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節
書迷正在閱讀:背刺太子后我死遁了、后宮生存指南[清穿]、我的兩個頂流親兒子終于和好了、保命要從娃娃抓起、特種歲月之彈道無聲、經營無限流副本的第一步、神諭殘卷、龍在天涯、渣“攻”求生指南、炮灰人夫攻的賢惠日常
這時。 他也感覺到嵇恒的明智。 當初嵇恒執意將商賈安插在礦山鹽池的人剔除。 就目下來看無比正確。 若是礦山鹽池里還有商賈的人,官府的這番舉動,定會早早落入商賈眼中,到時恐還會生出一些變數,眼下商賈對礦山內部,一無所知,朝廷卻能借此多做幾手準備,以防不測。 眼下,朝廷只需暗中摸查情況,到時一網打盡即可。 不過他也清楚,想完全堵絕商賈耳目不太可能,礦山那邊的動靜,早晚會傳到商賈耳中,他確實需要下番心思,將此事盡可能延后,以免商賈提前做出反應。 扶蘇眉頭緊鎖,在心中思量著。 嵇恒并未打擾。 相較于過去的浮躁,扶蘇已成長不少。 嵇恒是樂于見到扶蘇成長的。 在其位,謀其政。 有些事必須要親身去面對去解決。 良久。 扶蘇抬起頭,神色已歸復平靜,他滿臉歉意道:“方才有些走神,還請先生見諒?!?/br> “無妨?!憋愕?。 扶蘇深吸口氣,面色陡然一沉,道:“這次重走開國路,除了深入到這些黑惡,還了解到一件很聳人聽聞之事?!?/br> “關中存在著不少的民田流失?!?/br> 第130章 禍起秦廷! “失田……”嵇恒低語一聲,說的很是平穩。 他已猜到是什么情況了。 扶蘇道:“的確是失田?!?/br> “若按地方造出的新詞講,名曰兼并?!?/br> “何謂兼并?” “富豪大族吞噬民田,如春秋戰國之大國并吞小國也?!?/br> “大秦自商鞅變法以來,將秦地田地盡數歸公,大秦因此從最初的‘初租禾’、‘作爰田’,徹底轉向到了‘假民公田’,即將國有土地租借給無地農夫進行生產,國家再對假借田地的農夫予以種子、耕牛等扶持?!?/br> “因軍功會功賞田地?!?/br> “商君還特意定下了兩個規定?!?/br> “第一條是降爵繼承,即兒子可以繼承父親因功所授的田宅及爵位,但要降爵兩級繼繼承,那么對應得到的田宅也就相應減少?!?/br> “此外,若父子不在同一里的,不能繼承?!?/br> “第二條是身死田奪?!?/br> “即被授田者死后,除了由其子繼承的那部分田地外,多余土地是要收歸國家,由國家再另行分配?!?/br> “正因為此?!?/br> “秦律中并不準許田地買賣?!?/br> “是故土地兼并之事,很少為人矚目?!?/br> “然近年來關中的官吏、貴族、商賈大富等借饑荒、遷徙、曹渠工程等種種機會,大肆購買黔首耕地,民之田產,遂不斷流入到權、貴、富豪的手中,黔首盡失田產之后,不少已淪為傭耕之家,跟當年的奴隸無異?!?/br> 扶蘇面色凝重。 他自是清楚其中利害。 黔首盡失田產之后,只會越發貧窮。 進而致使民窮民變。 嵇恒給自己倒了一杯酒,就這么平靜的聽著。 扶蘇驚異的看了嵇恒一眼,繼續道:“我在察覺到地方出現田地兼并時,便多加留心,不時去田間地頭詢問,只是……令我實在沒想到,地方黔首很多是自愿賣出田地的?!?/br> 扶蘇輕嘆一聲,無奈道:“他們非是不知大秦田地不能買賣,但眼下地方缺少青壯,關中民戶大多擁有軍功,因而田地數量并不少,僅憑眼下的老弱婦幼,根本就耕種不過來,而官方的田租不會少,也不會輕易免,所以地方的困境為商賈、貴族察覺,這些人便假以幫其交租為由,將民戶田地低價購置了過來?!?/br> “這些年私下購置的行為已越發頻繁?!?/br> “關中不少田地已落到了商賈、貴族,及部分官吏手中?!?/br> “更令我憂心的是,田地兼并本發生于關東,眼下關中卻已開始泛濫,只怕關東兼并會更為惡劣,尤其天下兵戈止息,六國貴族的封地也一律被廢止,地方不知多少郡縣世族與商賈大富借此發家,張其財?!?/br> “民戶失了田地,只得微薄錢糧,但這些錢糧,又能支撐多久?” “最終恐又會走上老路,不斷將自家田地販售,如此往復數次,天下大多田地都會落到商賈、官吏、世族豪強手中?!?