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二的科舉之路 第96節
書迷正在閱讀:我的七個jiejie國色天香、亡者系統、我的男朋友又嬌又作、千嬌百寵、玄學大佬三歲半、為你溫柔淪陷、丞相夫人是首富(穿書)、這個人仙太過正經、穿書后,大佬成就了我 (H)、T.Q 奇遇 [1v1]
顧準挑眉,卻也沒有反駁。 雖然不愿意承認,可他覺得這里頭,大概或許真的有一點系統的功勞吧,只是不多。 系統呵了一聲,對顧準的嘴硬再次刷新認知。 李況今兒高興,難得的多喝了幾杯酒,酒席過后人都有些暈暈的。丫鬟捧了醒酒湯來,說是李夫人特地為他們師徒倆準備的。 喝了醒酒湯,冷風吹過一陣過后,人也稍稍清醒了一些,起碼不會連走路都打擺了。 李況讓官舍里頭的丫鬟小廝收拾殘局,自己帶的顧準去清點今兒受到的賀禮。鹽官縣這邊的李況沒看,他只看了看京城送來的。 李家那兒早半個月之前,李況就寫了一封書信,回去告訴他們自己弟子即將行生辰禮。有些話題點就行,這不,今兒一早,李家的賀禮就送過來了,聽說還是他大哥親自叫人送過來的。 李況不由得點頭,果然還是他大哥對他的事情最上心。 除了李家,顧準在京城認識的也就只有沈元徹、蘇墨言,還有太子殿下了??汕蛇@三個人也都送了禮過來,都還扎堆的一起送過來,像是約定好了似的。李況之所以收下這些,無非就是想讓顧準早點適應。富貴養人,他的弟子往后可是要在京城那邊當官兒的,可不能什么好東西都沒見識過。李況帶著徒弟一邊拆盒子,一邊同他介紹這些禮到底珍貴在何處。 最讓顧準意外的是,宮里竟然也送了一份賀禮。 李況打開之后,發現里頭躺著一頂玉冠,笑道:“咱們這位圣上對一個人上心的時候那是真上心,事無巨細,什么都想到了?!?/br> 說著他又拿著玉冠,在顧準頭頂比了比,發現這材質做工都是上好的,與顧準十分相稱,這里送的最讓李況滿意:“這禮送的有些早了,如今還用不上,不過帶你弱冠之年便能用上?!?/br> 李況本來以為隔了大半年不見,圣上說不定都已經不記得他徒弟姓甚名誰,不曾想今兒卻還能送來這樣精心準備的生辰禮。李況能提醒李家,卻沒好意思提醒圣上。所以圣上今兒送禮,興許真的只是因為惦記顧準,所事都想到了??磥?,圣上對他弟子稀罕的程度不增反減,這是好事。 會試在即,李況教了顧準這么久,對顧準十分有信心。他教過的這么多學生里頭,只有他的弟子天賦最高。天賦高且還愿意努力,短短的一個月功夫便進步神速,甚至強過過別人花個三五年才能學到底子。如此天賦加努力,李況就不信他還通過不了會試。過了會試便是殿試了,憑著圣上對顧準的喜愛,說不定還真能拿一個狀元回來。 李況于是同顧準道:“難得圣上還記著你。以后當了官,可以每日頂著這一個玉冠,有了這個,別人定不敢輕易得罪你?!?/br> 顧準頗為無奈,但卻又覺得這不失是一個好法子。 清點完了賀禮,李況也沒閑著。想著自家弟子要不要多久不要進京,有些事情還是得要提醒一下他。 李況領著顧準來到了碼頭。 此處已經不是師徒兩人頭一次來了??缮洗蝸硪呀涍^去了許久,此次前來,李況也不是無意之舉,他指著碼頭周邊,同顧準道:“你可看到了有什么區別?” 顧準仔細瞧了一眼,發現之前那些賣鹽的小販跟搶鹽的人已經不見了。缺了這些人,可這地方仿佛更熱鬧了起來,熙熙攘攘的,透著一股生機。 李況見他眉頭舒展,也知道他必定看出了區別。李況對自家徒弟滿意到了十分,肯定道:“得虧你想出了那個法子,如今朝廷在各地推行新法制鹽,雖說這產鹽量一時半會兒也不會暴增,但是咱們鹽官縣這一帶是不缺鹽的。鹽多了,價格自然也降下來了,如今朝廷已經沒有再把持鹽價,這錢雖花的比從前的私鹽多一些,但口感卻有天壤之別,且畢竟是買了朝廷的鹽,也不怕東躲西藏被人抓住了已經好了太多。如今雖不能讓百姓人人都吃到鹽,但假以時日,你當初的愿望必定能得以實現?!?/br> 顧準聽來,只覺得心頭劃過一陣暖流。 對于自己做的那些事,顧準也不確定最后會導致什么樣的結果,又能不能真正做到惠及于民。他只是遵從自己的本心,盡力做到無愧于心??扇缃裾嬲姷搅顺尚?,顧準心里難免會高興幾分。 就好像,他真的有能力改變這世道一般。 “為何不能?”系統反問。 