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為夫人寸心如狂 第132節
南應本就屢失國土,如今說句難聽的話,不過剩黔南這處國土,依著山勢瘴氣取勝。 對付起平原鐵騎自是易守難攻,可終究敵不過狼虎之軍,若是真的屏障破了,敵軍攻入……想必攻打入帝都,也不過十幾日的功夫。 諸人連方才棲霞公主闖入殿中那番言論都忘了,紛紛哀愁難止。 連殿中片刻前的樂聲靡靡,都低沉哀怨了幾分。 樂嫣瞧著窗外暮光,直到瞧到漸漸暗淡了,蒼穹沉浸下來。 偏偏亦是有人不得見她空閑,鄧愈領著太子來她席面前。 太子一張還沒長開的包子臉,卻也會學著老成模樣,替方才棲霞公主的冒昧之舉前來給她賠罪。 “二姐她自小便被母后溺愛,言行無狀,多有得罪長姊,弟弟替她給長姊賠罪?!?/br> 樂嫣聽聞忍俊不禁,笑了起來。 “我是你長姊,她又是你二姊,我倒是記得還有一個獻嘉公主,如今人雖沒回來,你卻是直接將她劃去了?” 樂嫣這番話叫太子面色訕訕,支支吾吾許久沒想出來話。 她卻也不與這么個孩童計較,蹙眉看向鄧愈,想必又是他一而再再而三撮合太子往自己跟前來。 “鄧公該帶著太子給陛下皇后敬酒的,莫不是又來錯了地方不成?” 她這嗓音不算低,叫好些貴婦都忍不住頻頻探望而來。 鄧愈卻只當作聽不見她話外之意,猶豫片刻,道:“臣與太子方才才從明德殿中退出,國君這幾日身邊時常召集一眾青年才俊……” 語罷,他緩緩看樂嫣一眼,“聽聞是在為公主則婿——” 樂嫣聞言,一時間面容又青又白,幾度變換,最終露出不安神色。 她知曉,必然是瞞不過的…… …… 直到天色暗淡了,宴會尾聲喧嘩漸散。 一穿著寶藍內監衣裳的宦官入殿,走至樂嫣席前,朝她道:“公主,國君請您過去?!?/br> 秋意尾聲,帶來了瑟瑟涼意。 明德殿中,太監總管來報說是公主來了。 周道淵并未抬頭,只道:“喚她進來?!?/br> 樂嫣聽到殿中動靜,并未等宮人朝外通傳便斂裙拾梯而上,一步步緩緩踏入殿中。 風穿透半敞的宮窗,內殿爐煙裊裊,一片香云凝瑞。 一片冷寂中,她嗅到殿中焚燒的竟是她自小慣聞的荔枝香。 周道淵立身在窗邊,他瞧著輿圖眉頭緊蹙,并未回眸看她。 甚至沒有分神給她,只是道:“坐?!?/br> 樂嫣瞧著他纖瘦的背影,只覺得歲月當真是遺落了他,明明也該是將近四十的人了,卻并不見一絲中年男子身上該有的濁氣。 她好一會兒才絲履輕動,尋了一處離他不遠不近的矮榻坐下。 若是比耐心,想來只怕這世上無人能比得過周道淵。 等了好一會兒,仍不見他問話。 樂嫣終是忍不住,主動開口問他:“國君應當知曉我前來想問什么……我的身份又豈能瞞得住的?遲早眾人都會知曉我的身份。屆時,您叫我在南應如何自處?” 她這話問的文雅,仔細聽更有幾分咄咄逼人之意,暗指他不該將她帶回宮廷。 國君將手中輿圖卷起來放在一旁,眸光終于落往她身上。 他沉吟道:“你是我的女兒,大應的長公主,如今既是回朝自不必提往年舊事。這里亦是你的國土百姓,這里容納不了你,北朝莫不是能容納你?” 樂嫣聽罷,知曉周道淵這番話必是知曉了她在大徵孤立無援,萬人叫罵的境地。 她面容蒼白片刻,一時間又悲又憤。不明白他為何會如此厚顏無恥,自己落得如此境地,連亡故的母親都要遭受連累,不都與他脫離不了關系?! 樂嫣冷笑道,“敢問國君,欲將我下降何人?” 