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9節
書迷正在閱讀:背刺太子后我死遁了、后宮生存指南[清穿]、我的兩個頂流親兒子終于和好了、保命要從娃娃抓起、特種歲月之彈道無聲、經營無限流副本的第一步、神諭殘卷、龍在天涯、渣“攻”求生指南、炮灰人夫攻的賢惠日常
胡亥撓了撓頭,腦袋有些迷糊,只感覺其中的彎彎繞繞好多。 他感覺如果自己真置身于嵇恒說的環境,只怕根本就應付不來,很容易就被這些老臣給糊弄住了,最終更有可能直接揮袖子不干,把政事交給其他人去做。 一念間。 他不禁覺得自己放棄儲君之爭,或許是正確的。 至少…… 他目前并沒有勝任的能力。 胡亥重新躺了下去。 兩人都沒有就此有太多糾結。 扶蘇只要開始冷著臉,端著姿態,無論大秦的臣子多么倨傲,多顯赫,多威武,在這時都只能去低下頭。 因為他們只是臣?。?! 另一邊。 杜赫等人已經離開了。 他們這次的反對意見并不是很大。 雖然上次的事,他們對扶蘇有不小意見,但事情已經過去了,再則,他們當時的考慮也是為了朝廷著想,扶蘇雖然心中或有點不悅,但也不敢真對他們有意見。 這次也只是相對的質疑了一下。 只是他們有些不解,扶蘇突然關心起爵位,這究竟是為了什么? 難道他真想去解決? 姚賈問起了杜赫。 杜赫摸了摸胡須,搖了搖頭道:“奇哉怪哉,我倒是想不通,軍功爵的問題的確是大秦最大的隱患,但這個隱患并非輕易就能解決的,甚至都不是陛下造成的,這是商鞅變法后遺留下來的?!?/br> “大秦被世人認為嚴苛峻法?!?/br> “其實并非沒有道理,商鞅創立的這套體制,靠的就是讓民眾犯罪,進而通過爵位剝奪,從而實現人人有爵,人人失爵,再到人人奮先爭爵的循環?!?/br> “但隨著天下一統,軍功爵越顯疲態?!?/br> “天下已沒有那么多戰功,去支撐尋常黔首獲得爵位了?!?/br> “而大秦大量征發徭役,也讓很多人一直待在了邊疆,根本沒機會去降罪,這也導致底層的爵位不斷囤積,但沒有得到消耗,而新一代的底層黔首沒辦法獲得爵位?!?/br> “這個困局想解決難如登天?!?/br> “就算始皇有心廢除軍功爵制,但軍功爵制在大秦數百年,早已根深蒂固,想要廢除談何容易?到時只會激起更大的不滿和怨恨?!?/br> “所以朝廷選擇了視而不見?!?/br> “只要問題不最終爆發,能夠拖延下去,那就一直拖延著?!?/br> “相信后世人的智慧?!?/br> “只是為何扶蘇現在就這么急早早的想去解決,他難道真不知道,一旦處理不好,這對大秦會意味著什么嗎?” 低語一聲,杜赫搖了搖頭道:“不可能?!?/br> “殿下不可能不知道?!?/br> “若是真的不知道,也絕不會提起這些?!?/br> “只是我有些想不通?!?/br> 見狀,姚賈笑了笑,打趣道:“你這整日算計著錢糧,或許把事情想的復雜了,沒準殿下的心思一直都很直白,只是我們過去為殿下的仁厚面相欺騙了,我們這位殿下或許同樣是一位虎狼?!?/br> “你這話怎講?”杜赫好奇的看向姚賈。 姚賈冷聲道:“南海的事,殿下或許憂心的不是軍事之變,而是擔心日后自己上位,能不能控制住軍隊,始皇的威望足夠高,自然能夠震懾住,但殿下呢?” “他能夠震住嗎?” “北原大軍,有蒙恬相助,或許不難?!?/br> “但南海大軍呢?” “那邊有誰能作為依仗?” “而且……” 姚賈冷笑一聲,神色很是冷峻,淡淡道:“上次胡亥公子在南海為了擺脫危機,已經率先開了口,也公開說了朝廷會解決,眼下這事顯然是落到了我們這位殿下肩上,他若是處理不好,恐這儲君位置難以坐穩?!?/br> “而且現在陛下尚在,殿下尚且能為助力?!?/br> “但若是這段時間還不能解決,那今后一旦真的鬧出了事情,恐就有些難以收拾了?!?/br> “這都是殿下需要擔心的?!?/br> 聞言。 杜赫點了點頭。 他對姚賈的這個說法表示認同。 他笑著道:“那你認為,我們接下來當如何做?” “如何做?”姚賈大笑一聲,隨意道:“自然是盡到一個當臣子的本分,忠君之事,擔君之憂?!?/br> 兩人對視一眼,都沒有再說了。 也都明白了對方之意。 隨著笑聲戛然而止,兩人的身影也消失了。 第218章 張蒼:沒完了?! 翌日。 在其他朝臣都在暗中思索著扶蘇的心思時,胡毋敬卻突然去了一趟御史府。 張蒼的府院。 這是一個相對靜謐的大廳。 里面任事的小吏并不多,只是這段時間都喜氣洋洋的。 原因也很簡單。 長公子扶蘇被立為了儲君。 殿下過去跟張蒼御史關系親近,眼下長公子成為名副其實的儲君,張御史日后豈能不發達?到時只要張御史稍微念及一下他們,或許就能讓他們一步登天。 因而這段時間張蒼官署的小吏做事十分勤勉。 更不時在張蒼面前露面。 對此,張蒼是心知肚明,但也沒去揭穿。 扶蘇正式成為儲君,對張蒼而言,卻是喜憂參半。 喜的是扶蘇過往跟自己關系很好。 憂的是自己知道的太多了。 扶蘇畢竟是君,而他是臣,身為臣子卻知曉‘君’太多秘密,這恐未必是一件好事。 這幾日張蒼一直在猶豫,要不要去拜會一下扶蘇。 他始終沒有拿定主意。 就在這時。 突有小吏前來傳話。 奉常胡毋敬前來拜會御史。 聞言。 張蒼面色微異。 他跟胡毋敬并無多少交集。 也不太可能有交集。 胡毋敬位列九卿,獨掌一個官署。 他只是一閑置御史。 地位有別。 隨即張蒼搖了搖頭。 他基本知曉是什么情況,胡毋敬來見的不是自己,而是自己‘背后的殿下’。 他吩咐道:“快去將胡奉常請進來?!?/br> “諾?!毙±魬Z一聲,面帶興奮的前去傳話了。 眼下都有九卿前來找張蒼御史,這豈非不更加說明了張蒼御史在殿下心中的地位?他們同樣也是與有榮焉。 很快。 胡毋敬就被請到了大廳。 張蒼早已恭候在了大堂,拱手道:“下官張蒼見過胡奉常?!?/br> 胡毋敬笑著點點頭,對張蒼的態度很是滿意,他抬頭打量了一下張蒼的官署,笑著道:“你這官署清凈典雅,筆墨飄香,不失風華,張御史腹中才氣可見一斑?!?/br> 張蒼拱手道:“胡奉??蜌饬??!?/br> “胡奉常當年所著的《博學》,才是當得起滿腹經綸?!?/br> “也一直為世人稱道?!?/br> “張蒼之才腹不及胡奉常十分之一?!?/br> 胡毋敬并未跟張蒼過多的互相吹捧,也并未入座,就這么打量起了張蒼。 張蒼面色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