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96)
于是月上枝頭,人在暖池。 閔于安挑起了蕭啟的下頜:淮明這樣子,真是美極。 蕭啟不自在地撇開了頭,又被閔于安鉗制?。簞e動,看著我,說任君所為。 蕭啟:夫人太入戲怎么辦? 說啊。 蕭啟臉紅了紅,手搭上她的肩,薄唇輕啟:任君所為。 水花,翻騰。 聲音,勾人。 她們錯過,又相聚,這一生,還很長。 未來的路,我想和你一起走。 作者有話要說: 就這么完結啦。 因為開始期末考試月了,沒精力寫。 這是我一直想寫的故事,卻因為不敢,推了好幾年才動筆,從茍簽約茍不上到現在近萬收,我很滿足了,感謝大家一路陪伴,真的很感謝。 還有很多不足,就停在這里吧。 這是我能想到的,最好結局。 第126章 番外一 今日的早朝氣氛很不對勁。 鑒于當今圣上閔于安是個脾氣很不好的皇帝, 已經被她擺了好幾道的朝臣們都不大敢惹她,戰戰兢兢,眼觀鼻鼻觀心。 可惜, 這樣老實的模樣也不能讓閔于安滿意。 天沒亮就爬起來早朝,都沒怎么睡過, 幾乎是一閉眼就被柯壹叫醒了。 閔于安借寬大的龍袍掩飾自己的動作,隱晦地揉了揉酸痛的腰身, 沒有緩解,她不適皺眉,在龍椅上挪動一下身子,就是找不到個舒服的坐姿。 于是眉頭皺得更深。 氣壓也越發低了, 朝臣例行匯報的聲音越來越小,生怕是自己哪兒惹著她了。 但閔于安想的是 好氣??! 昨夜又被她得手了! 毫無還手之力! 天下太平了,蕭啟凱旋歸來了,就沒什么事做了。 蕭啟也不是個愛鬧騰的性子,她喜歡安安靜靜地呆著, 捧著兵書就能看個一整天。 于是就真的呆在皇宮后院哪里都不去。 但這渾身的精力總得找個地方發泄不是? 她盯上了閔于安。 閔于安一天天地忍受朝臣的啰嗦, 解決各類事宜,奏折批了一堆又一堆,回去了還被蕭啟壓著。 如此一天兩天還好, 天天如此,閔于安吃不消了。 真是好氣??! 她忍無可忍站起身,決定改變現狀!從今日開始! 群臣被她嚇得停住了例行匯報的嘴,噤若寒蟬。 閔于安掃一眼下方, 突然就想任性一回, 擺擺手道:朕還有事,今日就到此為止。反正也沒什么要緊事。 孟合會意, 閔于安這位新帝做了不少造福于民的事,卻只一點,討厭規矩。能讓她老老實實上早朝已經很不容易了,哪里還能奢求更多? 他高聲道:退朝! 至于退朝是為了什么 能有什么事? 當然是兒女情長。 憋著一口氣,閔于安殺氣騰騰往回趕,誓要讓還沒睡醒的蕭啟感受到自己的厲害。 進了殿,本該好好睡在床上的人了無蹤跡。 就像是卯足了勁揮拳,對方卻突然蹲下,撲了個空。 閔于安喚來近侍,語氣不善:阿啟在哪兒?淮明二字是獨屬于她的稱呼,讓旁人聽去,閔于安都會不舒服。 回陛下,皇后她,她,她去御膳房了。 御膳房? 左右任性一次,什么天下大事也不處理了,閔于安命人前頭帶路,她倒要看看蕭啟去御膳房做什么。 見閔于安來,御膳房總管如釋重負,直接甩鍋:陛下,您看,皇后非得自己下廚,奴才也攔不住??! 閔于安才不管他,扯了蕭啟的袖子,甜甜笑道,淮明在做甚? 眾人:聽了墻角會不會被滅口啊。 蕭啟把剛乘好的湯盅端起來,拿了湯匙,吹涼了遞到她唇邊:我想著許久未曾下廚了,做了碗蛋湯,你嘗嘗? 閔于安一愣,一大早起來,就為了做碗蛋湯? 看出她的疑惑,蕭啟笑:你不是喜歡喝? 我不想你回來看不見我,就趁著你上朝的時候做,想著做完正好回去見你。說起來,今日怎的這般早就下朝了? 閔于安還沒來得及感動,就猝不及防被問,有種逃課被先生逮住的羞恥感。 她不知怎么開口,難不成說自己不務正業罷朝了? 柯壹咳嗽一聲,為閔于安尋好了臺階,好的屬下就是要為主公排憂解難:今日朝中無甚要緊事,故而早些。 哦~這樣啊。