/br> “到時流失的豈是民眾耕田?流失的分明是民心根基?!?/br> “是帝國河山?!?/br> 扶蘇一臉正氣,滿眼都是憤怒。 嵇恒淡淡的看了幾眼,只是搖了搖頭,道:“你對田地兼并看的太淺了?!?/br> “請先生指點?!狈鎏K拱手道。 嵇恒道:“隨著鐵器的不斷出現,民戶生產已有極大提升?!?/br> “過去的井田制越發為天下不容?!?/br> “也是從這時起,天下出現了齊民編戶,這看似是掌握國家人口以便管理,內里其實是為便于征稅,這項制度真正的用途是進行稅收改變,天下從此時開始,從過往的貢賦體系,不斷向正常的土地稅收轉變?!?/br> “這種變革最早起于齊?!?/br> “齊地的改革為‘相地而衰征’,其次是晉國的‘作爰田’,而后是楚國的‘書土田’‘量入修賦’等等?!?/br> “秦從貢賦改土地稅收的改革叫‘初租禾’?!?/br> “從戰國開始,關東六國,準確說整個天下,包括秦,都開始出現了土地兼并?!?/br> “只不過戰國之世,各國迫于刀兵連綿,多行戰時統管,各國世族貴族擁有各自封地的治權,因而他們封地內的田地跟自家田產無異,自然無須去強購民田,當時的商賈大富,縱能買賣民田,但數量太小,也很難以引人注意?!?/br> “再則?!?/br> “商賈地位低下,不敢大作聲張?!?/br> “一旦為地方世族發現,就會被征發服役,因而土地兼并并不劇烈?!?/br> “秦國亦然?!?/br> “等到日后秦地土地兼并稍有惡化,商鞅又橫空出世,斬殺相關老氏族老貴族上千人,將當時秦地興起的土地兼并徹底給抹了個干凈,日后秦國大舉力推尚農抑商,獎勵耕戰,限制商賈,因而土地買賣幾乎被徹底控制?!?/br> “也始終不能成事端?!?/br> “但在戰國中后期,各國紛紛變法?!?/br> “土地轉為了私有?!?/br> “正是從這時開始,戰國之買賣田地,逐漸彌漫成各國禍患,只是當時刀兵連綿,朝不保夕,因而土地兼并還是有所被抑制,但如你所說,隨著天下兵戈止息,開始安定下來,被奪去了封地的貴族豪強,又豈會憋屈接受?” “因而土地兼并漸成天下流風?!?/br> “然大秦是禁止田地買賣的,也未有任何律令,跟田地買賣有關,因而這些買賣契約是不得官府認可的,這一點官府知曉,六國貴族豪強,商賈大富又豈會不知?所以當時天下雖開始蔓延買賣田地之風,但還遠不到這么惡化的時候?!?/br> “真正蔚然成風始于一道詔令?!?/br> 聞言。 扶蘇當即一愣。 詔令? 這豈非是父皇頒發的? 大秦何時頒布過準許田地買賣的詔令? 倏而,扶蘇似想到了什么,眼中露出一抹驚疑。 他凝聲道:“黔首自實田令?” 嵇恒點了點頭。 “先生可是說錯了?”扶蘇皺眉道:“陛下當年頒發這道政令,非是準許田地買賣,更非是承認田地私有,只是當時朝廷對關東征收上來的田租有些不滿,知曉關東恐有很多黑幕,想借此摸清關東田地情況,這才頒發了這道政令?!?/br> “這實是核實土地、征課田賦的政令?!?/br> “誠然?!?/br> “朝廷也借此鼓勵民眾開荒,并準許將這些田地賜予黔首?!?/br> “但這跟準許田地買賣沒有任何關系?!?/br> “朝廷又豈會做這么短視之事?” 扶蘇滿眼不信。 他對使黔首自實田有所了解,因而并不認可這個說法。 嵇恒笑了笑,道:“縱然如此,那又如何?!?/br> “朝廷若一道政令下去,下面都按按實執行,夏商周也不會滅亡了?!?/br> “執行制度的是人!” “制度對人的約束力是有限的?!?/br> “只要利益夠大,任何制度都可踐踏?!?/br> 扶蘇面色一沉。 嵇恒輕笑一聲,繼續道:“天下初定,秦法當時尚未劃一推行,關東依舊沿襲著舊律,即田地可以買賣?!?/br> “當時,天下民眾是茫然無措的,他們對秦律秦政一無所知,唯一能聽到的,只有地方的貴族豪強,對大秦無盡的謾罵詛咒?!?/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