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大學講師到首席院士 第311節
另一邊。 王浩也在感慨比爾卡爾的天才,他和比爾卡爾一起工作不到兩周,就感覺到對方總是有新的想法。 那不是體現在他們的研究上,似乎還體現在了其他方向。 其中肯定有《科研的饋贈》帶來的‘四倍靈感獲取’效果,但也和比爾卡爾的天才分不開的。 比如,他和張志強討論問題的時候,就感覺和自己思考沒什么區別。 “天才,不愧是天才??!”王浩感嘆的想著,“看來還是要多挖一些天才來大學?!?/br> “學校建立數學中心的想法不錯,到時候,也能多一些研究崗位?!?/br> “對了,也該申請項目了……” 第二百二十三章 自然科學……特等獎! 物理實驗室聯合244工廠,有個超導研究的大項目,項目經費總計近兩個億。 那個項目是綜合方向的研究。 包括交流重力技術方向,也包括以交流重力為基礎研究超導理論機制的方向,但無論哪個方向都是以實驗為基礎進行研究的。 現在王浩的研究則不是實驗研究,而是純粹的數學研究,參與的人員也不一樣,比爾卡爾都屬于合作參與人。 所以就需要申請新的項目。 現在以交流重力實驗為基礎的超導風潮已經開啟,國際上增加了大量的研究項目,很多機構都對于交流重力實驗感興趣,同時也對于超導機制感興趣。 前者代表了未來科技,而后者則是科技發展的新方向。 國內也準備增加大量的經費投入,希望能夠在超導方向的研究上掌握優勢。 國內對于新興科技領域非常關注。 相比國外科技來說,國內科技的很多領域還是落后的,當有新興科技出來的時候,就是國內科技趕超的機會。 這項新的研究方向,理論基礎還是王浩提出來的,也就等于是國內提出來的,自然會加大研發相關的力度。 王浩申請的還是國家重點項目,項目名稱是‘構建單方向的半拓撲體系’。 他在項目申請報告上,只寫了一些研究方向問題,把申請報告提交上去以后,就只等待審核通過批復經費了。 他根本不擔心審核。 因為理論就是他提出來的,申請理論相關的數學方向研究,自然沒有任何的問題。 他申請的經費也不多,只有兩千萬經費而已。 經費,只是個數字。 如果后續出現經費不足的問題,自然也可以繼續申請增加經費。 “有了項目以后,就可以讓更多的人參與進來?!?/br> “這個研究光是靠自己很難……” 王浩感嘆的想著。 雖然他可以把控研究的大方向,但就像是彼得-舒爾茨構建新拓撲體系連接其他學科的研究,他自己只能完成基礎的代碼,后續還有一個團隊進行完善。 一個新的拓撲體系的研究,可不是一個人能夠完成的。 那會有很龐大的工作量。 他和林伯涵、比爾卡爾一起做的,也只是基礎的定義工作而已。 …… 時間進入到月底。 王浩每天安心的待在梅森數實驗室,偶爾做做研究、給學生們講講課,不急不慢的積攢著靈感值,來尋找研發突破的方向。 當研究陷入瓶頸的時候,再悶頭去做研究也沒有意義。 他查看了比爾卡爾發來的郵件,上面說的內容很有意思。 “從回到了數學中心,我的研究沒有任何進展?!?/br> “不知道為什么,和你一起工作的時候,我的精神就會很振奮,如果做個形容,那似乎是一種來自血液中的興奮感?!?/br> “我自己做研究就沒有什么精神?!?/br> “今天我坐在辦公室,對著電腦很久很久,我試著放空思維,可沒有任何幫助?!?/br> “王浩,我正在想念你?!?/br> 看著比爾卡爾發來的郵件消息,王浩的臉色都有點發黑了。 如果不知道,還以為是一封表白情書,結果就只是說他沒有靈感,研究工作進展不順利而已。 “要是讓其他人看見,真就尷尬了?!蓖鹾扑伎贾?,“或許,我應該早點找個女朋友?不能讓別人誤會啊?!?