蕭啟并不懷疑,本就是隨口一問,轉而揭開蒸籠,用濕布包了手端出了盤子。 米香撲鼻,甜意肆意。 白白嫩嫩的糕點上,些許金黃點綴。 桂花糕,多放了糖,正好墊墊肚子。 蕭啟不喜束縛,便是成了皇后,也只是穿了件樸素的白衣。 她白衣勝雪,袖口挽起,手端著白色糕點,額間還有些被灶爐熱氣蒸出來的汗珠。 閔于安眼睛一熱,聽話地拾起一塊桂花糕,軟糯香甜,不比御廚做的差多少。 突然厭惡自己的無能。 說了護著她,卻只是換了個籠子囚她。 蕭啟該無拘無束,該肆意瀟灑。 你不該困于后廚的啊 回了寢殿,閔于安一言不發撲進蕭啟懷里。 蕭啟雖不知為何,卻還是伸手接住。 頸間有濕熱的觸感,蕭啟眨眨眼,自己也沒逗她哭啊。 蕭啟輕拍閔于安的后背,問:怎么哭了? 在皇宮里呆著,你很不舒服吧?閔于安悶悶道。 沒有啊。 我不信,閔于安倏爾抬頭,淮明,不該是你遷就我的。 蕭啟想說我沒有遷就,跟你在一處,就很好了。 閔于安:我們出宮吧。到處去轉轉,萬般拼命才有了如今的地位,我不想與你困在這里。 蕭啟想一想兩人四處游玩的畫面,似乎很不錯,想來別有一番風味,便道:好。 只要是和你,去哪兒都好。 *** 天下方定,女皇就吵著要丟下攤子,朝臣們嗯,什么都做不了。 張云沛和柯壹柯伍被留下來,閔于安拉著蕭啟就開溜。 張云沛也是無奈。 索性,還留了個小孩兒陪著她。 官拜右相,張云沛的學識自是不用說,容初直接把蕭石送她這里來讀書。 張云沛就可以,名正言順地欺負小孩兒。 字寫錯了?打手心。 書沒背下來?罰抄。 蕭石淚眼汪汪還得叫她先生,張云沛算是找到了為人師表的樂趣,樂在其中。 閔于安撂挑子,也沒那么讓她生氣了,反正在朝里待得累了,還能來逗逗小孩兒。 至于跑路的蕭啟和閔于安,倒是快活。 已經入春,也不用馬車,換了便裝,二人同乘一騎,行李拴在馬背上,慢慢悠悠出了城。 想去哪兒?蕭啟摟著閔于安,問。 陽光正好,她舒服地瞇起眼。 嗯,商州城吧,我想去你長大的地方瞧瞧。走你走過的路,看一看舊時的東西。 雖然還未滿二十,卻感覺,像是老夫老妻追憶往昔了。 閔于安啞然一笑,她們還年輕著呢,這一生長得很,想這些做什么。 *** 天下太平了,柴凱也就卸甲歸田,乖乖回家繼承鏢局,他家的鏢局,正是在商州城。 蕭啟尋上門來,他喜不自勝:蕭老弟啊,哦不,蕭老妹,瞧我這記性,來來來,跟哥喝酒!今日不醉不歸! 只想來瞧瞧友人的蕭啟:你對我說過多少次不醉不歸了?聚一起盡喝酒了。 他擠眉弄眼:我媳婦兒好看吧?說著還望那頭努努嘴,生怕蕭啟看不見。 蕭啟不是很明白他炫耀個什么勁兒,本能地比拼:我媳婦兒也好看!得瑟個啥! 柴夫人眉目溫婉,給他們送上了酒菜,挨著柴凱坐下:別聽他亂說,嘴里沒個把門的,嘗嘗這菜。 一頓飯賓主盡歡。 聊著聊著,就說起了死去的兄弟。 張修永埋在他老家,塵歸塵土歸土。 趙豺惦記的小酒館的老板娘,也已嫁人生子。她丈夫看著是個好的,小夫妻忙前忙后過得挺好,蕭啟就沒去打擾。 還有其他的人,他們一一帶到。 能做的事很少,但,終歸是個補償。 斯人已逝,生者的生活還得繼續。 酒過三巡。 柴凱越喝越嗨,扯著嗓子唱戲,被柴夫人一巴掌糊腦門上,她抱歉朝蕭啟笑:對不住啊,他喝高了,我安排了客房,讓人帶你們去。 蕭啟腦門一涼,下意識看向閔于安。 后者溫婉一笑,她更怕了,心說不會也拍我吧?我可沒少喝酒。 當然不會。 柴夫人揪著柴凱的耳朵領回去,閔于安是牽著蕭啟的手去客房的。 淮明今日喝了酒,就由妾身來伺候你吧。閔于安笑瞇瞇地拿帕子給她擦臉。 蕭啟耳朵捕捉到妾身二字,便心知不好,閔于安只有在找她算賬的時候才會如此,話里似乎很是卑微,但動作行為則完全不是那么回事兒。 不不不,我清醒得很,就不勞你費心了。 