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大學講師到首席院士 第128節
“謝謝你!” “這個研究是我們一起做的,成果榮譽同樣屬于你!” 羅大勇激動的哭了出來。 都說‘男兒有淚不輕彈’,在確定完成一項成果的時候,尤其是幾年的努力看到了結果,那種激動是其他人體會不到的。 所以王浩的表情很淡漠,他心里也為羅大勇高興,卻根本激動不起來,他所做的只是聽羅大勇說起自己的研究,理解了以后去上一節課,找到了臨門一腳的靈感。 張志強和朱萍也很淡漠,他們也為羅大勇高興,可心里不由得就想到了羅大勇剛才那句話,“原來這么簡單?!?/br> 簡單? 剛才張志強特別湊過去聽了兩耳朵,結果發現好多內容已經超出了自己的知識范圍。 簡單泥煤??! 朱萍就更不用多說了,她連腳步都沒有挪動,就知道自己不可能聽的懂。 簡單…… 誰要是說這個研究簡單,我馬上過去把他頭發拽光! 朱萍盯著羅大勇的頭發,頓時感覺手有些癢了。 …… 羅大勇的研究已經完成了,差的就是把內容總結下來,或是到個數學會議作報告,或是寫論文投稿進行發表。 這個消息很快傳了出去。 學校里好多人聽說以后都過來轉一圈,有好幾個教授,主任之類,都特別跑一趟,還給羅大勇一些意見。 比如,參加什么學術會議、投稿什么雜志、論文格式是怎么樣的之類。 朱建榮來了一趟。 計算機學院的院長陳慶華也特別跑了一趟,和羅大勇談了很久,確定他是完成了研究,然后說了一番鼓勵的話。 綜合樓辦公室里忙作一團,總是人來人往的。 王浩看著一個個的教授、主任、領導,有點兒感覺是小題大做,即便是完成很大的研究,也不至于這樣吧? 當看到學校的副校長,特別來一趟鼓勵羅大勇,王浩扯著嘴角對張志強說道,“這有點夸張了吧?” 張志強的反應倒是很平淡。 他滿是羨慕的看向羅大勇,隨后扭過頭說道,“一點兒也不夸張?!?/br> “這才是完成大成果的正確打開方式?!?/br> 他說的還用力的點點頭,表示對自己看法的絕對堅持,“你那種默默就發表了論文,才是不正常的?!?/br> 朱萍和顏靜也湊過來,對張志強的話表示認可,“沒錯?!?/br> 顏靜跟著點頭,“確實是這樣?!?/br> “……好吧!” 王浩發現自己站在了辦公室的對立面,也朝著羅大勇豎了個大拇指,“你很棒!” …… 羅大勇的成果鬧得轟轟烈烈,但實際上,成果也是有王浩一份兒的,他堅持要把王浩并列一作,不行的話就讓王浩當通訊作者。 王浩還是同意了。 雖然絕大部分研究都是羅大勇做出來的,但關鍵的臨門一腳是他踹出來的。 另外,論文上有他的名字也是有好處的。 比如投稿。 學校里一些教授、主任之類,都給了羅大勇一些建議,有的說是參加學術會議做報告,有的說是投稿頂級雜志,王浩根本不需要什么建議,“你直接投稿《數學新進展》,通訊作者寫我的名字,我和那邊打個招呼?!?/br> 這就是‘名人’特權。 《數學新進展》刊載過王浩的兩篇論文,包括《阿廳常數存在的有界性論證》,包括《梅森素數的判定函數猜想》。 經過兩次的合作,王浩認識了審稿編輯、審核編輯,他打個招呼就能快速審核,因為論文本身的含金量很高,審核以后,發表的速度也會很快。 這就排除掉了投稿莫名被刷下來的情況。 有些國際頂級學術期刊是這樣的。 當看到不知名人士投稿了頂級研究,根本不看內容直接就刷下來,因為類似的投稿有很多,大部分都是錯誤的論證,若是一篇篇的仔細看過,就純粹是浪費時間和精力。 論文的作者上加上他的名字,再給《數學新進展》的編輯、審稿打個招呼,只要沒有什么大問題,就可以等著發表了。 至于寫論文之類的工作,就完全是羅大勇自己負責了。 王浩對這個研究興趣不大,復雜性理論是羅大勇的研究領域,而他專注的領域是解析數論。 