國君倒是被她問的怔了怔,本就是八字沒一撇的事兒,不曾想樂嫣會這般直白詢問自己。 他避而不談,只仿佛一切都心知肚明一般,道:“鄧愈是個聰明人,在大徵數十載報回朝的全是些無甘緊要的密報,朕念在他帶你回來的功勞上不僅沒有責罰他反倒是對他多有恩賞。如今倒是凡事都說與你聽,不過這般也好,你才入大應身單力薄,他這般照看你倒也好?!?/br> 他這話竟叫樂嫣聽出幾分苦口婆心的意味來,更叫樂嫣震驚于國君的話來。 她并沒被幾句話糊弄過去,想起來自己要問的正事兒來,語氣頗為不好:“我在大徵不好,在這處便當真能好了?棲霞是什么品行你當真不知?莫不是以為你那個女兒是什么良善的娘子不成?她在大徵時便屢屢與我為惡,如今我落在這處,她焉能饒了我?至于你想將我下降,無非便是知曉我的事情,既知曉我身懷有孕,又有哪個男人帶的起這個帽子?你是要將我至于火上烤炙不成!” 她滿面郁憤,自是知曉,國君無非是早知曉她有身孕,想要堵悠悠眾口罷了。 可他難道不清楚,自己留在南應,他活著自己或許還能得到垂憐照顧,可他去了,自己的危難只多不少么? 皇后、太子、棲霞—— 國君總是那副漫不經心的模樣,她恨他這副樣子,總是萬事了然于心的模樣,總是不見半點情緒波動的模樣。 好似自己的一切情緒都是小孩的無理取鬧一般。 叫她空有怨恨,卻像是一拳拳捶在了棉花上一般。 他好似在為自己著想,可當真明白自己日后要面臨的孤立無援的境地? 樂嫣干脆破罐子破摔,一字一句道:“你總說我是你女兒,可你身為父親缺位二十載,如今又這般大張旗鼓將我接回南應,你明明知曉太子皇后一個兩個都不是好惹的,將來…將來哪里有我存活之處!我留在南應,只怕日后還不如留在大徵……” 她一句句毫不避諱的諷刺,叫周道淵瞇了瞇眼睛。 他幽幽道:“你年歲尚輕許多事情看不分明,此事你著實擔憂太過。你只要不與太子皇后一脈鬧的太僵,皇后乃聰慧之人,太子秉性亦是溫良,便是日后也必知曉該如何待你?!?/br> 樂嫣顯然是不信的。 能養出棲霞那般女兒的母親,與棲霞一脈同胞的太子,當真只是表面看的那般? 周道淵又道:“如今既是你我父女間挑明事態,我也必當與你說明白。你腹中血脈本來便不該留…你若是執意要將它生下來朕也不會阻止,只望你不是因一時糊涂?!?/br> 他忽然轉變了態度,語氣中帶上幾分悵惘的意味:“若是沒有那個孩子,你想必很快便能覓得如意郎婿,總有子女承歡膝下。而如今中原動蕩,北朝皇嗣于你只猶如催命符。你不該如此不悟……” 這恐是周道淵與她說過的最長的話。 樂嫣表情不由自主的僵了一下,許久才澀然一笑。 她望著周道淵,這個與她血脈相連的父親,眸光平靜的猶如一池靜水。 “哪里是一時糊涂?誰活著不是糊涂的?哪里會想那么多……” “我非是愚鈍,我知曉他還活著,我信他…我信他的真心,我知曉他一定會來找我……” 樂嫣曼曼說道,她眼中有著稚嫩的堅強,在周道淵看來簡直是可笑。 周道淵似是嘲笑一般問她:“你與殷家那小兒成婚多久?不過半載。你與盧家的不也是成婚三載才婚離的?我非是偏要做那等挑撥離間的惡人,只是想告訴你,感情最初時都是美好的。隨著時日長了許多秉性才暴露,許多深情才在日復一日平淡中磨滅。再說…他對你當真是好?可不見得——” 樂嫣奇怪看他一眼,并不聽他話里似是挑撥之言:“您這般說,是自己親身經歷了?” 也是,他的后宮許多娘子,更有好些子女,想必這等情愛之事他當真是太了解不過了。 