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咸魚大佬搞種田 第242節
段珍娘回道:“有時候還比城里的好銷些呢,因為品質好,就是花樣沒那么時興,但在縣里又算好的那種,價格也實惠,脫手得也快?!?/br> 竇氏仿佛從中得到啟發,說道:“我們也可以做兩種,一種是針對富裕些的人家,另一種則是針對家庭收入差一些的?!?/br> 秦宛如:“上乘和次品的嗎?” 竇氏點頭,“我也仔細琢磨過白疊子這個東西,它就跟獸皮一樣,獸皮適合墊,不適合蓋,同理,白疊子進入到富貴人家手里多半也是墊的作用多,被褥子蓋起來富裕人家還是比較喜歡蠶絲之類的輕便保暖之物?!?/br> 段珍娘:“我也比較喜歡蠶絲被,鵝絨的也不錯,白疊子重量少了太薄,不保暖,重了壓在身上又不舒服?!?/br> 竇氏接茬道:“但冬日里墊在床上又是極好的,又軟又暖和,這個時候蠶絲和它比起來又不一樣了?!?/br> 段珍娘贊同。 秦宛如問:“那姻伯母打算怎么定價?” 竇氏:“咱們再把購買它的主力人群往上提一提?!?/br> 段珍娘:“我們綢緞莊的那群人應是喜歡的,不若一斤再提到兩百二十文?” 竇氏也是這個想法,“次品的依舊保持一百三十文不變,先前三娘不是說過張家胡同那些鄰里能接受嗎,一百三十文就是針對這群人的,把兩群人都抓到手里?!?/br> 秦宛如摸下巴沉思,段珍娘和竇氏就各自的看法交流一番,她們是比較贊同這個定價的,覺得比較合理。 既然她們都覺得合理,秦宛如也沒有異議,便把白疊子今年的售賣價格定下來。 確定了散裝白疊子的定價后,再商議做被褥子的產品重量,段珍娘非常堅持三斤重的被褥子,目的就是春夏交替可用。 最初秦宛如定三斤的用途是試水,真正實用的還是五斤往上那些。 竇氏采取了折中的看法,三斤少量做,不要一刀切,五斤主打,八斤也行。 段珍娘問:“定價呢?” 竇氏:“五斤重的八百文,三斤的五百文,你們覺得如何?” 此話一出,段珍娘掩嘴笑道:“姻伯母這價定得有名堂?!?/br> 秦宛如也道:“三斤的就要五百文,那我寧愿再添些買五斤重的?!?/br> 竇氏:“要的就是你這種心思?!鳖D了頓,“說白了,三斤就是拿來當踏腳石的,真正的目的是把五斤重的銷出去?!?/br> 段珍娘樂道:“要不做個六斤重的,一貫錢?!庇值?,“去年三斤重的要一貫,今年六斤重的才一貫錢?!?/br> 秦宛如:“也可?!?/br> 三人細細商議,就白疊子的價格做一個初步定價,以便西市商鋪弄好后接預訂單子,并且是只走零售,不能讓商賈從中賺取差價,把價格打亂了,妨礙后續籌謀。 待官府出面與曹家商談作坊事宜敲定后,竇氏對一年四十六貫租子是滿意的,十年起租。 段珍娘也覺得劃算,雖然場地破爛,但它的面積是實實在在的,利用率也高。 把租賃契約簽訂后,竇氏命家奴回府調派人手過來幫忙改裝廢棄染坊,又給秦大娘親筆寫了一封書信,叫她安排賀家常請的建筑木工過來看場子。 沒過兩日,賀家那邊過來數名身強力壯的漢子,建筑木工蔣大彌也一并走了這趟,并且年前竇氏定做的招牌也取了過來。 段珍娘命仆人將其掛到鋪子雨檐下,正紅色的底,燙金字,當初秦宛如親筆寫下的“棉匠”正式掛牌了。 秦宛如叉腰站在街道上看那招牌,感到無比興奮。 彩英也高興不已,最初的白疊子只長在那二十幾個花盆里啊,它們總算被挪出來正兒八經向世人露臉兒了! “小娘子了不得!” 秦宛如咧嘴笑,問:“我的字好不好看?” 彩英拍馬屁道:“好看!” 段珍娘也站到街道上觀望,看有沒有擺正。 周邊有好奇的鄰里過來圍觀,那個字他們極少見過,有人問讀什么。 秦宛如回道:“跟綿羊的綿一樣,只不過絞絲旁會變成木頭,因為是從地里頭長出來的,質地卻跟綿羊毛一樣?!?/br> 仆人把招牌掛好,讓她們看有沒有歪。 眾人左看右看,都覺得工整了,個個都覺得那招牌漂亮搶眼,像一個明媚成熟的姑娘,非常端方大氣。 也有人覺得在這個地方開一個商鋪,以后能經營得走嗎? 對此秦宛如和段珍娘只是莞爾。 你等凡人不懂。 掛好招牌,她們去白云街看廢棄染坊。 蔣師傅同竇氏商議怎么改裝做作坊,他有數十年建筑經驗,了解清楚她們未來的打算后,對染坊進行大致規劃。 家奴們對染坊進行清理拆除,把場地打掃出來,能用的木頭留下,不能用的則拆來生火用,現場熱火朝天。 秦宛如二人站在遠處觀望,現在天氣回暖,要換上輕薄些的衣裳穿。 稍后竇氏過來,同她們說晚上蔣大彌會把整改圖紙畫出來,這邊的動工她來盯著,讓她們明日回京提種子。 于是翌日姐妹倆回了趟京。 之前段珍娘曾跟竇氏去過東市,二人領著花匠丘老兒去看種子情況。 