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大學講師到首席院士 第77節
張志強深吸了一口氣,調整好心態耐心看代碼,但心情煩躁之下,根本就看不下去,后來干脆也刷刷網頁打發時間,忽然注意到一封信件提示,打開一看是下個月舉行的珠城國際計算機會議發來的,他申請參加會議已經通過審核了。 頓時,信心回來了。 他左右看了一眼,對埋頭寫論文的王浩說道,“王浩,知道下個月珠城舉辦的國際計算機會議嗎?” 王浩聽罷想了一下,打開郵箱找到了一份邀請函,他指著屏幕問道,“張哥,你說的是這個嗎?我前幾天收到的,沒在意?!?/br> 張志強過去掃了一眼,發現正是會議的邀請函,邀請王浩作為專家出席會議,并參與會議的評審工作,同時,還邀請他在會議上學術工作報告。 他再看自己收到的信件,就只是申請參加通過的信函。 頓時,信心沒有了。 自閉了。 他滿是心酸的說了一句,“正巧,我也去參加,到時候一起吧……” 第七十五章 你們的工作效率太慢了! 上個星期的時候,王浩就注意到郵箱里有一封來自學術會議的邀請函。 當時一門心思研究‘有效與無關進位算法’,掃了幾眼也沒有特別在意,后來被歸為‘已讀郵件’就干脆忘在了腦后。 張志強說起了計算機會議,他才想起這么一封邀請函,點開仔細的看了看,才注意到是邀請自己做專家評審,還邀請自己做學術工作報告。 做個專家評審也就是聽學術報告,對學術工作、成果做一個評估,等等。 做學術工作報告…… 還不錯! 所謂學術工作報告,就是可以自由發揮的場合,可以是做工作報告,說明自己這一點時間干了什么,手里有什么項目、研發上有什么思路,也可以和其他人一樣,直接走學術成果報告。 王浩立刻想到了后者。 他對于做工作報告是一點興趣沒有的,到會議上發表個論文,給聽報告的人講一講東西,就能夠獲得大量的靈感回饋。 “這個好!” “要不,就這篇論文吧!”他迅速鎖定了剛完成的‘有效與無關進位算法’,決定暫時考慮把這篇論文當做是學術報告的內容。 專家評審受邀做學術工作報告,好處在于不用特別去投稿,到會議上就有規定的發言時間。 “如果再有其他研究,就再考慮?!?/br> 王浩做出了決定。 …… 這一天的時間很緊,只是在辦公室休息了一下,然后去餐廳吃了個飯,就要到教室進行新課程了。 《數據挖掘導論》。 這是一門以數理模式為基礎的分析類課程。 數據挖掘,簡單來說,就是要在一大堆數據中,尋找隱藏在其中的特殊關系性信息的過程,不管是采用數學分析手段,還是計算機運算手段,又或者其他的方式,找到大量數據中的規律,并以此而得出一些結論,就是數據挖掘的目的所在。 所以《數據挖掘導論》的主要內容,就是講解一些可以用在數據挖掘中使用的方法、手段。 這個課程內容正好對應納微材料實驗室的高磁場狀態下的復雜實驗數據分析工作。 王浩對于課程也非常的期待。 在數據挖掘領域上,他只能算是有了解、看過一些內容,并沒有做過相應的工作,開設這一門課程,等于也是利用講課來提升自己。 他提前半個小時來到教室,就坐在講桌上認真的看起了教案,也看一下課本后面的方法內容,簡單看一下時間就過去了。 學生們斷斷續續的進入了教室。 王浩抬起頭就看到一個熟悉的身影,圓臉、小眼,畏畏縮縮的進了教室,他直接喊出了名字,“丁志強!” 丁志強嚇的渾身一個激靈,滿是尷尬的喊了一聲,“王老師!” 王浩欣慰的點頭,“好學生??!”說著還朝丁志強豎起了大拇指,他對丁志強的印象就是,上課提問總是能答出來,考試卷面成績拿了最高分。 這當然是好學生。 不僅如此,丁志強還選了自己開的課,就讓王浩更加充滿了好感。 教室里好多學生都看向丁志強,不由得記住了他的名字,能被王浩老師稱贊為‘好學生’,肯定是個很好學、很天才的學生吧? 當被一大群人注視的時候,丁志強渾身都感覺不自在,他掃視整個教室找了個座位。 第二排,中間。 一般的學生都不選擇前面兩排,第三排就已經是很靠前的位置了。 丁志強之所以選擇第二排,是因為他有豐富的經驗,知道王浩講課的過程中,很喜歡站在教室過道里,提問的時候也很喜歡找坐在后排或角落的學生。 那就是和‘不聽課’的學生過不去。 所以坐在前面反倒是安全的,被認為是‘愛聽課的好學生’基本不會被提問。 終于,課程開始了。 王浩站在講臺上面帶笑容,開口道,“數據挖掘,是一門應用學科,而且是非常有針對性的應用學科?!?/br> “這門課程對于有拓展思維、提升思考能力、提升解決問題的能力很有幫助?!?