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大學講師到首席院士 第350節
但是,阿邁瑞肯宣布的經費支持,布克海文實驗室發布的研究信息,確實是非常令人震撼的。 科技處以及科學基金會,迅速聯合召開了會議,決定對于超導理論和材料的研究,進行大筆的經費支持。 相對來說,他們更關注的是超導材料的研究,尤其是擬定好建立的西海市超導材料研究中心。 科技處馬上決定加快建造進度,他們還召集了很多學者以及相關領域的專家們,最終決定讓六十三歲的科學院院士、超導材料專家嚴士清,擔任西海市超導材料研發中心的主任。 超導材料研發中心才剛開始建造,就提前確定了研發中心的主任,等同于是希望實驗研究先一步進行,而不是等待研發中心建造好再進行研究。 嚴士清的履歷非常豐富。 他是凝態物理的專家,國內超導材料研發領域的頂尖人物,在鐵基超導材料、有機超導材料的研究上,都有非常卓越的成果。 研究中心主任工作已經確定下來。 嚴士清并不著急去就職,他還是要先把手頭上的工作收尾,才能夠去西海市工作。 會議結束后,吳暉和嚴士清一起走著,談著超導材料的研究,詢問他具體的工作計劃安排。 嚴士清道,“最快也要下個月底,我手頭的項目還沒完成,要安排其他人接手?!?/br> 他說著笑道,“這個研究其實也不著急,阿麥瑞肯那邊,說的也是先要做理論的研究,而不是直接就研究材料?!?/br> “我過去,還是首先要組建團隊,號召一些學者加入,一起做理論的研究?!?/br> 吳暉道,“你可以多和王浩教授交流,半拓撲就是他的理論,他在這方面理解的最深入?!?/br> 嚴士清聽著點了點頭。 吳暉繼續道,“材料研究還是要靠你啊,嚴院士,你在這方面是國內最頂尖的專家,放在國際上都是頂尖的?!?/br> “我們先一步研究出了理論。如果在超導材料的研究上落后一步,放在國際上都很沒面子,而且,牽扯到未來的競爭,你的工作實在太重要了?!?/br> 嚴士清笑道,“放心吧,我對半拓撲理論很了解了,而且在這方面很有經驗,再有了王浩教授的支持,我很看好這項研究?!?/br> 吳暉問道,“你覺得大概多久能出成果?”他說了個對象,“就像是阿邁瑞肯那邊說的,制造出轉變溫度超過120k,工業能夠使用的超導材料?” “這個……” 嚴士清猶豫了一下,想想道,“三年,應該夠了吧?” 吳暉笑道,“三年就能做出來,就太厲害了!” “我覺得阿邁瑞肯那邊也只是說說,他們的目的是說大話、拉資金,我們就是安心做研究,三年啊,真的很期待?!?/br> 嚴士清笑著點了點頭。 實際上,他心里還是有些擔心的,因為新的超導材料研究,是以半拓撲理論為基礎的,已經超出了他的領域范疇,就感覺有些把握不住。 但想想,每個人都是做新的研究,心態倒是也好了許多。 …… 西海超導材料實驗基地。 參與研究的主要人員,圍坐在了辦公樓的會議室,一起討論著接下來的方向。 這是總結會議,也是確定實驗方向的會議。 王浩坐在了主位上,他已經看了實驗相關的資料,同時,實驗資料也讓任務靈感值增加了一些。 他找到了主要方向。 現在都是根據實驗資料,去確定下一步的實驗,他參與到會議中主要還是旁聽,因為沒有從事過超導材料的研究,他并不清楚具體的研究方法。 這方面,鄧煥山就專業太多了。 鄧煥山組織進行了實驗方面的討論。 各小組的組長做了工作匯報,然后重新梳理一下制備材料的方法和過程。 超導材料的制備方法有很多,他們所使用的方法叫做‘cvd法’,就是用兩種或兩種以上的氣態原材料導入到一個反應室內,然后他們相互之間發生化學反應,形成一種新的材料,并沉積到晶片表面上。 這樣就可以輕松形成一層材料薄膜。 反應室內的氣體是很復雜的,就需要考慮很多的因素,包括應晶片的溫度、室內的壓力、氣體的流動速率以及通過晶片的路程、氣體的化學成份、一種氣體相對于另一種氣體的比率,等等。 王浩旁聽的是實驗的工作匯報。 在所有的匯報全部結束以后,他就開始問起下一步實驗的想法。 整個實驗組分為了很多個小組,每個小組負責一個部分的內容,他們在各自的專業領域,都可以說經驗很豐富。 當談及有關下一步研究的方法,每個人都能夠說出很多的意見。 王浩就不斷聽著這些意見,碰到不懂的地方還很詳細的進行詢問。 