時間已經到了學期末。 學期末還是有很多工作的,比如上報下學期的課程,王浩特別跑了一趟理學院,確定下了兩門課程。 一門是《概率論與數理統計》的重修課。 有很多本科生會掛科,沒有正課的下個學期就會有重修課,王浩決定幫老教授分擔教學壓力,就直接接手了一門重修課。 同樣的課程也不用再準備教案,教學上倒是輕松了一些。 另一門課是研一的《代數幾何》,是一門碩士學位基礎課,也是博士學位的專業課。 這門課程以抽象代數、復分析為基礎,難度還是比較高的。 剩下的下一門選修課可以過一段時間再考慮,并不需要提前就上報上去。 除了上報課程以外,王浩也參加了監考工作,考試全部完畢以后就開始判卷、錄入成績等等。 這些復雜的工作需要耗費不少時間。 等一切都忙完了以后,時間也進入到了寒假,學生和老師們都進入到了假期,無論是電視上、街頭等,都有了一點兒春節的氣氛。 春節是國人最重要的節日。 王浩也訂了機票回了家,他回家依舊非常的忙碌,但并不是做研發相關的事情,而是依照計劃開始買車、買房。 只用了三天時間,大手筆撒下了一百萬。 之前他給家里匯了二十多萬,但王海清一直不舍得買輛新車,王浩就就干脆直接買了,十幾萬的家庭轎車也不貴。 最大的花銷就是買房了。 他在旁邊臨近公園的新小區買了個大平米,也是希望父母居住的環境好一些,至于是否搬過去就看他們自己的意愿了。 在大手里撒下一百萬以后,王浩待在家里也輕松一些,至少不會總聽到什么‘女朋友’、‘結婚’之類的言語了。 他的年紀并不大,到現在只有25歲多,但在父母的眼里,總是希望孩子有了穩定工作后,最好是盡快的結婚生子。 王浩想想都感覺頭皮發麻。 結婚? 別開玩笑了! 二十多歲的大好青春,當然要奉獻給科學事業,怎么能浪費在女人身上呢? 不行、絕對不行! 換成是只戀愛、不結婚……咳咳…… …… 節后。 王浩還是先回了西海大學,隨后發現自己收到了各種邀請。 他準備去水木大學做報告的消息已經公布出來了,結果有兩所首都的大學邀請他做客,還有一封很特別的邀請來自航空材料院。 是曹東明。 曹東明邀請他參觀航空材料院、航空設備基地,也邀請他在材料院做報告,邀請函上還有好幾個署名,甚至包括兩個院士在內。 至于什么參觀航空材料院、航空設備基地,王浩的興趣并不大,但作報告…… 他覺得可以一去。 當看到‘任務三’的靈感值數據以后,他就變得更有興趣了。 【任務三】 【研究項目內容:質數分步概率研究(難度:s)?!?/br> 【靈感值:64?!?/br> 雖然數據挖掘相關領域,和質數的研究相關性不大,但其他領域的知識內容,也可能帶來額外的靈感。 這個不好說。 “還是去一趟吧,反正都是跑一趟首都,去一個地方也是去,兩個地方也是去?!?/br> “增加點靈感也不錯……” 第一百一十六章 他一個人超越了整個數學科學中心 在回到西海大學以后,王浩把去首都的行程安排好,隨后就過了兩天輕松的生活,只要等著時間坐飛機去首都就好了。 早上,他還是起床去鍛煉。 寒冷的冬季,來鍛煉的人很少,天色蒙蒙亮的時候,cao場上都很難看到人影。 王浩一個人慢跑著,也讓身體預熱一下,遠處忽然傳來一個喊聲,“王浩老師!” “這么早!今天好冷,你還來跑步啊?!币粋€穿著羽絨服、豎著辮子的女人走了過來,是計算機實驗室的博士生孟芊。 王浩早上鍛煉從來沒有碰到過孟芊,他一邊慢跑一邊說問道,“怎么想著來跑步了?” “減肥呀!”孟芊回答的理所當然。 王浩上下打量了一下孟芊,上面被衣服包裹的嚴嚴實實,有些看不太出來,但是下面的貼身牛仔褲,還是能看出是有些瘦的,“就你這個身材,還用減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