庶女后宅升職記 第77節
書迷正在閱讀:林先生今天復合成功了嗎[重生]、我寫論文養你啊[重生]、老婆再愛我一次[重生]、[快穿]美貌小可憐成了團寵以后、穿成大佬的反派嬌妻[穿書]、我老婆恃寵而驕怎么了、隨身位面系統、變態強制愛短篇合集(原:強取豪奪變態合集)、桃桃(1v1)、普女被萬人迷系統選中后(NPH)
秦芬心下忐忑,只覺得是自己帶累了秦貞娘,邊看著秦貞娘試衣裳,邊替她選首飾,口里不住地念叨:“四姐,你說,貴妃娘娘召你進宮,又是怎么個意思?這次,可不會又是去面君了吧?” 昭貴妃雖是向著娘家,可架不住她背后有個皇帝,姐妹兩人數次面見昭貴妃,總沒一次是輕省的。 秦貞娘取了兩支花釵在鬢邊,將那翠玉的比了比就擱下,撿起那紅碧璽的戴上,然后道:“只怕是外頭聲勢造得差不多了,該一錘定音啦?!?/br> 秦芬傻乎乎地追問一句:“外頭?魯國公出京了,科舉也定了日子,還有什么聲勢?” 這次卻是碧璽在邊上嘆氣了,自家這五姑娘,雖是個熱心腸,可是糊涂起來,也當真是不靈光,她興興頭頭替四姑娘辦下那樣大的事,如今到了最末這一下,她卻不懂了。 秦貞娘也一時無語,又不好直說恐怕宮里是要給自己賜婚了,想了半天,笑著擰一擰秦芬的鼻子:“你這傻丫頭,配那么一個精怪的人,也算是傻人有傻福了?!?/br> 第113章 此次秦貞娘進宮, 仍舊是碧璽陪到宮門口,李吉接了人,一路送進了華陽宮。 昭貴妃身子抱恙,正倚在貴妃榻上歇息, 她穿了身茄色宮裝, 膝上搭著淺綠色繡蘭草的小錦被,看秦貞娘穿著牙白色繡大紅楓葉的衣裳, 心里不自覺地嘆息一下, 她這輩子, 是穿不上那抹鮮亮的大紅色了。 秦貞娘恭恭敬敬行了叩拜大禮,與前次進宮, 并無兩樣。 前些日子,太后因著魯國公的事幾番向華陽宮找麻煩, 外頭姜家和秦家的事,又惹得皇后閑話許多,對秦府, 昭貴妃是有些微怨氣的。 此時見秦貞娘禮數周到, 昭貴妃那些不快一下子消散無蹤,她自己也知道人在世上身不由己的道理, 想想自己夫君貴為天子尚不能隨心所欲,表妹這樣一個閨閣女兒, 又能如何。 再想想姑父做官和姑母為人,一向給華陽宮爭氣的,人總不能光記旁人壞處, 遇見事了就把人家的好處給抹去了, 那成什么了? @無限好文,盡在晉江文學城 于是,昭貴妃的口氣一如既往地親熱:“自家人這么多禮做什么, 碧水還不扶貞娘起來?” 秦貞娘扶著碧水站了起來,先說句家常話:“娘娘,我前次回去,和平哥兒、安哥兒說了紀王殿下的事,小哥兒倆直吵嚷著要來找紀王殿下玩耍呢?!?/br> 昭貴妃微微一笑:“頊兒明年也滿四歲了,好開蒙讀書了,到時候叫兩個孩子來做伴讀,日日玩在一處就好了?!?/br> 她頓了一頓,隨手一指碧水:“早上吩咐小廚房給貞娘燉的三鮮豆腐魚湯可不能過了火候,你去瞧一瞧?!?/br> 秦貞娘知道下頭該說正事了,心里不由得微微一提,飛快地抬眼看一看昭貴妃,又垂下眼簾。 昭貴妃原還想著敲打兩句表妹和姑母,免得再生事端,這時卻都抹過不提了,只說一句外頭的玩笑話起頭:@無限好文,盡在晉江文學城 “聽說,宮外的百姓們都傳遍了,說如今觀世音菩薩親自點了姜家和秦家的姻緣,是拆也拆不破的,皇上正想著給你們賜婚呢,只不知你自己是個什么意思?!?