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46
后,碧空飄著幾朵閑云,這一日與往常并無不同,李逸踏入大成殿的偏殿,卻見本該上課的時候,里頭空無一人。授課的夏博士此刻亦剛好踏了進來,見此情形同樣大感意外,“殿下,怎得只有您在此,這是怎么回事?”原本跟在博士后頭的助教忙快步出去,不一會竟是奔回來的。“殿下,博士,不得了了,幾位世子鬧開了,人都在演武場,司業恐還不知消息?!?/br>李逸頭一句就問:“滇南王世子可在里頭?”“正是滇南王世子和秦王、晉王、襄國公世子幾位對上了?!?/br>李逸聞言哪里還坐得住,出了偏殿就往演武場去,夏博士等人緊跟其后。等眾人趕到演武場時,遠遠就見塵土飛揚,近處圍著幾圈子弟和他們的從人,遠處,看不清人獸蹤影,只聞馬的嘶鳴,夾雜著喝罵的人聲。李逸當頭行來,人群自動退開口子,讓出一條通路。他快步走到近處,卻見遠山、林苑、鮮衣少年都成了襯托背景,只有一匹白馬嘶昂在天地間。有那么一刻,李逸以為他看到了一匹真龍神獸。趙深半躬身子擋在馬前,他的對面立著幾位世子,以一敵三,他一手向后制止馬兒上前,另一手防著身前幾人,慢慢往后退。李逸眼見逼向趙深的三人中有兩人已是衣衫有污,鬢發散亂,顯然是剛吃過虧,故而不敢輕舉妄動,只緊緊迫著趙深,一步不肯退。秦王世子李迪帶頭叫罵:“小子你讓開!這畜生上一回就傷了人,今兒又險些要了本世子的命!還留著做什么,早結果了性命超生去!”李逸聞言微皺起眉,還沒等他走到近前,就見那白玉神駒昂起頸脖,長鳴蒼涼回徹天地,一頭瀑布般的銀鬃傾瀉而下,世間至美生靈不過如此。馬兒嘶鳴至聲竭,方俯首去輕蹭趙深,竟似心知此時,自個的絕路處境。趙深雙眼不離逼來的三人,騰出左臂反手去安撫馬兒,他的撫觸夠著馬頸緩慢而有力,所用的耐心遠勝他待人。李逸只聽他厲問:“諸位要如何才肯放過白玉驄?”“你小子次次騎射能贏咱們,不過是仗著這頭畜生,今兒你有本事換匹馬試試,若還不輸,就饒它一條小命?!?/br>“你們也都答應?”提議的是晉王世子,趙淵問話卻只看向為首的李迪。李迪與另兩個交換了下神色,三人不約而同笑了起來,秦王世子輕蔑地抬了抬下巴點頭,心道,這都費了如此心思布的局,就不信今兒拿不下你。趙淵見李迪點頭,當即道:“一言為定!”轉而不假思索看向李逸,“還請殿下為見證人?!?/br>泮宮司業此時方才趕到弄清事由,卻慢了一步開口,來不及阻止太孫點頭。趙淵見李逸應了,一掌拍開白玉驄,駿馬撒開四蹄,直接跑出演武場,極通人性地慢悠悠停在了山麓的綠坡上回望。一旁早有秦王世子的從人從學里的馬廄牽了匹栗色母馬來,那馬不過普通坐騎,且年歲已大,顯出龍鐘老態來。再看李迪幾人的坐騎,皆是萬中挑一的良駒,李逸皺了皺眉,側首吩咐內侍道:“去問問,誰愿意借孤一匹馬?!?/br>李逸并不在泮宮上騎射課,胭脂騮自也不會帶到演武場來。聽說是太孫借馬,哪怕明知要得罪秦王世子等人,底下也有奮勇出頭的。不過片刻,內侍牽來一匹黛驪。李逸這頭早想了番說辭出來,“既讓孤做見證,你們本是為了馬兒起的不平,如今趙世子的馬若是多有不如你們的,幾位也一樣勝之不武,往后豈不是會為人不齒?!?/br>李迪等人雖心有不快,但太孫發話在前,且那匹牽來的黛驪比之幾人的馬兒仍稍有遜色,李迪等人的坐騎都是騎慣的,不比趙淵臨時借馬,這優勢又不止一點。趙淵接過黛驪的韁繩,手撫馬兒,竟似與人說話一般與馬兒輕聲咬起耳朵。他當著眾人面恭敬不露喜色謝過太孫,回身看向李逸的眼神卻全然不是那么回事,仿佛火折劃在那目中黑夜里,亮得李逸心頭發燙。等到四騎一字排開,李逸的呼吸頓時快了起來。第四十章四匹駿馬同時沖出,如箭般奔離而去,一開始黛驪雖非第一,但轉眼在趙淵的驅策下越奔越快,見勢竟要超過前頭兩騎。秦王與晉王世子心知不妙,極有默契地對望一眼,稍稍拉轉籠頭,胯下兩匹駿馬霎時往中間并攏,眼看就要堵死黛驪超越的路線。風馳電掣中,左右雙騎并襲而來,中道越變越窄,且夾擊而來的兩匹馬將方向牽引得漸漸偏離。眾人望去,只見那處前方恰有一道落溝,竟是要將中間的黛驪逼落溝中。李逸雙目一瞬不瞬望向奔馳中的駿馬,手指攥緊,不知不覺忘了呼吸。一丈,兩丈……眼見雙騎再有一躍就要封死中道,趙淵竟提前揚鞭縱起黛驪,他面前的溝渠深長,這般距離,就算是能避過先頭夾擊,后頭卻必要落入溝中。眾弟子中已有不少人不忍看那畫面,尤其那借馬的同窗已然驚痛著大喊出聲,這般摔下去,必是馬斷人折,非死即傷。然而,竟沒有預想中的馬聲嘶鳴傳來。李逸只覺天地都為這一刻停駐,趙深竟在黛驪躍起的瞬間,憑著極俊的功夫騰身而起。馬兒輕了負重,一躍堪堪度過長溝,趙深身姿如燕定在空中,至馬落地才重回鞍上。不過幾息,馬上人御起黛驪一氣沖過終點,人群從呆滯無聲到爆發出如雷喝彩。眾人皆少年,此刻哪里還記得往日那點不和,一股腦自觀戰的高地上沖下,直奔終點。趙淵已牽著馬緩緩行過來,在眾人的簇擁中,他忽于太孫面前行禮請奏道:“請殿下上馬?!?/br>這馬兒是拜太孫所賜,世子欲將榮耀歸于上。李逸看了看人群,四下里鬧哄哄各種聲音此起彼伏,“請殿下上馬?!?/br>同窗們熱烈的情緒將李逸包圍,見趙深長身請候在他面前,不肯移半分,他到底未能拒絕,略低了頭含笑將手遞給趙深。世子牽馬而行,一眾子弟蜂擁在后,難得于無聊課業中看場好戲,小子們鬧得越發歡騰。尤其那借馬的同窗,此刻招呼聚攏幾個好友,什么“太孫殿下英明神武,慧眼識英才”的一通亂呼起來。司業大人看這情形實在太不像樣,這才讓學宮吏把眾人給喚了回來。趙淵以手做哨,回旋敞亮的口哨傳到極遠處,白玉驄如一道白色電光自山麓劃過茵茵綠草,奔至趙淵跟前。趙淵正要牽馬離開,秦王世子伸手攔下他的去路,鐵青著臉道:“把白玉驄交出來,這畜生死罪雖免,活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