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大學講師到首席院士 第214節
“恩,恩?!编崍蜍娺€沒有完全消化信息。 張志強則變得很認真。 “鄭教授,你負責和航天局系統工程師那邊對接項目,尤其是核心算法的部分,他們有什么要求,一定要詳細的記下來?!?/br> 之所以讓鄭堯軍負責對接,因為他是數學教授,而且是偏微分方程領域的專家。 王浩看向張志強,“張志強,你負責招人,咱們實驗室要擴充人手,你對核心算法以外的工作比我懂,自己研究一下需要多少人手?!?/br> “我們實驗室還有好幾個研究員名額,年后也有博士后名額了,你看情況做決定吧?!?/br> “我希望在年前把事情都解決,年后開始就正式投入這個項目,爭取能在半年內完成,最多不能超過八個月?!?/br> “好!” “知道了……” …… 王浩分配了工作以后,看看時間就去餐廳吃飯了。 接到了大項目,說是緊張,但他主要負責核心算法、統籌安排,其他的事務,包括實驗室招人等,就都交給張志強和鄭堯軍了。 這時候,他也感慨手下無可用之人,真接了大項目,還需要臨時擴充人手。 等到了餐廳的時候,正好碰到了夏國斌。 他就和夏國斌坐在了一起。 王浩也關心了一下納微實驗室的項目,“你們和創微集團合作那個項目怎么樣了?” 夏國斌笑道,“很順利,就在上個月,我們已經把精度降低到0.2微米了?!?/br> “恭喜你們!” 夏國斌說的進展確實值得恭喜。 只要能夠把精度降到0.1微米,項目可以說就是大獲成功,研究出一種全新的微球篩選方法,可以讓國內企業掌握微球篩選方法。 這項技術一直被日國的公司壟斷的,國際微球制造市場也有幾十億美元。 納微實驗室能夠打破技術壁壘,絕對是非常值得慶祝的事情。 夏國斌搖頭道,“我對這個項目倒是不擔心,現在就是發愁下一個項目?!?/br> “我們還能夠和創微集團繼續合作,但他們那邊暫時沒有適合的研發項目?!?/br> “所以我們想申請航空材料院的項目,也不知道能不能爭取到,現在微球項目已經進入后期,實驗室里好多人都閑著?!?/br> “無事可做??!” 夏國斌苦笑了一聲,“要是申請不到航空材料院的項目,估計要有幾個月清閑了?!?/br> 對于任何科研人員來說,清閑都不是好事情。 夏國斌負責一整個實驗室,上下幾十個人全部清閑著,完全是等于浪費科研生命。 王浩搖頭道,“我現在也在愁??!” “你愁什么?” “也是實驗室的事情,也是項目問題?!?/br> “???”夏國斌頓時反應過來,“你說的是梅森數科學實驗室,不是還沒建好嗎?” “但是項目已經有了啊?!?/br> 王浩郁悶道,“我剛才也接個項目,一千萬,結果發現實驗室根本沒人,空有項目、沒有人??!” “唉~~~” 他長長的嘆了口氣。 看著面對那張憂愁的臉,夏國斌用力的扯起嘴角。 空有項目沒有人? 這也太氣人了! …… 梅森數科學實驗室,正在為新項目忙碌著。 物理實驗室那邊也正在準備新項目。 王浩是兩個項目的主要負責人,他反倒是清閑下來,因為一切的工作都有其他人來完成,他只需要等待項目開始就可以了。 他還是坐鎮梅森數實驗室,偶爾會處理一些人事的工作,也就是實驗室的‘招聘’問題。 其實需要王浩親自處理的也很少,大多都是張志強說一下人員,王浩簡單問一下就同意下來。 有的則是需要他親自處理,比如有博士生導師想加入。 祁曉教授。 祁曉是計算機實驗室的研究員,是信息學院的博士生導師,聽說梅森數科學實驗室接到了千萬經費的橫向項目,就決定帶著博士生,一起從六樓搬到四樓。 