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二的科舉之路 第95節
書迷正在閱讀:我的七個jiejie國色天香、亡者系統、我的男朋友又嬌又作、千嬌百寵、玄學大佬三歲半、為你溫柔淪陷、丞相夫人是首富(穿書)、這個人仙太過正經、穿書后,大佬成就了我 (H)、T.Q 奇遇 [1v1]
這鄉里的酒席比縣城里頭的遠要熱鬧許多。不過他們鬧他們的,顧準卻沒應承什么。他之所以過來辦酒席,完全是因為村莊還有吳嬸子一家,如若不然,他也不會回來。 這些人對他的恭維,顧準也就聽聽而已,并未入心。就連酒席過后,新村正吳用說要給顧準立牌坊他都沒同意。 顧準覺得實在沒有這個必要,畢竟往后若無需要,他是不會回來的。 顧準這邊忙著應酬,顧長安兄妹倆也有各自的應酬。兩個小孩兒這回回來待遇可大不相同了,以往沒有孩子愿意搭理他們,這一回身邊卻圍了不少,像是眾星捧月一般。 其實孩子哪有那么多的念頭呢,他們只是單純地覺得顧長安兄妹倆手里頭的東西太新奇了、好吃的東西太多了,心里羨慕的不行,所以便圍著不肯走,想要見一見世面。 吳用看到自家小子也跟在顧長安屁股后面,眼饞他的小弓箭眼饞都不肯走,于是笑著同顧準道:“長安跟我們家那臭小子相處的還是不錯的?!?/br> 顧準回頭看了一眼,見兄妹倆乖乖玩耍沒被欺負,也就敷衍地應了一聲。 這一聲卻讓吳用又生出許許多多的話了。分明關系不親厚,卻愣是擺出一副比吳嬸子還要關心顧準的架勢。后頭失了分寸,竟然問起婚嫁的事情來,被吳嬸子不輕不重地懟了一句,方才作罷。 可惜了,他還挺想把家里的小女兒嫁到顧準家的。 顧準見他這么小心翼翼的,恍惚間。甚至還以為自己是什么了不得的人物?;剡^頭想想,自己不過是一個小小舉人,就能讓他們奉承至此,但日后真做了官,還不知會不會把他捧到天上去。微末小官兒都有人捧,這么一想,也不奇怪那些小官們會仗勢欺人。 留在顧準在村中擺酒的同一日,京城里頭的秦.王府的酒席也才剛剛作罷。今日最得意的莫過于沈元徹了,他因為舉人這層身份,可是狠狠地在酒席里頭出了一回風頭。方才在外院被那些人恭維的有些飄飄然,沈元徹聽著那些好聽的話,瞬間覺得自己無所不能了起來,于是又提筆北顧準寫了一封信,告訴他自己在京城里頭是如何如何威風,如何如何受歡迎云云…… 不想信剛寫上叫人送出去,那邊秦王卻威風凜凜地上了門。 沈元徹剛叫了他一聲便被打斷: “兔崽子,在書房里頭折騰什么呢?還不趕緊過來拜見你的師父們!” 沈元徹懵了。 師父,哪兒來的師父? 第111章 父子 悲催的沈元徹 沈元徹被眼前的情形給嚇得說不出話來。 他書房外頭站著好幾個生人, 一字排開,足足有五人之眾,個個看著都不好惹。沈元徹看到他們比看到李況還要頭皮發麻。這幾個先生光是看面相就知其必定兇殘, 都還沒有說話呢, 便先板著一張臉, 耷拉著眼皮皮瞅著他, 叫人心里慎的慌。 對著這么五個人, 沈元徹站都站不穩。 秦王卻覺得自己選對了人。 瞧瞧,這都還沒有開始教呢,人就先被震懾住了, 不錯,看來這次的人都請對了, 秦王直起了腰身,道:“這幾位先生都是我替你延請的名師。明年春上你也是要考進士的人了,這幾個月就待在家里頭,跟著師傅學習,外頭那些狐朋狗友也不要去見了,還是考科舉來的重要?!?