閔于安把她推到床上,不容置疑:自然是要的,這才是,為妻的本分啊。 喝醉了酒迷迷糊糊,蕭啟便只有任人擺弄。 這可是閔于安盼了好久的機會,怎么會輕易放過? 自然是要吃個夠本。 *** 從柴凱家里出來,又去了破廟。 那地方少了兩個寄居者,卻沒絲毫不同。 照樣的破舊。 閔于安沒有來過。 她問:你那些年,就住這兒?這樣的地方,怎么能住人?你在我不知道的地方,還受過多少苦? 蕭啟安慰一笑:已然很好了。對阿姐和我而言,能吃飽就是件值得開心的事。再說了,這不是都過去了?我遇見了你,有了許多東西,前半生,就當作一場歷練也好。 跨過煉獄,便是你與未來。 商州城里待了數日,便隨意選了個方向,任馬飛奔。 中途走至一處村落歇腳,在借宿的人家里放好行李,蕭啟帶著閔于安去河邊釣魚。 見到兩個同樣在釣魚的女子。 蕭啟霎時頓住了腳。 許初云? 她前世救過的女子。 軍妓營早已作廢,蕭啟沒忘記她,派人尋過,但北境的軍妓營里似乎并沒她這個人。 蕭啟以為再看不見她了。 許初云身邊,還是那個丫鬟。 世事變化,重來一世,許府未曾破敗,許初云還是那個大家小姐,衣食無憂,不必受人屈辱,卻選擇了同丫鬟私奔。 蕭啟不知詳情,但見著她二人的親密模樣,便能猜出個幾分。 她搖頭輕笑,魚竿一擺,調上條黑魚來。 閔于安沒釣過魚,手足無措,不知從何下手。 蕭啟把魚嘴里的魚鉤取出來:今晚給你燉黑魚湯,可補了。 閔于安笑著點頭,又道:我想試試釣魚。 我教你。 天色暗下去,蕭啟與閔于安攜手而歸。晚飯的魚湯果然很美味。 蕭啟點了油燈,提筆寫字。 她記得許初云離開的方向,略一打聽就知道她們的住處了。 蕭啟寫了封信,第二日很早便塞進她們的門下。 當今天下已然允許女子成親,此處消息閉塞,她們該是不知道的。 不需要偷偷摸摸了。 可以正大光明出現在人前。 而自己,該是不認識她們的,就此別過。 閔于安在馬上等她,不解她這一系列的舉動:你這是? 前世的故人,蕭啟翻身上馬,握住閔于安的手,調轉馬頭,都是苦命人,能幫些就幫些吧。 至于以后,便是她們自己的事了。 自己能幸運地跟閔于安在一起,也希望她們能好好的。 作者有話要說: 下一章后天更。感謝在20201126 23:15:06~20201203 17:30:34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投出火箭炮的小天使:7yen_ 1個; 感謝投出地雷的小天使:夏之楚風、默默吃瓜的橘外人、我愛扶華子、建國后的貓精 1個;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我愛扶華子 120瓶;默默吃瓜的橘外人 26瓶;予安 15瓶;一顆次的心、雁歸明月失、無憂雨汐、金孔來日方長、逢場、晏文 10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 第127章 番外二 元化十六年秋, 飛鳳將軍林含柏大敗西夏,西夏人俯首稱臣,結束了整整三年的拉鋸戰。圣上命其回京領賞。 秋雨綿綿。 林含柏領著十幾個人的親衛隊已經足足奔波了半月, 秋雨打在身上,涼、疼, 如針刺一般。即便他們慣常風吹日曬雨淋,皮糙rou厚, 也有些撐不住了。 一會兒的功夫,如針般細小的雨就改變了它的形態,拳頭一樣朝人砸過來。 透過模糊不清的視野往前看,有馬匹朝此處飛奔而來, 泥水四濺。 將軍,前面有處破廟,這雨越下越大了,我們在那兒歇歇腳吧。派去前面打探路徑的人回來,朝林含柏道。 因著大雨瓢潑, 他不得已提高了聲音, 才讓人勉強聽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