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高考那一年 第16節
事實也正是如此,12點前,紀爸和紀媽來催了他好幾次,紀時嘴上應著,思維卻徹底沉浸到看書這件事情上了。 翻完一整本化學書,他又把參考書和練習卷反復去看,一直到最后不再看化學、轉去做語文試卷時,他才慢慢有了一絲困意,沒辦法,語文的默寫題和閱讀理解是絕對的催眠神器,紀時甚至覺得自己會寫睡著。 還是明天再繼續吧。 第21章 天才本才 繼續做題 放假回家一般很難安穩,紀時除了回來那天晚上是在家吃的之外,第一天在二姑家和外婆家解決了午飯和晚飯,第二天小姑又打來了電話,讓去她家吃飯——不止是中秋國慶,幾乎只要是孩子們都回來的假期,都是各家包一餐,飯菜的內容也都大同小異。 紀時第二天起得遲了些,看化學課本看到11點,才和表姐騎了一輛車去小姑家,表姐把電腦也帶上了,電腦里有她下載好的《筆仙》系列,作為一個恐怖片遠離者,紀時很不理解他的表姐表妹們為什么就喜歡看這種東西。 他也不記得是哪一次了,電影里那個鬼從垃圾袋里伸出爪子的時候,紀時有半年沒敢吃雞爪,連垃圾袋都換成了淺色的,生怕自己一不注意有什么東西從垃圾袋里鉆出來。 不過也是借筆記本的光,紀時終歸是把《l改變世界》看完了。當年看漫畫的時候,夜神月的結局讓他深感震撼,可電影進行到了第三部,他卻沒有了看第一部和第二部時的驚艷感。 ——這大概是時間的力量。 吃飯的時間不長,可是紀時估計小姑會留他們吃晚飯,因為小姑家隔壁長年開牌桌,就這會吃完午飯,紀爸和二姑父已經被催促著上桌了,紀爸不回,二姑也不回,幾個小孩只能都留在小姑家。 紀時帶了物理和語文的試卷,另外還有兩科各自的參考書。 表姐和表妹都知道他今年到了關鍵時刻,也不打擾他,房門一閉開始看鬼片,紀時隔著客廳都能聽到她們瘋狂的尖叫聲——其實她們也怕,看上半個小時就要出來喘口氣,去廁所還得互相陪著。 只是這話不能提,提了他就得挨揍了。 …… 語文和理科不一樣,靠的還是日積月累,平時看書多的人比不看書的人做起題來更加得心應手,所以紀時除了背課文之外,也盡量多看點書,不過高三課程緊,他看書的時間被一再壓縮,看的更多還是蘇教版的語文選修。 比起書店里推薦位的暢銷書,其實選修課本里節選的都是經典,閱讀本里甚至有瓊瑤阿姨的散文,文筆漂亮又深情,讓人覺得她能紅那么多年不是沒有道理的。 紀時前面幾道題都寫得挺快,到閱讀理解就慢了下來,他也做過不少語文試卷,感覺語文卷越出越不講人話了,尤其是那些要揣摩作者情感的題,讓人深深感覺到出卷人思維的發散。 但是不會寫也得堅持,這可是三分之一的高考分數。 作文是一道和夢想相關的題,紀時的《范文大全》里數量很多,不過紀時總覺得,現下出版的作文集選并不是很適合他,有些范文寫得很美,但紀時百分百確定,就他的寫作水平,十年之后也沒法寫出那種韻味,還有一些情感濃度明顯超標,甚至有些油膩了。 紀時特意去看了這幾年的蘇省高考滿分作文,比起他松散的寫作風格,滿分作文的結構更嚴謹,既有理性的表達,也有情感的抒發,而且很真摯。 看著人家的滿分作文,紀時默默把對自己的要求又調低了一些。 70分的作文,他爭取拿到……50分? 要不還是55吧,作文先扣20的話,前面至少扣20,他還能考到120嗎? 紀時一邊轉著筆,一邊思考作文該怎么寫。 一篇作文再快也得寫40分鐘,還得情感真摯又有條理,如果是現實生活中就有的例子紀時還能寫得不錯,可如果是和現實關系不大的題材,紀時就很難把握了。 他的同桌曾泰然一個爺爺的例子從高一用到高三,每篇作文里開頭就是“我的爺爺是一個老農民,他的人生經驗……”,首先,曾泰然他爺爺根本就不是農民,反而是政府里退休的,但他硬是靠爺爺殺出一條血路,每回作文分數都不低。 就是他們語文老師老嘀咕,讓他下次換個人寫,老師提了他就改成“我的奶奶是一個老農民……”,分數也不錯,以至于有一陣子他們班寫作文必“我爺爺如何”“奶奶如何”,語文老師看了都無語。 紀時從第一個字開始憋,怎么說呢,有這個時間,他寧愿獨自寫一張數學試卷,也不想把自己頭發揪禿。 