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大學講師到首席院士 第378節
王浩突然大聲喊道,“停!” “大家都不要動!” 他用力喊著慢慢的走向設備,眼睛看著‘小噴泉’動也不動。 何毅有點擔心的拉了一下。 王浩頭也不回的說道,“別擔心,我只是過去看看?!?/br> 何毅很無奈也只能跟著過去。 王浩站在設備的旁邊,仔細看著液氮噴發形成的‘小噴泉’,臉上不由得露出了興奮的神色,“這可不一般??!” 何毅也跟著看過去。 王浩道,“如果我沒有猜錯的話,這是交流重力效果造成的?!?/br> “雖然上方并沒有產生交流重力場,但在導體材料布局的橫向區域,卻產生了交流重力場,而且是高強度的場?!?/br> “估計,強度不低于百分之七十!” 他深吸了一口氣,再看了一眼‘小噴泉’,才讓其他人關閉了設備。 在設備關閉以后,‘小噴泉’頓時停了下來,其他人趕忙去做清理。 何毅則是愣愣的看著,反應過來有些夸張的張大了嘴,“橫向產生的交流重力場?百分之七十?” 王浩沒有直接回答,而是帶著激動道,“或許,我們可以期待制造出反重力飛行汽車了?!?/br> 第二百六十二章 大國科技競爭,一次實驗,十億經費! “超導材料平行螺旋構造布局,通電進入超導狀態后,產生了橫向的交流重力場?!?/br> “強度超過百分之七十,力場帶動設備減重……” 王浩繼續盯著‘小噴泉’的氣孔,眼神動也不動一下。 他都感到非常的驚訝。 交流重力場的方向和內部微觀形態有關,但他也沒有想到,場力構造會出現橫向的情況。 他最初還以為實驗失敗,沒想到會看到這種場面。 實際上,決定去除八節點構造,采用螺旋橫向排列的方式,也只是想進行一個實驗而已,通過特殊的實驗來收集數據,才能為后續的實驗做準備。 這次的新發現是非常意外的。 但想想也是很正常的,交流重力現象也只能說開啟了研究,他們對于理論并沒有完全摸透,進行新的設計實驗,就可能會發現一些新的現象。 很多的物理都是從實驗室的偶然發現開始的。 即便是交流重力場,也是何蘭團隊做超導相關研究時,偶然發現的現象。 眼前絕對是一個巨大的發現,不管是對于交流重力相關的研究,還是對于微觀形態的理論塑造,都會產生巨大的推進作用。 系統任務的提示也是如此,“任務四,靈感值+13?!?/br> 這個新發現對于ca005內部微觀形態塑造非常有幫助,針對s級難度的研究來說,一次性增加13點靈感值,已經是很大的提升了。 現在的實驗進展已經超過了理論,也只能以實驗的發現來對理論進行推導,大部分物理的研究都是如此,在實驗中發現了一些內容,然后去完善底層的理論。 在實驗結束以后,何毅、劉云利等人,就一起去了會議室。 每個人的臉上都帶著激動和嚴肅,激動是因為他們的實驗有了非常驚人的發現,而嚴肅則是針對接下來的研究。 “我們首先要做的就是檢測出強度?!蓖鹾坪苷J真的說道,“大家都來說說,檢測上該怎么去設計?!?/br> 其他人也馬上發表了看法。 因為交流重力場出現在橫向區域,覆蓋范圍并不確定,要做檢測并不是容易的事情,必須要進行一些新的設計。 反重力強度檢測裝置內部的原理,其實就和反重力區域氣球上升是一個道理,而要把檢測裝置放置在橫向位置并不容易,因為橫向的空間都被填滿了,導體和導體之間的空間都會被冷卻液,也就是液氮充斥,檢測裝置放在其中就會損壞。 另外,冷卻液噴出也是個大問題,之所以會出現冷卻液噴出的問題,是因為導管內存在流動擠壓,噴出的位置是上面的氣孔,氣孔就是為了平衡內部壓力。 之前交流重力場是在上方,自然不會影響到設備內部,冷卻通道內的壓力就是均衡的,而有了交流重力的效果以后,流動擠壓就會讓冷卻液從上方噴出。 設備的冷卻管道,必須要留有氣孔,因為重力的作用,氣孔必須要留在上方。 當然了。 這些都是小問題而已,很容易找到好幾種設計方案。 在經過一系列詳細的討論以后,實驗組很快拿出了新的方案,就開始準備新的實驗。 …… 實驗是在第二天下午進行的,檢測裝置已經放置在了設備內部,還有一些附帶的裝置也放在了內部。 直接能夠看出參數的指針,因為無法放置在內部就干脆停用了。 他們只能在實驗結束以后,拿出所有的檢測設備再通過計算,得出準確的交流重力場強度數值。 