反正就是加入進來。 計算機實驗室的待遇確實也很好,但他們沒有太大的項目,暫時只有兩個幾十萬的小項目,經費是非常的有限。 如果能加入到梅森數科學實驗室,他和手下博士生一起幫忙做項目,經費自然就不是問題了,到時候,還能都給學生補貼。 社會上的員工會跳槽,實驗室的研究員也會跳槽。 從六樓搬到四樓,并不是不能接受的事情,再想到明年還能去新的實驗室工作,誘惑就實在太大了。 所以,祁曉來了。 這就讓王浩比較為難了,他當然希望祁曉能來,因為祁曉不是自己來,他手下還有好幾個信息學博士生,一個人能帶上好幾個人。 但是…… “陳院長同意嗎?”王浩小聲問向祁曉。 “我沒問,反正你同意就行了?!逼顣詫τ谧约旱谋撑阉坪鹾翢o壓力,“反正就只是從六樓到四樓,都一樣、都一樣!” “……行吧!” 王浩考慮了一下祁曉教授的能力,以及實驗室面臨嚴重缺人的情況,還是同意了。 至于陳慶華院長…… 很抱歉,良禽擇木而棲,也是沒有辦法的。 在處理完這件事情以后,王浩就繼續做著自己的研究,他趁著這一段清閑的時間,開始對ns方程新的研究進行總結。 數學研究需要安靜的環境。 王浩和張志強說起不要總是來打擾自己,在辦公室門口掛上了‘請勿打擾’的牌子,就開始專心的做研究。 他偶爾也會指導一下學生。 大部分學生都是不需要指導的,包括海倫在內都處在學習積累過程中,豐富自己的基礎知識,才能夠為以后的研發打好基礎。 邱會安是特殊的一個,他是一邊學習一邊研究勒讓德猜想。 王浩也很關心邱會安的研究進度,邱會安在用群論的方法,結合數學分析希望能夠證明勒讓德猜想。 這方面,王浩也沒有思考過。 王浩也沒打算去仔細思考,他只是偶爾提一下自己的建議,也會和邱會安討論一下他的想法。 這是導師應該做的。 如果是直接參與研究,很可能很快就完成了,勒讓德猜想,這種級別的研究,對于王浩也沒太大的意義。 所以還是讓學生自己去研究,培養他們的研究、探索精神就很好。 這天,王浩還找到了丁志強,他對于丁志強的學習進度進行了測試,測試結果還是非常滿意的。 所以他獎勵了丁志強一本教科書—— 《非線性泛函分析》。 “你在數學分析方向上還需要更多的基礎,非線性泛函分析比泛函分析更進一步,非常適合你學習?!?/br> “另外……” 王浩忽然想到一個問題,“你應該已經準備考研了吧?考數學系吧。只要明年能過線,不用擔心,直接報我的研究生?!?/br> 丁志強聽的想哭。 他當然有考研的計劃,只是最初打算考信息學的研究生。 可最近一年,他什么也沒有干,全部都投入到數學的學習中,想考信息學的研究生,還要重新復習。 數學就不一樣了。 其他基礎課沒有問題,數學的專業課,對他來說,都變得非常簡單。 現在聽到王浩的話,丁志強都不知道是該哭還是該笑,因為一切都和他自己的計劃不符。 他都不知道自己為什么就忽然要讀數學專業了。 丁志強帶著迷?;厝チ?。 他知道自己的人生,在這一刻徹底改變了,同時也感覺前途昏暗。 數學系? 那可都是天才的領地,他一個很普通的學生,讀數學專業,能有什么前途可言? 未來當個數學老師? …… 王浩并不知道丁志強的迷茫,他還覺得丁志強天賦很不錯,最少基礎學習的速度很快。 他一心撲在了ns方程的研究上,但是研究到了最后階段卻被卡住了,反應在系統里,就是靈感值的停滯不前—— 【靈感值:59?!?/br> 王浩已經摸清了規律,s+級任務,20點就是一個研究階段。 現在只差最后一點,卻遲遲的不上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