而且寫數學題給人一種通關的滿足感,寫作文卻絕對不是這樣,那種感覺就像他寫了一坨屎,本來只有他一個人看的,現在卻要讓全世界都欣賞到。 硬生生憋夠了八百字,紀時長舒了一口氣,他從隔壁房間出來透口氣,看鬼片的那個房間,尖叫聲已經掀破了屋頂。 ——他不能理解,但他大為震撼。 她們看的鬼片已經從《筆仙》變成《老師的恩惠》,還有《女高怪談》之類的,都是韓國片,還有幾個俊男美女,紀時他們班有男生看鬼片,都是看的泰國片,據說內容更恐怖,紀時從來不看,他好歹一個人住宿舍,晚上想去廁所也不好意思找人陪。 搞定一套語文試卷,再寫物理試卷就輕松多了,雖然物理卷子他不會的題其實更多,不過寫的時候寫慢一點還是會有思路的,答案出來也基本能知道自己是對是錯,不像語文,自己精心準備的答案說不定一分都拿不到。 不過相對來說,紀時的物理基礎確實不太行,雖然他已經翻完了三年的物理課本,也能寫完一套物理卷,但正確率畢竟是一個問題。 紀時打開物理筆記,仔細回憶著老師課堂上講過的內容,尤其是那些他沒有把握的題,紀時翻筆記的時候更仔細地去核對。 “時時,出來吃螃蟹,小雨,菲菲,都出來吃螃蟹!” 紀時的思維被小姑的吼聲打斷,一看鐘,時間也到5點半了,天已經快暗下去了。 小姑的聲音特別響,隔壁看鬼片的被嚇了一跳,過了好一會才出來,紀時也有些疑惑,中午明明已經吃過螃蟹了,怎么晚上還有? 這個時節的大閘蟹還不算特別肥,本地有大閘蟹,不過相對來說,還是隔壁縣的籪蟹更出名,味道也很香。 出來之后,蒸籠上擺著幾個蟹鉗超大的大螃蟹,紀時才發現,這不是河蟹,而是海里的青蟹。 “這是閘口那邊人家養的青蟹,你小姑父托人買的?!?/br> z縣靠海,住在海閘邊上的那一片被本地人叫閘口,那邊既有專門養鰻魚的,也有拾泥螺的,更有出海捕魚的,生態和紀時他們專門種地的這一片完全不同。 也是因為z縣本身面積夠大,下屬的幾十個鄉鎮都有各自的特色。 青蟹吃起來比河蟹爽很多,因為個頭夠大,蟹鉗上的rou尤其多,而且這個時節的青蟹也足夠肥。 有了螃蟹吃,幾個人恐怖片也不看了,作業也不寫了,只專心致志地吃螃蟹,本地產的海鮮在本地價格不貴,可到了外面價格至少翻一番。 “你們高三就放4天嗎?”表妹陳菲問,她和紀時一樣在z中,不過今年剛上高一,“我們放8天假?!?/br> “羨慕?!奔o時嘆了口氣,“不過我們如果放8天,試卷估計要堆成山了?!?/br> “我們作業也不少,足足9門課,每一門作業都要寫?!?/br> 蘇省這邊,高一是9門課,每一門都要參加考試,高二分班之后是3 2模式,另外四門非選課也要學,因為還有小四門考試,即其他省份的學業水平考試,等小四門結束之后,課程才正式以五門主課為主。 小四門在高考里也算分,一科a等1分,四門全部a等高考里可以加5分,紀時只有三門a,也就是說,他雖然還沒開始參加高考,總分已經比小四門全a的少了2分。 陳菲現在也處于低落期,畢竟剛從鄉鎮初中考去z中,加上她也有些偏科,在班里也是不上不下的成績。 如果適應得好的話,到高二,尤其是分班之后基本穩定下來,成績會逐步上升,如果穩定不下來,就像高中時候的紀時,只會一路頹廢到高三。 等他們螃蟹吃完,紀爸和二姑父也終于從牌桌上下來了,紀時添了些飯就繼續去做物理題,反正天已經黑了,紀爸今天不可能再去地里干活了,也就說不準回家的時間。 紀時并不知道,飯桌上,家里人都在議論著他。 “時時現在真用功了,今天下午小雨他們在看電視,他沒往東邊跑一步,一直在寫作業?!?/br> 紀爸聽到這話有些高興,不過嘴上還是謙虛:“我倒希望他稍微有個度,別一直悶在家把眼睛搞壞了?!?/br> “視力是要注意哎?!毙」谜f,“營養也要跟上了,我今年上半年還在愁,時時的心思不在學習上該怎么辦,現在總算不要愁了?!?/br> “他是認真,不是裝樣子的?!?/br> 紀時在屋里寫作業,飯廳里吵鬧的聲音都低了不少,大家都不想影響他。 紀時第一套物理試卷基本寫完了,他把試卷上自己沒把握的題勾出來,去書上找依據,又去翻參考書,他倒是想像做化學的時候那樣看試卷,可惜物理試卷沒帶夠,他這次帶回來的資料以化學為主。 