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光艷 第75節
正德帝費了一點腦筋才記起來,王恪不就是太子妃的哥哥,太子的大舅子嗎? 理清了關系,正德帝心里很不痛快,韓皇后得寵后便在他耳邊吹噓家中兄弟的好,害他錯信jian臣,韓國舅才死,太子不但沒有吸取教訓,反而迫不及待地想提拔太子妃的親戚,這究竟是太子自己糊涂,還是太子妃在兒子耳邊吹了什么風? “別人都可以,王家不能重用,除非你想再栽培一個王國舅!” 正德帝破天荒地訓斥起太子來。 太子大驚,連忙跪下請罪,心中也懊惱不已,懊惱自己低估了韓國舅一案在父皇心里造成的陰影,同時也低估了父皇對政事的關心。 “你如實交待,是你自己要用王恪,還是太子妃想提拔她娘家人?”正德帝動了真火,追問道。 太子心思一轉,答道:“父皇多慮了,太子妃溫柔賢淑,從不過問政事,只是兒臣有些擔心子淵難斷與晉王的關系,覺得讓他掌管錦衣衛不太穩妥?!?/br> 正德帝瞪眼睛:“你的意思是,朕老糊涂了,連子淵是真心投靠還是假意投靠都看不出來?” 太子忙道不敢。 正德帝哼道:“你最好不敢,朕活了六十余年,看人難道還不如你?錦衣衛的事你就不要管了,提防提防你的妻族吧!” 太子而上應著,心里卻將這次挨罵記在了宋池頭上。 他恨宋池,正德帝卻惦記上了王家,派人去查查王家眾男丁現在都在什么位置上。這一查不得了,正德帝震驚地發現,王家不但掌握了京城一支禁軍,連皇城衛的統領也是王家人。 正德帝立即下旨,將該支禁軍統帥、皇城衛統領換了人。 太子得到消息,氣得差點吐血。 正德帝又盯了一陣太子,不時敲打一下,太子恭恭敬敬的,在正德帝而前不敢有任何怨言。 七月中旬,正德帝正在御花園給太子講解為君之道,如今后宮最為受寵的婉嬪突然派了宮人來報,說剛剛御醫給婉嬪診脈,竟是喜脈,婉嬪一躍成了正德帝后宮既韓皇后之后的第二個受孕的女人! 六十二歲的正德帝激動地站了起來:“當真是喜脈?” 宮人笑著道:“連著請了兩位御醫號脈,都說是喜脈!” 正德帝龍顏大悅,丟下太子便去婉嬪那邊了。 第79章 (天降綠帽) 中秋將至,虞寧初備好節禮,來了平西侯府。 如今的平西侯府,是二夫人宋氏管家,侯夫人韓氏及其兒媳韓錦竺已經在莊子上住了四個多月了。 太夫人看起來瘦了很多,顯出幾分刻薄來,老太太心情不好,虞寧初去那邊請安,沒坐多久就被打發了出來。 虞寧初樂得只與舅母三夫人說話。 晌午在侯府用的午飯,飯后虞寧初告辭,帶著微雨行到侯府前院,正好撞見沈琢從外面回來。高大威武的世子爺,神色似乎比以前更冷峻了,眉心有一道淺淺的折痕,沉穩堅毅,威嚴遠勝同齡男子。 “大表哥?!庇輰幊跚ジ6Y。 沈琢看她一眼,道:“表妹這就要走了嗎?” 虞寧初:“是啊,家里還有些事,以后得閑再來?!?/br> 沈琢點點頭,站在門前,看著虞寧初上了馬車,他便大步流星地去看女兒了,成婚前的一些薄念早已蕩然無存。 虞寧初上了馬車,想到大表哥大表嫂昔日的甜蜜,以及才幾個月大的小侄女,難免也發出一聲嘆息。如今的平西侯府,少了她們這些姐妹,連長媳也不在,冷清了很多。 次日便是八月十五,中秋佳節。 宋湘提前與虞寧初打過招呼,說今晚她們兄妹會去宮里賞燈,沈明嵐那邊大著肚子不能出門,虞寧初便讓李管事、溫嬤嬤陪虞揚兄妹倆去逛燈會了,她留守虞府。沒有好姐妹相伴,虞寧初也就淡了游興,況且她一個十六歲的大姑娘,夜里單獨出去不太合適。 虞宅里也點了一圈花燈,在院中擺上桌子端來瓜果,虞寧初帶著微雨、杏花,一邊猜燈謎一邊賞月,怡然自得。 “姑娘看,皇城那邊開始放煙花了?!毙踊ㄍ蝗坏?。 虞寧初抬頭,只見一簇簇煙花呼嘯著飛上夜空,依次綻放。 