被晚輩這般探問自己年少時的情事,國君微怔,捧著茶緩緩喝了一口,才道:“兒女情長,朕……不擅長于此?!?/br> 樂嫣面上隱隱閃過羞憤,她咬牙道:“那你又如何能來說教我?我的第一段情并非終結于你說的那兩點。真正深刻的情感,如何也不會被平淡磨滅掉,這點你沒有經歷過,我與你說了想必你也不明白!” 國君淡淡一笑,對她小孩氣性的發言不置可否。 又聽她問自己:“你如今要將我重新嫁人,豈非就像母親那般不成?我時常覺得自己可憐,如今的我經歷著母親所經歷的一切……不,我母親當年應當是比我更可憐也說不準。畢竟我與我母親不同,我與丈夫真誠相待,善因總結不下惡果?!?/br> 樂嫣話一落出口,忽地明白過來。當初母親這般著急嫁給父親,不過幾月間就成了婚,除了想要給自己一個光明正大的出身,只怕更少不了長輩的授意。 畢竟…若沒有長輩,三書六禮如何能如此輕易過去? 老太后……她一定是知情的。 老太后那般聰慧的婦人,事關前朝血脈,便是最疼愛的孫女,她也必不會包庇。 太祖定也是知曉的。 她眼中惘惘的,對這一切竟不知作何感想。 周道淵先前一直沒作聲,見她忽地攀扯說她的母親,面上止不住升起慍怒,揮手叫她退下。 樂嫣卻仍道:“國君有一句說的極對,若母親當年沒有將我生下來,她那般溫柔的娘子想必也能覓得一個如意郎婿,一個與她真誠相對的郎君……” “她會重新有子女,她不會將我生在戰亂之中,她不會因為生我時兵荒馬亂傷了身子,早早的就去了,也不會多年后因為當年的舊事,遭人辱罵,連累的她死后都不得安寧……” “閉嘴!”周道淵忽地朝她怒喝起來,眼中浮滿血絲。 “來人啊,將她帶下去!” 這是周道淵第一次對她說重話,厭煩的想將她趕走,想要將她軟禁起來。 一日間受到兩個女兒先后忤逆,想必國君是怒不可遏。 樂嫣看到周道淵完美的表情僵裂開來,心中竟產生一種久違的暢快。 也是啊,這般一個從來不見惱怒的人,竟被自己幾句話挑撥起情緒來。 惹得宦官們都過來勸她出去,一個個就差給她跪下了,“公主!言不得言不得!國君是您父親的!” 可樂嫣仍舊不依不饒,她壓抑多年的情緒崩發也只在那一剎:“以往沒有您,我不知我父親的可貴,總是與他鬧脾氣,后來我才知曉我不是他所出……可我父親這些年卻待我視如己出,一次次包容我的臭脾氣。而今想想,我這些年最最對不起的便是他了……” 殿外一道素白月華散入直欞窗,將他烏黑發鬢染上幾履斑白。 靜夜沉沉,銀霞通徹,他看著她,眸光不辨喜怒,額角的筋脈卻突起的嚇人。 “你與朕說著等話無非是想叫朕惱怒罷了,便是朕真是如你所愿,與你又有何意義?你如今該是成為一個孝順的女兒,如何在朕對你尚有愧疚之情時拿到所屬于你的更多好處——而不是像你這般愚蠢,一次次惹怒朕?!?/br> 樂嫣抹了抹眼淚,被他說的無地自容,她對上國君片刻后重新恢復平靜的眼眸,冷冷道:“你能給我什么?你能彌補我什么?我都二十歲了,你的那些寵愛我早就不稀罕了……” “你倒是不妨說一說,你當年究竟是如何騙我母親的?如何拋棄她跑到黔南的??!” 她不信,她的母親如此昏昧愚拙。 她不信,她的生身父親,當真是一個如此薄情寡義之人。 可惜,國君并不吃她這一套。 只是沖她擺擺手,眼神冰涼。 “你且下去?!?/br> “怎般也是我虧欠了她。你要恨就恨,與你多說無益?!?/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