紀時在筆記本上把要查的資料寫下來,等回學校了再說。 第一套物理試卷做完之后,紀時又拿出第二套寫,比起做第一套的狀態,第二套就要順暢多了,畢竟他查了不少資料,算是重新復習了一下知識點。 不過這次各科老師似乎都約好了,布置的練習卷難度區分都很明顯,第一套相對簡單,第二套難度成倍增加。 紀時做完卷子,連著給姚蒙發了幾條信息。 “我也覺得這套卷子難多了?!币γ稍趒q里問他,“最后一道選擇題你選的什么?” “a?!奔o時解釋道,“我算了很久,最后覺得答案還是a?!?/br> “你講講看?!?/br> 物理題的解答在qq打字太麻煩了,紀時正要發自己的解題思路過去,下一刻電話就響了,姚蒙熟悉的聲音響起來:“qq不好發消息,你就在電話里講,我看看你是怎么想的?!?/br> 紀時找到草稿紙,在草稿紙上把步驟重寫了一遍,又按照步驟給姚蒙講了一遍。 “是這個思路啊?!币γ杉m結了片刻,“我再想想?!?/br> 他也沒有想太久,畢竟物理也是姚蒙的長項,加上這年頭的電話費不便宜,姚蒙也不好意思浪費紀時的錢。 “對了,我明白了!”電話里傳來姚蒙驚喜的聲音,“是這個思路對吧?” 他把他的想法和紀時復述了一遍。 “我就是這么想的?!?/br> “get了?!币γ伤賾鹚贈Q,又在電話里把那兩道紀時不太懂的題給他解釋了一遍。 紀時只能感慨,高手不愧是高手,他在這邊糾結了半天的題,姚蒙給他一點撥他就開竅了。 等一套卷子上所有的難點都被解出來了,紀時也不由自戀地想,其實他說不定也是天才來著?只不過他以前的才華被埋沒了,現在終于到了天才閃亮登場的時刻? ——他需要被打醒。 今天來小姑家這一趟總算沒有浪費時間,他手邊只剩下一套語文試卷和兩套化學卷沒做,化學卷他是打算留到最后一天寫的,雖然最后一天下午就要去學校報道,但晚自習老師們也不會收試卷,5號就開始月考,至少要7號老師們才會開始講這幾套練習卷——恐怕還得推到月考卷講完之后。 6號才考化學的話,意味著紀時還可以有兩個晚上繼續復習化學。 第22章 期待奇跡 紀時的考場號…… 果然,第三天早上,紀媽還在問紀時中午想吃什么,大姑的電話又打過來了,這就是親戚們住得近的壞處,吃飯都是巡回式的。 去了二姑家,又去了小姑家,大姑家自然不能不去,那自然地,今晚這一頓就定在了紀時家。 大姑是紀爸兄妹里年紀最大的,已經快60了,幾兄妹不想她太累,就隨意吃了些飯,紀時在家把語文試卷寫完,又把自己已經做好的試卷回顧了一遍,包括數學、英語、語文和物理這幾門。 從大姑家回來,一群人又集中到了紀時家這邊,這兩天村里人多,也有打牌的人,下田的人照舊下田,倒沒有干擾到紀時。 接下來的時間里,紀時全副精力都集中到了化學上。 從課本、筆記到參考書,他把所有有用的材料都放在手邊,連帶試卷一起,紀時沒有急著動筆,而是從課本開始一點一點去過,反正時間還夠。 紀媽中途給他送過一波排骨湯,還有肚肺湯,新炒的泥螺也給紀時嘗了兩口,因為紀時特別愛吃這個,表妹陳菲也把作業帶過來了一起寫,文科的她自己寫,理科的她會問一問紀時。 家里這幾個小孩里,陳菲其實才是最認真的一個,她高考的成績也不算特別好,不過特別有規劃,本科畢業之后就去讀了研究生,應屆又考上了公務員,算是幾個小孩里最順利的。 小姑擔心陳菲影響紀時寫作業,想讓她到另一個房間去寫,紀時倒不介意,他覺得,自己的基礎還不一定比陳菲好。 ——其實陳菲也是這么認為的。 她之前問過紀時題目,對于紀時的水平心中有數,不過這次她問了幾道數學和物理題,紀時的思路讓她相當驚訝——答得快也就算了,思路還很清晰,以她的思路絕對想不出,但是知識點又的的確確是他們現在學到的。 紀時居然還找她借了化學課本,她本來以為紀時是裝模作樣來著,誰知道對方居然真的踏踏實實地在看。 陳菲只好埋頭寫自己的作業,看到紀時那么認真的樣子,她也不好意思打擾對方。 看了整整兩個小時,紀時腦袋靠在椅子上,整個人放空了好一會,才讓自己宕機的大腦稍稍恢復了一點清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