/br> 為首的一個師父對著秦王拱了拱手, 對于秦王讓自己唯一的兒子科舉入仕表示贊賞:“秦王一片愛子之心, 實在叫人欽佩?!?/br> 欽佩?欽佩啥?糊涂蛋一個!沈元徹火氣噌的一下就上來了,這都還沒當上老師呢,就開始擺起了老師的譜。 他也不是那么好擺弄的,當即噴道:“我不學,我也不會考。當初說的好好的,考中了秀才這事兒就到此為止。后來等我考中了秀才,你們又貪心想讓我考舉人,如今舉人也考回來了, 竟還異想天開想讓我考進士,你也不看看你兒子我究竟有幾分的能耐?!人家寒窗苦讀幾十年也未必能考中一個進士,我便是走再大的狗屎運,難道還能強過他們不成?做夢也得有個限度,這青天白日夢有什么好做的?” 秦王不悅道:“所以如今就讓你跟著師父學。把學問都給學透了,自然就不是做夢了。勤能補拙,笨鳥先飛,這話本王都說了多少遍了你怎么還不記得?” 說誰笨呢! 沈元徹炸了,合著剛才他說了那么多都是白說的:“我說了我不想考科舉!” “這次你考也得考,不考也得考,師父我已經給你請過來了,倘若你敢使性子不聽話,仔細我打斷你的腿!” 沈元徹氣的嘴巴都歪了,往椅子上一攤,典型的死豬不怕開水燙:“你想打就打吧,最好直接打死我算了,反正我也不想活了?!?/br> “你——”秦王氣得直接抬起了巴掌,想要給這逆子一個教訓。 可旁邊幾個師父也不是沒眼色的,立馬就攔了下來:“王爺何處動怒?世子爺這是一時沒想清楚,您讓他多想兩天便是了?!?/br> 另一個師父已經開始對著沈元徹諄諄教導了:“世子爺,我說句不該說的,即便您是皇親貴胄,可這科舉能參加的還是得參加幾回,所謂一回生二回熟,只要你肯努力一些,早晚都能中進士??恐詡€兒堂堂正正地考進去,來日才不會落人口舌?!?/br> “正是。我聽王爺說世子爺好武,這是如今武將不易當,世子爺還是好生讀書才是正理?!?/br> 這刻板的說教,聽了沈元徹都吐了:“滾滾滾,都給我滾一點兒去?!?/br> 秦王氣的沒忍住,直接踹了他一腳:“混賬東西,你真想氣死老子!” 沈元徹不服,反唇相譏:“分明是你想氣死我!” 父子倆不歡而散。 而后,這些師父也被沈元徹趕出了院子。對于他父王揚言要打斷他的腿,沈元徹也沒怎么當做一回事。今時不同往日了,他因為考中了一個舉人,在京城里頭名聲還算不錯,不少人都覺得他洗心革面,浪子回頭,就好像只要考中舉人,什么錯處都能彌補一般,一時間對他滿是贊賞。盡管沈元徹從不覺得自己之前做過什么傷天害理的事兒,可對著這一片夸贊,他也沒法不高興。外頭人人都在夸他,若他父皇這時候真打斷他的腿,回頭流言中傷的就是他父王。 哪怕外人的話沒有多少威懾力,可他皇祖母、皇伯父還有母妃也不會放任不管的??傊还茉趺凑f,他就是不會考科舉,就是不愿意跟著這幾個該死的師父讀書! 沈元徹轉過頭就叫人給宮里遞了話,先后跟皇上還有太后表明了自己的態度。 他是個不要臉的,對著太后的時候差點沒有哭的,一把鼻涕一把淚,他知道老人家不忍心看他受罪,于是放下狠話:“若父王真要請那些師父,那就等于斷了我的活路,孫兒還不如不活了?!?/br> 太后差點被他這一句話給氣壞了,就連沈令儀聽著也頗為頭疼。她這位堂兄,還真是語不驚人死不休,沈令儀怕他把太后氣壞了,于是道:“堂兄你也少說兩句吧?!?/br> “我不管,反正我不跟著那幾個師父學。