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4節
書迷正在閱讀:背刺太子后我死遁了、后宮生存指南[清穿]、我的兩個頂流親兒子終于和好了、保命要從娃娃抓起、特種歲月之彈道無聲、經營無限流副本的第一步、神諭殘卷、龍在天涯、渣“攻”求生指南、炮灰人夫攻的賢惠日常
第469章 六十為限! 咸陽宮。 嵇恒給出的解決之法,已出現在扶蘇的大案上。 扶蘇看完,放在了一旁,眼下,他還有最要緊的事去做。 沒多久。 蒙恬、馮去疾、李信、馬興、史祿,張蒼等三公九卿已按列次站在了殿內。 扶蘇一臉輕松,笑著道:“諸位愛卿無需這么拘謹,就坐吧,朕這次將你們叫來,主要為了一事?!?/br> “便是定下章程!” “至于定下什么章程,諸位愛卿心中恐都有數了,天下的世官制度該變一變了?!?/br> “這也是為了天下的穩定?!?/br> “朕相信諸位大臣是能明白朕的苦心的?!?/br> 蒙恬等人對視一眼,連忙拱手道:“臣能理解?!?/br> 聞言。 扶蘇笑了笑,壓手道:“先坐下吧,此事不急,有的是事情,事關這么重要的事,豈是一時半會能說明透徹的?” “諾?!泵商竦热藨Z,依次坐了下去。 扶蘇又道:“對于朕提出的建議,諸位愛卿可有什么具體的想法跟建議,也都認為當以什么為限制?!?/br> 殿內靜謐。 眾人面面相覷,都無人肯開口。 稍許。 張蒼起身道:“陛下給臣等思考的時間實在太短了,臣恐考慮不周,若是失言,還請陛下息怒?!?/br> 扶蘇哈哈一笑,不在意道:“但說無妨,朕這次本就為尋求你們的建議跟看法,何罪之有?” 張蒼頷首,他看了幾眼四周其他官員,遲疑片刻道:“臣對陛下今后的制度改革并不怎么清楚,因而只能說一些自己的淺顯認識?!?/br> “從臣目前知曉的,及臣自己能考慮到的,陛下深感對天下治理的焦慮,決心加強對關東的控制,因而想在天下恢復上古時期的‘州’制?!?/br> “臣之見,此事大有可為?!?/br> 說著,張蒼話語一頓,他沒有去看扶蘇,而是微不可察的瞥了眼身邊的其他官員。 見這些人依舊不動聲色,也不由眉頭一皺,硬著頭皮繼續道: “只是如此一來,大秦很多方面都要改變,不僅是官制,俸祿,還有相關官署的職能,以及州域的劃分,州府的確定,這恐不是一兩年能輕易確定的?!?/br> “故臣認為此事急不得?!?/br> 扶蘇點頭。 他淡淡的看了張蒼幾眼,嘴角掠起一抹淡淡的笑容,張蒼眼下分明在顧左右而言其他。 制度改制之事,本就不會cao之過急,他也沒有說過要盡快推進落實,張蒼一番洋洋灑灑,本質上就是在說一些車轱轆話。 說了一番沒意義的廢話。 不過,扶蘇也知道張蒼為何要這么說,都不想率先開那個口,若是說錯了,無疑會引起其他人不滿,還可能引來自己不悅。 所以在故意就輕避重。 扶蘇緩緩道:“此事的確急不得,相關章程卻也要提上來,不過具體什么時候落實,還需不少時日?!?/br> “目前朝堂的重心當在特區上?!?/br> “關東城池如何選擇,就要丞相依據各地情況,做出篩選了?!?/br> 蒙恬跟馮去疾連忙道:“臣領命?!?/br> 扶蘇繼續道:“朕這次的確想聽聽你們的心里話?!?/br> 眾人沉默。 良久。 蒙恬主動道:“稟陛下,陛下提出的建議,臣認為對大秦大有裨益,隨著制度的不斷革新,大秦過去的體制注定會慢慢跟不上時代?!?/br> “也一定要做出改變?!?/br> “地方官員基數的增加,必定導致朝堂官員的任選更加嚴苛,唯有設立行之有效的健全制度,大秦才能始終走在正途?!?