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節
但現在李正覺得這可一點都不酷。 因為此時的李正穿著一套厚厚的吉利服,趴在一堆草叢旁,已經足足兩個小時了。 按侯軍的說法,這叫“偽裝”訓練。 自從被侯軍點名加入連里的“狙擊班”后,李正的苦日子這才剛剛開始。 “狙擊班”是四連一個很獨特的存在。 它并不是一個正規的編制,而是四連自己組建的一個班。 這個班的兵是從全連中挑選,包括了各排各班里的人,進入的門檻很高,要求射擊水平在全連里拔尖,而且必須具備優秀狙擊手的潛質才能進入。 這個班里今年只進了兩個新兵,一個是李正,另一個不用想,當然是張建這個老冤家。 狙擊班里的兵除了參加排里的訓練外,還要統一交由侯軍帶領單獨進行難度更大的狙擊訓練。 侯軍第一次講解狙擊手裝備的時候,李正對那間吉利服興趣滿滿,結果不到一個禮拜,他就恨不得拿火燒了這玩意。 狙擊手的偽裝不光需要吉利服,還需要涂抹偽裝油彩,涂在臉上,脖子上,手上。 這玩意有一股子怪怪的味道,抹在皮膚上要用專用的清潔劑才能洗掉,不然你用肥皂都很難清洗干凈。 當涂抹了這玩意,穿上吉利服,看上去很酷,可當李正在太陽底下一動不動瞄準一個目標趴上兩個小時不動彈的時候,那酸爽勁就很上頭了。 “出靶!” 兩個小時。 李正終于聽見了侯軍下達了出靶的命令。 等了足足兩個小時。 我的天! 就為了這一槍! 這種訓練最磨人的地方在于,侯軍會讓狙擊班的狙擊手們做好一切偽裝,帶上所有裝備,然后在靶場的一角趴下,時間不定,天氣也不定,無論烈日當空還是狂風暴雨,都要趴在那里一動不動。 誰動,誰就要挨罰。 侯軍倒是很享受,直接搬個小板凳找塊樹蔭坐下,自己坐在狙擊手們的身后,優哉游哉曬太陽,一邊盯著大家。 等他滿意了,才下令開槍。 而且必須在30秒鐘內打中忽然出現在200-400米距離上的不同目標。 打完了,再講評。 靶子在300米遠的距離上出現。 李正并沒有依靠88狙上的白光瞄準鏡去尋找靶子,因為出現靶子的地方不固定,也不知道在什么地方,使用瞄準鏡去找是一件很蠢的事情。 時間有限。 在沒有觀察手的情況下,首先稍稍抬頭看清靶子的自己負責的那個靶子的大概位置,再把槍對準,最后靠瞄準鏡修正射擊基線,瞄準靶心扣扳機,這才是上佳的選擇。 很快,他看到了9號靶出現在了右前側大約300米的地方。 距離是多少? 沒有觀察手,沒測距儀。 只能靠自己測距。 第0148章 偏了 按說300多米的距離上如果風力并不大,彈道受到的影響也不會太大。 狙擊用的頭靶和普通胸環靶比起來小很多,上面同樣有10個環數。 按照侯軍的要求,必須擊中10環才算合格。 要在這個距離上擊中10環靶心,那就必須比較精確的距離數據才可以做到。 沒有觀察手,沒有測距儀,那就只能手工測距。 按照目前的條件,李正有三種測距方法—— 第一種是依靠瞄準鏡測距分化刻度來測距。這種方法很簡單,因為在88狙瞄準鏡的中央,從上到下有七根“——”的橫線,最上方的橫線是1-200米的距離,然后依次往下,每一根“——”分別代表著3、4、5、6、7、8百米距離。 兩根橫線中央空白的位置就是測距的關鍵,用空白處套住目標(一般以目標身體寬度為50cm為基準),只要能套住目標的左右兩側,沒有多余的空位,意味著這根橫線旁邊標準的數字就是距離數值。 