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咸魚大佬搞種田 第241節
“……” “日后你若真進去了,秦家雞犬升天,我也能沾光?!?/br> “你當那牢飯好吃吶?” “……” “我就想老老實實種個地,他有他的路,我有我的路,若他以后娶妻生子,我也不悔這場露水姻緣,該干嘛還干嘛?!?/br> “你可真看得開?!?/br> “我就跟你一樣,當死了男人這么想,什么都想明白了?!?/br> “……” 段珍娘還想問她兩句,秦宛如昏昏欲睡,委實太困了。 翌日她睡到日上三竿才起,賀家那邊送來十多盒奉縣酥合,秦宛如徹底吃滿足了。 之后她們開始收拾行頭去閔縣忙碌。 臨行那天秦老夫人很是不舍,握著她的手道:“三丫頭這一去,不知又得折騰到什么時候才能回來了?!?/br> 秦宛如道:“祖母若是想念,也可來閔縣看看,開春了天氣日漸暖和起來,也適宜外出,反正閔縣也有落腳處,小住些日子也無妨?!?/br> 方氏:“我什么時候也過來瞧瞧你們的鋪子?!?/br> 秦宛如咧嘴笑道:“表姐和姻伯母整裝的,我瞧著極好,大氣沉穩?!?/br> 秦二娘道:“三妹得把騎馬學會,會騎馬了行程就快?!?/br> 秦宛如點頭,“這次過去了就學?!?/br> 一家人依依不舍嘮了陣家常,秦宛如才上馬車離去,到張家胡同接了段珍娘等人,一行人到城門口與竇氏匯合。 兩方碰頭后,竇氏在馬車上問道:“下月應該就能播種了?” 秦宛如:“能?!庇值?,“種子的事情,西市那邊有音信嗎?” 竇氏點頭,“他們有差人來說過,莫約月底前能送到府上來?!?/br> 秦宛如正色道:“種子至關重要,萬不能出任何岔子,若不然就白忙活了?!?/br> 竇氏:“你只管放心,這事是辦妥當了的?!鳖D了頓,“到時候地里的事就由你cao心了,我和珍娘主要負責作坊和西市商鋪這塊?!?/br> 秦宛如:“作坊這邊我覺得還挺難找,若是做紗線還好,沒什么講究,哪怕是院壩里頭都能做,但彈制就不一樣了,得需房間?!?/br> 段珍娘:“而且得是數十間房?!?/br> 竇氏:“問一問黎縣令好了,他們對當地的情形比較熟悉,總比我們有頭緒些?!?/br> 第138章 掛牌 感謝支持晉江正版的小可愛??!…… 這話得到二人贊同。 三人一路上都在討論接下來需要做的事情, 抵達閔縣后,秦宛如睡了半天,次日同段珍娘一起到村里看地。 年前做到地里的底肥經過這陣子的醞釀, 養分已經浸入到土壤里, 等著滋養棉花幼苗。 有佃農也過來看地, 同她們打了聲招呼, 問她們白疊子什么時候播種。 秦宛如道:“下月初左右就可做基坯培育幼苗, 待幼苗長成這么高就可以移栽了?!闭f完比劃了一個手勢。 現在天氣開始轉暖, 董蔡兩家讓佃農們種上蓖麻做防護。 白疊子是新物種, 頭年秦宛如倒不擔心蟲害, 只有多種兩年地里的蟲害才比較麻煩。 同佃農嘮了許久,她們才沿著田埂慢慢悠悠地眺望,仿佛棉花已經從地里長出來準備收獲似的。 段珍娘道:“待這邊的作坊弄好之后,西市那邊的商鋪也要著手布置了, 到時候總得先把白疊子的價定了?!?/br> 秦宛如背著手道:“我琢磨了一番,今年咱們就只做五斤重的被褥子, 一床七百文, 散裝的定價一百五十文, 次品的定價一百文。 “去年續種留的次品, 一百三十文脫手,坊里的鄰里都能接受, 可見他們對白疊子的接受度還挺高。 “如果上品散裝的定價一百五十文,他們應是能接受的,家庭條件差些的可選擇一百文的次品?!?/br> 段珍娘卻有不同的見解, “三斤重的被褥挺好,春夏交替的時候也能用,五斤重的適合冬天?!鳖D了頓, “價格方面我覺得會不會太低廉了,畢竟咱們才剛起步,以姻伯母的性子,是不會接受虧損的?!?/br> 秦宛如:“我就只琢磨了一個大概,回去了同她商量商量,她對市場這塊還挺在行的,比我們要精明?!?/br> 段珍娘:“三斤重的還是留著,輕薄也實用,白疊子不一定得冬天才用?!?/br> 二人回城正值中午,她們在外頭的食肆里叫水盆羊rou來吃,秦宛如胃口好,還附帶了一個烤餅。 吃飽喝足回到蘇宅,竇氏正要找她們。 兩人去了正房,竇氏剛剛用完飯用茶水漱口,見她們來了,接過婢女送上的帕子道:“你們可用過了?” 秦宛如道:“用過了,轉角那家的水盆羊rou極好?!?/br> 竇氏笑道:“是挺不錯,我也去吃過兩回?!庇值?,“他家的烤餅也頂好?!?/br> 雙方就水盆羊rou嘮了陣兒,竇氏才說起正事,“上午我去找過張縣丞,他跟我說白云街的盡頭有一個廢棄的染坊,場子還挺大,我們若是要做作坊,可過去看看合不合適?!?/br> 段珍娘:“什么時候過去看?” 竇氏:“中午睡會兒,晚些去,離得也不遠,到時候他帶我們去?!?/br> 秦宛如:“那挺好的?!