/br> 他帶著郁悶回了一封郵件,“我也很期待和你一起工作……” 他正打著郵件的時候,何毅突然站在門口敲了兩下門。 “何教授?進!” 何毅臉上帶著明顯的興奮,他興沖沖的走過來說道,“王浩!王教授!我們拿獎了,拿獎了!” “???”王浩聽的有點發愣。 “你看看郵件,物理實驗室的項目!”何毅激動的繼續說著。 王浩低頭查了一下郵件消息,發現有一封來自科學技術評委會的信件,是一封很正式的個人邀請函,邀請他去參加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 何毅繼續道,“你也收到消息了,對吧?我們的項目獲獎了,到時候,能派出兩個代表去參加頒獎大會!” “額……” 王浩猶豫了一下,“獲獎肯定是獲獎了,不過我收到的是個人邀請?!?/br> “不是團隊?” 何毅湊過去看了一眼,旋即才反應過來,說道,“我收到的是項目獲獎通知,讓我們派出兩個人去領獎。我本來說想著我們兩個,看來是不用了……” 他的語調稍微有一些低沉,因為感覺和王浩分享喜悅,似乎也沒有什么喜悅可言。 王浩都能收到個人邀請,估計又是一個自然科學獎。 “就你和向教授吧?!?/br> 王浩直接拍板做出了決定,“項目要派兩個代表,填你們兩個的名字,填我的名字就浪費了?!?/br> “好吧~~” 何毅有些期待的問道,“我們這個項目能獲得什么獎?上面說是科學技術進步獎,但也沒說是幾等獎?!?/br> “一等獎?!?/br> “確定嗎?” 王浩笑道,“去年我消息不靈通,最后才知道的。今年我提前問了吳暉院士,科學基金會推薦上去的,而且是插隊做的評選?!?/br> “我還以為你也不知道,你這樣一說,我怎么感覺,等到了頒獎的時候會一點興奮都沒了?”何毅頓時稍稍有些郁悶。 他還以為自己是先知道的,結果王浩早就已經知道,甚至都清楚獲得的是幾等獎。 王浩則是微笑的點頭,“去年,我就有和你一樣的感覺?!?/br> 他忽然發現提前知道獎項的樂趣所在。 當獲獎者正在欣喜于獲獎時,就直接告訴對方自己早就已經知道,確實有一種很特別的爽感。 “怪不得去年的時候,無論去哪都有人告訴我獲獎消息……” 王浩暗暗吐槽了一句。 物理實驗室的項目獲獎一點兒都不意外,因為他們的研究成果非常重大,和阿邁瑞肯的團隊接觸后,雙方共同把基礎內容公開給了全世界。 這個項目等于已經曝光,也就沒有了保密可言。 除了一些技術上的內容還是保密的,做研究根本就不保密了,但實際上,任何的研究都是這樣的,技術上不可能全部對外公開,所以項目已經回歸了正常。 正因為如此,項目才能正常參與國家科學技術獎項的評選。 這個項目的成果,引發了國際上的超導熱潮,有如此大的影響力,自然會獲得國家科學技術獎項。 好多人都知道了物理實驗室項目的獲獎。 學校里一些人都來道喜。 物理實驗室的獲獎也等于是學校獲獎,而且獲得的是一等獎,是很不容易、很榮耀的事情,確實很值得慶祝一番。 朱建榮來了。 欒海平來了。 宣傳科的楊海燕也來了。 在慶祝物理實驗室的獲獎之余,王浩也被恭喜獲得自然科學獎。 “這次估計又是一等獎吧?”楊海燕有些期待的說道。 “肯定是?!?/br> 欒海平道,“去年王浩憑借的是無窮變有窮列式化歸法獲獎,今天他完成了哥德巴赫猜想和ns方程,隨便拿出一個,都夠評個一等獎了?!?/br> 朱建榮道,“自然科學獎針對的是研究內容,估計接下來幾年時間,王浩每一年都能夠獲獎……” 這樣說起來似乎是提前鎖定了后續的自然科學一等獎。 其他人聽罷咧咧嘴。 王浩聽的揉了揉腦門,有點頭疼的說道,“那豈不是每年都要去一趟?第一次去還有點激動,但去多了也有點累啊……” “額~” “這你還嫌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