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招娣的重生 第48節
書迷正在閱讀:縮水后我扳彎了死對頭[修真](GL)、我靠拾荒稱霸三界、甜到最后應有盡有[快穿](GL)、風刃之芒、繞床弄青梅(GL)、穿成流放文的極品小姑(穿書)、聽說那個Omega又炸翻全場了(GL)、穿成反派boss的替身情人[穿書](GL)、戀愛嗎,我藏貓糧養你、追妻火葬場被小叔叔截胡了(穿越)
宋詩遠搶過小妹的筆記本,借著路燈微弱的燈光仔細看首付和貸款的數字,心里百般滋味,那就是說,其實出門打了幾年工的人都能買得起城里的房子!可誰也沒想過要跟銀行貸款!更沒有誰成功過! 宋秋鳳也想起了自己打工幾年寄回家的幾萬塊,又氣又心疼,還想打自己幾拳,蠢死!辛辛苦苦賺的錢用來買房多好! 徐山平怯怯地說,“可是……得背二三十年的債??!這……萬一有個什么事,還不上銀行的錢怎么辦?誰能保證自己沒個病沒個災呢?” 余自新反問他,“你不買房,就能保證自己將來二三十年里沒病沒災?” 徐山平語塞。 余自新又問,“老家每年都有人起新房子,錢不湊手就問親戚借,是不是一樣得每年還錢?” 徐山平點點頭,不僅如此,逢年過節要加倍送禮還人情,以后人家問你借,你也不能不出。跟銀行借錢可不用這樣。 余自新漸漸怒氣上涌,繼續問徐山平,“還有,你和我大姐過兩年結婚了,你想過孩子要怎么養么?孩子沒有戶口怎么上學?借讀?以后中考高考怎么辦?課本都不一樣,怎么回老家考?還是,孩子一生下來就送到老家,你一年就春節那幾天回去看看?” 想到這兒她就火大。他每年春節在家兩周就滾蛋了,爹媽、孩子、一家的事全丟給大姐,還有他那個糟心的媽——就這還一副自己是家里頂梁柱的樣子! 靠,拳頭又硬了。 現在還沒留守兒童這個詞,可村里出門打工的年輕人越來越多,不少孩子是被老人帶大的,一年只能見爸媽幾天,爺爺奶奶溺愛,父母未能盡到責任感到愧疚,往往對他們千依百順;老人本身受教育水平低見識也少,更不懂怎么輔導,孩子的學業全憑自覺,成績能好到哪兒去? 于是他們長大后又重復父母的軌跡,初中畢業就進城打工,可這時世界已經變樣了,當年父母進城時的低端產業逐漸轉移到更落后的國家,工作更難找,又沒有技能,從小在溺愛中長大,不通人情世故,受不了流水線的枯燥和高強度勞動,有人被拉長罵了會跳起來跟拉長對罵…… 城市很大,卻不是他們的。 那么,回鄉下務農?很多人從來沒干過農活。 怎么辦?于是有人靠在網吧中玩游戲暫時麻痹迷茫和失望,一不小心又陷入更深的困境。最后做著每日結薪的工作,干一天,在網吧玩三天。還有人急著用錢,賣掉自己的身份證、微信號…… 宋秋鳳默默在心里發誓:我一定不讓我的孩子只念完初中就去打工。只要她能念,我就一直供她,就像二姑和姑丈供雯雯那樣,劉阿姨和林伯的女兒在國外的大學念完了博士!如果我的女兒也有這個本事,我一定也讓她念! 徐山平看看秋鳳,再看看兩個meimei,她們都沉著臉在思考,小妹還在筆記本上寫字。 唉,看來,大到國家,小到個人,都得制定五年計劃。他也逃不掉! 果然,小妹發話了,“這幾天不能營業,剛好可以想想自己的五年計劃!明天晚上咱們再討論!” 嘖,這比上學時還嚴呢! 第54章 促銷預熱 優惠券復印的也可以用!…… 天公作美, 連著幾天都是晴天,房子粉刷的氣味散得差不多了,四個人在院子里搭蚊帳露宿也沒挨淋。 宋秋鳳和徐山平跟著城哥辦好了各項手續, 就連余自新和宋詩遠也去防疫站打了甲肝乙肝疫苗, 辦了健康證。免得被誰挑刺。 證件辦齊全了, 軟裝修也搞的七七八八了。 余自新跟峰哥要了幾個水磨石的洗碗池, 這種水槽笨重得很, 還很深,不管是洗碗還是放在廁所都不好用,老房子拆遷之后扔在工地好多, 用來種花正好。 家屬院里喜歡種菜種花的人不少,后面的幾棟樓門前都開辟的菜地花池, 看院門的王老太太幫三姐妹跟鄰居們要了幾棵香蕉樹,龜背竹,還有些雜七雜八容易活的花草,宋秋鳳趁機給人送些她做的試驗品丸子,小妹說了,這叫睦鄰友好。 