在第二天的實驗結束以后,參與實驗的人員測算出了詳細數值。 在內部會議上,何毅進行了報告,他的臉上帶著激動,說出了一個數值,“通過詳細的計算,我們得出橫向交流重力場強度為百分之74.86?!?/br> 這個數值說出來,其他人頓時發出了驚呼。 王浩揮手讓大家安靜下來。 何毅繼續道,“我們也對于交流重力場的覆蓋區域進行了測試,但是能夠確定范圍最邊緣,距離ca005的橫盤0.3米左右?!?/br> “因為橫盤是一個圓形,交流重力場四周擴散范圍很相似?!?/br> “上下的寬度,則距離導體橫面只有十厘米左右?!?/br> “還有……” 何毅詳細的做了實驗數據報告。 等他做完了報告以后,會議室頓時討論起來,每個人都感到非常驚訝。 首先就是交流重力場的強度,已經接近了75%的數值。 這個數值是非常驚人的。 如果是質量達到一噸的物體,就會減重達到750千克,剩余就只有250千克,對應受到的重力自然就會大大減輕。 “再能夠提升交流重力場強,效果會成倍增加!”劉云利帶著驚訝說道。 “確實是這樣?!?/br> “如果再提升百分之十幾,重量又會降低一倍!” “要是能提升到百分之九十以上,等于是制造了隔絕重力場啊……” “即便是現在的數據也很厲害了,而且我們用的是臨界溫度93k的材料,使用成本也很低??!” “現在的百分之75也很了不起……” 單單說75%的數值就很了不起了,反重力強度高達75%,只是數值本身就有已經有了應用意義。 最基本的,可以直接制造出一片減重區域,作為宇航員的訓練場地完全沒有問題。 當然最吸引人的還是反重力飛行裝置,好多人都開始想象設計出小型的‘反重力飛行器’,或者超大型的‘反重力懸浮堡壘’。 反重力的設計和現有的飛行裝置完全不同。 比如,戰斗機、民用航天飛機,能夠飛在空中運用的都是風力推動作用,他們都需要一直飛行才能保持留在空中。 反重力技術設計的飛行裝置,利用的是反重力技術,就可以直接懸浮在空中。 另外,反重力技術設計的飛行裝置,因為不擔心會掉落,靈活性肯定要遠遠高于現有的飛行裝置。 當然了。 反重力的飛行裝置還只停留在想象中,他們只是研究出了相關的技術,想要實現運用還需要繼續提升,也還需要很長的時間。 不管怎么說,他們也看到了希望,而不像是之前,反重力基礎都快淪為超導材料的‘測試’技術。 想到未來的前景,實驗室的每個人都干勁十足,專心投入到技術的研究改進中。 于此同時。 國際上出現一條和反重力技術相關的大消息,發布方是阿邁瑞肯洛斯阿拉莫斯國家實驗室。 洛斯阿拉莫斯實驗室,公開宣布實現了強度超過50%的反重力技術,使用的還是高溫超導材料。 實驗室的新聞發言人公開接受采訪宣稱,“我們最近的研究讓反重力強度提升了很多?!?/br> “百分之五十,是一個很重要的數據,意味著任何物體進入區域都會減重一倍?!?/br> “我們的研究使用的是高溫超導材料,研究也大大降低了使用成本?!?/br> “這項技術未來會應用在科技的各個領域……” 至于應用,就可以發揮想象了。 洛斯阿拉莫斯實驗室宣布的消息,被很多阿邁瑞肯媒體報道出來,還有一些媒體則開始暢想相關的應用。 很多人馬上想到了軍事、航天上的應用,比如火箭發射裝置,以及航母上的電磁彈射技術。 前者,還處在理論中。 后者卻可以直接應用,使用高溫超導材料所制造的反重力裝置,完全可以用在電磁彈射技術上。 這會讓處在上方的戰斗機減重一倍,那么航母板上的加速就會增加一倍,也能夠讓戰斗機更快速的升空。 另外,因為加速增加了一倍,電磁彈射裝置的軌道還能適當縮短,就可以大大的節省空間。 好多媒體都針對電磁彈射技術的改進做報道。 之所以針對軍事科技的應用,其實還是強化一個主題,也就是大國軍事科技領域的交鋒。 阿邁瑞肯能夠擁有巨大的國際影響力,最重要的就是,他們擁有最強大的軍事力量,他們也需要保持軍事科技的強大優勢。 現在有了新的科技,自然要高調的宣布出來。 同時,媒體上輿論的宣傳,也是為了打壓國內相關的研究。 之前超導、反重力領域的研究,國內似乎是領先于阿邁瑞肯,全新的超導理論是由國內科學家提出的,還研究出了超過120k的超導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