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大學講師到首席院士 第307節
這也是最后環節。 在進入到研究中心以后,王浩和周敏華待在一起,聽她說起了確定的技術交換內容,還有接下來學者交流的話題。 之后王浩滿是期待的去了會議廳,他和菲利普-羅雷爾坐在一起,開始討論起交流重力實驗研究的問題。 同時,他也查看起了系統—— 【任務一】 【研究項目名稱:提升交流重力場強的實驗方法(難度:s)?!?/br> 【靈感值:9?!?/br> 這是來之前新建好的任務,目的就是希望能得到更多的靈感,來繼續增強交流重力場的強度。 阿邁瑞肯的代表團有好幾個人員,都是交流重力實驗研就直接參與人,和他們進行交流肯定能帶來很多的靈感。 這也是王浩的期待。 他希望能夠通過這次交流,在交流重力場強度上繼續提升,甚至是有非常大的提升。 所以,他對待菲利普-羅雷爾非常熱情,他們一起討論著交流重力實驗,“我們的研究認為,這個實驗的重點在于材料的布局?!?/br> “所以我們采用了螺旋式設計,也確實在場強上有了很大提升?!?/br> “百分之十二,這是我們的研究所能達到極致,但是我認為設計上還能夠繼續提升,你們的圓形設計,就是一種創新……” “……” 菲利普-羅雷爾耐心的聽著,也偶爾會一起討論上幾句。 當發現王浩確實很熱情,一直很認真的說起實驗,還舉出了一些實驗方法后,他都感覺有些不好意思了。 本來想著實驗交流是個不斷試探的過程,結果似乎變成了真正的交流。 菲利普-羅雷爾都覺得有些愧疚。 看看王浩! 這才是真正的科學家,是真正的學者。 當面對研究的問題時,對方非常熱情的說了很多東西。 雖然對方說出的東西似乎不實用,而且理解上好像也有一些問題。 但是,也正常。 在交流重力場的研究方向,對方的團隊最多只做了一年時間,主要方向還是研究超導機制,而他們在相關方向上,投入了幾十億美元經費,連續做了七年的時間。 對方只能制造十幾個點的場強;而他們能制造出三十幾個點的場強。 雙方全不是一個級別。 不管怎么說,進入到學者之間針對實驗的交流,還想著一些技術要保密,而不是敞開了去認真談,受到的限制就會非常多。 菲利普-羅雷爾感覺自己是在聽講解,而不是真正和對方做交流。 他為此感到很羞愧。 在談起實驗問題的同時,他們也談起了實驗的基礎方法問題。 這是交換協議的部分,完成了技術交換以后,他們會一起公開基礎部分的內容,以便讓其他機構也能參與到研究中。 這個方面,雙方是一致的。 一個全新領域的研究,靠一個團隊是不可能完成的,肯定需要更多的國際合作,需要更多的機構參與進來,才能有更多新的發現,才能在理論上慢慢進行完善。 王浩在研究中心待了有三天時間。 前面兩天就是溝通實驗相關的問題,最后一天則是講解了主要內容,也是阿邁瑞肯團隊最關心的問題—— 交流重力實驗和超導理論機制結合的部分內容。 這一部分內容,主要是聯系到了理論,也就是王氏幾何塑造問題,利用交流重力場的強度作為指標,依靠實驗數據進行分析,來不斷對王氏幾何進行完善,就是相互之間的直接關聯。 “利用交流重力實驗,來研究微觀形態的拓撲變化,這是我的主要研究方向?!?/br> “在這里,也用王氏幾何來做說明……” “我認為微觀形態的拓撲變化,發生超導現象的根本原因?!?/br> “微觀形態本身的存在就和導體的電阻以及周圍電磁場變化直接相關……” 王浩做出了很耐心的講解,講解的還非常的精細,就像是在對待學生一樣。 在不斷講解的過程中,靈感值也在不斷的提升—— 【任務一,靈感值+4?!?/br> 【任務一,靈感值+9?!?/br> 【任務一,靈感值+2?!?