庶女多福 第198節
書迷正在閱讀:在末世大女主文里當萬人迷女配(NPH)、渣攻追妻指南[快穿]、攻略目標她有讀心術[穿書]、渣了美強慘女主后[快穿]、豪門女配,發瘋爆紅、重生少女時代、劍過青山又相逢、路人渣A,但與深情女配he[快穿]、中女翻紅指南、黏人的未婚妻又來逼婚了
他不如借誠親王的力,拖下袁相,推王尚書為相。 這樣既打擊了太子,也不會讓誠親王坐大。 想來皇上也是樂見其成的。 他說完這句話后,沒想到王尚書說話了。 他道:“臣與袁相同朝為官數十載,多得教誨。如今他已耄耋之年病痛纏身,仍日日為朝政cao勞,臣實不忍心。江凌雖年少,但天縱奇才,這些年所治之府,無不政通人和百業興盛,稅納滿倉。以臣看,不如由他為代相,在袁相指導之下,替皇上分憂?!?/br> 王尚書的提議完全出乎江凌的意料。 這事他們也沒商議過。 因為大家都默契地知道,皇上是有意讓他回樞密院的。 他細一想,便認為王尚書也想借誠親王之勢搬倒袁相,取而代之。 只是王尚書既開口逼袁相請辭,自然不能說由自己來取代,叫人詬病他有私心。 他當下正要開口推舉王尚書,袁相自己先忍不住了,氣呼呼道:“皇上……皇上……咳咳……還沒嫌棄本相老呢!你……你們,就惦記上了這個位置?咳咳……除了本相,你們這些人,誰敢說精通六……部????咳咳……” 他一邊說,一邊咳個不停,幾乎喘上不上氣來。 太子忙替他道:“袁相所說有理。便說王尚書,除了戶部,其余各部之事,你全然不通。至于江凌,他當年自毀前程,前往地方,如今對各部亦是一竅不通。便是做個樞密院副使,亦是憑著父皇的恩寵,破格拔擢!你們居然異想天開,要他做什么代相,也不怕笑掉天下人的大牙!” 江凌聽太子袁相自己下場,便沒再說什么。 袁相連話都說不利落了,比皇上還撐不住。能否繼續勝任宰相,還需要他多說什么嗎? 至于太子,根本只是一再地在皇上面前,表現出低下的政治才能,讓皇上失望。 太子再多說點,他這個樞密院使就當上了。 誰知這時誠親王卻道:“王尚書此言忠心體國,江凌為代相,兒臣附議?!?/br> 他自然是恨不能攪亂一池清水,好渾水摸魚。 “你……你們……休……休想!”袁相激動之下,猛地站起,結果身子晃了幾晃,“轟”的一聲,竟直接栽倒在地。 太子大驚,忙叫太醫。自有太監飛跑去請。 這時皇上扶著額頭,幽幽開了口:“王尚書所言不錯。袁相為朕為國,幾十年,鞠躬盡瘁死而后已。若朕還不肯放他告老休養,實非仁君所為。既要換相,當不可有名無實,代相之名,難免政令難行。朕思之再三,決心已下?!?/br> 太子魂飛魄散,也顧不得袁相還躺在地上,生死不知,跪在皇上跟前失態萬分,苦苦哀求道:“父皇,萬萬不可。這么多年,袁相在朝中,猶如定海神針。換相之事,待他醒后再議,不然定起軒然大波?!?/br> 皇上冷冷看他一眼,厲聲道:“眾卿家聽旨,袁相病重,朕不忍讓他再為國事cao勞,今免其宰相一職,令歸家榮養?!?/br> 金口玉言,袁相下臺,成為定局。 太子大哭。 可他還沒哭暈過去,皇上又道:“江凌聽旨,朕命你即日接替袁相,為百官之首,盼汝以天下百姓為已任,盡心輔佐朕,令天下安定、百姓樂業?!?/br> 這道旨意好比一道天雷,轟得在場所有人都面如土色。 包括江凌自己。 事后,太子跟袁相兩個都是被抬出去的。 皇上散了百官,獨留江凌一人在內。 他卻是再也支持不住,叫人扶到榻上躺下,才將江凌招到榻前,牽住江凌的手,眼中含淚,道:“當初你堅持外放,朕曾考過你,你可還記得,你怎么回答朕的?” 江凌一愣,點了點頭,道了聲記得。 其實他當時只想帶著錦魚離開這令人憋悶的京城,便想了個正當的理由勸皇上:政令上通下達。臣自小長在京中,上回奉旨出京賑災,不過相距百里,民情事理,便與京中大不相通。臣有幸得皇上信任,時常垂詢,若一味只貪圖京中安逸,哪怕輪遍各部,于朝政也不過一知半解。安得替皇上想出治國之良策? 皇上當時大笑,說他志向遠大,便準了。 皇上緩了緩情緒,又道:“朕的身體已是強弩之末,召你回京,思之再三,舉棋不定。不知該命你任樞密院使還是直接接任相位。倒不是憂你才具,而是怕你不能服眾。不想王尚書與誠親王竟然會提出此議??梢娊袢罩?,天意如此?!?/br> 這兩人的提議都不是出自本意,江凌心知,皇上也心知,卻偏利用了他們的私心,把江凌推了上去。所以才說天意如此。 江凌心中沉甸甸的。 他仕途順遂,除了最早靠景陽侯與王尚書的提攜,后來,便都全靠皇上對他的賞識。他凡有所奏,皇上幾乎從不駁回。 這次病重,第一時間,便八百里加急將他詔回。 這份信任與知遇之恩,倒讓他有些慚愧,眼中不免也流下淚來。 皇上拉著他的手,嘆息道:“朕知道你心思正派。朕的江山,朕的兩個兒子……以后,還請你盡力周全?!?