第二種是使用方向劃分測距。88狙的瞄鏡中除了由上至下的“——”橫杠外,鏡內左右兩邊各有5個分劃刻度,每一分化刻度值為1密位。 狙擊手估測射擊距離的時候,用方向分化的一側線遮擋住目標(同樣是以人體常用數值50cm為標準),看目標的另一側共遮擋了幾個分化線,那就是目標的相應的距離密位置。 當然了,拿到這個密位置后并不代表你就能得到正確的距離,因為還要套用一套專用的計算公式才能獲得正確的距離數值。 其計算公式為:距離=目標間隔x1000除以密位置。 例如,人形的身體正面寬度為0.5米,而在分劃板上遮擋了2個密位分劃。 那么,其正確的距離應該=0.5x1000再除以2=250(米)。 這種簡單的數學題對于李正這個名牌大學生來說當然不存在任何困難。 還有一種是目測距離法。而這種目測距離法是陸軍特種部隊里最最常見的一種測距方法,不過這種方法需要長期的訓練和豐富的經驗積累,需要不斷在野外對不同的物體進行各種測試,從而獲得適合自己的那一套最準確的測距方法。 目測法里頭又包括了比較法、按能見度判定法、跳眼法等等方法。 甚至,在pla陸軍特種部隊里,還有一套夜間判定距離的方法。 當然李正這種新兵蛋子目前純粹是菜鳥。 在進行實彈狙擊訓練之前,侯軍給他們講解過相關的測距知識,只是目前李正連目測法都沒學會,更別說夜間判定距離法那種高級玩意了。 菜鳥就是菜鳥。 李正選擇了最簡單最直接的方法測距——利用瞄鏡里上下那七根“——”來進行測距。 時間太短,能節約一點是一點。 他將瞄鏡套住頭靶——這是一個最普通的頭靶,頭靶類型很多,有些只有一個腦袋,有些有一小截肩膀。 而李正目前看到的頭靶是那種帶肩膀的頭靶。 這是最簡單的了。 因為肩膀代表著人體肩寬,寬度同樣是50cm。 意味著可以使用上下刻度直接套取出距離來。 他微微上下移動準星,從第一根“——”一直往下套。 在套到第3跟刻度的時候,似乎已經填滿了。 仔細一看,還沒有,略有一點點的空隙。 李正立即得出結論,距離大約在360米左右。 在這種距離上,誤差個十米二十米影響不是很大。 李正立即用第2個箭頭準星套住了頭靶的十環中央,然后吸了口氣,緩緩開始吐氣。 食指已經壓在了扳機上,輕輕壓,壓倒預壓位置變硬,這時候,只要再用一點點力氣,子彈就會出膛。 不過,瞄鏡的好處是能將十環看得清清楚楚,壞處是晃得厲害。 時間一秒接一秒地流逝。 30秒,并不長。 測距大概用了將近十五秒。 現在時間過半,只剩十多秒了。 “冷靜……冷靜……” 他不斷開始催眠自己。 “降低呼吸……降低呼吸……” 最終,箭頭準星晃動的幅度終于變慢,而且變小了。 當那個箭頭最頂端輕輕劃過十環靶心的時候,李正壓下了扳機。 呯—— 一顆88狙專用彈出膛。 李正慢慢抬起頭。 子彈已經擊中了靶子。 頭靶身后的土地上濺開一朵兒塵土。 李正透過瞄鏡望過去,將倍數放大。 彈孔在8環偏右上的位置…… “艸!” 他忍不住罵了一句。 是在罵自己。 明明套住了10環中央。 怎么就偏右上了? 不遠處的侯軍拿起掛在胸前的觀察鏡,朝李正的頭靶處望去。 看了一下,放下觀察鏡,撇撇嘴,搖搖頭,看起來很不滿意。 李正握著拳重重砸在旁邊的草堆上。 這已經是今天第二次擊發了,一大早上都過去了,自己兩發彈,都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