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3節
書迷正在閱讀:背刺太子后我死遁了、后宮生存指南[清穿]、我的兩個頂流親兒子終于和好了、保命要從娃娃抓起、特種歲月之彈道無聲、經營無限流副本的第一步、神諭殘卷、龍在天涯、渣“攻”求生指南、炮灰人夫攻的賢惠日常
嬴政目光微異。 這種說法倒是頗為新奇。 而且也的確有幾分道理,天象分野落在故韓魏北楚等地,并非落在秦地,只是大秦一統天下之后,他的心中只有天下,也早已將天下土地視為秦地,但經過嵇恒這么一說,也是當即反應過來,大秦完全可以反其道而行之,將此等兇象化為吉象。 嬴政在心中暗暗盤算著。 嵇恒并未就此停下,他緩緩站起身子,望著漆黑的夜色,淡漠道:“天下最擅長拆解的陰陽家,日者都在朝廷控制之下,大秦完全可以如法炮制,編一首破解此等伎倆的詩謠?!?/br> “熒惑守心,法星顯身?!?/br> “幽幽晦冥,火以濟陰?!?/br> “郡縣天道,地何以分?” “唯災唯劫,盡在世萌!” 聽到嵇恒編出的詩謠,嬴政目光越發明亮了。 這首詩謠很是精妙。 火以濟陰,秦為水德陰平,熒惑屬火,不是水火相濟嗎? 水火相濟,不是氣勢更盛? 最后一句,更是點睛之筆,現在天下驚慌的是災劫會落到尋常黔首身上,而這一句卻是直接把所謂的災劫,落到了世襲世萌的貴族身上。 民眾若是聽聞了這些拆解,只要稍微引動一下,便會紛紛轉頭咒罵六國貴族害民,到時他再頒發政令,鼓勵地方郡縣舉發貴族逃匿者線索,誰不舉發六國貴族便殺誰,同時明令行連坐之法,到時六國貴族豈不震恐難安? 到那時。 原本可能出現的天下動蕩,恐還會因此成為秦之助力。 一念至此。 嬴政的心神徹底安定下來。 隨即。 他目光凝重的看向嵇恒,越發感覺嵇恒深不可測了,嵇恒對這些事似乎知曉的太多了,也看的太過清楚明了,熒惑守心之事,就算是朝廷重臣,都避之不及,想不到什么好的解決之策,但嵇恒卻不然,他仿佛早就想好了如何解決。 如此謀算實在駭人。 哪怕是嬴政都感到有些毛骨悚然。 嵇恒太聰穎了。 聰明到讓人有些害怕。 仿佛世間任何事都難不倒嵇恒,都能為他輕松找到化解之法。 嬴政同樣從席上站起。 他沉聲道:“你讓朕有些害怕?!?/br> 嵇恒輕笑一聲,眼中露出一抹揶揄,淡淡道:“或許會有點,畢竟在當今這個神鬼數術的時代,能夠輕易的扭轉天下輿論,的確有些讓人不寒而栗,但其實只是當局者迷,旁觀者清罷了?!?/br> “當局者迷?”嬴政蹙眉。 嵇恒負手而立,目光平和道:“的確是當局者迷,你身處天下洪流旋渦,而且還位于這股洪流旋渦的中央,哪怕你再能保持鎮定,也終究會為這股洪流影響?!?/br> “這也是必然的?!?/br> “在天下的這幅棋盤中,一旦入了局,便會身在局中不知局?!?/br> “眼下你在局中?!?/br> “我嵇恒同樣身處局中?!?/br> “只是你處于旋渦中央,而我處于棋盤邊緣?!?/br> “你我兩人看到的風景不同?!?/br> 聽著嵇恒的話,嬴政若有所思。 他并未打斷。 而是在一旁安靜的聽著。 嵇恒緩緩道:“世人大多愚昧無知,也大多人云亦云,從古至今,世上一直迷信神鬼之說,但有些裝神弄鬼,陰陽神秘之說,其實只是世人的無可奈何,一種在現實之外尋求另外的寄托罷了,這其實是人之常情,甚至人人都不能避免?!?/br> “世人從小耳濡目染之下,對所謂的陰陽神秘之說,也大多在心中有所相信?!?/br> “但世間真有神鬼嗎?” “其實大多數人心中都有答案?!?/br> “然就算是權擁天下的你,尚且會篤信陰陽五行之學,制定開國典章時,更是讓儒生替你弄出那么多標新立異的東西,這其實同樣也蘊含著你心中的寄托?!?/br> “皇帝尚且如此,又何況常人?” “自會更甚?!?/br> “只是……”嵇恒輕嘆一聲,眼中帶著幾分惆悵,緩緩道:“用編造歌謠破解所謂的祖龍死,天下地分,以及所謂嫁禍世萌的流言,未嘗不能算是下流手法,長此以往,大秦新政不也淪為了下三濫了,這跟商鞅變法立下的‘信’豈非完全背馳了?!?/br> “久而久之?!?/br> “秦還會是秦人心中的大秦嗎?” 嵇恒的聲音并不大。 卻振聾發聵。 嬴政也不由默然了一陣。 商鞅立的是信嗎?