/br> 秦貞娘這多少天思來想去的就是這么一件事,此時聽見昭貴妃提起,她不過稍一沉吟便答了: “觀音慈心,可普度眾生,皇上金口,可使世事莫再變幻,臣女如今應娘娘一句,我愿意?!?/br> 昭貴妃原還以為表妹會委婉些的,不意聽見這樣一句,稍一凝噎,皇帝前次與她說的私房話,猛地跳進了她的腦海里: “你四表妹看著與你一樣大方端莊,性子卻全不一樣,你是個細心謹慎的人,那丫頭,只怕敢站起來把天捅個窟窿?!?/br> 原先昭貴妃在閨中時,自家這表妹不過是豆蔻之年,雖自幼得了姑母教養,性子卻是莽撞粗忽,遇見硬茬便要往后縮的,哪有什么戳破天的膽子,不想如今姑娘大了,性子也全變了。@無限好文,盡在晉江文學城 想一想表妹這些年經歷多少事,昭貴妃暗暗搖頭,又在心里多些憐憫。 若是換個人將這些事都經一遍,只怕是要發瘋,這孩子不光沒瘋,還敢當著皇帝替旁人求公道,也不知哪來的膽子和心氣。 她的模樣,不像閨閣姑娘,倒像大族宗婦。 聽說姑母如今在秦家說話很有分量,五、六兩位庶出表妹也是好的,或許因著是秦家后宅這些和睦,給了這孩子不少支撐。 昭貴妃想一想,似乎自己也從這里頭得了些滋潤,心頭溫暖許多,微笑應下: “既你答得這樣干脆,那表姐就替你去求了皇上?!?/br> 她略停一停,終究還是叮囑一句:“往后可要好好的,千萬莫再任性了?!?/br> 后頭這一句雖是嗔怪,秦貞娘已是感激了,她知道自己前次那自梳兩個字,給家里和昭貴妃帶了多少麻煩,此時昭貴妃不過是輕飄飄叮囑一句,有什么受不得的。 寥寥數語說完正事,表姊妹倆又親親熱熱說得許多家常。 這一次出宮,昭貴妃只賞了一只喜字頭的金簪,分量不重,樣式也不新,碧璽看了,卻是大大松口氣。 血脈親情還是勝過了利益干系,昭貴妃待娘家人,可真是沒得說的了。 她是楊氏心腹,以后要跟著秦貞娘出門的,自然知道姜少爺和自家姑娘的事,今日為什么進宮,她心里早已有數,如今見是皆大歡喜的結局,自然是喜氣洋洋。 待馬車開始走了,碧璽笑嘻嘻說一句:“過幾日就開考了,若是咱們姑爺能考個好名次,那可就好啦?!?/br> 秦貞娘發髻上戴了喜字簪,人倒比從前害羞了,聽了這一句,兇巴巴地瞪一眼碧璽:“你話太多了!” 碧璽掩口笑一笑:“姑娘這樣子,倒有些似五姑娘訓桃香,瞧著兇巴巴的,實際上一點也不嚇人?!彼轮髯訍懒?,連忙又扯一句旁的:“也不知老爺能不能趕回來送三少爺進考場的?!?/br> “恒哥兒幾歲了,還能和孩子似的,爹娘不瞧著,便不肯做事了?”秦貞娘笑著搖搖頭,“不過,爹若是能趕回來送送他,是最好的?!?/br> 五月初九很快就到了。 有了前次的事,楊氏愈發提心吊膽,前一晚上一宿不曾睡好,好容易閉眼瞇著,卻又被噩夢給驚醒了。 她夢見秦恒高中狀元,皇帝將金姨娘從鐵月庵給恕了出來,還賜了個一品誥命。 眾人勢利,都圍著金姨娘吹捧,連貞娘和姜啟文也上去沾些好處,她被秦覽趕去和瘋瘋傻傻的商姨娘作伴,商姨娘身上長滿虱子,咬得她渾身是血。 