商鋪劉老板忙熱情接迎,說道:“這批種子保證質量上乘,我這邊都試過出芽,還挺高?!闭f罷命跑堂把出芽的棉種端出來她們看。 秦宛如撿起盤中發芽的棉種細看,去年她們種過,經驗也豐富了些。 丘老兒也仔細看盤里的芽種,說道:“上百粒種,幾乎全出,若沒有造假,倒是極好的?!?/br> 劉老板忙擺手,“丘老兒莫要唬我,跟賀家的生意我是不敢打馬虎眼的,若是砸了招牌,在他們的圈子里傳了出去,以后我老劉可沒法繼續在這里混了?!?/br> 秦宛如問:“你們的種子呢?” 劉老板命下人去把棉種抬了出來,全是由大麻袋裝著的,麻袋上做了商鋪標識,以便區分。 三人打開麻袋抓取種子觀察,丘老兒捋胡子道:“是新種不假?!?/br> 接連打開數個麻袋,一千三百畝地需要的種子可不少,他們定了兩家商鋪的種子,光這家就有好幾百斤。 粗粗看過種子正常后,三人耐心的把每一袋種子都倒在干凈的地上挨著細看有沒有壞種或霉種。 在她們查驗種子時,秦大娘也親自過來了一趟。她深知種子至關重要,出不得任何紕漏,在簽署收取契約方面多一個人看看也要謹慎些。 秦宛如喚了一聲大姐,秦大娘蹲下身看地上的種子,說道:“可要瞧仔細了,若辦砸了可是要挨你姻伯母罵的?!?/br> 秦宛如好奇問:“那阿姐被她罵過嗎?” 秦大娘:“你小瞧你大姐了,我是會被挨罵的人嗎?” 秦宛如撇嘴,“你不得了?!?/br> 秦大娘道:“好不容易回來了一趟,陪祖母他們說說話,免得他們念叨你?!?/br> 秦宛如“嗯”了一聲,“馬上就到月底了,下月初就要做基坯下種,又有得忙了?!?/br> 秦大娘:“什么時候我也過來瞧瞧你們的場子,搞得熱火朝天的,叫我都心癢癢?!?/br> 段珍娘笑道:“還別說,這場子確實挺大的,現在城里不少人都來問什么是白疊子,可見引起不少人的關注了?!?/br> 秦大娘充滿憧憬,打趣道:“我夫婦就靠著娘家的姐妹們養了?!?/br> 秦宛如樂道:“好啊?!鳖D了頓,“得空時我得學騎馬?!?/br> 秦大娘啐道:“當初叫你學擊鞠,你犯懶,現在知道要學騎馬了,莊子里夠得你跑?!庇值?,“阿娘叫我得空時命人把莊子騰空些地方出來,以備以后閔縣到京的庫存用?!?/br> 第139章 流動人口 感謝支持晉江正版的小可愛!…… 段珍娘道:“最好是樓上好些, 底樓潮濕,若是遇到梅雨天,那才叫要命?!?/br> 秦大娘:“自然得是木樓好, 那東西也不重, 若是流轉得快, 樓下也無妨?!?/br> 秦宛如招呼同行而來的眾人, “都別光顧著說話, 先幫忙把種子挑揀了先, 西市那邊都還有一堆呢?!?/br> 眾人七手八腳一麻袋一麻袋挑揀, 人多手快, 數百斤耽擱了一個多時辰左右完事。 他們先由商鋪的秤過了一遍,再拿自己帶來的秤過一遍,雙方的數量都是吻合的才記數。 家奴把麻袋捆扎好,陸續抬上拉貨的板車。 段珍娘和商鋪簽訂第二筆貨款契約, 秦大娘把契約過了一遍才點頭。 事情辦妥后,賀府的仆人將種子護送回去, 她們接著去西市那邊繼續提取。 把東西市的種子提取回去已經折騰了一天, 晚上兩人在賀府歇了一宿, 第二天秦宛如回秦家, 段珍娘則回張家胡同收拾一些春裝衣物帶到閔縣。 見她回來,秦老夫人高興不已, 秦宛如興致勃勃提起閔縣作坊的事,眼里全是光。 瞧她這般興奮,方氏打趣道:“秦老板以后不得了, 照你這速度,以后咱們得靠你當家了?!?/br> 秦宛如拍胸脯道:“好啊,方娘子就做賬房好了?!?/br> 方氏樂呵道:“那你爹呢?” 秦宛如:“看門的?” 秦老夫人和方氏同時笑了起來。 秦宛如握住秦老夫人的手, 說道:“之前爹還嫌我寫的字沒有二姐寫得好,人家姻伯母都沒說什么,直接做了棉匠的招牌掛上了,正紅色的底,燙金字,掛鋪子門口可氣派了?!?/br> 秦老夫人笑道:“可把你美得?!?/br> 秦宛如:“以后西市的商鋪也要掛棉匠的招牌,全都是我寫的!” 看她生機勃勃的樣子,方氏心里頭生出一股子驕傲來。 秦老夫人掐她的臉兒,說道:“昨日你大姐也去提種子了?” 秦宛如點頭,“她去過一趟,看契約協議,多一個人看看也穩妥些?!?/br> 方氏:“你可問過她這些日上手得如何?” 秦宛如道:“她說還好,目前并沒有大問題?!?/br> 秦老夫人:“能上手就好,怕就怕她吃不消?!庇謫?,“珍娘還好嗎?” 秦宛如:“都好,現在我們選定了作坊地址,是一處廢棄的染坊改裝的,接下來表姐和姻伯母要盯著做作坊改裝,我則負責月初的種子下地,咱們仨分工合作?!?/br> 方氏贊道:“看你們目前的樣子,相處得還挺和睦?!?/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