不是,更多的是求實、務真。 這也是秦國有別于天下諸侯的地方。 甚至于當時商鞅對所謂的鬼神嗤之以鼻,更是不惜大肆打壓,在商鞅看來,所謂的神靈,不過是人的念頭所化,世人供奉的神靈,之所以能讓人敬畏,只是眾人下意識將自己經歷的事代入罷了,然后將其中的好壞,跟神靈產生對應罷了。 這也是為何,天下過去都親近方士,唯秦禁止方士入宮。 這其實跟商鞅也有不小的淵源。 嬴政看著嵇恒,好奇的問道:“你究竟想說什么?難道朕不信就能改變天下?天下若真能隨朕一念改變,天下又豈會出現這么多紛紜?” 嵇恒搖搖頭,平靜道:“不一樣的?!?/br> “始皇你還是沒有明白,秦跟過去天下的不同,或者說商鞅給秦奠定的基礎,本就跟世俗背馳,大秦就算再有意融入世俗,有意的交好舊制,但骨子里兩者本就相悖,繼續走所謂的求同存異,只會讓大秦越發迷失,最終也定會為秦人拋棄?!?/br> “天視自我民視,天聽自我民聽?!?/br> “這才是大秦要走的路?!?/br> “一條跟過去天下完全不同的路,一條更注重求真務實,更在乎實際感受跟實際收獲的路,而非是繼續尊著一些迷信陳腐的舊思想?!?/br> “破而后立?!?/br> “大秦需要借這次的熒惑守心,建立一套有別過去的思想?!?/br> “重建一套獨屬于大秦的思想,而非繼續沿襲著過去的舊思想,若是繼續任由舊思想當道,就算始皇你將儒家趕出了朝堂,將方士、陰陽家徹底收為己用,最終大秦依舊會變成舊思想的模樣,因為大秦是在破舊的基礎上建立的,如果不能繼續,那便意味著失敗?!?/br> “失敗就意味著被反攻清算,那也注定大秦會滅亡?!?/br> “而且會消亡的無比慘烈?!?/br> “或許始皇你并不在意,后世將你寫作暴君,寫成虎狼,但你所建立的大秦,卻是會成為日后天下的反例,并為世人長久唾棄,甚至是……” “遺忘?。?!” 嬴政沉默了。 只是呼吸略微有些加重。 嵇恒沒有再說。 也沒有繼續說的必要。 嬴政很多事其實是看的清楚的,也早就看明白了,只是心中始終存著一些僥幸,但大秦是不能心存僥幸的。 破而后立。 破滅了舊制,必須建立新制。 大秦在制度上做了很多創新,但在思想方面卻無半點建樹,甚至還因此舍棄了很多原有的特性,思想方面一旦沒有新的確立,舊思想依舊大行其道,注定會將不同于天下其他地方的秦人蠶食殆盡,到時大秦離覆滅也就是時間早晚罷了。 嬴政沉思著。 他之前未嘗沒有想過。 不然也不會對扶蘇這么不滿,甚至有意將儒家驅逐出朝堂,但隨著身體欠安,加之精力大不如前,他漸漸放棄了這個想法,而且他的確不知該為大秦建立一個怎樣的新思想,最終他選擇了妥協,甚至有意的開始引導儒生提出的天人感應。 為的便是鞏固大秦的統治。 良久。 嬴政回身平靜的道:“你認為朕還有那個時間嗎?” 嵇恒搖頭道:“沒有?!?/br> “思想方面的改變非一朝一夕,不過大秦對儒生提出的天人感應,雖然也在有意的使用,但并未那么明目張膽,因而還有改變的機會,若是等到舊思想凝成的天人感應,在天下徹底形成風潮,甚至為世人所接受,那一切都晚了?!?/br> 嬴政看著嵇恒,好奇道:“你對天人感應就這么不喜?” 嵇恒面露遲疑,點了點頭,又搖了搖頭,沉聲道:“所謂的君權神授,天人感應,其實重點都在于一點,便是對天象的最終解釋權,這也是從古至今,為何歷朝歷代都要將天象視為禁忌,唯有帝王才能去觸及?!?/br> “只是……” 嵇恒嘴角露出一抹輕蔑,淡淡道:“這個最終解釋權的歸屬,真的是在所謂的帝王手中嗎?” “我知曉朝廷有相關的官署,這個官署的官職便是負責觀察天象,來解釋天象的吉兇,所以就始皇你自身看來,天象好壞的最終解釋權是在自己手中,但始皇你當真對這些天象有了解嗎?” “終究也只是道聽途說?!?/br> “然這些陰陽家、冕官、日者,他們真會對你說實話?” 一語落下。 嬴政眼神變得十分冷冽。 他冷聲道:“你這是什么意思?他們敢在這些事情上欺瞞朕?” “為何不敢呢?”嵇恒似笑非笑道:“始皇你難道就不感覺奇怪,我為何對熒惑守心這么鎮定,不僅能早早想出對策,甚至是還能猜到最近幾月還會有其他流言出現?” “其中都是有原因的?!?/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