/br> 【任務一,靈感值……】 …… 在講解了實驗和超導研究的關聯后,王浩的工作就已經完成。 講解本身就是后續的技術交換內容。 之后雙方會根據已知的基礎內容,共同討論決定哪一部分內容向全世界公開。 這些就和王浩沒關系了。 在完成了講解以后,他就準備離開凝聚態物理研究中心。 好多人一起把王浩送到了門口。 菲利普-羅雷爾和王浩走在一起,滿心感嘆的說道,“王浩博士,你是個真正值得尊重的學者!” “謝謝,羅雷爾先生,你一樣的?!?/br> “不,我不是?!?/br> 菲利普-羅雷爾用力的搖頭,“不管是研究水平,還是對科研、學術的敬重,我都遠遠比不上你?!?/br> 他說著期待道,“不過好在,研究就要公開了,也許未來我們還會有合作的機會?!?/br> “我很期待?!?/br> “我也一樣?!?/br> 目送王浩離開了研究中心,菲利普-羅雷爾滿心都是復雜情緒。 他轉頭看向走過來的奧爾布賴特,嘆道,“他很值得尊重?!?/br> “當然,他是最好的數學家?!眾W爾布賴特肯定的點頭,“也幸好是他,我們這次的收獲很大,對吧?” “是的?!?/br> 菲利普-羅雷爾很認真的點頭,“真希望后續還能合作,前提是他的研究能趕上進度?!?/br> 他們過來做技術交換,目的就是知道該怎么做后續研究。 雖然付出了交流重力實驗相關的方法和數據,但也只是制造百分之二十五強度場力的方法而已,根本沒什么大不了的。 在交流重力強度的研究方向上,他們依舊是遙遙領先的。 另外,在超導理論機制的研究方向上,他們也弄懂了基本原理,等于是和對方站在了同一起跑線。 只要能和對方站在同一起跑線,他們自認為就是有更高的成果。 …… 另一邊,王浩離開了凝聚態物理研究中心后,就直接去了首都國際機場。 本來他的計劃是去水木大學。 之前一直和比爾卡爾進行郵件交流,他也想趁著機會,和比爾卡爾當面談談代數幾何、半拓撲塑造的問題。 現在王浩還是決定直接回西海大學,因為研究任務有了巨大進展。 【任務一】 【研究項目名稱:提升交流重力場強的實驗方法(難度:s)?!?/br> 【靈感值:109?!?/br> 看著任務顯示的靈感數值,王浩都有些迫不及待了,腦子里有一大堆的實驗設計新方法,想著趕緊回去做一個全新的設計。 “這個設計,結果肯定很驚人!” 王浩對此非常確定。 等回到了西海大學以后,他就一頭扎進了辦公室,埋頭做起了實驗設計的研究,一直持續了兩天才走出來。 然后他就找到了劉云利,讓244工廠進行實驗室設計的檢驗。 “這是新的實驗設計方案?!?/br> “這個方案要絕對保密,結果也許很出乎意料……” 王浩只是簡單說了幾句。 劉云利感覺很是摸不到頭腦,他們才針對阿邁瑞肯提供的實驗方案進行檢驗,王浩也才從首都回到西海大學,就直接拿出了新的實驗方案? 絕對保密? 結果出乎意料? 哪怕是突然提升到三十幾個點,劉云利都感覺自己能夠平靜的接受,他們之前的研究已經提升了二十四個點,再結合阿邁瑞肯提供的二十五個點的設計方案,綜合在一起提升超過三十個點也是正常的。 劉云利還是拿著方案去了實驗基地,隨后就組織所有人開始準備實驗。 因為是全新的實驗方案,對于超導材料布局調整的地方很多,而且實驗精度的要求比較高,他們還是準備了三天時間。 隨后,實驗才正式開始。 實驗準備的時間很長,進行的時間卻很短,整個過程只有不到一個小時,大部分時間還耗費在降溫上。 之后也正??吹搅朔粗亓ΜF象,可當看到交流重力強度參數,參與實驗的所有人都被驚住了。 “五十?” “指針偏轉到了五十?我沒看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