這時候,實驗組的人就發現王浩確實不懂超導材料的研究,一些很基礎的東西都不清楚。 他們也沒有小看王浩。 術業有專攻。 王浩是最頂級的數學家,也負責超導理論機制的研究,他研究出了半拓撲理論,已經獲得全世界的認可。 現在的超導材料研究,也是圍繞他的理論進行的。 所以當王浩問起的時候,每個人都很認真的做講解,他們也感覺給王浩講東西是很有面子的事情。 王浩是誰? 那可是世界上最頂級的數學家,而且還研究出了半拓撲理論。 如此著名的學者,向他們提問也算是不恥下問了。 王浩很耐心的在問,很耐心的在聽,過程中也不斷讓專業的人發表意見,有時候不只是詢問一個意見,也會讓其他領域的人發表一下看法。 這個研究確實和‘以往’不同。 王浩參與過合金材料的研究,但合金材料是把很多種元素混合在一起,某種程度上來說,可以理解為物理性質的研究,而不是說讓元素發生化學反應。 現在的研究則是讓元素發生化學反應,是讓元素結合在一起,形成一種新的物質,而不是形成混合的材料。 當牽扯到化學反應的時候,研究似乎也變得復雜了許多,就不只是工藝、制備方法的問題了。 實驗組的會議進行了三個多小時。 王浩第二天又去了實驗組,再繼續進行會議,還是讓其他人發表意見,但沒有持續太長的時間。 之后在很多人驚訝的目光下,他就拿出了一份實驗計劃,直接交給了鄧煥山道,“你們就按照這份計劃,制備新材料?!?/br> “里面有我在幾個步驟上的想法,不止是參考,要作為實驗基礎?!?/br> “等制備出了新的材料,第一時間告訴我?!?/br> 王浩說完就離開了實驗組。 鄧煥山看著手里的文件有些發愣,他沒有想到王浩能直接拿出一份實驗計劃書? 王浩不是研究理論的嗎? “只是旁聽了一下會議,就指導該怎么做實驗了?”鄧煥山用力扯了扯嘴角,感覺很不靠譜。 在超導材料的研究領域,他才是真正的專家。 王浩則是外行。 現在就是外行來指導內行,他忽然感覺前途渺茫,但也只能按照王浩說的去做,因為王浩是研究中心的副主任。 即便不考慮王浩的職位,王浩的影響力實在太大了,即便他做出了錯誤指揮,也必須要決定聽從。 在確定擔任實驗組負責人的時候,鄧煥山就被特別提醒—— “一切以王浩為主?!?/br> “無論什么事情,生活上、實驗研究上,要對王浩絕對服從?!?/br> 這就是上級的命令。 鄧煥山心理上是抵觸的,但還是不得不去看實驗計劃書,并按照上面說的去做。 他有點期待‘研究中心主任’到來了。 如果能多一個研究中心主任,他當然還是要聽王浩的,但最少有‘主任’頂在前面,王浩做出什么錯誤的指揮,主任的職位比他高,也肯定可以提一些不同意見。 “研究中心主任,要年底才來了吧?” “現在還是按照王浩教授說的做吧。至于實驗沒進展……反正也已經制備出了73k的鐵基超導材料?!?/br> “這一項成果就夠交代了!” 鄧煥山思考著長嘆了口氣,就開始認真看起了實驗計劃書。 第二百四十六章 驚人的轉變溫度!王浩:小成果而已! 王浩規劃好了實驗主方向,以后就沒有再關心,只等待鄧煥山那邊的消息就好了。 他還是回到了大學,繼續正常的工作生活。 時間已經到了六月份。 院士增選第一輪評審結束,并公布了進入第二輪的人員名單,王浩注意了一下,名單上有自己的名字,就沒有再關心了。 其他人倒是很關心院士增選的事情。 他的導師潘衛國還特別打電話過來,和他針對院士增選的事情聊了起來,“你還記得徐浩嗎?” 王浩仔細回憶了一下,似乎是講李群李代數的老教授,他帶著疑惑問道,“徐老師怎么了?” “他棄選了?!?/br> “棄選?” 潘衛國笑道,“本來第一輪已經過了,知道你也參加了今年的增選,他就直接放棄了,你沒注意嗎?數學物理學部第一輪通過的名單上,數學研究的就只有六個?!?/br> “啊……” 這個王浩是沒有想到的,他順手打開網頁查看了一下,發現確實和潘偉國說的一樣。 數學物理學部通過第一輪的人員有三十個,其中就只有六個是數學領域的候選人,剩下的都是物理領域。 潘衛國道,“你看見了吧,正常來說怎么也超過十個,今年數學物理學部有十二個名額,正常來說,最少有四個是數學院士,現在好了,上面就還只剩六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