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217)
第297章 、渡河 對于神仙而言, 百年不過一瞬。 時間是無法衡量的,如果它有重量,那么, 它一定是很輕的。 轉眼間, 幾年時光匆匆而過,身處人間的破軍星君,卻頭一次真真切切地感覺到了時間的分量,沉甸甸的, 壓在他肩頭。他偶爾極目遠眺, 望向浩渺的蒼穹, 如紗的星光紛紛揚揚灑在他身上,他暗自思量,星宮曾在哪個位置,而那些星宿又各自沉默了多久。 他會記起自己從混沌中蘇醒的事情, 那時他還懵懵懂懂的, 不知道自己該做什么,只是下意識地活動著僵硬的四肢, 淌著那條guntang的星河走過去, 沾了滿身的星塵。然后,等他渡過那條寬長湍急的河流,準備上岸, 就看見岸邊站著一個神仙, 也不知道站了多久。 神仙對外貌是沒有什么概念的, 不知道什么叫漂亮,也不知道什么叫丑陋。 破軍只是站在那里,湍急的水流幾乎要將他擊碎,他感覺到guntang的溫度在他的身上灼燒, 星塵從他發間滾落進河中,他卻沒有動,而是凝視著面前同樣看著他的人。 他那時候還不懂生澀復雜的詞兒,所以形容不出來,時至今日,破軍再記起那時候的景象,過了太久,他的記憶已經逐漸模糊了,卻還能記得清自己心頭的那一瞬清明。 像是,貫穿黑夜的雷霆,卻又是無聲無息的,令破曉的微光墜落,落進他的眼中。 銀袍的神仙抬起手臂,從寬大的袖擺中露出一只骨節分明的手,卻沒有伸向他,而是向上微抬,破軍感覺自己的手腕被輕輕托起,這星河宛如流沙,陷進去了,就很難出來,然而他卻覺得纏繞住他的那些星塵逐漸地褪去,那股力道輕易地將他從星河里引了出來。 破軍終于上了岸,渾身沾滿了星星點點的塵埃,狼狽不堪,卻又瞥見面前的神仙衣冠整齊,衣角處不見任何一處皺褶,他衣上紋有八.九頭猙獰的兇獸,破軍不認得,也難叫出名字,只能察覺到那上面仍然迸發出的蓬勃生命,象征著那些兇獸并非花紋,而是活物。 神仙抬眸望向遠處,薄唇微微一動,說道:星河難渡,你是第一個到岸邊的星君。 破軍勉強站起身,突如其來的沉重感險些將他擊潰,他支撐著搖搖欲墜的身體,咬破了舌尖去維持心神,聞言,順著神仙的目光往自己的身后望去,這才發現,原來渡河的不止他一個,而他渡河的時候已將全部的精力都耗在了上面,自然沒有注意到周圍的情況。 雖然你什么都沒做。他的每個咬字都格外清晰,舌尖在牙齒上輕輕一頂,喉間又滾出一句話來,但是,在冥冥之中,對于他們而言,你儼然成為了一盞引路的明燈。 緊接著,那雙金色的眸子一墜,望向他,說道:所以我掃榻以待,迎你上岸。 天幕混沌,逼仄得像個囚籠,水流席卷,發出黏稠的聲響,那些星君神情略顯疲憊,卻仍在緩慢地行走,踏過他踏過的每一步。破軍將那些話反復念了幾遍,抬手擦去臉上未干的水跡,復又和面前的人對視,沒有任何委婉的措辭,問道:我該如何站在你身側? 神仙盯著他看了一會兒,眼中沒什么波瀾,像是預料到他要說什么似的,回應道:我衣上描摹的這些兇獸,皆為洪荒之際就停留于世的那些兇獸,它們死在了我的手中,rou.身已歿,魂魄尚存,我便將它們鎖進這重重枷鎖中,以免這些兇獸重現于世,為非作歹。 如今,天庭初建,我也無暇去顧及那剩下的兇獸。