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5節
書迷正在閱讀:背刺太子后我死遁了、后宮生存指南[清穿]、我的兩個頂流親兒子終于和好了、保命要從娃娃抓起、特種歲月之彈道無聲、經營無限流副本的第一步、神諭殘卷、龍在天涯、渣“攻”求生指南、炮灰人夫攻的賢惠日常
聽著嵇恒的話。 嬴政眼中難得露出一抹沉思。 他其實并未聽明嵇恒的說的‘道’、‘氣’,但他聽明白了一件事,就是熒惑守心一定會發生,也一定會在這個時間點出現,只是恰好這時是大秦的天下。 嬴政目光微異。 嵇恒說的東西,已有些顛覆他過去的認知,也從根本上否認了世間盛行的天人感應,也直接否定了天的存在,天和人都是自然而成,就算真有所謂的神靈,也不是人格化的神。 最終。 嬴政搖了搖頭道:“朕不想聽你說這些玄而又玄的東西,朕只想知道,如果朕不信,你又當如何平息當今天下的流言?!?/br> 嵇恒淡淡道:“熒惑守心被視為天降災難?!?/br> “所謂災難,不外乎天災人禍?!?/br> “而自古以來的天災,主要是地龍翻身,洪水,大旱?!?/br> “地龍翻身自來鮮少,而洪水,大秦這些年固然勞民傷財,但并非毫無所為,也實實在在修繕了天下河渠,只要不爆發特大水災,基本不會有太大影響?!?/br> “至于大旱?!?/br> “這次分野之地都是水澤之地,想要讓這么廣袤的區域顆粒無收,至少也要數年,但就目前的情況來看,并沒有這個跡象,所以在我看來,天災的可能性并不高?!?/br> “更多的是人禍!” “人禍?!辟抗庖焕?,他寒聲道:“你的意思是讓朕防范人禍?” 嵇恒點點頭,沉聲道:“防范的確當防范,但世上只有千日做賊的,豈有千日防賊的?防又豈能真的防的???” “而且熒惑守心本質就是一次自然天象?!?/br> “對天下并無多少影響?!?/br> “因而朝廷真正要做的還是防范天災,并借此宣揚大秦的新思想,同時借助這次的天象,讓世人對所謂的神鬼之說,產生一定的懷疑,最終一步步引領天下走出神鬼之學的影響?!?/br> 嬴政沉默。 他并沒有急著開口。 只是雙眼緊緊的盯著嵇恒,良久,才開口道:“你所說的新思想究竟是什么?你何以敢如此斷定,天下不會真有天災出現,你可知一旦你判斷出錯,對大秦會造成多嚴峻的后果!” 嵇恒輕笑一聲,一臉輕松道:“我何曾說過不會真有天災?我只是讓始皇你防范天災,有天災也好,沒有天災也罷,只要防范得當,那便能贏得民心,也能明明白白的告訴世人?!?/br> “人定勝天!” “當初大禹能治理泛濫天下的九州洪水,大秦難道就不能治理好天降災禍?何況在五帝時還發生過一次‘絕地天通’,這便已明明白白的告訴給世人,人對神只有敬,但絕沒有畏?!?/br> “若是上天真的降下災難,那勝天半子又何妨?” 聽到嵇恒的話,嬴政滿眼驚駭。 他全部明白了。 嵇恒前面說那么多,其實就只有一句話。 人定勝天?。?! 他要宣揚的也只有這一個思想。 熒惑守心在天下人看來,都是將要降下災難的征兆,但那又如何?只要大秦應付得當,將所謂的災難給扛過去,那豈非不是證明了,上天并沒有什么可懼怕的。 一旦天下人接受了這個認識,對世人的認知將是無比巨大的沖擊。 有別于天人感應的思想,也自此從世人心中萌芽。 這個精神層面的洗禮,遠勝于百家數百年的影響,嵇恒這是想跟天公相博,更想勝天半子,自此徹底改變天下陳腐迷信的風氣。 “人定勝天?!?/br> “勝天半子……” 嬴政在嘴里不住念叨著。 即便是他第一時間也被嵇恒的想法給震驚到了。 但隨即嬴政的心中就生出了一股豪情跟斗志,上天要降臨懲罰又如何?當年大禹能治水,顓頊帝能絕地天通,他嬴政難道就不能勝天半子? 一念至此。 嬴政的目光漸漸堅毅起來。 第261章 始皇,你讓我失望了! 四下安靜。 嬴政并未再開口。 他只是負手雙眼緊緊的盯著嵇恒。 他又如何不知,嵇恒是故意說出大禹、顓頊帝這些存在的,為的便是想激自己,好讓自己選擇第二個選擇。 他過去自詡德兼三皇、功蓋五帝。 眼下三皇五帝都能做到的事,他難道不能做到? 他若做不到,豈非證明自己不如五帝? 而且嵇恒說的沒錯。 