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節
書迷正在閱讀:背刺太子后我死遁了、后宮生存指南[清穿]、我的兩個頂流親兒子終于和好了、保命要從娃娃抓起、特種歲月之彈道無聲、經營無限流副本的第一步、神諭殘卷、龍在天涯、渣“攻”求生指南、炮灰人夫攻的賢惠日常
“一句不負責是站不住的?!?/br> “他們或許不會承擔主責,但一些次要責任卻要承擔?!?/br> “我說過?!?/br> “法律可以滯后?!?/br> “但官員是不能滯后的?!?/br> “作為一名管理鹽鐵的官員,沒有一點警覺性,沒有一點危機意識,對鹽鐵后續的事一無所知,這難道不算是一種失職?” 杜赫眉頭一皺,神色有些不悅。 他認為嵇恒有些過了。 嵇恒看向扶蘇,說道:“將相關的鹽官鐵官也抓了吧?!?/br> 他對此看的很冷靜。 鹽官鐵官這次的確算無妄之災。 但此時冤不冤由不得他們,他們的官職畢竟沾了鹽鐵,在這次洶洶如潮的民意下,注定已不能獨善其身。 為了樹立朝廷在民眾心中的正直。 他們只能‘有罪’。 他們的罪并不來于自身,而是來自這次的民憤。 所謂颶風起于青萍之末,此等洶洶之勢,必須要得到無比嚴肅的處理,如此才能堵住天下悠悠眾口,也不會給世人留下口舌。 大秦對官吏的免職有兩種。 一種叫‘免’。 只是普通的撤職,后續可繼續任用。 另一種叫‘廢’。 被廢官的官員,此后再也不能上任。 為了避免節外生枝,他個人是主張主管的鹽官鐵官當避避風頭,避免為洶洶民意裹挾,繼而給人留下話柄。 不過眼下并不適合說出。 張蒼眉頭一皺。 他也感覺嵇恒此舉有些過了。 只是出于對嵇恒行事風格的判斷,他并不認為嵇恒此舉是刻意針對,因而在沉思一陣后,還是選擇將疑惑壓下了。 扶蘇猶豫了一下,最終點了點頭。 嵇恒收回目光。 他看向下方失魂落魄的眾商賈,淡淡道:“這次官府請你們過來,主要就是讓諸位提供船只調度人員的名冊,眼下已得到,諸位可以回去了?!?/br> “回……”程鄭瞳孔微縮,神色滿是愕然。 他本以為這次不會這么快結束。 結果這就結束了? 程鄭有些不敢置信的問道:“鐘先生此言當真?” “自然是真?!憋愕?。 聞言。 程鄭面露大喜。 他朝四周拱拱手,不做任何停留,快步離開了大堂。 走出大堂。 程鄭貪婪的呼吸著空氣。 整個人如釋重負,仿佛一塊大石被卸下。 見狀。 其他商賈也面色一喜。 連忙從地上爬起,朝四周躬身一禮,前后腳的離開了。 很快。 大堂內的商賈盡數離開。 扶蘇凝聲道:“鐘先生,你之前不是說,這次是為解決關中鹽鐵缺少的嗎?眼下怎么還把這些商賈放回去了?” 其他人也一臉疑惑。 嵇恒笑著道:“不急,讓商賈歇一會?!?/br> “一直這么壓抑著,總歸不是辦法,聊事跟審事,還是要有區別,等他們清醒的差不多,再將他們請過來就是?!?/br> “要耐得住性子!” 第157章 攻心! 嵇恒等人并未在大堂多待。 在商賈盡皆離開后,直接去到了后堂。 扶蘇重新坐回了主座。 嵇恒最末。 不過場中眾人無人敢輕視嵇恒。 張蒼喝了口熱湯,只覺清淡寡味,滿眼嫌棄的放到案上,他看向嵇恒,好奇道:“鐘先生,我心中倒有一些疑問,想請鐘先生為我解惑?” 嵇恒平靜道:“但說無妨?!?/br> 張蒼正襟危坐,疑惑道:“我算勉強知曉事情經過,只是很好奇,先生為何敢做這么膽大的舉措?一旦出錯,危及的可是整個朝廷,先生難道就不擔心事與愿違嗎?” 扶蘇、蒙毅也看了過來。 嵇恒淡淡舉起湯碗,小口抿了一口,淡淡道:“事在人為?!?/br> “事是靠人做出來的,若因擔心失敗而不敢去作為,那豈非不更顯得怯弱無能?” “再則?!?/br> “三十六計,攻心為上?!?/br> “商賈也好,官吏也罷,大家都是人,是人就有私心?!?/br> “像張御史你,喜好甜食?!?/br> “商賈官吏同樣有喜好,他們貪財,但又惜身,因而稍做針對,一旦危及性命,就會惶惶不安,心慌則亂,再稍作引導,自然就能順利引向自己想要的結果?!?/br> “不過并非人人都會上當?!?/br> “人跟人是不一樣的,因而有人是能保持冷靜的,但這種人注定是少數,在跟隨大眾時,往往會為大眾所裹挾,最終聲音很難發出來,加之在獄衙這般森嚴之地,還面對朝廷高官,他們就算有所察覺,也并不敢真的說出口?!?/br> “最終只能眼睜睜入套?!?/br> “非是不知?!?/br> “而是無可奈何?!?/br> “攻心攻的不是單獨一人,而是受影響的群體?!?/br> “只要有人受了影響,那代表結果的權衡,就已經發生了偏移?!?/br> “順勢者得天下?!?/br> “然天下終為逆勢者所迫?!?/br> “但天下能成逆勢者的人又有多少?” “大多都是慣于隨波逐流的庸碌之徒罷了,讓這些人去獨自思考利弊,去權衡其中的隱憂利弊,屬實是有些強人所難的?!?/br> “攻心算計的就是千人千面?!?/br> “心懷各異?!?/br> 聞言。 張蒼微微額首。 他隱隱明白嵇恒的做法了。 嵇恒的出發點,始終針對的是商賈。 是這個群體。 并非是單獨的個體。 加之有意切斷聯系,最終恐慌占據了多數,等到獄衙又一番施壓,最終完全控制了場面,進而達成了嵇恒想要的‘立法’。 然律法由官府定。 為何還要這么多此一舉? 張蒼問道:“立法乃朝廷決定,為何要告訴商賈?” 嵇恒看了張蒼幾眼,笑著道:“你這大腦袋,也當局者迷了?!?/br> “律法的確是由朝廷來定?!?/br> “也不需要理由?!?/br> “但相關的商律、工律問世,定會在地方引起軒然大波,也定會引得工匠、商賈不滿?!?/br> “他們有情緒是對的,但朝廷需提供一個宣泄點?!?/br> “如果朝廷大包大攬,將一切經由全都一手攬過,無疑會吸引到全部工匠、商賈的怨恨,這對大秦朝廷而言,并不是什么好事,正所謂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大秦想安穩天下,勢必要得天下人助力?!?/br> “豈能將掌有工藝,掌有錢財運送渠道的工匠、商賈全都趕到對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