說到這里時,他唇邊才浮現了不甚明顯的笑意,像是隔了層朦朧的霧氣,無論如何也看不清楚,破軍只聽見他的聲音緩緩,在耳蝸中回蕩,狍鸮,梼杌,窮奇,夔這些兇名赫赫的猛獸,都還盤踞一方。 你若是想要站在我身側,矜傲的仙君微微傾身,說道,那就將它們的頭顱獻給我。 他眸色沉沉,是暗金色的,像神秘的、古老的禮器,并未被磨損,而是沉淀了下來。 好。破軍卻全然不知畏懼,毫不猶豫地答應了下來,給我一點時間。 這些話,我不會只對你一人說。仙君向他頷首,低聲說道,那么,我拭目以待。 他是很久之后,踏入天庭,面見諸仙時才知曉,原來當初見到的這位便是東華帝君。 當然,確實如東華帝君所說,他將這些話告訴了每一位神仙,幾乎是稍微有那么一點實力的神仙都虎視眈眈地盯著那個位子,連七星中的貪狼星君,也和破軍爭斗了很長一段時間,最后才心甘情愿地選擇了放棄,退而求其次,轉而去做破軍麾下的星君了。 入夜,破軍望著天際,思緒紛飛,追憶了一陣往事,沒過多久,就被迫堵了回去。 沒有刻意收斂的腳步聲由遠及近,步入亭中,那人見他獨坐在涼亭中吹晚風,也不覺得奇怪,將手中的燈籠掛在一旁,溫暖的燭火頓時照亮了被寒夜侵蝕的涼亭,驅走黑暗。 戚潛淵似乎總是會挑在這樣不合時宜的時候出現,將所有近乎悲涼的氛圍都打破。 對凡人而言,夜里觀星似乎是件很風雅的事情,戚潛淵撞見過幾次,起先還會問兩句,后來,習慣了之后,他也就懶得再追問孟求澤了,孟求澤要看,那就看,無所謂。 蟲鳴聲在溫吞的晚風中飄游,叫這寂寥的、令人追憶往事的夜晚不那么傷感。 戚潛淵拂去身上的塵埃,幾步走過來,隔了一段距離,坐在了孟求澤身邊他這時候向來是不講什么客氣的,見孟求澤看得專心,便順著他的目光望向潑了墨的夜幕。 他們明日就要啟程離開這邊陲之地,回皇城了。 畢竟過了幾年的時間,戚潛淵年紀也不算小,十六七歲的年紀,正是意氣風發的時候。若是這時候再繼續韜光養晦,遠離皇城,恐怕他尚未表露出什么,戚淞也會認為他是對皇權沒什么興趣。所以,盡管風沙肆虐的戈壁灘的每一寸都已經被他們摸透了,滿目黃沙,風卷起殘陽的景象也被他們在城門上見過了,時間到了,他們終究是要向這里道別。 破軍原本以為,像戚潛淵這樣的人,不會對某個地方產生眷戀的感情。 然而,事實并非如此,對戚潛淵來說,這里是他的起點,是他真正邁出的第一步,他沒有借助流光王的權勢,縱使過程曲折了些,到底還是成功收攏了人心,擴大了勢力。 戚潛淵倒也不是隨時都要端著那副五殿下的架子,他難得起了閑心,孟求澤望向北斗七星,他便準確無誤地說出七星的名諱,四象方位,二十八星宿,孟求澤看向哪里,指向哪里,他都能從容對答,孟求澤這才覺得新奇,終于看向了身側的戚潛淵。 許是這張臉上適時地露出了驚嘆的神色,戚潛淵的視線在他臉上稍稍一停留,鼻腔中發出一聲意味不明的悶哼,還未待孟求澤琢磨出他的意思,他便自己解釋道:這些都是只是常識罷了,就在你前些日子翻的那本書,第八十九頁,從上往下數,第五行開始。 言下之意是,孟求澤,你又沒認真看吧? 破軍心想,這四象二十八星宿都經由他掌管,那本書,他當然翻了翻就擱下了,根本沒有細看,凡人眼中的星宿,隔著浩渺的云霧,到底和神仙眼中的有所不同。 孟求澤說道:我當然認真看了。我只是在訝異,殿下不是向來對這些不感興趣嗎? 