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高考那一年 第44節
不過他懂語文老師,對方一直都是這么分享好的作文的。 …… 所幸倒霉的也不光紀時一個,班里被點名表揚的學生還有好幾個,每個人被點名之后都面紅耳赤,很難再保持云淡風輕的人設。 這么一折騰,語文課原本昏昏沉沉的氛圍立刻變了,所有人都睜大眼睛盯著電視,一是怕社死場面突然降臨自己頭上,二是等別人社死的時候可以大聲嘲笑。 高考作文占的分數畢竟高,哪怕對其他題型也很重視,他們語文老師還是盡量撥時間來講作文。 其實到了高三,語文老師基本就不會再強調作文的格式這些基礎內容了,曬范文也主要是為了提升學生對作文的感覺。 紀時雖然社死了一小會,他也認真欣賞了別人的作文,像黃雅瓊的作文他就覺得特別好,用詞很出眾,情感又很真摯,屬于作文寫作的全能戰士。 “我什么時候能寫出那種水平的作文???”紀時忍不住感慨。 “你可以的?!痹┤慌呐乃绨?,“這篇不就挺好嗎?” 值得一提的是,曾泰然“我的爺爺”開篇的作文又入選了語文老師的優秀范文實例,不過對比其他人不好意思的表現,他全程抬頭挺胸,一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淡定模樣。 對爺爺系列作品無比了解的11班學生紛紛投來敬佩的視線。 所謂一招鮮吃遍天,原來如此。 他們很好奇,曾泰然是不是真打算寫到高考結束了? 第52章 日常 依舊是日常 語文課后是一節英語課,本來該上數學的,數學老師有事請假,和英語老師換了個班,明天的英語改上數學。 他們上午已經上過一節英語課了,上午主要是講昨天做的練習卷,所以下午英語老師大概也沒課可講,讓他們把書合上開始默寫單詞。 大家紛紛露出苦瓜臉。 最近做題練習多,英語老師已經很久沒叫人上去默寫單詞了——一般來說,老師不催的事情他們是不會去做的,大多數人的主動性都很差,除非是那種真正熱愛學習的學霸。 “李力,潘高峰,你們倆去黑板上寫?!?/br> 被喊到兩個人頓時一副被雷劈中的神情,屁股像被502膠粘在椅子上似的,英語老師催了很久,才不甘不愿地從椅子上起身,兩人對視一樣,相互釋放著“你會嗎”“你覺得我會嗎”的眼神,最終,確認對方和自己一樣什么也沒背之后,他們才認命般嘆了口氣。 “第一個單詞,工業化的?!?/br> 紀時在單詞本上寫了industrialized這個詞。 他的單詞本是小學生才會買的那種四線格本,又薄又軟,但是這樣寫出來的單詞很工整,也算能起到練字的作用,他有時候就是會糾結這種旁人不在意的細節。 “第二個單詞,準確的,確切的?!?/br> 這個詞應該是precise,如果他沒記錯的話。 “第三個詞,闡明,使清晰易懂,澄清;凈化?!?/br> 基本上老師念出一個單詞的第一種意思,紀時就能把單詞完完整整地默寫下來,這說明他這段時間背單詞還是很有效果的,沒白下功夫。 黑板上,李力把最后一個clarify寫出來了,前兩個詞空在那里,潘高峰是一個也沒寫,面前一片空白,他把腦袋扭到李力那邊,扭了一會,終于也慢吞吞地在黑板上寫了一些字母,紀時仔細一看,他好像寫成了charity,不得不說,這兩個單詞的確挺像的。 默完單詞,英語老師也沒叫課代表把默寫紙收上去,因為從李力和潘高峰兩人的默寫情況,她基本已經能猜出其他人究竟默成什么樣了。 她把十個單詞和語義都寫在黑板上,讓大家對照著訂正。 