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8節
書迷正在閱讀:背刺太子后我死遁了、后宮生存指南[清穿]、我的兩個頂流親兒子終于和好了、保命要從娃娃抓起、特種歲月之彈道無聲、經營無限流副本的第一步、神諭殘卷、龍在天涯、渣“攻”求生指南、炮灰人夫攻的賢惠日常
“但我扶蘇不怎么認為,我認為這是軍心動搖的跡象?!?/br> “更是老秦人對朝廷信心的動搖?!?/br> “皮將不存,毛之焉附?” “若是老秦人對朝廷都沒有了信心,就算朝廷做再多大事,又有什么用處?只是繼續自欺欺人罷了?!?/br> “軍心即民心?!?/br> “即代表著老秦人對朝廷的態度?!?/br> “絕不容許任何小視?!?/br> “在諸卿眼中,天下已無新老秦人之分,但若是大秦真的發生了變故,真正能為大秦出力的諸位認為會是那些人呢?” “關東的新秦人?” 扶蘇冷眼看著下方眾朝臣,繼續道:“六國貴族的復辟大潮,一直在暗中謀劃,也勢必會到來,大秦必須以準備決戰的姿態去應對,而不是繼續粉飾太平,高歌安寧?!?/br> “沒有將六國貴族徹底掃滅的決心,大秦新政便不能真正的鞏固?!?/br> “諸位信也好,不信也罷?!?/br> “我扶蘇都要重新贏得老秦人之心?!?/br> “因為老秦人就是大秦根本,也唯有老秦人,才是大秦真正能夠依靠,能夠信任的存在,過去大秦虧欠老秦人太多,眼下大秦即已坐擁天下,自當將過去對老秦人的虧欠一一兌現?!?/br> “我扶蘇寧愿犯錯,也絕不會什么都不做?!?/br> 話音落下。 本就沉寂的大殿,現在更顯死寂。 諸位大臣對視一眼,眼中都露出一抹凝重,扶蘇的話,其實也暗中說明了他的心思,扶蘇并不認為天下真的太平,而是認為帝國一直被各方勢力窺視,過去朝廷過于重視大政新政了,而疏忽了根本。 扶蘇想做的,便是鞏固關中。 固老秦人之心。 李斯面色稍緩。 他并不擔心扶蘇有自己的主見,他更擔心扶蘇沒有自己的想法,他作為大秦丞相,當然要一如既往的效忠,但若扶蘇完全是腦袋一熱做出決定,這是李斯萬萬不能接受的。 眼下扶蘇顯然是經過了深思熟慮。 也的確有幾分道理。 只是扶蘇的政見隱隱跟陛下政見相悖。 大秦這些年推行的新政,都是暗合陛下的意志,貿然轉向,無疑是對天下的再次折騰,也可能會遭至陛下不滿。 但…… 扶蘇這番話當真是扶蘇個人的想法? 李斯心中有所遲疑。 杜赫姚賈等人眉頭一皺,他們深深看了扶蘇一眼,也是沒有想到,扶蘇會把自己心中的真實想法全部道出,一時也不知該如何反駁。 良久。 李斯等人終于做出了退讓。 李斯沉聲道:“殿下有如此宏志,此乃大秦之福,然軍中士卒高達百萬,這二十年間斬獲軍功的士卒更是不計其數,如此大的功賞,根本就不是朝廷能夠兌現的?!?/br> “大秦的確已坐擁了天下?!?/br> “只是依舊不夠?!?/br> “這些士卒大都是關中民眾,他們從小就生長在關中,而關中土地有限,早已分無可分,非是朝廷不愿,而是實在給不了,至于關東土地,朝廷也曾對士卒詢問過,也正因為此,才有了關東跟關中的人口互遷?!?/br> “但愿意離開故土的終是少數?!?/br> 扶蘇點點頭。 他自然是明白這個道理。 他開口道:“所以我把你們召集過來,便是想讓你們想想有沒有其他辦法,即可以兌現軍功爵制下的功賞,又可以不用分發田宅?!?/br> 聞言。 眾人眉頭一皺。 杜赫凝聲道:“殿下,這恐實在沒有辦法,若是當真有解決之法,朝廷也不會始終壓著,田宅對士卒而言,近乎是唯一的?!?