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大學講師到首席院士 第111節
“是我冤枉了馬文鈞,這件事和他沒關系?”王浩仔細琢磨著,還是感覺有點不對勁,但具體什么環節不對勁,信息太少也很難知道。 他索性也不想了。 不管怎么樣,東港大學的調查結果,對他來說都是好消息,身上的‘污點’洗清了,材料實驗室事件和他再沒有關系。 王浩頓時感到一陣輕松,他去了綜合樓辦公室,也收到了一大堆祝賀的聲音。 “這下好了,事情終于搞清楚了!” “早就知道不是王浩,肯定不是啊,王浩這么天才……” “真是太好了……” “王浩,你不是材料專業,不懂材料學也正常,剛加入項目,哪里能看出什么配比?” “那些調查組的專家,也是研究了幾天數據,才看出問題的!” 在眾多的祝賀聲中,王浩忽然有點別扭起來,什么叫‘不懂材料學’? 什么叫‘看不出問題很正?!?? 雖然他對合金材料的研究,懂的確實比不上專業人士,但聽到這些話還是感覺渾身不舒服,再看向東港大學的公告,就感覺好像是在羞辱一樣。 “嗎的!” “我不懂材料學?不懂就不懂了,還非要貼公告說出來?故意的嗎?” 王浩郁悶的咬咬牙,馬上把注意力放在剛建好的研發任務上—— 【任務一】 【研究項目名稱:超抗壓合金材料數據分析(難度:a)?!?/br> 【靈感值:1?!?/br> 雖然靈感值只有一點,但也算完成了百分之一,好的開始就是成功的一半兒。 開始,看數據! 他把硬盤鏈接上了電腦,把里面的數據慢慢的拷貝進去,也一遍仔細的瀏覽起來。 上一次的經驗已經證明,對數據更了解也能夠快速增加靈感值,甚至都不比教學回饋速度慢。 王浩看了有一會兒,干脆使用教學幣,進入到專注模式,隨后就全新投入到了解數據的工作中。 【任務一,靈感值+1?!?/br> 【任務一,靈感值+1?!?/br> 【任務一,靈感值+1……】 新的研究,起航! 第一百零三章 讓王浩見識一下什么叫專業! 當真正投入到數據中的時候,王浩發現a級難度的實驗分析確實很不一般。 上一次幫助夏教授給納微實驗室做數據分析,研發難度評級就只有‘c’,‘c’級難度的研究,做兩堂相關課程的講解,靈感就能積累到上百點。 只要認真投入到數據理解工作中,靈感值的上升速度也非???,完全不亞于教學回饋的速度。 現在不一樣了。 他花費一個多小時的時間去研究數據,發現數據量比上一次龐大的多,而且也要復雜的多,單單是實驗相關的數據分類,就有二、三十種,細分有上百種之多,每一種都可以說是海量的內容。 如果一條條看過去,根本就看不完。 他只能試圖去理解每一種數據分類,對數據包含的內容更了解,也對于實驗有個整體的了解。 在消耗教學幣專注模式下,效果還是很不錯的,一個多小時漲了三點靈感值。 相對于a級任務難度來說,自己做研究,一個小時能獲得3點靈感值,速度已經非??炝?。 王浩看了一下時間,帶著期待去上課了。 《概率論與數理統計》。 時間已經進入12月底,《概率論與數理統計》課程也進入到后期階段,講的都是二維離散變量的分布、隨機變量的密度等內容。 這一部分和數據分析工作關聯性很高。 王浩帶著期待開始了課程,教室里的每個學生都聽的很認真,有的學生看過來的眼神甚至有些敬畏。 這就是王浩連續完成大成果的影響了。 對于西海大學以外的人來說,王浩就是只存在于電視和報道中的數學天才,而對于教室里的學生來說,王浩是每周都能見到的老師。 當每周都能見到的老師,頻頻出現在報道中的時候,他們都有種不可思議的感覺。 所以有些學生都開始期待王浩的課程了,那些不愛學習的學生也都專注于課程,因為他們不學習反倒成了特殊人群。 有些其他專業的學生就會羨慕的說,“你們的課程老師是王浩教授,多好??!” “王浩教授可是頂尖的數學天才!” “這種課一定要珍惜!” 當類似的說法多起來以后,他們都覺得不認真聽課,會感到很慚愧、以后會很后悔。 