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頁
高大姐羅里吧嗦說了半車子話,看李綺節面上雖然倔強,但一直默默站著停訓,自覺出了口惡氣,心中暢快不少,抓起什錦攢心盒子里的果子,往袖子里塞,直把袖子里的口袋塞得鼓鼓的,一壁往外走,一壁道,“今天你阿爺不在家,我就不多坐了,等李相公回來,和他說一聲,大后日老太爺大壽,縣老爺也要出席,請他來府上吃酒?!?/br> 語氣有些紆尊降貴,仿佛多了個縣老爺,他們楊家就成貴人了。 寶珠嘴里殷勤答應著,客客氣氣送高大姐主仆兩個出門。 進寶收拾桌上吃剩下的盤盞碗碟,嘖嘖兩聲:“還說他們是大戶人家呢,雞蛋全吃光了!” 吃雞蛋茶是有規矩的。主人家給的荷包蛋越多,就越顯示出對客人的重視。一般是一碗兩個或是四個荷包蛋,八個是待客的最高禮儀。 而客人吃雞蛋茶時,不能全部吃完,必須剩下一兩個,全部吃光是很失禮的。 李綺節伸長脖子去看:孟娘子和高大姐吃過的茶碗都干干凈凈,連湯水都沒剩下,倒是丫頭荷花吃過的茶碗里頭還泡著一枚荷包蛋。 李綺節嗤笑一聲:看來,楊家想改換門庭,任重而道遠??! ☆、第5章 足球 是夜酉時三刻,葫蘆巷深處響起一陣悅耳鈴音。 古人認為銅鈴可以辟邪,夜晚出行時必定會佩戴鈴鐺,用來驅邪庇佑。二來在馬車、牛車、驢車上系銅鈴,走動時鈴音先行,也可提醒路人,避免車馬行人碰撞,減少車禍發生的可能。 李綺節聽著熟悉的鈴音,眼睛一亮:肯定是李乙回來了。 連忙吹滅燈燭,鉆進姜黃色繡蟲草鳥獸的蚊帳里,拉上竹葉青滿繡團花紋薄被,閉上眼睛裝睡。 李乙和李子恒父子倆趕著一牛車收來的棉花、蠶繭、苧麻、山貨,回到家中來。 寶珠披了件夾衣,點上油燈,下樓來和進寶一起打開院門,將父子倆讓進院子。 進寶把燈籠掛到桂花樹的枝杈上,照亮整個院子,幫著卸貨。 李子恒手里掂著兩個油紙包裹,往進寶手心里一塞:“擱到灶房去,扎紅繩的是甜口的棗泥麻餅,扎白繩的是咸口的梅菜rou餅,別放混了??!” 進寶按著李綺節的吩咐,故意裝出一副垂頭喪氣的模樣,不像往常一般機靈,接了包裹,低眉順眼站在一邊,也不說話。 李乙沒瞧見李綺節下樓來,心里疑惑,卸了車上貨物,問在一旁幫忙搬棉花的寶珠:“三娘呢?又跑出去看別人耍蹴鞠了?” 古代的蹴鞠運動曾經風行一時,上至九五至尊,下到販夫走卒,閑暇時都會以蹴鞠為樂。蹴鞠藝人的收入很高,踢得好的可以揚名立萬,甚至能夠出入皇宮,成為天子近臣。 宋朝時已經形成一套非常成熟的蹴鞠比賽體系,有遍布全國各地的蹴鞠行會——圓社。 圓社會定期組織蹴鞠比賽、選拔年輕有為的蹴鞠人才、評定蹴鞠的技術等級,有些相當于現代的足球俱樂部和青訓學校。 當時達官貴人和民間百姓都爭相把家中子弟送入圓社學習蹴鞠技藝,并以此為榮,就像現代父母攢錢給家中孩子報外語、鋼琴培訓班一樣。 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嚴禁軍隊里的兵士玩蹴鞠,違者會被砍掉雙腳。中國的蹴鞠運動自此開始逐漸衰落,到清朝時,上流社會中已經找不到蹴鞠的身影。 如果蹴鞠運動沒有式微,說不定后世的中國會成為足球霸主,老百姓們就不用為國足cao碎心了。 不過這只是李綺節私底下的腹誹罷了。 軍隊的制度暫時還沒波及到民間,瑤江縣人仍然喜愛蹴鞠??h里一幫無所事事的浮浪子弟,閑極無聊,隔三差五會約在一起踢蹴鞠,連深閨婦人們中也有會踢球的。 女子注重名聲,小娘子們不能隨意拋頭露面。但瑤江縣的民風還算開化,不會總把未出閣的閨女拘在繡樓里。但逢蹴鞠比賽,大膽的小娘子們都會前去圍觀,坐在兩邊酒肆的二樓廂房看熱鬧。夜里暮色|降臨,小販商人在沿街擺起貨攤,正好可以在酒肆里吃茶點、看花燈。 這種游玩無傷大雅,通常都由哪家德高望重的太太夫人帶領,包下整座酒肆二樓,不許外男進去。 間壁孟娘子就曾帶著葫蘆巷里的幾家閨秀去酒肆玩過幾回。 李綺節每次去看蹴鞠比賽都很高興,看她的架勢,似乎也想下場和那些少年公子較量一下腳法。 李乙知道李綺節閑不住,以為她溜出去同閨中姐妹們一起玩耍去了。 寶珠把眼眶揉得通紅,裝出一副委屈神情,遲疑著道:“三娘不舒服,在床上躺著,且下不了床?!?/br> 李乙皺眉道:“怎么又病了?是不是偷嘴吃了涼東西,把肚子吃壞了?” 一壁說著話,一壁走進里間房里。 寶珠將房內的一盞大油燈點上,屋子里頓時亮堂不少。 李乙一言不發,直接握著一盞油燈,走到樓上廂房來。 先去看過李綺節,見她正合目酣睡,便沒打攪,靜靜看了片刻,幫她掖好踢翻的被角,才下樓去。 房門關上時,李綺節偷偷睜開眼睛,在黑暗中嗤嗤偷笑:對付李乙這種看著好說話、其實古板得要死的老頑固,絕對不能硬碰硬,只能溫水煮青蛙,徐徐圖之。 高大姐已經擺明了看不上她,她還沒嫁進楊家,婆媳關系就夠她喝一壺了。就算不能拒絕這門親事,怎么也得先讓李乙知道她的委屈,才好做下一步打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