這節課改講的卷子也講完了,沒有新資料可講,英語老師干脆又把what,which,when這幾個詞的用法在黑板上強調了一遍,例句寫了滿滿一黑板。 老師寫多少,紀時就在筆記本上抄多少,抄到最后手腕都酸了。 剩下的時間,趁著英語老師在座位之間答疑的時候,他們這一圈人把老師圍住,請她講強化班練習卷里的幾道難題。 英語老師早知道他們搞到了強化班的卷子,她也沒有在別的班聲張,只在一邊幫他們分析某道題為什么填某個選項。 “李老師還是很厲害的?!痹┤秽止镜?,“我之前上了一個輔導班,那個老師對著答案講試卷,她把c答案看成了d,還在那講了好幾分鐘為什么選d,后來大家提醒她才發現?!?/br> “李老師好歹是金陵師大畢業的,咱學校一年能有多少個考進金陵師大?” 金陵師大好歹是正經的211高校,省內師范學校的頭把交椅,z中一年不過500個一本,一本里能上金陵師大分數線的未必有一半。 畢竟省內高校的錄取分都有些溢價,超一本線幾分的學生基本要杜絕上一本大學的心思,挑一個二本的好專業就足夠了。 …… 等下午的課都上完,全班都在做練習卷的時候,老驢才姍姍來遲,把紀時的補習試卷還給他,順便告訴全班,他作為本班班主任為大家搞來了其他班都沒有的福利——額外的一套化學試卷。 “切~” 大家只能默默在心里鄙視,不能把鄙視呈現在明面上。 收到試卷紀時才發現,什么福利,基本上就是他這段時間補課的練習,其中雖然也有老驢結合知識點自己出的題,但那股熟悉感……紀時不想多說了。 “另外,最近天漸漸冷了,大家多穿兩件衣裳,別把自己搞凍了?!?/br> “大家用電器的時候也要小心,少用大功率電器,可能引發火災,2班之前有個同學在家被熱水袋燙傷了,你們怕冷用熱水袋的也要注意?!?/br> 紀時自己平時不太用電器,他想了想,回頭要和他媽多說一聲,出租房里的電器都集中在一間屋子里,確實不太安全。 各科的試卷發下來之后,紀時先把做得快的幾套試卷給寫了,然后專心致志攻克物理和化學卷。 “周偉樂,你物理和化學寫完了嗎?” 周偉樂在后面回答他:“物理好了,化學還差幾道題?!?/br> “那等我寫完了,你記得把試卷借我看看?!?/br> “把你英語借我?!?/br> 紀時比了個ok的手勢。 他借周偉樂的物理和化學試卷當然不是想抄,就是想對一下答案,看看自己的正確率怎么樣。 補課之后紀時做題的速度更快了,正確率也更高了,加上前后坐著姚蒙和周偉樂兩大理科高手,紀時感覺下次月考他應該能考個不錯的分數。 現在已經是12月初了,z中這邊卻并沒有透露出要月考的消息,不過11月的月考時間本就往后拖了拖,12月可能也要拖。 “會不會搞全縣聯考,或者和另外幾個縣一起搞全市聯考?” 紀時印象中,他在z中的日子里,學校和其他學校一起參加聯考的次數好像不太多,對下面的鄉鎮高中,z中基本是能夠碾壓的,但是對其他縣和上級市的聯考,z中的平均分一般都比較高,但頂尖的學生卻未必能考過人家。 他就讀的那一屆,z中已經漸漸開始走下坡路了。 這大概也是很多縣一級高中的縮影,老師還是那些老師,教育資源依舊有所傾斜,可學生卻一屆比一屆少,很多孩子都被家長帶到外地去讀書,享受地級市乃至省會城市的資源,還留在本地讀書的學生越來越少。 紀時他們那時候就有這樣的例子。 似乎是本地一個很厲害的家長,孩子本來都去姑蘇讀書了,但是成績一直不行,又在那邊瞎玩,后來就被接回了z中,直接插進了最好的班。 