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5頁
如果天子有什么決議不對,閣老們有權提出反駁。 天子沒有經驗,這對于整個國家來說,是最好的方式。當然對于天子而言,是會有受到掣肘的感覺。 這也是為什么天蘊帝會從三位閣老身上,感受到壓迫感。天子若懦弱無能,這種情況也就罷了。 可若是帝王有雄心壯志,二者之間必然會有一爭。東西風總有誰要占上風。 兩位國公府的公子頗有才干,朝廷這個大后方也沒拖后腿,賑災事宜處理的很順利。 先是把受災的百姓安置,隨后疏通洪水,等洪水xiele再重新規劃土地,登錄戶籍,用以工代賑的方式,領著災民重建房屋,道路。 東邑的折子一封接一封的送到朝廷,這個時候邊關也送來好消息,在與外族的戰斗中,邊關取得小捷。 一般時候這種小戰斗的勝利,是用不著向朝廷匯報,但是特殊時期需要鼓舞人心,更需要給天子一些信心,和良好的形象建立。 皇宮,內廷。 天蘊帝臉上露出了一點笑意,把折子遞給秦遇看:“東邑傳來的?!?/br> 秦遇其實猜到了,但還是打開看了看,隨后道:“還是皇上知人善任?!?/br> 天蘊帝盡力保持神色如常:“先生莫打趣朕了?!?/br> 秦遇笑道:“沒有打趣。臣說的是真的?;噬系挠職?,魄力,和果斷,遠超常人?!?/br> 他神情誠懇,好像說的是尋常的話。 天蘊帝強做鎮定:“先生謬贊了?!?/br> 兩人寒暄了一會兒,才切入正題,“先生,朕想改革現有法制?!?/br> 天蘊帝觀察秦遇的神色,秦遇沒什么變化,而是問:“不知皇上想改革哪方面?!?/br> 變法自古以來都伴隨著鮮血和白骨。一個鬧不好,就會出大亂子。 但這不是新帝第一次提了,秦遇總要了解一下,才能應對。 “先生,前些日子朕看史書,有了一個想法,先生覺得攤丁入畝如何?!?/br> 不根據人頭收稅,只根據田地數量收稅。其實這個跟按個人收入,階段性收稅差不太多。 這法子不能說不對,但是還是那句老話,新帝根基太淺。 秦遇大概知道新帝為何如此,賑災款播出去了,國庫就迅速減少了,身為皇帝,怎么不急。 但有些事,是急不來的。 秦遇一瞬間心中閃過許多念頭,再開口時,道:“皇上這法子聽起來可行,不過要不要先試驗一下?!?/br> 天蘊帝見秦遇沒有一口反對,有些驚喜,隨后又被秦遇的話弄懵了:“試驗?” 秦遇道:“現在東邑受了水災,攤丁入畝反而是好事?!?/br> 這樣可以最大范圍,確保災民有田。有了田,就能拴住壯勞力,穩住民心。 秦遇仔細講述,末了又道:“最重要的是,不管旁人察覺到了也好,沒察覺到您的用意也罷,皇上都有光明正大的理由,您是為了災民謀福?!?/br> “然后再由東邑慢慢向周圍擴散,溫水煮青蛙?!?/br> 歷史經驗告訴后人,變法越急,死的越慘。 有些人連死了,都還差點被鞭尸。 秦遇不想當背鍋俠,更不想牽連家人。但是社會要發展,要得天子信重,有些事又必須得做。 他要在二者之間,尋一條或許狹窄,艱難,但必須足夠安全的路。 天蘊帝若有所思,隨后眼睛驟亮:“就依先生所言?!?/br> 秦遇搖頭:“天下是皇上的天下,百姓是皇上的子民,臣等要聽從的是皇上的旨意?!?/br> “先生太自謙啦?!碧焯N帝又留了秦遇在宮里用午膳。之后很快就著手此事了。 秦遇暫時反而得了空,就收到了其他人的邀約。 秦遇看著楊閣老派人送來的請帖,有些頭疼,他跟閣老們沒什么關系啊。 秦遇揉了揉眉心,隨后換了一套常服,過府赴約了。 他被人引到了院子里,楊閣老正在水榭邊喂魚,頗有閑情逸致。 秦遇走近后,行禮:“下官見過楊大人?!?/br> 楊閣老笑道:“私下不必多禮?!?/br> “隨之過來看看老夫養的鯉魚如何?!?/br> 楊閣老灑了一些餌料下去,五顏六色的鯉魚爭奪食之,那大張的口快有身子般大了。 秦遇實話道:“大人養的很好,下官鮮少見到這般艷麗又巨大的鯉魚?!?/br> “那是隨之不會選地方?!睏铋w老拿起餌料給了秦遇一盒。 “你也來喂喂,很有趣?!?/br> 秦遇感受著手心的重量,垂眸,少頃他也捻了餌料投入水面。 他以為楊閣老會跟他說什么正事,結果兩人就討論魚類品種,習性了。 秦遇回家之后琢磨,感覺觸碰到了點什么。但還拿不準,于是去尋張和了。 第160章 “面團”秦大人 熱鬧的街道,茶樓二樓包廂內突然傳來一陣大笑聲。 秦遇無奈:“碎潛?!?/br> 張和擺擺手:“好了好了,不笑了?!?/br> 他呷了一口茶,才悠悠道:“真是人老成精,左右逢源?!?/br> 張和對秦遇笑道:“楊閣老對你未必有敵意,但也不是站在你這邊的?!?/br> 秦遇點點頭。他跟楊閣老沒有交情,很合理。 張和捻了一顆花生米,仰頭吃了:“他裝傻,你也裝傻唄。真把自己當面團了?!?/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