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2節
書迷正在閱讀:背刺太子后我死遁了、后宮生存指南[清穿]、我的兩個頂流親兒子終于和好了、保命要從娃娃抓起、特種歲月之彈道無聲、經營無限流副本的第一步、神諭殘卷、龍在天涯、渣“攻”求生指南、炮灰人夫攻的賢惠日常
“在關中的只能保留公士獲封的田宅?!?/br> “多余的田地必須收回朝廷?!?/br> “至于去到關東為吏者,他們在關中的所有田宅都會收回,此外對于過往已經兌現的黔首,如果想獲得這兩個資格,同樣要舍棄原本的田宅,只能保留最基礎的‘公士’田宅,當然若是日后他們立功,再度被升爵,依舊能按律獲得額外田宅?!?/br> “簡而言之?!?/br> “上造、簪裊爵的黔首,想獲得子弟入學資格及自身為吏資格,則必須舍棄理應獲得的田宅,而至于不更等以上爵位的黔首則保持原狀,每戶都能免費獲得一個入學資格,以作為對這些中高爵位者的相應補償?!?/br> “不過上造、簪裊級爵位的黔首,獲得田宅的其實并不多,因而主要還是看后續有多少人愿去到關東為吏,如此才能收回不少田地,或者是一些中高爵位的黔首,想要前往關東為吏,朝廷也能借此收回不少田宅?!?/br> “當然田宅數量是有限的?!?/br> “因而注定會有些人是沒辦法得到兌現的?!?/br> “所以朝廷能做的,便是給他們廣開方便之門,準許他們通過額外的服役年限來提升爵位,但也僅限最初的幾年或者十幾年,時限一到則相應的臨時律令將會直接廢止?!?/br> “此外?!?/br> “或許還有不少黔首依舊不為所動,堅持索要田宅,這方面朝廷的確沒辦法真的兌現,只能讓他們等,等何時朝廷手中有多余的田宅,到時才能封賞下去,不然也就只能繼續等下去了?!?/br> 扶蘇的聲音很冷淡。 但言語里卻透著一股驚人寒氣。 眾朝臣卻并無意見。 世上沒有萬全之法,也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朝廷唯一能做到的,便是盡可能的兼顧更多人,朝廷已經給了大多數底層之前想都不敢想的選擇,至于那些依舊頑固不思變通的,他們已不在朝廷的考慮范圍之內。 朝廷要的是整體的平穩。 通過入學跟為吏兩個辦法,已能夠將原本怨念極重的底層分化,也能讓其中大多數人生不出太多的怨恨,這其實就已經達到了目的。 朝廷也只能做到這些。 至于還心存不滿的,則注定要被拋棄。 這無可避免。 李斯看著扶蘇,暗暗點了點頭。 扶蘇已有幾分君王氣質。 心要狠。 不能有婦人之仁。 更不能真想著去當萬古圣王。 不過通過扶蘇的話,他們也察覺到了更多問題。 扶蘇的為吏之舉,或者說對公士爵位的彌補等,其實本質依舊是拆東墻補西墻,只是墻面終究只有一面,補上了西墻,那東墻呢? 軍中士卒的缺少又如何填補? 姚賈拱手道:“殿下考慮周全,臣實心悅誠服?!?/br> “只是臣心中依舊有不解?!?/br> “按殿下所言,軍中恐有幾萬甚至十幾萬的士卒,將成為大秦官吏,雖然只是最底層的官吏,但對于關東的沖擊也是顯而易見的,這些官吏被安排到關東會如何,臣姑且不談論,臣擔心的是,抽離了這么多士卒,邊疆會不會有些不穩?” “經過蒙恬上將軍幾次討伐,匈奴的確已潰不成軍,但北地依舊有小股匈奴勢力盤踞,也依舊在不時的侵擾大秦領地,若是抽離太多士卒,會不會給匈奴喘息之機?到時匈奴卷土重來,朝廷又當如何去應對?” “臣有些擔憂?!?/br> 扶蘇微微頷首,沉聲道:“典客擔憂的不無道理?!?/br> “朝廷政令頒發,以邊疆的艱苦,不少士卒恐都會選擇回到關中,亦或者去到關東為吏,南北兩疆八十萬大軍,至少也會少幾萬到十幾萬不等,這對軍隊實力的確是一個極大的削弱,因而朝廷是需要補齊士卒的?!?/br> “至少在長城修筑完成前,北疆三十萬大軍是不能少的?!?/br> “關中這些年人口凋零,青壯欠缺,已不能夠繼續抽調了,我的建議是從關東抽士卒?!?/br> “關東?”眾朝臣心中一驚。 眾朝臣對視一眼,全都眉頭一皺。 扶蘇面色肅然,緩緩道:“的確是關東,也唯有關東?!?