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大學講師到首席院士 第51節
王浩也不在乎表現怎么樣,他是享受打籃球運動的過程。 除了運動鍛煉之外,清閑下來的時光也不能浪費,他花費大量時間泡在圖書館,去看一些專業的數學書籍,來豐富自己的知識。 數學領域,涵蓋的知識面太廣了。 他最擅長的領域是偏微分方程、常微分方程以及幾何學,對于拓撲學、函數論方向的知識也有一定的涉獵,其他方向就很難談的上精通了。 現在則在重點研究‘數論’知識。 數論,是數學領域廣為人知的學科,因為數論是最簡單的,也是最困難的,一些有關‘素數’規律、數字規律的世界數學猜想,都可以劃在‘數論’的領域范疇,準確的說是‘解析數論’內容。 作為頂尖高校畢業的優秀數學博士,也完成過一些數學方向的研究,他對于‘數論’知識的學習,當然不是去看一些基礎知識,而是去研究數論相關的專業書籍,去看一篇篇高難度的成果論文。 比如,數論領域最新的成果,《證明弱化孿生素數猜想的有隙間隔》,就是很不錯的研究對象。 看了頂尖的數論成果,研究其中的數學邏輯、推導過程,運用的數學方法,牽扯到的知識內容,都會讓人有很大的收獲。 很快,時間又過了一周。 這天王浩收到了一個好消息,他投稿《數學學報》的論文《蒙日-安培方程的正則性研究》,通過了專家組的審核,并會在下一期的期刊中發表。 “通過了,頂刊??!” “第一次頂刊,《數學學報》,真正的頂刊!”王浩收到消息也感覺很振奮,他只是試著去投稿,哪怕對研究有一定的信心,被拒搞的概率也是很大的。 現在能夠通過審核,并確定會在下一期發表,實在是個好消息。 這代表成果,代表成就,代表…… money? 王浩頓時眼前一亮,頂刊能拿到的補貼,可是最低二十萬起??! “二十萬、二十萬……”他一邊念叨著也想起了自己的課題,課題也是非常重要的。雖然只是自籌經費的課題,但也是掛在自己的名下,而且是正式上報科技處的。 “既然已經通過了審核,確定會發表,就可以上傳論文,然后申請結題了!” “早一點申請,早一點結題,早一點申請新的課題……” 王浩想著干脆上傳了文件,隨后進行了一番cao作,也寫了一些資料進去。 申請結題! 這當然不是正式結題,只是向學??萍继庍f交結題申請,學??萍继帉徍艘院?,還需要提交紙質的文件資料,還有一些個人相關的材料。 學??萍继帟颜n題、材料向上報。 學校報省里,省里的科技處審核,認為課題難度高、完成度高,就可能會繼續向上報。 一級又一級,最后到國家科技處。 如果自籌課題能夠通過省里這一關,一般拿個省里的科技獎項就沒有問題,也會對后續申請省級各類基金課題很有幫助。 …… 學??萍继幯杆偈盏搅私Y題申請。 朱建榮正在辦公室,看到了一條結題申請,掃了一眼頓時停住了,“王浩的結題申請?” 李明幾步走過來,掃了一眼電腦屏幕,“那個偏微分方程課題?終于結了?我前一陣子就讓他結題,自籌課題,好幾篇論文,到省里都能評個優?!?/br> “這可不是幾篇論文??!” 朱建榮看著一行行的論文標題,“這是十篇論文,就是網上說的那十篇?!?/br> “這幾個傅里葉變換的論文,發表的可都是核心期刊,還有一篇《cauchy非負矩陣分解的全新表達》,唯一有二作的論文,也是核心期刊?!?/br> “四篇核心期刊??!” “這個課題遞交到省里,肯定會被繼續上報,到時候……應該能拿個省里的科技獎吧?” 李明跟著點點頭,也期待的說道,“省里的科技獎,肯定沒問題,也許還能那個國家級別的獎項呢。這幾篇傅里葉的論文,影響很大啊,《新華日報》都報道了?!?/br> 聽到李明這么一說,朱建榮也開始期待了,西海大學有好幾年,都沒有拿到過國家級的科技獎了。 如果能拿個獎回來,學校也跟著沾上不少光,科技研發相關的數據,也會變得好看很多。 這時,李明忽然皺起眉頭,疑惑道,“不過,我總感覺好像哪里不對???好像是……忘了什么?!?/br> “忘了什么?”朱建榮疑惑問道。 李明想了半天,還是想不到關鍵點,他點著手指說著,“我捋捋啊。王浩發表了十篇論文,十篇論文,最開始報道是七篇,后來三……” “對??!” 他說著猛地看向了電腦屏幕,用鼠標把論文的頁面拉到最下方,就看到了最后的那篇論文——《蒙日-安培方程的正則性研究》。 發表期刊——《acta-mathematica》! 李明和朱建榮對視一眼,不約而同的張大了嘴,他甚至吐了句臟話,“我@!” “這下……厲害了!” 第四十八章 我肯定不會和別人說 《acta-mathematica》,《數學學報》。 世界公認四大數學頂級期刊之一,中科院sci分區檢索數學一區。 瑞碘皇家科學院mittag-leffler研究所出版,創刊歷史一百四十年,平均每年發表論文十七篇。