和他的父親戚淞不同,戚潛淵恨不得這天底下的神廟都毀于一旦,那些瑰奇的、有關于仙術的傳說,若是直挺挺地撞到他面前,他興許還會表露出一星半點兒的嫌惡。 破軍預想了一下,如果哪天自己的身份暴露了,戚潛淵恐怕會將他押去斬首示眾。 戚潛淵對他前半句話不置可否,只是說道:學與不學,和感不感興趣是兩碼事情。 他終于失了觀星的興致,沉吟片刻,從袖中取出一卷輿圖,在石桌上鋪陳開,孟求澤知道他半夜過來尋自己肯定是有所企圖的,他從不做無緣無故的事情,也鮮少會因為想排遣情緒而跑來找人閑聊。所以,孟求澤不發一言,只是看著他將那卷輿圖徐徐地展開。 原本的預想,是走這條路回皇城。戚潛淵的手指點在他們所在之處,緩緩地滑動,在牛皮上磨蹭出一陣輕柔的聲響,這是最近,也是最快抵達皇城的一條路。我與父皇多年未見,趕在其他人之前回去,盡君臣之禮,父子之情,也能叫他感覺到我的一腔熱忱。 五殿下沒有直接說出他的想法,而是拋出了問題,你可以猜猜我如今在顧忌什么。 孟求澤稍加思索,說道:你是在顧忌這條路太過顯眼,太直白,其他皇子很輕易就能掌握你的動向,而且,途中還會經過二皇子的勢力范圍,他不是個好招惹的人。 戚潛淵靜靜地聽著,等他說完后,才開口說道:所以,我的想法是,臨時改變路線,過荻水,先南下,沿著敇古山脈,再渡陽河,雖然這樣做確實麻煩了些,不過 他的手指在一處途徑的地方微微一停,不必說,他們都知道,這是流光王的地盤。 若是途中遭遇不測,也能夠及時向流光王請求援助,不至于淪落到四面楚歌的地步。 還有一點,戚潛淵沒有告訴孟求澤,他那敏銳得可怕的、野獸般的直覺,正隱隱躁動起來,燒灼著他的五臟六腑,令他感到些許的不安,仿佛暴雨來臨前,那場悶熱的潮濕。 他想,希望他的直覺,也有失靈的一天。 第298章 、鏖戰 離開邊陲之前, 戚潛淵先給流光王寫了一封信。 他那幾年到底是在流光府度過的,與流光王的關系也非同一般,他在信中草草寒暄兩句, 又寫到, 若是時間充裕,待他途徑流光王的地盤時,便要上門去叨擾一番了。 陛下有令,在外的皇子都要回到皇城, 那些皇庭貴族多半都知道, 流光王更不例外。 收到他的這封信之后, 流光王必定知曉他心里在憂慮什么,從而也會有所準備。 而戚潛淵之所以特地在出發前才將信寄出,也是為了不暴露他臨時改變路線一事。 隨后,戚潛淵, 孟求澤, 及十名隨從,九十名侍衛, 悄無聲息地離開了邊陲, 按照計劃,先過荻水,南下, 耗費了整整五天的時間, 又沿著那條龍骨般的敇古山脈行了三天。 陽河水流湍急, 然而他們選擇的這條路線卻無法避開此河,總歸流光王的地盤就在不遠的地方,眼見著眾人疲乏,孟求澤更是一步三喘, 像是要斷了氣兒似的,戚潛淵這才勉為其難地松了口,尋了處僻靜的地方駐營,待到天亮之際,再轉去流光府上添補干糧。 然后,約摸一個時辰,眼前閃過幾道明亮冷冽的光,撕裂重重黑夜,有片刻的凝滯。 那場醞釀了許久的雨轟然落下,起先的動靜很大,先是幾聲擂鼓似的雷鳴,爾后,千萬滴水珠就這么降了下來,泅著三伏天的悶熱,落在身上,與guntang的身體相碰撞,發出呲呲的聲響,像是被這樣的溫度所蒸發落雨聲漸深,沒過多久,就化作了一場暴雨。 近來的天氣一直很怪,隔著云層也能夠感覺到其中醞釀的水汽,像是要下雨,卻遲遲不下,有時掉兩滴雨珠,好似打發叫花子,銅錢滾進破碗里,發出兩聲響,就沒了下文。 