梁靜葉,梁靜葉則是猶豫著看向潘東。 潘東聽的臉都黑了。 他語氣很重的說道,“王院士,小梁是我們組不可或缺的人才!” 王浩有些歉意的笑著點頭,似乎是接受了潘東的說法。 梁靜葉則是尷尬的不知道該說什么。 其他人則的怪異的看向潘東,因為他們都知道,王浩的研究組進度這么快,肯定會影響到潘東的團隊,他的研究組能否繼續存在都是個問題。 潘東也知道其他人是怎么想的。 即便是他的研究組直接原地解散,也不希望看到梁靜葉去王浩的研究組。 他又找了個理由,“確實,我們組有很大差距,但是,王院士的研究也快完成了,根本不需要其他人了?!?/br> 這個理由倒是還說的過去。 smes儲電實驗裝置,已經能夠平穩的高功率充電,后續再出現故障也很容易解決,研究可以說已經進入后期。 梁靜葉再來參與研究,又有什么意義呢? 王浩則是蹙眉道,“潘教授,你這就錯了,我們的研究,怎么能說快完成了呢?” “不是嗎?” 潘東馬上道,“你們的實驗裝置,都能夠高功率充電了,到了這個階段,后續都是平穩的常規測試工作?!?/br> 王浩繼續搖頭道,“潘教授,我想你大概是沒注意到我們的項目名稱吧?” “什么意思?” 其他人也不明所以的看過來。 王浩道,“我們做的是smes電池的研究,目的是給未來的航空技術提供能源動力支持,而不是制造smes儲電裝置?!?/br> “我們的研究不止沒有結束,而且才只剛剛開始而已!” 第二百九十一章 火速打臉?天文學的說辭真沒意思! “研究才只剛剛開始,目標是完成smes電池?” “王院士的項目還真是研究電池……” “好像適合航空工業集團合作,是由航空工業集團提供的研發經費……” 當聽到王浩提起項目名稱,專家組好多人才恍然大悟。 他們甚至已經忘記了,或者是選擇性忘記了項目名稱,主要就是‘smes電池’的項目,聽起來感覺很不靠譜。 潘東的專業團隊花費了兩年時間,都沒有能成功完善smes儲能技術。 smes電池,可要比smes儲能技術高端太短了。 兩者相比,就像是幾十年前,最初制造的幾十米高的計算機,對比現在日常使用的平板電腦。 當然差距也沒有那么大。 smes電池和smes儲能設備相比,并不存在高端制造技術上的差距,主要差別還在于復雜的設計。 smes儲能設備已經足夠復雜,想要縮小到可供飛行器使用的電池,絕對不是容易的事情的。 所以很多人都認為,‘smes電池項目’也只是個‘理論目標’,而不是真正希望研究smes電池。 現在聽到王浩再說起,他們才覺得確實有可能完成。 王浩的研究組花費三個月,就已經把smes技術研究到如此程度,smes儲能設備實現了長時間高功率運轉,理論上后續不會存在邁不過去的難關。 之后,進一步展開smes電池的研究,似乎也是理所當然的事情。 事實上,阿邁瑞肯已經有了smes技術,并計劃在德克薩斯州建立smes大型儲電裝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