/br> “臣認為世官制度當廢!” “臣有幾個觀點?!?/br> “其一,隨著大秦疆域的擴大,對天下控制力的逐步增強,我等朝臣每日需處理的政事,相較過去變多了不少,長期保持這么高強度的任職,身體很難吃得消?!?/br> “其二,天下一統之后,天下英才盡入陛下觳中,想將天下人才,徹底為朝堂所用,必定要給予足夠的施展才能的空間?!?/br> “唯有建立行之有效的進出體系,才能始終保證大秦體制的順暢流通,也才能保證大秦體制的健康?!?/br> “其三,人終究是會老的,一旦上了年紀,不僅精力匱乏,身體越發虛弱,而久在朝堂,對天下形式很容易失去正確的判斷,也難以真正的跟上天下脈絡?!?/br> “到時很容易在政策上,執行上出現偏差,反倒置大秦于一個負面的狀況?!?/br> “于國于民于己,大秦都該變一變世官制?!?/br> “臣以為善!” 蒙恬一臉肅然。 他知曉,自己這番話很容易得罪其他朝臣,但這些的確是肺腑之言,而今天下,早已不是過去了。 大爭之世,曲沃代翼,田氏代齊,三家分晉等事件的發生,已標志著君臣關系不會再像過去那么親近。 君主始終是帶著猜忌跟遲疑的。 這也是必然的。 如今扶蘇已生出了改變之心,就算他們執意反對,又能有什么用呢?只會惹的扶蘇不滿,到時一旦政事上出了問題,恐就會被小題大做。 落得晚節不保。 他們不主動體面,陛下又豈會留情?又豈會給他們留顏面。 等真到那時,一切都晚了。 他最后說的那句話,其實帶有一定點醒的意味,繼續死咬著不放是沒有任何意義的,當退則退。 他們唯一能做的。 便是趁機為自己謀取更多利益。 而這或也是陛下這次召見他們的目的,讓雙方都能有一個體面。 聽著蒙恬的話。 馬興、馮去疾等人臉色微變,他們也是沒有想到,蒙恬這么快就松口了,不過幾人都是心思活絡之人,稍一思索,就明白了其中緣由,目光暗暗一沉。 頃刻。 其他官員也紛紛附和道:“臣贊臣蒙丞相的話,如今大秦政事越發繁忙,為了大秦,也為了天下,的確該做一些調整?!?/br> “臣附議?!?/br> “臣附議?!?/br> “……” 有了蒙恬的率先開口,其他人也陸續松口,都開始表達了贊成。 一旁。 張蒼暗松口氣。 蒙氏在朝堂的影響力果真是了得,蒙恬稍微說一下,其他官員就同意了,若是換成他,恐根本無人聽。 這也讓張蒼心頭微定。 他心定的不是蒙氏的影響力,而是有蒙氏在前,就算自己真被認作是關東那伙人的魁首,應當也不礙事。 見狀。 扶蘇點了點頭。 他深深的看了蒙恬一眼,嘴角露出一抹笑道:“諸愛卿都能理解朕的難處,朕心甚慰?!?/br> “但又當以何為準繩呢?” 殿內再度安靜下來。 這才是關鍵。 該以什么標準來評定進退,目前的三公九卿,相較始皇時,已更換了不少,但當時的辭官,或多或少,有著始皇的施壓。 并沒有成文規定,更沒有什么墨守成規的潛規則。 如今。 卻是要他們來決定了。 這個決定并不好做出,影響的會很多,不僅是他們自身,還有后續官員。 若是太過苛刻,或者太過緊迫,只怕他們這些做決定的家族落不得太多好,不得不慎重啊。 扶蘇并不催。 他要下方的臣子自己說出來,不然豈不變成自己逼迫了? 陶舍、史祿幾人對視幾眼,看了看馮去疾,又看了眼馮劫,眼中閃過一抹異色。 見狀。 馮去疾臉色微變。 他那里看不出,這幾人眼中流露出的異樣,陶舍幾人對這個建議是很贊成的,因為這是在給他們騰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