顧準還是頭一次如此正正經經地同它說起這件事情,沒有嘲諷,也沒有挖坑,他只感覺系統對他有些過于自信,顧準自己反倒看得更清楚一些:“我雖有志向,但變法并不是那般簡單的,古往今來的變法者,有幾個能有好下場?” 系統這就不同意了:“你不行不是還有我嗎?” 這口氣狂的,顧準想懟它,但是想到系統那些變幻莫測的手段,忽然又閉了嘴。 說不定,有了這個系統事情真的平穩順遂呢? 顧準是擔心自己以后的下場,但他絕不會因為擔心這個就此止步。顧準可以說是個不撞南墻不回頭的人,他對有些事情絲毫不放在心上,有些事情就要執著到了十分,譬如他口中的變法。 顧準想變的,不是一朝一夕,而是徹底改變這不公的世道。 但愿有生之年,他能憑借一己之力作出些許改變吧。 這個生辰禮對顧準來說意義非凡。他雖然從沒有把自己當成孩子看待,可他的年紀卻實實在在的擺在那兒。如今有長一歲,來年還要進京趕考,身邊又有師父師娘這樣堅實的依靠,顧準自覺自己同以往徹底不一樣了。 生辰過后,李況仍每日帶著顧準,無論是處理公文還是別的都帶著他,顧準跟在他身后,每日都能學到不少東西。更難得的是,李況開了自己的私庫,拿了不少古畫古董金石器玩給顧準把玩鑒賞,偶爾興致來了親自還會指點他一番。 李況固然想讓顧著讀書,但卻不愿意他變成一個只讀書的。君子六藝,包括古董鑒賞,都一樣不落地教了。 比起李況處處為顧準著想,京城那邊的秦王卻不一樣了。沈元徹覺得,他父王就是自私自利,只會為了自己著想。雖口頭上打著為他好的旗號,但所作所為無一不是為了自己的臉面。 如今他連跟顧準通個信兒送個東西都要靠背書來換。 秦王知道這位顧小公子對他這蠢兒子的影響,便允諾道:“若你往后高中進士,父王便在王府旁邊買下一處房產送給顧準,你意下如何?” 沈元徹十分心動,但是想想一顧準的性子必然不會收,所以只冷哼一聲:“你以為人家稀罕?” “京城的宅子可不比其他?!?/br> 沈元徹更是不屑:“皇伯父自會送他?!?/br> 秦王一哼:“人不大,口氣倒不小?!?/br> 非親非故的,皇兄又怎么可能會送人家宅子? 沈元徹知道他不信,丟下一句“你等著瞧好了”便跑開了。他如今每日過的都頗為辛苦,迫不及待地盼著明年的科考趕緊到來。 來的早一天,他也就解脫的快一天,更能早一點叫到顧準。 興許是老天爺聽到了沈元徹的期盼,又興許是日子感覺過得太快了,不知不覺,京城便快要入冬了。 與此同時,顧準也趕在入冬前啟程趕往京城,準備科考。 第113章 小弟 還沒進京就先有了小弟 顧準啟程的那一日, 張先生跟學堂里頭的同窗聽聞此事也一道過來送了送他。就連鄧季文也過來了,只是他雖來了,卻跟一個木頭樁子似的, 站在后面也不上前說話。 李況早就已經將一切打點好了。 張先生尚在勉勵顧準, 李況卻對自己的弟子十分自信。反正能教的他都已經教了, 顧準學的也比他想象中的扎實許多, 若是這樣還不能考中進士的, 那他這個師父也不用當了。 隨著會試一天天逼近,李況得自信心也越來越高漲。本來他也覺得考狀元稍稍有一些難度,如今看來, 那興許根本就不算什么事兒。本朝就沒有一個六元及第的,若是他弟子會試也能得頭名, 那這個六元及第是無論如何也跑不掉的,就算是為了政績好看,殿試過后狀元的名頭也會最后戴在他頭上。 該處理的事情李況都已經給弟子處理好了,臨別在即,李況也知道他心里最擔心的是什么,于是道:“兩個孩子待在我這兒你也不必擔心, 只管考你的科舉, 你若實在想念,我每個月多寫幾封信回京城便是了?!?/br> 顧準摸了摸兄妹倆的腦袋,笑著道:“不比特意寫信,這兩個孩子放在師父師娘跟前,我還能有什么不放心的?” “你能寬心自然是最好了,時辰也已經不早了,快些啟程吧?!?/br> 如今已經快要入冬了。之所以讓顧準這會兒過去,就是怕到時候天氣冷了路上下雨下雪回頭不好趕路。 顧長樂有點舍不得地拉了拉顧準的手。不過她也知道, 這會兒就應該乖乖的,不要讓哥哥擔心她們。 顧長樂醞釀了一下,把心頭的不舍壓了下去,轉而催促道:“哥哥你快進馬車吧,外頭冷?!?/br> 還挺乖,顧準捏了一下她的臉蛋。 胖乎乎的,養的越發好了。 他沒跟顧長樂說什么,只交代顧長安:“照顧好meimei?!?/br> 顧長安鄭重其事地應下了:“哥哥放心好了?!?