她虛心請教鄰居們, 口感怎么樣?咸淡如何? 還真有人給她出主意呢!g市拜神的人多, 吃素的人也多,你這幾種素丸子做的不錯,要是高湯也做一個素的,鄰里們也有人買。 這主意正中秋鳳下懷。她就發愁寒暑假這幾個月沒生意呢,要是能把素丸子做出名堂,那以后就多一份收入來源。 隔天她拉著徐山平去書店看書,兩人花了一上午時間抄了好多素食菜譜,回來連做了幾天素菜, 反復調配,用胡蘿卜、香菇、黃花菜、玉米和洋蔥做出來素高湯了,加上香茅和姜調味,濃香撲鼻,味道居然不比用豬骨雞架子燉的高湯差,湯汁還更清亮。 周一晚上7點,宋詩遠和余自新去美術學院上第一節 素描課。 老師講明暗關系的時候,余自新醍醐灌頂——這不就是高光、修容的原理嘛!還有怎么涂眼影才能把眼睛畫得更大更有神,怎么讓五官揚長避短,把注意力吸引到面部最美最有特點的地方……哎呀,這課程報的太對了! 她興奮了一節課,回家路上跟二姐不停地說,回到家又抓住兩個jiejie當試驗品給她們畫妝,檢驗理論。 宋詩遠要到周四上水彩課時才有類似的感想。 老師講了色彩之間的關系,讓他們回家后自己用水彩做一套色卡,她做完后,把最近買的雜志重新翻出來,剪下一些模特的服裝圖片,先按照色系分類,再按照冷暖重新分類,又給不同顏色的衣服搭配,嘗試撞色,再做同色系的搭配。哎唷,這可是門大學問。 周五這天中午,四個人提著兩個保溫箱的丸子串串去中大。 大家兵分兩路,徐山平和宋秋鳳去了離一號教學樓最近的食堂,宋詩遠和余自新去另一個大食堂門口。 11點半開始,陸陸續續有學生下課了,宋秋鳳打開擴音喇叭,“串串香,串串香,魚丸rou丸香菇丸,吃完一串你還想!物美價廉!歡迎試吃!” 有人認出她,“阿姐,你們要正式開店了?” 宋秋鳳遞過去一串丸子,“對!周六開業,今天免費試吃!來一串試試!” 免費??? 那誰不要! “阿姐給我也來一串!” “別急別急!”宋秋鳳掏出一疊傳單,“開業優惠券!明天拿著優惠券來能享受優惠,買五串還送一串!復印有效!” 只一會兒工夫他們倆就被里三層外三層的學生圍住了,徐山平剛開始還膽怯,忙起來也忘了,提前練過的幾句廣東話現在有八分熟了,“一串三個不同口味,這是你的優惠券!” 優惠券是宋詩遠和余自新商量著畫的,一張是四分之一的a4紙大小,上半截畫著“姐妹串串香”和店地址的示意圖,下半截畫了五個小長方框,每個都是一張優惠券,已經剪開了,撕下來就能用。 也就十幾分鐘,他們帶來的一百串丸子全送完了,有人沒領到試吃的丸子,“優惠券還有么?” “有!復印的也有效!” “開業當天還有更多口味!” “芋圓串串也有么?” “當然有!” 兩百張傳單一眨眼的工夫也發完了,徐山平擦擦汗,“媽呀,這比擰一個小時螺絲還費勁呢!”他現在心還砰砰亂跳。 兩個人背著空箱子順著食堂和教學樓之間的路走,擴音喇叭還開著,不少學生問,“還有優惠券么?” “沒啦!不過可以問有優惠券的同學復??!”“復印的也有效!” 宋詩遠和余自新也是同樣套路,她們倆站在另一個大食堂門口,優惠券剛發了幾分鐘,食堂管理的人出來趕人,“不可以在這里賣外面的吃的!再不走就沒收!” 姐倆也不爭辯,趕快走了。 周圍的學生們憤憤不平,“食堂東西又貴又難吃,還不給人進來賣!想吃點好的要跑到校園外面去!” “也不知道食堂攤位都是誰家親戚承包的!” 食堂管理員大言不慚,“這是為你們健康負責!誰知道外面來的小販做的東西臟不臟,你們吃壞肚子怎么辦?” 東邊不亮西邊亮,中大的大食堂有八個呢,再去別的唄! 兩人也一邊走一邊播放喇叭的錄音,效果還更好了,不斷有路過的學生向她們索要丸子和優惠券,還有人從反方向追來的,說是嘗了別人拿的丸子就來討優惠券了。 “明天開業,大家一定來哦!” “靚女,你們不賣衣服了呀?”有人認出她們了。 宋詩遠微笑,“賣!從下周起,每周四營業?!?/br> “每周四?