他們駐營的地方距離陽河不遠,幾乎是背水而立,而這場雨來得又太莫名其妙,雨幕將視線覆上了一層灰黑的顏色,阻礙視線,雨聲噼啪作響,雜亂無章,響徹茫茫天地間。 戚潛淵心中的不安愈發強烈,便要下令撤營,開始緩慢地朝著流光王的地盤前進。 變故就是從這時候開始的。 其實孟求澤比戚潛淵更早感覺到這雨幕中的其他存在,他們原本在商量走哪條路更安全,憂慮山上的碎石會不會被這場暴雨沖落,此時正好是戚潛淵在說話,而孟求澤忽然抬起頭,用那雙被雨水浸染得冰冷的眸子看向某處,幾乎是同時,戚潛淵也停住了話頭。 兩人的反應相隔時間很短,況且情勢緊急,戚潛淵甚至沒有時間去追究這一點破綻。 關于他們商量的結果,其實也不重要了,戚潛淵即刻離開,去尋自己的將領,孟求澤也一聲不吭地退回帳中,動作飛快地將那些不能被其他勢力拿到手中的卷軸收了起來。 大約一盞茶的時間后,孟求澤撩開簾子,向外走去,和往里走的戚潛淵撞了個滿懷。 戚潛淵伸手按住他的肩膀,替他穩住了身形,目光略略一掃,說道:這些東西藏不住,也帶不走了,來的是二皇兄,敵眾我寡,已無退路,先將這些卷軸焚燒殆盡。 他為何要選在這時動手?孟求澤怔了怔,說道,若陛下見你未能回到皇城,必定會派人來尋,屆時真相敗露,他也不會有好下場還是說,他有什么非做不可的理由嗎? 如果我能摸透他的想法,現在也不會是這種局面了。戚潛淵踏入營內,取過了燭燈,火光明明滅滅,倒映在他臉上,留下一片陰翳,恐怕皇城發生了我不知曉的事情。 說罷,他將燭燈靠近簾帳,guntang的火舌霎時席卷而上,燒成一片焦黑,刺鼻的氣息頓時彌漫了整個帳中,隨后,他依照孟求澤所說的地方,翻出了那些卷軸,依次點燃。 戚潛淵擱下了燭燈,提起筆,草草蘸了墨,在紙上留下一串潦草的字跡,盡管不知道他寫了些什么,不過,也不難猜到,這信是寫給流光王的,相隔咫尺,卻好似海角天涯。 孟求澤心中知曉一場惡戰在所難免,便不再多言,那股蒸騰的熱氣已經逼得很近了,他返身去取了戚潛淵的劍和匕首,望著眼前逐漸消弭的景象,忽覺帳外大雨好似殘夢。 他原本以為他會隨著這位五殿下背水一戰,卻未曾料到戚潛淵從來沒這么考慮過,也是從這時候開始,孟求澤才隱約察覺到,征戰四方,收割人命,是他早就已經習慣的事。 帳中的火焰越燒越旺,將呼吸也焚燒,從喉間逼出一陣悶悶的咳嗽聲來。 于是戚潛淵便不再去管那些被燒成灰燼的、他辛苦籌備了幾年才寫成的卷軸。 他轉身離開營帳,孟求澤拿著他的劍和匕首,緊跟其后。豆大的雨珠砸在身上,像冰雹落下來,發出脆生生的響,他們沒帶傘,也不需要帶傘,這場暴雨足以將一切摧毀。 所幸,隔著這層雨幕,雙方的聲音和景象都模糊不清,難以察覺。戚潛淵呼哨一聲,喚來鴿子,將紙條塞進它腿上的竹筒里,眼見著鴿子撲棱著翅膀飛遠了,他心里其實都沒抱太大希望,若是被敵軍發現,便難逃一死,若是未被發現,也會被這雨澆得摔落在地。 無論是前者或是后者,都是他意料之中的事情。 戚潛淵突然止住了腳步,轉頭看向孟求澤,取過他手里的劍和匕首,思忖片刻,又將那柄樣式精美,一看就并非尋常人等能夠取得的匕首塞進孟求澤懷里,問:會不會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