上次看這種煙花盛會,還是初來京城那年,站在朝月樓上看的,去年中秋在運河上飄蕩,錯過了皇城的煙花。 “哎,這朵煙花好像貓啊?!毙踊B著脖子點評道。 虞寧初也看見了,不止一朵,第一只貓出現后,又放了幾只貓形狀的煙花。 鬼使神差的,虞寧初想到了宋池,宋池便把她畫成貓過,此時此刻,宋池應該也在皇宮,難道…… 她低下頭,心煩意亂地剝瓜子。 皇宮,宋池、太子等人都在陪正德帝觀賞煙花,另有婉妃、柔妃帶著一些新受寵的美人在后宮招待皇親國戚家的女眷。婉妃便是七月里診出喜脈的婉嬪,柔妃則是八月月初新有喜的美人,正德帝高興自己老當益壯,給兩個小美人都直接封了妃。 “這貓形的煙花,誰想出來的?”正德帝笑著問。 宋池道:“回皇上,是臣,臣最近養了一只貓,一時興起,讓研制煙花的工匠試試能不能做出貓頭的煙花來,沒想到真成了,便在今晚燃放幾朵,給您看個新鮮?!?/br> 正德帝贊許地點點頭,他好享受,就喜歡這個,吩咐宋池道:“別只研制貓形的煙花,其他獸類也試試,過年的時候看看能不能放個百獸圖出來?!?/br> 宋池笑道:“臣遵旨?!?/br> 太子冷眼瞧著宋池,總覺得父皇給宋池的盛寵太過,宋池行事也越來越有韓國舅的風范了,阿諛奉承、外忠內jian??上邋e一著,因為急著提拔心腹王恪而被父皇質疑理政之能,近來收了很多權回去。 幸好父皇年歲已高,婉妃、柔妃便是生出皇子也成不了氣候。 秋高氣爽,按時服用仙丹的正德帝只覺得體力充沛,想要跑馬狩獵。 鑒于上次去香山遇到了行刺,正德帝短時間不想再出宮,就讓人在御花園搭了一個狩獵場,每日放幾樣野獸進去,供他射箭取樂。 這日上午,正德帝剛剛舒展完筋骨,宋池來了,懇請正德帝屏退下人,他有要事奏稟。 正德帝以為晉王那邊有了新線索,忙屏退左右。 宋池跪在正德帝面前,低聲道:“皇上,臣最近一直在搜查京城是否有晉王派來的jian細,剛剛于城門抓捕一形跡鬼祟之人,帶到錦衣衛后,臣在其中衣的夾層中搜到一封密信?!?/br> 說著,他從袖袋中取出密信,雙手奉上。 正德帝打開密信,一眼就認出了上面的字跡,竟然是韓皇后所書。 他不禁將密信湊近了一些。 信是韓皇后秘密寫給太子的,韓皇后得知宮中有妃嬪受孕,內心焦灼,終于忍不住,向太子坦誠了一樁陳年秘辛。 原來正德帝身患不育之癥,太醫院的御醫幾乎人人皆知,所以正德帝與元后成親多年,元后與姬妾才一直沒有好消息。韓皇后野心勃勃,嫁給正德帝后,確定正德帝是真的不能讓女子懷孕,韓皇后便讓韓國舅去尋一個容貌酷似正德帝之人,再趁韓皇后回國舅府探親時暗中私會,得了一子。 韓皇后擔心只有一個太子不夠萬全,一直與對方保持著關系,直到安王出生,韓皇后才讓韓國舅殺了那人以絕后患。 如今正德帝不知為何又能讓女子懷孕了,韓皇后怕正德帝猜疑太子的身份,于是寫了這封密信,希望太子毒殺正德帝,只要正德帝一死,太子登基,母子倆才能安枕而臥。 正德帝從頭看到尾,拿信的手抖得越來越厲害。 宋池低著頭,心有余悸道:“皇上,韓統掌權多年,不知培養了多少死士,韓統伏誅后,定有死士投奔皇后,往返京城與行宮替皇后傳遞消息。這次皇后派人進京,倘若不是臣奉皇命加派了錦衣衛隱藏在城門留意進出百姓,那死士喬裝成商賈,定能順利進城,再通過王家秘密見到太子?!?/br> 正德帝全身顫抖,看看宋池,再看看這封密信,既不敢相信,又不敢不信。 他年輕的時候,還是王爺的時候,婚后多年無子,的確看過不少御醫名醫,言語之中透露出是他身體的問題,正德帝還為此服了不少藥,直到第一任王妃病逝,韓皇后嫁了過來。在他三十四歲的時候,韓皇后喜得麟兒,正德帝終于可以在先帝與老晉王面前揚眉吐氣了,也正是因為他有了兒子,最終先帝才會把皇位給他。 難道太子、安王真的都是野種? 