/br> “關中需要休養一段時間,不能再這么頻繁征發了,而且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天下的子民都是大秦的子民,征發關東民眾入伍,又有何不可?” “我知道諸位大臣心有顧慮?!?/br> “但我認為大可不必?!?/br> “我三日前就曾對諸位說過?!?/br> “天下一直存在新老秦人之分,就算諸位口頭上不說,但心中也一直有這個區分的,對新老秦人其實也始終有著差別對待?!?/br> “但……” “隨著入學跟為吏政策的推行?!?/br> “朝廷拖延的功賞基本都能償還了,此后朝廷將不再有任何虧欠,那是否也意味著,老秦人今后跟新秦人已無其他區別?更無所謂新老秦人之分了?” “朝廷自當對天下一視同仁?!?/br> “而且朝廷若長久的對關東區別對待,豈非不加劇關東秦人的不滿,也會讓關東對大秦越發離心離德,唯有破除其中的隔閡,大秦才能真正的實現天下一統?!?/br> “也才能做到真正的天下一治?!?/br> 聞言。 眾人竟皆沉默。 到這時,他們也明白了。 扶蘇之前特意提到新老秦人之分為的就是此時。 他這次召集群臣,所圖謀的事情很多,不僅是想解決田宅功賞,還想將新老秦人之間的隔閡給徹底打破,其中零零碎碎還摻雜著對儒家的針對,對底層的拉攏。 心思不可謂不多。 但都通過一件事達成了。 想到這。 李斯等人目光微凝。 看向扶蘇的目光中,第一次生出了敬畏。 他們已能夠清晰的察覺到,扶蘇相較過去的青澀不成熟,已有了極大的提升突破,現在的扶蘇冷漠睿智,做事也變得有條理起來,若是朝堂上誰還敢繼續小瞧,定會付出慘痛的代價。 杜赫跟姚賈對視一眼,眼中露出了幾分凝重。 他們之前對扶蘇是有些輕視的,甚至有意無意的想打壓一下扶蘇,以此來凸顯自己的不同,繼而在朝中樹立自己的威望,甚至是想借此獲得更多的政治威望。 李斯、頓弱等老臣年歲都大了。 沒幾年就會退下。 到時三公九卿之位,就是他們這些人相爭,而過去扶蘇政治見解不成熟,他們也就動了一些心思,想通過踩壓扶蘇,讓自己最終能躋身到更高位置,畢竟他們下意識依舊認為陛下是不滿扶蘇的,但直到此時,他們才豁然醒悟過來。 扶蘇早已今非昔比了。 只是他們過去被自己的自信給蒙蔽了。 一時間。 幾人也是冷汗涔涔。 李斯想的跟其他人不一樣。 他其實在聽到扶蘇的建議時,就敏銳的察覺到了扶蘇的意圖,也很早就聽明白了,扶蘇是想將這些政策推廣到整個天下。 此舉是扶蘇對軍功爵制的補充。 隨著入學跟為吏的門路開啟,軍功爵的賞賜將不再局限于田宅,而是多了另外兩個門道,通過授予黔首子弟入學的資格,以及授予黔首為吏的機會,將軍功爵大大的拓展了,而且這種拓展面是很廣的,只要能獲得爵位,基本都有機會獲得。 這也意味著…… 今后或許人人都可上學。 人人都可為吏。 至少大秦治下的秦人都有這個資格。 此舉一出,對天下的影響其實非常大,大到有些難以預估。 開的口子太大了。 尤其是對舊有的出仕途徑的沖突,更是大到有些難以言喻,這對原本的貴族、士人體系的沖擊,也將會非常的巨大。 他目光緊緊的盯著扶蘇。 一時間,李斯有些好奇,這些主意究竟出自何人之手。 他不認為是扶蘇想出來的。 扶蘇這一年的確有了長足的長進,但人就算改頭換面,但學習領悟到的東西是不會輕易改變的,扶蘇沒有這種意識,更沒有這種眼界,甚至…… 扶蘇自己恐就沒有想到過這些。 不過相對而言,這兩個辦法,的確是大秦目下最好的脫困之法,若是能夠真的踐行,一直困擾大秦的軍心問題,軍功爵的改動,也都會有一個顯著的改觀。 大秦也將從原本的困境脫身。 徹底活過來。 而且這兩個主意暗中又很是貼合商鞅創建的軍功爵制,其實本質也算是在軍功爵的基礎上做出的一定延展,只不過步子跟眼界放的無比開闊,不再拘泥于當時得失,而是放眼于長久未來。 李斯手臂撐著案幾。 他的視野一下子回到了過去。 他并未出仕的時候,若是聽聞了這些消息,會是怎樣的反應? 一念間。 李斯就面露苦笑。 他自認自己恐會喜極而泣。 因為關東六地對門第看的很重,沒有貴族看重,根本就踏不上仕途,就算踏上了仕途,也基本就在一鄉一里或者是在縣里當個小吏,想繼續往上,根本不現實,也沒有這個機會。 而這還是自己在地方頗有微名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