她將身上撓來撓去,正翻來覆去地捉虱子,忽地好似聽見什么聲音,猛地驚醒,原來外頭已有了微微的天光。 側耳一聽,還是秦恒在外頭辭行,楊氏心中一動,出聲喚道:“恒哥兒?!?/br> 秦恒早上除開吃光自己要的那碗薺菜豬rou湯團子,還被月琴念叨著吃了粽子和定勝糕:“前次廚房給上房送了這個討口彩,太太便記在心里,這次早早吩咐了要給哥兒送上的,哥兒好歹也要沾一沾唇?!?/br> 幸而那糕做得小巧,粽子也只裹得指頭一般長,秦恒看一看碟子,一樣吃了一個,捧著個圓滾滾的肚子來上房辭行。 原以為還是靜悄悄磕了頭就走的,誰知嫡母卻出聲喚了自己。 秦恒心里大震,他到此處并沒弄出什么動靜,里頭太太竟喚了自己,不是熬了一夜,就是整宿不曾睡好,無論哪一樣,都算是對自己這庶子盡心的了。 小丫頭打起門簾,秦恒進了屋子,站在明間恭恭敬敬喚一聲“母親”,等著聽里間的楊氏要說些什么。 楊氏是被噩夢所驚,才突然出聲喚了秦恒,這時秦恒當真進來了,她卻不知說什么了。 這庶子由丈夫親自教養,自幼受圣人道理所教化,與那金姨娘和秦淑,為人再不一樣的,她擔心庶子反叛,還不如去擔心柯家的婚事。 六月份快到了,秦淑就要出門子了,這姑娘近來變著法地折騰,與秦恒的省事簡直是一天一地,楊氏也不知一條藤上怎么結出甜和苦兩種瓜來,此時想想,血脈這東西,也有一半是作不得準的。 想了這些,楊氏輕輕吐出口氣,溫聲道:“貢院里關上門了就不得出來,如今早晚涼,你可記得穿暖和些了?” 秦恒料想著自己要聽些諄諄教導,不曾想卻是問這個,他稍稍停一停,才答了話:“母親,我穿得暖和著呢。五妹她們給我新做的斗篷,我都披著了?!?/br> 楊氏“嗯”了一聲,道:“你速速趕去考場吧,我這里沒什么要叮囑的了?!?/br> 秦覽緊趕慢趕,還是沒趕得上送兒子進考場,五月初九的下午,才趕到了金陵。 他原說的是五月中旬到家,心里是指望能送兒子去貢院的,拼命趕得許多天都未曾趕得上,這時干脆不回府了,差了信兒先送徐姨娘等人回家,自己整一整官服,往宮里去述職了。 小太監送了信進內閣,還記得多說一句“秦大人風塵仆仆”,能在內閣行走的官,哪個是傻的,眾口一致,差人去御書房回稟。 皇帝聽見秦覽連家都不曾回,心里甚是欣慰,回頭對進良說一句,“今日科舉開考,也不一定要選什么下凡的文曲星,能選些秦覽這樣的官,便很不錯啦?!?/br> 進良知趣地問一聲:“那,皇上是否召見秦大人?” 皇帝原本是沒這個意思的,進良問了,他也無可不可,點頭準了。 進良連忙出去,往內閣的議事廳里傳了秦覽進御書房。 秦覽也不意能面見天顏,他不過是個四品官,連上朝的資格也沒夠得上,哪來機會見皇帝。 前次見皇帝,還是這位真龍天子在英王府時,請一幫硬骨頭清流吃飯,他因著與昭貴妃搭個邊,又略有些官聲,這才受邀在列,便是那時,照著官位算他也是沒資格的。 秦覽急急地趕了大半個月,面色枯槁、形容憔悴,皇帝一見,竟愣一愣:“此去徽州,你倒當真是做了些事的,聽說,你一個月里有二十五天都是住在河堤上的?” 這話秦覽自己卻是不曾說過的,他還沒笨到那個地步,自己急著向皇帝訴苦,這時聽了皇帝的話,長長一揖:“皇恩浩蕩,臣辦事不敢不盡心?!?