具體情況紀時也不了解,因為也不是他們這一屆的。 一般來說,z中根本就不接收插班生和復讀生,成績差的學生更是不會接,但那個學生確實是進了,還是在z中參加的高考。 “管他呢?聯考還是高考都得自己去考,分高分低都是自己考出來的,最多學校丟臉罷了??捎植荒芤驗閬G臉就不參加,不參加不是更丟臉?” “咱們學校又不差,誰說聯考咱們排名就靠后了?” …… 紀時物理和化學的試卷一直到晚自習才寫完,寫完之后他就立刻拿周偉樂的試卷去核對,一張試卷差不多30個小題,紀時有足足25題答案和周偉樂是一樣的。 這個結果讓他有些振奮,因為之前他也和周偉樂和姚蒙對過答案,正確率絕對沒有現在這么高! 周偉樂正好瞥了眼他的試卷:“紀時,你很可以嘛!” “是不是超牛逼?” 周偉樂沖他豎起大拇指:“就進步速度來說,你這個成績真是夠可怕了?!?/br> 紀時現在還會錯的都是那種比較難的題型了,中等難度的題他基本都能全對,而且難題也或多或少有些思路。在他們物理老師和老驢的認知里,難題就是用來區分a 、a和b這幾個等級的。 紀時現在差不多站在了a等的邊緣,拿b絕對已經穩了。 不過紀時是不愿意拿b等的,老驢他們幾個老師也不愿意,要是一好好的金陵苗子去了二本,物理老師和化學老師還要不要面子? 怎么好好的孩子語數外能排進年級前十,物理化學連前20%都進不去呢? 忒丟人。 …… 紀時受了鼓勵,不由開始對月考摩拳擦掌。 做完五套試卷之后,又做了一套老驢的福利和強化班英語卷,距離晚自習結束還有一段時間,紀時趴在課桌上緩了緩,換另一份化學資料做。 到了這個點,班里人心思也基本都不在看書上了。 有人拿了零食吃,有人把小說書攤在桌上光明正大地看,就連姚蒙都拿了本《青年文摘》看里面的心靈雞湯,這年頭的雞湯特別多,還一個個編得特別像樣,一不小心就會中毒,不過無聊的時候拿來解解悶還是很不錯的。 快下課的時候,更有別的班的學生溜進他們教室后門找他們班人玩,也不是玩游戲,也不是打牌,就幾個人聚在一起聊天也挺有意思的。 反正這個點老師們也都回家了。 冬天太冷了,汽車還算普及的年頭,老師們要么騎小電驢要么騎自行車,風呼呼刮著可不好受。 紀時看了10頁的參考書,把參考書對應的習題都寫完了,寫一會他就要站起來稍微活動一下身體。 “na的化學反應公式,2na ……” 這本參考書上有化學方程式大全,從堿金屬到氮族元素應有盡有,類似于萬能寶典的那種形式,對紀時而言還是很有用的。 他這段時間是真真切切學到東西了,所以再看到這些化學公式,它們看起來也變親切了很多。 他覺得,這就是他從學渣向學霸轉變的過程,以學霸的眼光看,以前討厭的東西也會在不知不覺中變得可愛起來,化學是這樣,物理也是這樣。 …… 這一天紀時照例回宿舍睡,姚蒙等著和他一起回去,他已經把東西收完了,站在紀時桌邊看紀時收東西。 紀時正在摞參考書,一本接著一本,摞成厚厚的書山,他桌上的試卷也堆成了山。 很多參考書他都看過了,做完的題也有不少。 那…… 紀時從桌子底下的紙箱子里翻了翻,終于翻出一本色彩醒目、字體很丑、名氣超大的參考書系列—— 正是那本傳奇的《五年高考,三年模擬》。 紀時很想說,這個時候的《五三》絕對沒有那么火,曲一線2008年推出的這個系列在如今的高考市場上只是個小弟,王后雄的魅力要更大一些,只不過誰能想到,n年以后的《五三》居然火成了一個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