/br> 顧準微微頷首,同李況跟張先生等人告別之后,便干脆利落地上了馬車。 又不是什么生離死別的大事,他不過只是進京考科舉而已,考完了還是得回來的,這會兒也不必做出什么小兒情態出來。 鄧季文跟在張先生后頭,他看著張先生的手越揮越低,直至落下。 顧準也已經不見了蹤影。 鄧季文沒方才法兒厚著臉皮上前說什么,只能在心頭默默祝福一句,希望顧準一切都安好,此次會試也能一次便中。雖然做不成朋友,但總還是盼著他好的。 顧準的馬車一走,顧長樂就憋不住了,眼淚一下子盛滿了眼眶。 顧長安默默地抱住meimei。 要是哥哥考中狀元就好了,聽說考上狀元就可以留在京城,到時候他們就不用跟哥哥分開了。顧長安不怕去京城,他知道meimei也不怕,他們怕的只是顧準不在身邊。上次顧準失蹤的事兒對兩個孩子打擊有些大,就是顧準在這兒的時候,他們倆都患得患失,更別說顧準如今已經不在他們眼皮子底下了。 “別怕,哥哥很快就會回來的?!鳖欓L安道。 顧長樂吸了吸鼻子,心里卻知道這句話是假的。 她昨天聽了哥哥跟李夫人的話,知道哥哥這一去就是好幾個月,今年過年是不能回來的,明年春天才開始考試,試考完了還不知什么時候才能回來呢。 顧長樂算不清哥哥到底要去多久,她只知道,那是一段好長好長的時間。 顧長樂沒有再哭鬧,她心里明白科舉這件事情即便她哭鬧也沒用。但是自打顧準離開之后,她的心情便一直低沉得很,人也變得不愛說話了起來。 整個人想是蔫了一般。 還是李夫人看出了兄妹倆的不安。 她也沒有別的法子,畢竟顧準都已經走了,她總不能再把人給叫回來吧。是以,李夫人只能花費很多的精力去照顧他們,生怕兩個孩子走進死胡同里頭出不來。 索性李夫人是極有耐心之人,加上她又是真心喜愛雙胞胎,有她陪著,兄妹倆漸漸也恢復過來了。 顧準此次出門,也就只帶了韓斯年。 李況本來想調個小廝給他的,李夫人甚至還想讓他帶個丫鬟以便隨身伺候,顧準趕緊都拒絕了。 他到現在都還不習慣別人伺候他。從小到大有什么事情都親力親為,養成了這般的性子,也不想要有人過多的干擾他的生活??身n大將軍就不一樣了,武藝高強,話也不多,性格還十分內斂的,跟他待在一塊兒,顧準要自在不少。 如今天已經冷起來了,顧準這一路也沒怎么停,白日趕路,晚上若是找到客棧便休息一晚,說實在走到半路上沒有客棧的話,也就只能暫住在別人家里。 索性顧準運氣好,遇到的人家給他們休一晚上。顧準每每都是給足了在客棧住宿同樣的錢,也不會讓他們委屈了。 越往北,沿途看到的風土人情便越發不同。 顧準看著只覺得新奇,不過韓斯年卻并不會覺得奇怪,他也算是走南闖北闖過的人了,許多事情顧準頭一次見,他卻能說得頭頭是道,還能與顧準解惑。不論是山川河道,還是習俗飲食,韓斯年總能說出點道理來。 顧準還是頭一次知道他竟有這樣的能耐。說真的,韓將軍要是去編書的話估摸著也不錯。 度過了一開始的新奇,等再往北走,顧準便漸漸有些不適應了。 今兒兩人運氣不佳,沒能找到客棧,天黑的時候才在官道旁邊尋到了一戶農家。顧準敲了門,那老人家說明了來意之后,對方也客氣地騰出了一間房子給他們休息。 顧準剛坐下不久,老人家就端來了一碗姜湯給他們驅驅寒,還同顧準道: “看這位公子臉色不是很好,還是頭一次來北方吧?” 顧準點點頭:“確實是頭一次來,原先生活在南方,初來乍到,未免有些水土不服?!?/br> 老人家笑著道:“我看公子也該是江南水鄉的人,只有那地兒才能養出您這樣的氣質。說實話,老朽活這么大,真沒見過比您還出眾的?!?/br> 老人家家中只有他一個,兒子兒媳都去城里打短工去了,留他一個人在家,整日也沒什么人說話。如今顧準來了,他便絮絮叨叨地說個不停。 韓斯年自始至終都沒說一句話,顧準反倒同這個老人家相談甚歡,一時聽他說起了村里頭的事情,其中還有些田稅的說辭,惹得顧準上了心,他道:“我聽說南邊已經開始改革稅法了,想必要不了多久便能推行起來,屆時的新稅法按田畝多少征收稅錢,可免去不少冤枉錢?!?/br> 老人家聽著很是不信:“那不過都是糊弄人的東西,就算有朝一日真推行了咱們這塊地里來,憑著那些皂吏的手段,也絕對不會讓我們少交一分錢的?!?/br> 他說著有些頹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