/br> 扶蘇冷哼一聲,猛的一拍案。 他冷聲道:“辦法我相信總是有的?!?/br> “只要肯用心?!?/br> “田宅給不了,那就給其他的,我扶蘇就不信,我大秦給出的功賞,就只能是田宅?” “另外?!?/br> “你們不用再給我推諉了?!?/br> “我這不是商量?!?/br> “是通知!” “是命令?。?!” “我給你們三天時間,三天后,我會在雍宮設宴,再度宴請爾等,到時想必諸卿會給孤一個滿意的答復?!?/br> 說完。 扶蘇揮袖徑直離開了。 眾人面面相覷。 扶蘇的話完全出乎他們的意料,態度過于強硬跟堅決了。 李斯看著扶蘇離去的方向,眼中露出一抹深思,他回過頭看了看杜赫幾人,并沒有在偏殿多留,也拂袖離開了。 不多時。 殿中眾人陸續走盡。 等所有大臣都離開后,扶蘇又折身回了大殿。 望著空蕩蕩的大殿,扶蘇長嘆一聲,最后那番話是嵇恒指點的,君要有君的樣子,不用對朝臣客氣。 只是扶蘇畢竟個性溫和,前面的那番話已是極致。 第217章 忠君之事,擔君之憂! 西城。 嵇恒已悠然的躺在了院中。 一手拿著竹扇,一手輕拍帶著大腿,過的很是愜意舒適。 胡亥也差不多。 他甚至有時都感覺自己這大秦公子當的還沒有嵇恒的生活輕松。 他用手枕著頭,突然問道:“嵇恒,你那天究竟給我大兄說了什么?你就這么自信?” 嵇恒沒有偏頭,就這么說道:“我其實并沒給扶蘇說太多,只是簡單的說了兩個字,立威!” “不要以詢問的口吻去談事?!?/br> “而是命令!” “靠嘴是說不動這些帝國老臣的?!?/br> “他們在朝堂摸爬滾打多年,豈是扶蘇這種雛鳥都能招架的?只要想拒絕,他們輕易就能找到四十種一百種的辦法,因而對于這類倚老賣老,仗著資歷輕視的老臣,只能用官大一級的姿態將他們的囂張氣焰給壓下去?!?/br> “除此之外,再無其他?!?/br> 說到這。 嵇恒也頗為唏噓。 以前經常聽人說新官上任三把火。 他還真以為那是官員的架子高,想要逞逞威風,或者威懾一下地方官員,但只有真的進入到了官場的大染缸之后,才知曉這句話的正確性。 非是想燒。 而是不得不燒。 你若是不燒這把火,下面的官員就不會當回事,只會認為你好欺負,唯有真正動了怒,讓他們切身的感受到了身份地位的差異,讓他們感受到不好好應付新官,自己日后會被不斷刁難折騰,如此才能讓他們收起張狂的心思,也才會真正的聽從號令。 至少明面上不敢做太多動作。 話也才能成為話。 而非是空談。 聽著嵇恒的解釋,胡亥若有所思。 隨即,他再度問道:“若是那些人還是不聽呢?” 嵇恒嗤笑一聲,不屑道:“那是官員問題,不是扶蘇的問題?!?/br> “就算朝臣中有人對扶蘇不滿,但也不敢做的這么明目張膽,只是暗中使絆子,并不敢當面甩臉子,而且扶蘇畢竟是大秦儲君,若是做的太過分,引起了扶蘇不滿,無論最終結果如何,他們恐都會在心中嘀咕,日后不會被扶蘇打擊報復?!?/br> “朝堂的政治斗爭遠比你想的要復雜?!?/br> “斗而不破,既斗爭又合作,才是朝堂的主流?!?/br> “一味的反對,這種人注定會為各方排斥,就算家中地位顯赫,也難以顯赫太久?!?/br> “政治是一門妥協的藝術?!?/br> “唯如此?!?/br> “歷史才能始終曲折著向前進?!?/br> “而這也是政治大多數時候走的方向?!?/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