/br> 江凌怎么也沒想到,皇上竟然會跟他托孤。 當下不敢也不忍推辭,便匍匐在地,誓言必替皇上守好江山和兒子。 皇上這才放他出宮。 當然,這些詳細經過,他打算日后再細細跟錦魚說,當著浙哥兒的面,他略略說了大概,便道:“確實天意如此。這么多年,袁相出于私心,各部尚書幾乎無任何調任,倒是我,在地方上,方方面面都要經手,之前在樞密院也與六部相熟。選來選去,倒只有我是個適任的?!?/br> 錦魚自然知道事情不可能這么簡單。但是兒子還小,有時候無心一句話,也可能惹出事端,便不深問,只恭喜了江凌,便對浙哥兒道:“你看,你以后既要精通一樣,也要樣樣都知道一些,才好呢?!?/br> 浙哥兒看著江凌,小臉通紅,滿眼佩服,問:“那爹爹最精通的是什么呢?” 江凌想了想,認真回道:“以史為鑒。史書讀多了,你自然會發現,什么事,以前都發生過。便不會驚慌失色,想不明白了?!?/br> 從此浙哥兒也成了個史書迷暫且不提。 錦魚當時有更關心的事,她問:“那我們要搬家嗎?” 江凌點了點頭。 錦魚:……才安定了幾天,又要折騰了。 不過也好。 樸園樣樣都好。就只是緊靠著國色天香園。 如今國色天香園已經是京中最有名的園子,一年三百六十五日,沒有一日是空的。絲竹歌舞之聲不絕,太吵了。 * 與怡然居的和睦喜樂不同,此時的東宮,烏云籠罩。 太子正大發雷霆,而地上跪的是王尚書、王青山還有王青云。 第142章 故意示弱 太子是被抬回東宮的。 同來的還有太醫院院正徐太醫等幾個太醫。 其實太子還沒抬回來, 王青云就接到了消息,雖然不知道細節,但最要緊的事情, 她知道, 她爹替她辦妥了。 她心里高興得就差命人放禮炮了, 可臉上還得裝作十分沉痛, 表現得像一個心里只有丈夫的無知婦人,拉著太醫院的徐醫正哭哭啼啼問情況。 徐醫正也不知道情況。 當時他們在太醫院,來叫他的太監說是袁相暈倒了。 結果他帶著太醫院幾個治中風的高手趕到時,見兩張春凳上分別躺著一個人。 其中一個竟然是太子。 他自然是先救太子,再救袁相。 至于為什么兩人都暈倒了, 他哪里敢問? 按完太子脈息,發現不過是氣虧體虛、肝陽上亢、痰迷心竅,并不嚴重, 只要靜養片刻就能蘇醒。若是再扎上幾針,其實立刻就能醒轉??墒腔噬蠀s問也沒問,一臉厭惡, 讓趕緊抬回東宮再治。 因此只得先抬了回來。 王青云想了想, 作出一副小心謹慎的模樣, 道:“既如此, 殿下萬金之軀, 能不扎針便不扎針, 何苦叫殿下玉體受損?” 徐太醫的手, 本來正準備去摸銀針,聽到這話, 不動聲色地放下了,連中藥都沒開, 便帶著太醫院一干人等退下了。 王青云想了想,命人去準備了些湯水飲食,便親自坐在床邊椅上,守著太子,命人去通知柯秀英袁云書。 柯秀英袁云書都是側妃。 柯秀英花巧百出,極力爭寵,而袁云書卻正好相反。 她進宮以來,仍是副書呆子的脾氣,成天只會詩詞歌賦。 太子對她毫無興趣,不過看在袁相的面上,對她亦是不薄。 袁云書生了個女兒,如今五歲,被她養得也是只會之乎者也,別的都不知道。 可她派去的人還沒出殿門口,柯秀英就帶著手下太監宮女,四五個人,大呼小叫地闖了進來。 她也不跟柯秀英計較,故意示弱,拿手絹擦著眼角,道:“meimei來了?快去瞧瞧吧。太醫倒是說了不打緊的。你也別太著急了?!?/br> 柯秀英滿臉通紅,怒叱道:“太醫呢?我要親自問問太醫?” 王青云愁眉苦臉道:“meimei要問,趕緊派人去追,他們才退下,想來沒有走遠?!?/br> 柯秀英跺跺腳,果然命人去追,自己卻直往太子床邊撲去。 王青云坐在椅上冷眼看著,見柯秀英撲在床上,哭得聲嘶力竭,好像太子不是暈過去,而是已經沒命了一般。 她嘴角有難掩的笑意。 錦魚說得果然沒錯。她這個太子妃,名正言順,不出錯,就無大事。 就是太子沒了,她的日子也照樣逍遙得很。 柯秀英可就不一樣了。太子若真有個三長兩短,柯秀英就是她砧板上的rou,想怎么剁就怎么剁。 這時袁云書也到了,她神色慌張,進門就問:“出什么事了?說是殿下暈倒了,叫人抬回來的?” 她在宮中兩耳不聞窗外事,消息閉塞,竟還不知道袁相也出了事,只問太子。 王青云忙指了指床上,請她坐下,道:“聽說袁相也動了怒,你快派人回家打聽打聽,看看要不要緊?!?/br> 袁云書哪里坐得住,臉色慘白,在殿內轉來轉去,竟不知道該先去看太子,還是先打發人回家。 王青云便替她作了主,吩咐她身邊的大太監立刻出宮,去袁家看看情況。 那太監轉身奔出。 這時,卻猛地聽見太子怒吼一聲:“王青云,你還不趕緊派人把你爹叫來,孤倒要問問你們王家打的什么算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