我看他們就不順眼,什么阿貓阿狗的人物都配當本世子的先生了,本世子之前的先生可是李大人,他們又算什么,反正我就不去學!” 太后嘴里叫著“孽障”,卻還是不得不捏著鼻子把秦王就被叫去了長樂宮來一頓批。 太后其實本也不想管這件事情,畢竟當老子的管教兒子本就是天經地義的事情,更何況此時秦王也并非沒有道理,不過就是盼著兒子好罷了,雖然行事過激,但是初衷還是好的??烧l讓沈元徹偏偏跑到她這兒來鬧了一場呢,太后又是個心軟的,只能插手讓,秦王暫且將那幾個先生給退了。 回府之后,沈元徹還挺洋洋得意,尤其是第二天不見那幾個師父,他就更得意了。 對此,秦王也只是冷笑了一聲,并沒有說其他的。 于是乎,沈元徹很快就遭到了報應。 秦王把幾個師傅遣散了后,把自己關在屋子里面想了半天,于是想出了個主意——他決定親自教導兒子功課。 宮里的兩位不是讓他不要逼得太過嗎?行,那他就不找師傅了,他親自上父親教兒子,總歸是天經地義的吧。秦王的法子簡單且粗暴,就是將幾個師父交代下來的書買回來,而后全逼著沈元徹一本一本地背,美其名曰,緩和父子關系。 他這個當老子的都親自上陣教導兒子了,這回總沒人會說什么了吧?誰還能攔著他們父子倆親近呢? 沈元徹目瞪口呆。 他就這么眼睜睜的看著他父王換了一個法子。雖然沒有說要逼他考科舉,但是所作所為無不彰顯他背后險惡的用心。他也忍不住跑去宮里告了狀,結果等到太后派人過來問話的時候秦王卻半點不慌。畢竟他有了準備,三兩句就把宮里頭的人打趴回去了。 太后雖然也不想自己孫兒受苦。但聽到宮人回話說,如今秦王下了值就跑去兒子那邊,休息的時候一天有半都帶著兒子的書房里頭,父子見面的時間比以前不知多了多少倍。太后知道他們父子關系差,也想借著這件事情看看秦王能不能回心轉意,所以便當做不知這件事情,隨他們父子鬧去了。 這一仗,秦王大獲全勝。 等沈元徹再看一下他父王的時候,便看到他父王笑得更加“和藹”了。 “方才沒背出來的那兩篇文章,每篇抄二十遍?!鼻赝醴愿?。 沈元徹滿臉錯愕,二十遍?! 秦王繼續:“仔細抄去吧,抄不完不許午膳!” 說完,秦王又警告了一句:“這回你便是告到皇上跟前,告到太后跟前也不頂用了,老子有的是法子治你!” 沈元徹:“……” 他這是倒了什么八輩子的邪霉?當初還不如直接留在鹽官縣呢,留在那兒他也用不著受這份苦了。 秦王下了這么一個硬性標準后,竟每天都能抽出不少時間來強迫沈元徹執行。這會兒比的就是誰更有耐心,顯然,跟沈元徹比,秦王到底技高一籌。沈元徹就算動再多的歪腦筋,在他父王的棍棒面前也不得不屈服。 看著這厚厚的一沓書,沈元徹當真是欲哭無淚,早知如此,他真應該一開始就留在鹽官縣呢。 跟顧準分開的第一個月后,沈元徹就后悔了。 遠在鹽官縣的顧準也很快發現,自打回了京城之后,這兩人的書信都比從前少了許多。蘇墨言他知道,人在蘇家行事必定要注意不少,可沈元徹又是怎么一回事,難不成這么快就被秦王轄制住了? 但后來收到了一封信,發現還真是。 信還是蘇墨言寫的,信上說,沈元徹最近日子過得不太安生,天天被他父王拘在院子里面讀書,等閑出不來。且秦王也不愿意他從外面多有聯系,并規定除非他功課讀的好,如若不然不能寫信,沈元徹如今為了給顧準寫一封信,正耐著性子在王府里頭苦讀呢。 當真是苦讀,身心俱疲的那種。 不愛讀書的人被人用這種極端的方法逼著讀書,那可真是度日如年。 顧準匆匆看完后,又在后頭看見了蘇墨言的幾句話。 