等這個學期結束以后,再想聽到王浩的課程就不容易了。 現在王浩的課程也很緊張了。 隨著名氣越來越大,學校里好多研究生和其他專業的學生都過來蹭課,有時候看到有學生不學習,問起來才知道是其他專業的。 這就有點尷尬了。 王浩很認真的強調,“我歡迎所有人來聽課,但不是來聽課的,就不要來?!?/br> “我的課程里禁止玩手機,禁止睡覺,必須認真聽,否則請你離開教室?!?/br> 他非常嚴厲的強調,就是想讓那些過來上課,卻拿著手機拍照的學生離開。 這種表態還是有效果的。 不會有來聽課的學生,會希望被王浩指著鼻子驅趕出教室,也許被拍下來發到網上就出名了,上課的過程中,他們也不得不放下手機,和正常學生一樣遵守紀律。 好在類似的學生并不多。 王浩并不禁止會拍照,甚至直接錄像都可以,前提是上課之前或上課之后,課程進行中是不能有這種行為的。 他不是那種網紅教師,教學過程相對有些沉悶,拍下來也沒什么看點。 如果能夠認真的聽講,那么理解效率就會很高。 反之,就沒意義了。 …… 課程很快結束了。 一節課,兩個課時講下來,連一個睡覺的學生都沒有,讓王浩感覺缺少成就感,他還是期待有學生不認真聽,就能教育一番,也順帶增加一點兒課堂娛樂。 可惜啊…… 這屆學生都太聽話了! 他甚至有點懷念上個學期的課堂,有學生去教務處舉報,有的學生就故意上課玩手機、趴著,和學生斗智斗勇的過程,也能給課堂帶來歡樂氣息……多美好??! 課程結束。 一大群學生圍過來進行答疑,其中有一半兒都不是計算機專業的本科生,甚至有研究生拿著高難度的題目過來提問。 王浩還是先給自己班里的學生答疑,其他人都排在班里的學生后面,答疑持續了半個小時,他看著到時間也就結束了。 如果有學生再有問題,就很抱歉,只能等到下一次了。 現在他可是很忙的,能給出半個小時答疑已經很不錯了,不可能滿足所有學生的答疑需求,否則一天就什么都不用干了。 等抱著書本去了食堂的時候,他才發現課本加了一個心型的彩紙,翻開仔細一看,上面用浪漫的語調,表達了對自己的愛意? “這是哪個學生呀?” “師生戀可是要不得的,即便年齡相差不大,我也是老師啊?,F在的學生真是太開放了!” “人心不古??!” 王浩感嘆的說著打開紙條,仔細看了一眼下面的署名,然后就把紙條撕碎扔進了垃圾桶。 …… 一直等回到綜合樓辦公室,王浩就沒有心思想什么女學生的情書問題了。 他查看了一下任務系統,發現一節課下來‘任務一’只有一點靈感值增長。 一點……不可能吧! 王浩仔細看了又看,才確定自己沒有看錯。 整個課程進行過程中,系統只提示了一次靈感值增加,他仔細的想著課程中的收獲,發現確實沒什么提升,再看向數據感覺還是一樣的。 雖然難度是a級別的研發,但只有可憐一點靈感的提升,都可以說是鼓勵性質的增加。 為什么呢? 他仔細思考著有了答案,“首先要對數據有足夠多的了解,靈感值才能長得快一些?!?/br> “如果沒有任何了解,即便上再多的課程,靈感值增加速度也會非常緩慢?!?/br> 這和數學研究完全不一樣。 數學研究可以理解為‘針對解決一個問題’,而在研究的初始,他對問題就已經很了解了。 比如,梅森素數的研究。他當然非常了解梅森數、梅森素數,同時也知道很多的數學方法,計算機方法。 在有足夠多基礎的情況下,上課的過程中,有教學的回饋增加想法,靈感值提升速度自然很快。 現在是針對一個項目的實驗數據進行分析,因為對于實驗本身缺乏了解,對于數據本身同時缺乏了解,首先做的應該是了解實驗和數據,再然后才能夠在回饋的內容中找到靈感。 之前做納微實驗室的實驗數據分析時,他并沒有意識到這個問題,主要是因為研究的難度很低,教學回饋的靈感值很多。 即便是那個時候,他也發現研究數據以及觀看實驗、讓夏國斌幫忙講解,對于靈感提升非常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