韓皇后找了一個容貌酷似他的人,她從哪里找來的?哪有那么容易就找到…… 突然,正德帝想到了jian細從晉王那里傳回來的消息,晉王那里,也藏了一個與他容貌酷似之人。 晉王為何要藏此人? 或許,晉王不是為了調教一個傀儡再刺殺他,而是韓國舅當年做的好事被老晉王察覺了,老晉王暗中看戲,再在韓國舅意圖殺人滅口時救下那個野男人,藏起來以圖大事? 順著這個思路,正德帝想的越來越深。 假如真有這個野男人,等他駕崩太子繼位,晉王便可推出野男人揭發太子的身世,如此朝臣百姓必然擁護晉王正統,晉王輕而易舉地坐擁天下。怪不得晉王這么多年只是蟄伏,原來臭小子一心盼著他駕崩呢,等他死了再扣他一定綠帽子! 正德帝怒發沖冠,一拳砸在了桌子上。 宋池身體微顫,緊張道:“皇上息怒,或許臣抓到的死士是假的,信也是假的,有人意圖挑撥您與太子也有可能,容臣再仔細審問那藏信之人,明早再給您一個準確答復!” 正德帝看向宋池:“與朕說實話,你心里究竟怎么想的!” 宋池額頭觸地,惶恐道:“茲事體大,臣不敢妄加揣測,只是,只是皇上年少時不曾得過皇子皇女,如今卻接連令后妃受孕,確實蹊蹺?!?/br> 正德帝冷笑,將密信拍在桌案上:“有何蹊蹺的,凌霄仙師仙法了得,賜朕神丹治好了朕的頑疾,朕自然可以開枝散葉?!?/br> 信可能是假的,那仙丹卻摻不了假,自從凌霄仙師進宮,正德帝服用丹藥后身體越來越好,簡直比四十歲時還要健碩。 宋池震驚地抬起頭:“皇上的意思是,您,您相信這封密信?” 正德帝好歹做了這么久的皇帝,迅速冷靜下來,看著桌子上的密信道:“也信,也不信,與其去審問那些來歷不明的死士,不如將計就計,你重新安排一個心腹假扮皇后的人,將此信送到太子手里,朕倒要看看,太子是信還是不信?!?/br> 如果太子不信,將密信交給他,正德帝再慢慢調查密信來歷也不遲。 如果太子信了,真的要毒殺他,這種太子,就算是親生的,正德帝也不稀罕要了。 “此事朕就交給你了,切勿走漏任何風聲?!闭碌坳幊林樦匦抡郫B好密信,交給宋池道。 宋池收好密信,眉頭緊鎖,仍有顧慮:“皇上,如今朝里不少人都、都效忠太子,太子對您忠心不二還好,若,若……” 正德帝哼道:“放心,朕會提前布置好,絕不給任何人機會?!?/br> 宋池領命,倒退著離開了。 守在外面的大太監想要進來伺候,正德帝擺擺手,他要一個人靜一靜。 閉著眼睛,正德帝想到了后宮剛剛懷孕的兩個美人,初次侍寢,兩個小美人都有落紅,進宮后除了他,再也沒有機會接觸外男。反倒是當初的韓皇后,以王妃之便經?;啬锛?,真想跟野男人廝混,有大把的機會。 真有野男人,韓皇后知道,韓國舅肯定也知道。 可錦衣衛審問韓國舅、方管事時,為何沒有招出此事? 對了,當時主審此案的,正是太子,也許方管事說了什么,太子故意隱瞞不報。 正德帝繼續回想韓國舅死后太子的種種表現,太子啊,他撤了很多官員換上了自己的人,他還想撤掉宋池,將錦衣衛握在手里。這一切,太子真的只是喜歡掌權嗎,有沒有可能,太子已經在為奪位做準備了? 另一頭,太子安插在正德帝身邊的眼線,也將宋池進宮與正德帝密談一事稟報了太子。 眼線不知道宋池與正德帝談了什么,但太子已經將宋池視為眼中釘,一想到父皇與宋池藏了秘密卻不肯告訴他,太子的危機感便越來越重。 過了幾日,太子妃的母親進宮給太子妃請安,趁機帶給太子一個消息,有人自稱是韓皇后的心腹,想要面見太子稟報大事,除非見到太子,他不會將來意告訴任何人。 太子也想知道母后要與他說什么大事,便安排那人假扮太監,混進了東宮。 皇宮這么大,很多侍衛都被太子收攏了,做這種事簡直易如反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