/br> “嗯,你的差事辦得不錯,既然回京了,且好好歇一歇,養足精神再替朕辦差?!被实塾致裣骂^去批折子,“你退下吧?!?/br> 秦覽原只想在內閣的大人們面前露個面的,不曾想竟得了這樣大的好處,還能與皇帝說幾句話,于是心滿意足地行個禮,恭恭敬敬退了出去。 再進內閣的議事廳,上官們便對秦覽和藹許多,他們與一個四品的地方官無甚可談的,便問得許多徽州的事。 秦覽一一答來,條理甚清,原本有些人對秦覽頗有輕視之心的,此時皆盡收了去。 眾人都瞧出,眼前這位徽州河道雖不算文雅清貴,辦事卻當真踏實,也算是一位能臣干吏,瞧在宮里那位貴妃娘娘的份上,只怕這一位的官位,還能再升一升。 第114章 秦覽回府, 正是天色擦黑的時候,他在外院已換下官服,穿著身醬色長衫往內院走,點燈的小丫頭還著急忙慌地拿個桿子攔著他:“哪家的閑漢, 怎么不識得禮數, 敢闖我們秦府!” “笨丫頭,連主子也不識了!”秦覽心境不壞, 便也不曾訓斥。 那持桿子的小丫頭睜著一對烏溜溜的眼珠子, 愣頭愣腦的還認不出人, 旁邊那個舉蠟燭的卻把秦覽認了出來,扯一扯同伴, 深深福了下去:“給老爺請安?!?/br> 秦覽腳步不停,大步走進內院去, 遠遠丟下一句:“知道護著家里,差事辦得不錯,去馮mama那里領賞去?!?/br> 進得上房, 幾個兒女齊齊簇擁著楊氏, 徐姨娘也得了個座在下首,秦覽進屋時, 徐姨娘正講著蒸榆錢飯的事: “賃的那宅子里有棵榆錢樹,我們住進去了沒多久就開花了, 幸而是官宅,老百姓們又聽說老爺是個好官,都不曾來偷搶那樹上的榆錢, 我們便采那樹上的……” 她講到此處, 見秦覽進屋,便止住話頭, 起身行個禮:“老爺?!?/br> 眾人見徐姨娘清瘦許多,已知道徽州日子苦,原想著秦覽那圓臉該成長臉了,誰知這時見了秦覽,自楊氏起,都大吃一驚。 秦覽的臉龐仍不算瘦長,然而卻好似山石一般嶙峋起來,全沒了原先紅紅白白的油光,枯槁黑黃的,和逃荒人也差不多了。 從前他生得富態,肚子比人先進屋,這時站在屋子當中,卻成了一根瘦竹竿子。 楊氏見丈夫憔悴成這模樣了,瞧著倒似從前才初識的樣子,心里不由得悲喜交加。 當著眾人,她自然持得住,微微屈膝,輕聲喚句“老爺”,聲音卻帶著她自己都不曾察覺的顫抖。 下頭幾個女兒在父親面前便沒這么持重了,秦淑會撒嬌,秦貞娘與秦覽最親近,秦珮還有些孩子性子,扯著秦芬一道上去,把秦覽團團圍住,七嘴八舌地說話:@無限好文,盡在晉江文學城 @無限好文,盡在晉江文學城 “爹瘦啦!” “走在路上陡然一見,我可認不出來了!” “爹爹此去,真是吃了大苦頭了!” 秦芬落后半步,笑微微地看著幾個姐妹,忽地瞧見兩個弟弟縮在邊上,眼中全是戒備和驚懼,仿佛不識得眼前的男子一般,不由得露齒一笑:“父親如今的模樣,平哥兒和安哥兒都不敢認了?!?/br> 秦覽看一看兩個兒子,自己也不曾出去多久,兩個孩子面上竟少了幾分稚氣,如今天氣漸暖,穿著單衣不顯圓胖,更好似大孩子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