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頁
“主子,您看?” 李德立過來請示五兒。 “你看著買吧,反正咱們有這么多人,每餐都要消耗不少的。既然來了海邊,新鮮的海產品就多吃一點,到時候回了京想吃都沒這么好的機會了。 看著合適的就買下,對了,價格放寬點兒,他們也不容易?!?/br> 漁民不用運出去叫賣,就近就把勞動產品賣出去了,省了不少功夫。五兒他們也能吃到最新鮮的食材,雙方共贏,何樂而不為? 晚餐是海鮮大餐,最新鮮的食材只需要簡單的蒸、煮,在加點鹽,味道就已經很好了,食的是本味。 螃蟹海螺剛吃了兩三只,五兒還沒放開手腳大快朵頤,就被奶娘她們攔住了,說是性寒,不宜多食。 好吧,不和她們為了一口蟹rou爭。桌子上別的食材也很多,大蝦、花蛤、鮑魚、海膽、???、鰻魚也挺好吃的。一邊喝紅糖姜茶,一邊大口吃rou。 天黑之后,整個漁村只剩下零星幾點燈光,大部分人都早早歇下了。在物資匱乏、生產力低下落后的古代,特別是窮困的鄉下地區,完全是按照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規律生活的。 五兒吃完飯,休息了一刻鐘,也早早地去房間洗漱了。按照三爺的要求念了一遍經書,完成每日里的任務之后,熄燈回到床上,在規律的海浪聲中很快入睡。 明日她要早起看日出。 第60章 回京 不就貪玩耽誤了幾天嗎?他怎么還…… 古有祖逖聞雞起舞, 今有她伍嘉聞雞起早床。 還記得以前上小學的時候,學到聞雞起舞這個成語,老師的解釋好像是說祖逖為了苦練武藝, 報效國家,每天半夜聽見雞鳴就起來舞劍。 等她正真聽到公雞打鳴了才知道,人家祖逖每天應該不是三更半夜就起床的。結合古人日出而作的生活習慣,他最多比別人早起一兩個小時, 根本沒有每天半夜就起來那么夸張。 好吧, 每天四五點起床練武也是挺了不起的!她自認做不到。 現在睡在村里, 村民家里一般都會養雞, 所以五兒一大早就聽到了公雞鳴叫。醒來之后, 抬眼往外望去, 雖然屋外天色還沒有完全變亮, 但是現在肯定不是在半夜, 最少也是凌晨四點鐘了。 由于昨夜睡得早, 所以天不亮就醒來五兒也不感覺困??梢詿o障礙地起床,但是因為等下看日出的地方就在屋頂上,不用跑很遠, 所以她還可以在床上繼續窩一會兒。 時間還早,外面守夜的夏如還在睡,五兒不想現在就起來, 弄出動靜打擾到別人的清夢。 隔著蚊帳,她看到窗戶外面的天空越來越亮, 一點點由深黑轉為深藍,再由深藍色慢慢變淺。天空中的星子也越來越少,漫天的繁星漸漸隱去,最后只剩一顆啟明星高高地掛在東邊的天上。 在古代看日出真的不是什么難事兒, 反正大家都是天剛剛亮就起床的,講究一日之計在于晨。很多時候可能天都還沒有完全亮,有些人就已經下地勞作很久了。 天色越來越亮,五兒聽到外面人們活動的動靜也越來越多。 有開窗、開門的嘎吱聲,打水、潑水的嘩啦聲,折柴火時的清脆枝條斷裂聲,菜刀切菜的咄咄聲……空氣里漸漸多了一絲絲炊煙的味道。時間差不多了,該起床了。 起身穿好衣服鞋子,頭發就先讓它披著,臉也沒洗。把一直在小火爐上熱著的一壺茶端走,五兒輕手輕腳往房頂的臺子上爬去,盡量做到不驚醒白秋她們。 初秋的清晨溫度有點涼,昨晚白秋特意給她準備了一個薄毯放在床邊的架子上,起床就可以拿起來披著,怕她夜起著涼。 披著毯子,爬上了樓。坐在椅子上向大海前方望去,此時附近的海面還是一片漆黑,在前方海天交接處是一線紅黃色的亮光。 坐著慢慢等,遠方那一線變得越來越亮,照亮的范圍也越來越大,一線變為一抹、一條。深藍的天空也漸漸變成了淺藍,淺藍色的天在地平線上那一條黃紅色朝霞的映襯下,顏色變成了類似于黃昏時候的樣子。 海平面上那一線顏色越來越亮,漸漸褪去了紅色、黃色,變成了亮眼的白。最后一輪圓日從水下躍起,海面上同時也出現了粼粼波光。 看海鳥從前方的天空中劃過,看天上的薄云在風的吹動下變幻著形狀,看海浪一波又一波涌上來、退回去,看早起的漁民天不亮就駕著漁船出海。 隨著初升的火紅太陽越升越高,天完全亮了。不知道為了什么,五兒心中就是出現了莫名的感動,面朝大海靜靜坐著,看太陽慢慢爬升,什么都不想也覺得很圓滿。 不想繼續往北走了,有了海洋的慰藉,山峰對她的吸引力好像也沒有那么大了。每天看看海,五兒的心情就變得特別平和。 雖然不能出海捕魚,不能下海游泳,也不能沖浪潛水。但是她可以在海邊釣魚啊,而且在離開的前兩天終于體驗了一把在古代趕海的樂趣。當然,避免不了的沾了一腳的泥。 因為是月初,所以退潮的時間很早。早上七八點,太陽才剛剛升起,陽光的威力不大,海邊的灘涂已經從水里露出來了。 提著特制的小簍子和長竹夾,頭戴大草帽,手上套了一雙連袖手套防止曬到和刺傷。特意換了方便活動的騎裝,衣服下擺都往上卷了三四圈然后用針線固定住。腳上穿了一雙據說是能防水的單皮靴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