他收了信,低聲一嘆,看來蘇墨言在京城里頭過得也不佳。 此事顧準注定管不得了,他如今又一樁新事兒,便是他的生辰禮快要到了,這兩日李夫人一直在忙活此事。這過生辰也是人生一樁要緊事了,李況對自家弟子的生辰禮可謂再重視不過了。美中不足的是,他弟子的字不是他取的,這點實在遺憾。 生辰前一日,李況將顧準叫到書房來,從抽屜里取出珍藏已久的一張紙條。 “打開看看?!崩顩r示意。 顧準接過,有些不明所以地展開了紙條。 紙條微微有些泛黃,看來也不是近來之物了。打開之后上頭龍飛鳳舞的寫著兩個字:允之。 李況喟嘆:“我本想待你及冠禮之后親自給你取字的,只可惜被圣上捷足先登了,急不可耐地給你先定了下來。去年他來鹽官縣見了你之后,便為你定下允之二字?!?/br> 顧準聽著只覺得奇妙,圣上竟然給他取了字?他的字是圣上取的! 雖然如今他還什么都不是,可顧準恍惚間竟有種自己很是了不得的錯覺。 第112章 生辰 趕在入冬前入京 莫名其妙的得了一個字, 雖然看上去一點用處都沒有,但顧準忽然覺得自己身價倍增。 但這樣莫名其妙地自豪感,顧準迎來了自己的生辰禮。 這次的生辰禮, 李況可算是下了不少的心力, 極盡所能在鹽官縣里頭給顧準辦了一場最好的生辰禮。鹽官縣里頭有頭有臉的人物, 不論是官吏, 士紳亦或是商賈, 李況都請過來了,想讓他們一同見證他徒弟又長一歲。去年顧準先是在外頭被人追殺了好一段時間,帶回來之后李況又忙著鹽場與太子一事, 生日一事也不就匆匆略過,并未多留意??汕嗄瓴煌? 沒有外人打擾,李況想給弟子一個熱熱鬧鬧的生辰。 即便辦的如此隆重,李況卻還覺得不夠。 他出身京城李家,雖說家中清貴,但底蘊就放在那兒擺著,從小到大李況用過的東西都是頂頂好的, 當年他的及冠禮可是在京城里頭辦的, 多少達官顯貴都跑過來觀禮。如今他的弟子卻也只能在這小小的鹽官縣里頭匆匆地辦一場生辰禮了,雖說這十八歲的生辰比不上及冠,但是在李況看來就是委屈了。李況口中的不盡如人意,卻讓鹽官縣一同觀禮的人嘖嘖稱奇。他們可算看明白了李知縣對這個弟子是有多器重了,這般大手筆實在是叫人震驚。上回顧準的喜宴不少人也是要過來吃了酒,當初也來了不少人,可那些人加起來也沒有今兒到場的一半人多。 如此可見今日之盛況了。 高朋滿座,卻沒有多少人能真正站到前頭跟李況說兩句話。 鄧季文一如前一次一樣被請了過來, 他瞧了一眼萬眾矚目的顧準,再一次深切的感受到兩個人之間的差距。他甚至在想,倘若一開始他便下定決心要參加此次鄉試,會不會一切就大不相同了呢?若真參加了,他同顧準之間必定不會像如今這般生分,弄得他連主動搭話的勇氣都沒有。 無論有多遺憾,有些事情錯過了就是錯過了,再難以挽回。 顧準的生辰禮進行得很是順利。一切都好,一切都很平靜順遂。 他從未想過自己身邊會圍繞著這么多的人。這些人如今過來不帶任何惡意,只是單純過來賀喜,這讓受了十幾年冷眼的顧準一時間感慨萬千。這里也有他的親朋好友,有他至親的親人,但更多是素未平生的,這些人之所以愿意來,完全是看著他師父的面子去。 說起來,自從遇見了他師父,好像一切都在慢慢慢慢變好。 系統聽到這句話不由得嗤之以鼻:“什么遇見你師父,分明是遇見了我才變好的?!?/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