庇值?,“把作坊弄好后就得忙西市的商鋪,先前表姐問我今年白疊子定價的問題,我琢磨了一下,姻伯母看這樣行不行?” 當即把她的想法同竇氏說了。 竇氏認真聽了陣兒,不答反問:“去年白疊子的收成好,今年不一定還能比得上,你能不能粗粗模算一個數出來,咱們好好琢磨琢磨?” 秦宛如點頭,又問:“姻伯母是不是覺得我定的價偏低了?” 竇氏實話實說:“是偏低了,去年上乘白疊子散裝的要四百文,今年才一百五十文,再不濟也得兩百文才行?!鳖D了頓,“次品一百三十文合適?!?/br> 秦宛如沒有說話。 竇氏繼續道:“你心善,考慮的是民生,可是我們首先得是生意人,生意人就得牟利,牟了利顧了自己,才有余力去盡一份誠意,你懂我的意思嗎?” 這話段珍娘也是贊同的,說道:“姻伯母的話有道理?!?/br> 秦宛如倒也沒有那么執著,“我就模了一個大概,種地做謀劃我在行,但售賣這些是我的短板,我不擅長?!?/br> 竇氏溫和道:“售賣和談判這些是我的強項,種地做謀劃我也不在行?!?/br> 段珍娘打趣道:“咱們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br> 三人皆笑了起來。 竇氏:“現在先去睡個午覺,白疊子定價的事晚上再仔細商談,那畢竟關乎到盈虧利益,三娘意下如何?” 秦宛如點頭,“也好,是需要仔細琢磨?!?/br> 三人這才散去,各自去午休。 遲些時候縣丞張國申帶著她們去白云街尾,那地方前幾年原本是染坊,后來商戶虧損便把它廢棄了,一直都沒有人來盤它。 幾人乘坐馬車過去,染坊由于數年荒廢,里頭雜草叢生。 房屋是石木結構,頂頭上的瓦壞了不少,需要重新整修。 懸掛布匹的竹竿架東倒西歪,亂七八糟的,壞掉的染缸,以及雜物狼藉一片。 這地方的面積是不小,房屋也有好多間,若拿來改裝成倉庫和作坊倒也合適。 眾人小心翼翼在里頭觀察。 張國申道:“這塊地原本是商賈曹家的,咱們閔縣地方小,商賈們都不愿意到這兒來,說上不上下不下的,客流也不大,最初做染坊也沒做幾年就垮了,便閑置到至今?!?/br> 段珍娘指著石木結構的房屋,“我們若是盤過來改裝,就要把石木屋留作放白疊子的倉庫,再重新搭建木屋用作彈制房,可從周邊呈環形搭建,就像四合院那樣圍建?!?/br> 張國申笑道:“看來段娘子還挺有門道兒?!?/br> 段珍娘擺手,“張縣丞過獎了,我就覺得石木結構的倉庫便于防盜,二來把它與彈制房隔離開來,人員進出也要有所限制?!?/br> 秦宛如:“紡紗線也需要做一個場地出來?!?/br> 竇氏:“那挺簡單,一輛紡車一個人,也占用不了多少地方,搭建一個相對寬敞些的房屋便罷?!?/br> 段珍娘:“邊上還得做一堵圍墻?!?/br> 竇氏點頭,“是要做一堵圍墻防護?!?/br> 一行人圍著廢棄的染坊籌謀怎么去搭建,張國申說她們如果相中這塊地,官府可以出面洽談讓曹家將它賤價租出來利用,這樣荒廢也是浪費資源。 竇氏問:“還有其他合適的地方嗎?” 張國申:“城周邊也有,不過地方要偏僻些,地方也窄小?!?/br> 段珍娘道:“現在反正也得空,不如都去看看?” 于是接連兩日她們就作坊選址一番查看,最后還是覺得曹家的廢棄染坊比較適合用來做作坊。 有這個意后,由官府牽頭聯絡曹家商談,這期間三人又坐到一塊兒把白疊子的價模了個數。 秦宛如先是從畝產入手,算出大概產量再掐算每年的人工種子,以及租地和商鋪等成本,得出一個初步數據后,竇氏讓她把去年賣白疊子的價格降一半來算能不能盈利。 她和段珍娘仔細核算一番,相對來說,把散裝白疊子定價在兩百文一斤是比較合適的價格區間。 不論是從市場的接受度和成本方面都比較合理,能有利潤賺,但不會像去年那樣暴利。 竇氏背著手在房間里來回踱步,若有所思道:“珍娘你家的綢緞莊在魏州的層次可算得上好的?” 段珍娘點頭道:“算得上,但還有頂好的,我們家的客人主要是有錢的商賈,還有官老爺,富農或靠手藝營生的這群人,他們是購買的主力?!?/br> 竇氏又問:“這群人來你家鋪子最喜愛的是哪種緞子?” 段珍娘:“京中時興的,品質不錯的,他們出手也算闊綽?!鳖D了頓,“我家的綢緞莊主要就是靠京城這邊時興的潮流走,每年換下的花樣也不少,就跟時令蔬果一樣,過季就賤價處理?!?/br> 竇氏笑道:“看來你阿娘還挺有天賦?!?/br> 段珍娘自豪道:“阿娘確實不比男兒差,最初段家的綢緞莊有陣子差點做不走了,接連關了好幾個,后來還是她琢磨出門道來的,一下就起來了,經營一直都挺穩定?!?/br> 秦宛如:“好像縣鄉也有鋪子?” 段珍娘:“也有幾個小鋪子,那些鋪子售賣的則是淘汰下來的布匹,魏州城賣不動的就轉手到縣城里,價格也低廉不少?!?/br> 竇氏好奇問:“能脫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