去年和前年,則都只有十一篇、九篇。 國內僅有八篇論文在《數學學報》上進行發表,其中包括兩名建-國前后的數學泰山北斗,其他論文則都是發表在兩千年后。 兩千年后的六篇論文,所屬的高校和機構,包括首都大學、首都師范大學、東港大學、胡南大學,津開大學,而涉及到的專家學者中,有高校的校長副校長、科學院院士,最低則是名校的數學教授。 其中四十歲以下的青年學者只有兩人,最低年齡則為三十四歲,當時在任津開大學數學所教授,發表論文以后名聲赫赫,被認為是‘國內數學的希望之星’。 由此可見,想在《數學學報》上發表論文,難度究竟有多么高了,用‘難于上青天’來形容都不為過。 《數學學報》,被公認為數學類發表論文最難的期刊,沒有之一,其難度甚至遠超三大頂刊《自然》、《科學》以及《細胞》。 如果能夠在《數學學報》發表一篇論文,都可以在個人履歷上,記下濃重的一筆,并由此帶來一系列諸如學術名氣、申請基金容易審批等好處。 這方面,所屬學??隙〞罅π麄?。 朱建榮和李明看到王浩提交的課題資料上,投稿《數學學報》已經標注‘發表’狀態,就知道論文肯定是通過了審核,已經確定好發表的日期,頓時都感到非常的震驚。 這可以說是創造西海大學的歷史了。 在一系列震驚情緒結束后,他們就想到了宣傳問題,學校里有教職工在《數學學報》上發表論文,絕對是需要極力宣傳的消息。 當然,前提是發表之后。 “這次肯定要大力宣傳,大學的理學院成果一直都很一般,李老退了以后,全靠周教授、王教授等幾個人支撐,有了這篇論文,又多了一個重量級的數學學者!” “前兩年,就是《數學學報》的論文,有個年輕的數學教授,都被宣傳成‘國內數學的希望之星’了,我們也可以這樣宣傳!” “比年輕,誰怕誰!” “國內數學的希望之星,是在我們西海大學??!” “對,就是這樣,咱們西海大學,王浩,才是真正的希望之星,二十四歲,發表論文的年紀小了十歲呢!” “……” 兩人越說越高興,越說越興奮。 這時,有個老師走進來問事情,他們頓時停住不說話了,處理完老師的事情以后,兩人對視一眼,不約而同的想到一個問題,“這個,暫時不能說出去??!” “論文還沒有發表,還不是百分百確定。萬一傳出去,結果沒發表,就成笑話了!” “哪怕是通過審核了,但也有那么百分之零點零零……一的可能性,不發表。只要沒發表,就不能對外說?!?/br> “說好啊,這件事,只能我們兩個知道,絕對不能讓第三個人知道!” “好!” 兩人一起做出了嚴肅的約定。 …… 半個小時以后,朱建榮在教務樓旁邊,見到了正走過來的欒海平,兩人說起了給王浩提副教授申請的事情,隨后朱建榮信誓旦旦的說道,“提副教授,肯定沒問題,我甚至在想,直接申請跨級,提個六級副教授?!?/br> 副教授,職稱等級有三級,分別是五級、六級和七級。 一般副教授任滿最低一年,有足夠多的科研成果,才會從七級提升到六級。 欒海平聽罷很是疑惑。 王浩是被《新華日報》肯定的學者,申請提個七級副教授,肯定是沒有問題的,但他的年紀太小了,教學履歷只有幾個月,直接申請提六級副教授,上面審核也許會通不過。 朱建榮左右看了一眼,猶猶豫豫的好半天,把欒海平拉到了一個角落,小聲說道,“我跟你說了,你可不要再和別人說,自己知道就行了。這件事,暫時不能傳出去?!?/br> “嗯、嗯?!?/br> 欒海平認真聽著點頭。 “王浩??!”朱建榮差點湊到欒海平耳邊說,“他那篇投稿《數學學報》的論文,審核通過了?!?/br> “???” 欒海平頓時瞪大了眼,臉上的表情滿是震驚。 朱建榮似乎很滿意這種效果,臉色帶上了淡然的笑,還用力的擠擠眼,繼續道,“我可沒說過啊。如果你知道了,和我沒關系?!?/br> 欒海平瞪著眼用力點頭,“放心吧,朱主任,我肯定不會和別人說?!?/br> 與此同時。 李明正在科技處辦公室處理工作。 周清源敲門走了進來,他想申請個國家自然基金旗下的數學項目,問了一下需要提交的資料,還想咨詢一下相關材料的建議,也就是有關材料怎么寫,遞交什么樣的成果證明,才更有可能獲得審批。 李明耐心的和周清源解釋了很多,意思差不多就是,提交相關領域更大的成果,多寫一些相關研究的想法、方向,評審的時候肯定是加分項。 如果有相關領域數學頂刊的論文,評審的時候肯定能加很多分。 他說著就想起了王浩的論文,朝著門口掃了一眼,還是忍不住湊近小聲道,“周教授,說起頂刊論文,我忽然想起一個事,跟你說了,你可不能和別人說啊,這件事,現在就只有我和朱主任知道?!?/br> “放心吧,我從來不多話?!敝芮逶春苷J真的表態。 “那我就說了?!?/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