/br> “我相信你們中的不少人,以后在工作中肯定會遇到一些必須要考慮解決方法的問題,不止是做科研,其他工作也是一樣?!?/br> “或許,數據挖掘課程里的知識不能幫助你們,但學到的思考方法、理清內容來尋找規律的方式,肯定會對你們有所幫助?!?/br> “這是一門選修課?!?/br> “我對于課程的要求并不高?!蓖鹾普f起了主要內容,“所有課程,我會進行兩次點名,全到平時分滿分。因為課本內容牽扯的知識量太多,考試會劃定范圍,可以針對性的去復習?!?/br> “下面開始上課!” 王浩的一番話大大出乎學生的預料,他對于課程要求嚴厲的名聲,就連研究生們都很清楚,校內論壇的帖子一直掛在上面,有學生會反駁指出,王浩的科研水平、教學水平很高,但無法否認他的課程要求也高。 結果…… 課程進行過程中,只會進行兩次choucha點名,考試還給劃定范圍? 這么好? 坐在第二排的丁志強感到非常的意外,他聽完了以后也是內心狂喜,沒想到王浩老師對必修課要求嚴,選修課要求這么松。 這門課,選對了! 王浩對于課程要求確實低,因為只是一門選修課,他也知道自己課程要求嚴厲,已經有很多很多學生知道了,所以會選《數學挖掘導論》的學生,大概率都是希望學到東西的。 既然學生們都是真心想學到東西,就沒有必要要求太嚴格了。 《數學挖掘導論》,內容包含很多領域的知識,后面有許多也是本科生,乃至于研究生沒有接觸過的,但課程開始還是基礎的講解。 包括—— 數據挖掘究竟是什么;數據挖掘的歷史起源;數據挖掘的工作任務,等等。 在不斷的講解中,一堂課很快過去。 …… 丁志強跟著人流出了教室,他認真聽了一整節課,再次發現王浩教的確實很好,聽完以后,大部分內容就記住理解了。 “王浩老師教學水平確實高,講的非常細致,聽著都很舒服?!?/br> “而且,課程要求也不高,挺好?!?/br> “這門課是選對了!” 同樣認為選對課程的還有臨近宿舍的趙旭濤,丁志強上樓的時候就聽到趙旭濤正說著,“你們沒選《數據挖掘導論》就后悔吧!” “王浩老師說了,就點兩次名,而且考試還給劃范圍?!?/br> “這個學分好拿!” 其他人也都驚訝的道,“王浩老師會這么好?魔鬼也能化身天使?” “也不奇怪啊,畢竟是選修課!” “早知道我也報了,我上那個課,是個五十多歲的老太婆,一看就是尖酸刻薄,她說每次都會點名,兩次不到以后就不用來了!” “我也上了,真倒霉……” 丁志強聽著幾個人談論課程,放輕腳步就要從旁邊遛過,卻不曾想被趙旭濤一下子喊住了,“丁志強也選了,上課前,王浩老師還夸他還好學生!” “唰!” 宿舍三人組集體轉頭質問的看過來,丁志強馬上舉起手,哭喪著臉低聲說道,“你們……” “聽我解釋??!” …… 周五還有一節《概率論與數理統計》,結束了課程也結束了當周的教學工作。 正式開課第一周,王浩的感覺還不錯,一周有三門課、四節課、八個課時,課程的類別多課時少,對他來說才是最適合的,教學過程的回饋,讓他收獲了知識、想法,也帶來了大量的靈感值。 任務一‘質數分布概率’的研究,靈感值達到了‘6’點。 這個研究似乎和每一門課都有關系,大概是因為《概率論與數理統計》、《數據挖掘導論》以及《非線性泛函分析》,都和數學分析存在一定的關聯,每一門課程提升的靈感都不多,積攢起來就不少了。 任務二‘函數空間上的積分算子研究’,完成了一篇‘積分算子的有界性’研究,并投稿給了一個sci數學雜志。 任務三‘高磁場狀態下的實驗數據分析’,靈感值積累到了‘84’點,距離解決只剩一步之遙。 “新一周,就專注解決這個問題?!?/br> 王浩做出了決定。 納微材料實驗室的數據分析問題,早解決就早能輕松,可以把任務留給其他方向,數據挖掘有很多理論可突破的方向。 周一早上,綜合樓辦公室就很熱鬧,朱萍正主導話題談著昨天的新聞。 新聞是企鵝公司發布的消息,說企鵝公司贊助西海大學的算法研究有了突破性成果,王浩博士率領團隊完成了一種全新的算法研究,以此設計出的程度能輕松破解三階魔方的上帝之數。 朱振在新聞中上了鏡,他說道,“我們使用王浩博士研究的新算法,設計出一套全新的程序并用在超級計算機上,只用了三十七個小時的計算,就可以根據結果,判定‘上帝之數’是20?!?/br> “而谷戈團隊,完成這項研究花費了三十五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