就賣一天?” “是啊,我們的衣服都是外貿貨,本來貨源就不多,不過選出來的都是精品?!彼卧娺h已經和金姐簽了合同,下周二正式上班,一周休兩天,周末這幾天是必須要去金姐那的,周一她想和大姐他們一起休息一天,那就只能是周四開自己的小店了。 賣了兩□□服,她對大學生們的消費規律有了大概的了解,主要客戶群還是女生,尤其是大一到大三的女生,大四女生要工作了,不可能穿著牛仔短褲和t恤去上班,如果是更正式的衣服,她們寧愿花多點錢去商場而不是街邊小店買。 而大一到大三的女生在買衣服上的預算天花板不是很高,夏季的衣服單價最好不超過五十,如果是連衣裙可能更高一點,夏季可能還買的頻繁些,因為要天天換,秋冬衣服單品預算高一些,但是一季可能只買一次。最多兩次。 這樣一算,還真應該搞小妹說的“饑餓營銷”。 雖然營業一周只有一天,但“營銷”可以不止一天??! 時不時搞點促銷噱頭,送小禮品,做宣傳,現在有了單獨的隔間,當初她和小妹商量的“一次性消費滿100送一次化妝體驗”也可以搞起來了,還可以像貝斯塔曼書友會那樣搞會員制,會員有積分,享受優惠,還可以專門定制搭配…… 嗯,先幫大姐把店開起來,再和小妹慢慢商量這些。 發完傳單回到家,四個人又各自忙碌起來。 宋詩遠和余自新把店面最后清掃一遍,桌椅全擦得光可鑒人,門前幾個種上花花草草的水磨石水池再調整下位置,讓芭蕉葉子對著街道,營業證、健康證昨天就放在相框里掛在店堂墻上了,再調整一下角度,務必要整齊好看! 宋秋鳳和徐山平又去了趟菜市場購買原料。 兩人騎著電動三輪,這心也跟三輪似的蹦蹦蹦個不停,徐山平隔一會兒就問,“明天會不會沒人來???”然后自問自答,“肯定不會!今天試吃的學生都說好吃!咱們用心做的吃食,不怕賣不出去!” 一會兒他又問,“要是賣不完可怎么辦?”宋秋鳳答:“沒事,咱有冰柜呢!” 高湯夠不夠用?碗筷呢?要是提前賣完了可怎么辦?去圣誕市場擺攤的時候不就鬧過這一出? 兩人算是把能想到的問題都問了一遍,齊齊舒了口氣,徐山平回過頭,和秋鳳一起笑了。 買完菜,經過一家賣糕餅點心的店時,宋秋鳳突然停住,拉拉徐山平,“你看!” “誰要過生日了?詩遠么?” “唉,我讓你看那個——”宋秋鳳悄悄指店里做蛋糕的師傅,這家店賣的酥皮雞蛋糕,現做現賣,玻璃櫥窗后面,師傅正往一個大鍋里打雞蛋,一邊打蛋一邊攪拌一點不耽誤,因為人家用來攪拌面粉的是機器! 一個吊扇去掉風葉,換上一個兩根鐵絲捆的罩子,就像個特大號打蛋器! 徐山平會意。 他們攪拌食材也很用得上這東西! “你不是怕做的慢么?咱也搞這么個幫手!”宋秋鳳把手里的rou菜塞給徐山平,走到櫥窗前跟蛋糕師傅搭話。 她打聽出來了,這個攪拌機是人家自己改制的,倒是不難改,吊扇和鋼絲在舊貨市場都能買到。 兩人匆匆跑回家,又急沖沖去了舊貨市場。本想著就買兩個舊吊扇呢,結果還買了兩個臺扇,一臺只剩下內筒的單缸洗衣機。臺扇正好給宋詩遠的小隔間還有徐山平的廚房改造臥室用,單缸洗衣機再配個大塑料桶,又能洗衣服,又能洗菜! 余自新感嘆,“哇,這下產能翻倍了!” 第55章 開業大吉 充完電,人更精神了,做什么…… 周五這天四個人起了個大早, 再把各項準備檢查一遍。 正忙著呢,花店的人來了,林通求真買了兩個花籃送來, 這邊花籃剛擺好, 又有人送花籃來, 黃阿姨、劉阿姨一人送了一個。 花籃擺在店門外, 一看就氣派熱鬧了許多。 入鄉隨俗, 他們開店也請了吉時,十點一刻。優惠券上寫的開業時間是十點,這時已經來了不少學生, 人氣也有了,到了吉時鞭炮一放, 余自新和宋詩遠在人群里率先鼓掌,宋秋鳳和徐山平挑起蒙在招牌上的紅布,眾人歡呼著進店點菜。 林通求來的正巧,揭幕時他走到店面前面,看見大大的“姐妹”兩個字,下面是“串串香”, 還有幾個串串型的霓虹燈, 想必晚上亮起來十分惹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