他是天下之主,若是他選擇了‘信’天下有神靈,無論自己真的信還是不信,在天下人看來,自己都是信了,在這種潛移默化的影響下,世人對神靈只會越發敬畏,因為他是皇帝,一言一行都會對天下產生極大的影響。 若自己選擇不信。 現在天下發生了令人驚悚的天象,一旦大秦處理得當,不僅讓天上沒有降下災難,反而讓大秦蒸蒸日上,加之有意的宣揚人定勝天的理念,世人下意識對神靈的敬畏會每況愈下,雖然迷信依舊存在,卻再難恢復到過去的癡狂。 這兩個選擇,最終導致的結果,卻是南轅北轍。 這也是為何嵇恒執意讓自己做選擇的原因。 嵇恒沒有開口。 他安靜的站在一旁,靜等著嬴政做出最終抉擇。 嬴政是大秦的皇帝。 他對天下的號召力無比恐怖。 他的一言一行,對后世都會造成不小的影響,至少目下對秦人會造成很大影響,而今在秦人眼中,嬴政就是神,一旦秦開始邁過神,甚至是凌駕在神之上,那也意味著,從遠古開始,經歷夏商周三代不斷交纏的‘君權’、‘神權’,徹底出現分野。 在這種人定勝天的意識下,天下自會誕生出新的思想。 一種脫離于神權的唯物思想。 天不變,道亦不變! 天自然無為。 良久。 嬴政將目光從嵇恒身上移開,望著屋外飄零的落雪,沉聲道:“這就是你在獄中,便一直主張的變民眾,變國家?” 嵇恒點了點頭。 他坦然道:“的確如此?!?/br> “不過所謂的變民眾、變國家,終究太過宏遠,或許是我窮其一生都未必能實現,我對于大秦,更多的還是抱著一種尊敬,大爭之世數百年,又經歷諸子百家的洗禮,若是不局限于戰亂,過去數百年其實是一個恢弘的大世?!?/br> “碩果累累?!?/br> “然若是始皇你依舊選擇信天、信神,那其實是走回到了商代的老路,而商朝的結果,始皇你其實是清楚的,注定會失敗,即便歷史上帝辛是受到了很多方面的影響,但商朝的覆滅,其實是必然的,因為就算再怎么將帝王神靈化,最終的神靈解釋權,其實都不在帝王身上?!?/br> “而在那群巫師、巫覡?!?/br> “而且一旦將帝王神靈化,那帝王便是不能犯錯,也是不能回頭的,這也注定一個帝國能走的道路會越來越狹窄,最終被徹底堵死,繼而任由更為寬松的‘神靈’取而代之?!?/br> “這難道不是商周之戰的復現?!” 嵇恒目光澄澈。 他其實看的出來,嬴政是更愿意自身神靈化的,因為這對于統治者是有很大的誘惑的,然這種方式其實是商代最后兩代帝王做的。 即帝乙、帝辛! 想到這。 嵇恒抬起頭,目光遙遙望向天空,仿佛雙眸透過時間長河,落到了商周之交的時代,在那個較為遙遠的時代,因為知識和科技的匱乏,生產力也嚴重不足,人們只能將一些無法解釋的自然現象,認為是天神對人類的警告。 這種觀念從人類誕生之初,便一直深刻影響著人類。 那時為了種族的繁衍和傳承,古人便開始嘗試對這種‘神意’進行解讀,于是就催生出了‘巫’這個群體,所謂‘巫’指的就是溝通天地,向人們傳達天的神諭。 在日積月累之下,巫人總結出了兩種與天神建立聯系的方法。 第一種叫蓍草占卜。 第二種叫龜甲占卜。 相較于蓍草占卜,龜甲占卜復雜的儀式,烈火灼燒龜甲時的聲音,以及那些無法解釋的裂痕,更能體現與天神溝通的神秘性,因此在商朝時,龜甲占卜,漸漸取代了蓍草占卜。 不過或令很多人意想不到的是,在堯舜禹的時代,世人對‘神諭’的依賴性并不高。 這其實也很容易理解。 越是靠天吃飯的文明,對神靈就越是敬畏。 而在堯舜禹的時代,因為人口較少,加之生產力得到不小提升,部落相對穩定,也并不完全依靠天吃飯,當時的人對神諭的依賴性不高,他們更信賴于部落的領袖。 只不過這種‘治世’注定短暫,隨著時代發展,人類漸漸發展出了一套相對標準更加系統的龜甲占卜方式,不管是清理龜甲的步驟,焚燒龜甲的手法,以及如何解釋裂痕,如何分辨聲音等都設立了相當嚴格的規定。 也是從商朝開始。 底層人就算知道龜甲占卜,也無法解釋‘天神’的旨意,這便是商朝君主統治天下的方式。 掌握對‘神諭’的最終解釋權。 也自此徹底化身成為真正的天神使者。 夏道尊命,事鬼敬神而遠之,近人而忠焉,先祿而后威。 先賞而后罰,親而不尊。其民治敝,蠢而愚,喬而野,樸而不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