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頁
不要說什么掩飾好就行,真能掩飾好就不會被她輕易發現。 而且事情只要做過,就一定會留下痕跡,不要抱有僥幸心理。 反正她一通洗腦下去,手下的人既被震懾到,又沒有離心,于她而言也算是一種好事。 不過此事肯定是不能明著表現出來的,不然怎么拉攏州衙的州官呢? 那些心虛的官員要是得知此事,那不就對她退避三舍了嗎? 雖然即使這樣她也不是沒有法子,但肯定是會比較麻煩。她想做和要做的事情太多了,沒有時間一直跟自己的屬官內斗。 第一個跟她接觸的是馬判官。 這一點木析一早就猜到了,畢竟像馬判官這樣八面玲瓏,極會鉆營的人物,即使不站在她一邊,也不會輕易和她撕破臉皮。 馬判官是一個四十多歲的中年女人,保養的很年輕,親和力也高,和她接觸過的,一般對她只有好感沒有惡感。 “大人真是年輕有為啊,下官像大人這個年紀的時候,還在夫子手底下讀書呢?!?/br> 這已經是不知道第幾個人在她面前感慨了。 木析溫和的笑了下,然后兩人談了一會兒手下官吏的人員配置。評價了一下哪些官員小吏能力強,情商高,可以提攜一下,哪些官吏偷懶?;?,能力不強,事兒還多,該怎么調動她們。 交流了一會兒雙方的信息后,木析算是發現了馬判官的消息真的非常靈通,本來像是馬判官這種原屬孟西州的官員,對于現在文嶺州的消息應該是所知不多的。 但木析意外的發現,很多只有內部人員才知道的事,她也知道。 果然,能在孟同知手里搶到權力的,都不會是什么簡單人物。 她不知道的是馬判官心里也很驚訝。 她原以為像木析這樣少年得志,年紀尚輕,一路順風順水的官員,應該是心高氣傲,不理俗務的。 她見過很多這個年紀的讀書人,往往自視甚高,傲氣的很,覺得以自己的才學,日后肯定能一展才華,為朝廷所重視,為天下讀書人所敬仰。 特別是那種少年天才。 沒想到她在木析身上看到的是平和謙遜,即使聽到她夸贊,不著痕跡的捧她,她也是禮貌的笑一笑。 馬判官自認在官場上混跡了這么多年,這點眼力還是有的,她能看出來木析是真的沒有因為她的夸贊而驕傲,或者高興自滿。 木析甚至反過來不著痕跡的夸贊她,并且夸贊了她的孩子。 也許夸她,她會哈哈一笑,沒放在心上。但夸她的孩子,那真的是夸到了她的心坎上去了。 馬判官得意地笑道:“下官家那小女,別的也許不行,但讀書勤勉,待師長也是尊敬有加,前幾年考上的秀才,今年便要下場府試了?!?/br> 文嶺州是直隸州,府試是在文嶺州內考的。 木析笑著道:“那在讀的是州學?” 馬判官道:“是啊,州學的教授下官早就登門過了,說是若是下官的女兒讀書不認真,她可以直接打,不用給下官面子?!?/br> 木析:“讓夫子認真管教,也比讓夫子不敢管教的好?!?/br> 這一點馬判官也是知曉的,不少官宦子弟入讀官學,有些身份背景大的,教導的夫子、教授、甚至連官學的教諭跟訓導都不敢加以管教。 馬判官可是把所有指望都放在自己這個最小,也最會讀書的女兒身上,她是一點都不希望自己孩子最后成為一個不學無術的紈绔子弟的。 第64章 洛江縣 一番交談,交流消息后,馬判官決定把自己大女兒送去知州身邊歷練,在知州手底下當幕賓。 不同于會讀書的小女兒,大女兒年近三十了,還沒有考過院試,至今還是個童生,馬判官早就對這孩子失望了。 所幸幕賓不需要官身也能充任,相當于知州私人聘請的副手,但并不算朝廷體制內的正式官員。 實際上即使是讓馬判官的女兒補官也是可以的,畢竟有些地方缺官,是可以讓秀才,舉人補官的。 但是馬判官的女兒是個童生,補個地方知縣就夠嗆了,最多只能當個不入流的小官,而且日后上升的空間有限。 當然,如果是走的知州幕賓的路子,那就不需要多高的官身了。 這樣的話,還不如擔任一下知州的幕賓,雖然不是朝廷體制內的官員,甚至不是官員,但有這樣的履歷,對她以后的前程肯定是有好處的。 而木析則在考察過馬判官女兒的學識,品性后,默認了她跟在自己手下歷練學習的事情。 木析對此可有可無,反正不過就是.調.教.一個下屬而已,如果這樣能在一定程度上拉來馬判官的支持,或者不站隊,那就是值得的。 這年府試的時候木析去監考了,重點關注了一下馬判官的女兒,發現她學識確實是很不錯,基礎很扎實。這個年紀做到這樣算是不錯的了。 這次府試主要是許同知在管,木析確認了流程無誤后便忙著自己事情去了。 之后木析把馬判官的大女兒馬瑤丟給自己的主薄手里當文員,算是主薄的副手。 之后不斷的把她在各個部門里調動,等她大致了解過朝廷部門的運作后才開始重點培養她的才能。 在知人善用上,可能沒有多少官員有木析這么會用人,她不僅僅是會用人,她還極其擅長調.教.下屬,很多人可能連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擅長什么,有什么天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