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頁
“哈,想不到我們吃不了辣。你們別吃這批了,下批生蠔就按自己的口味烤吧?!卑鸭恿瞬簧倮苯访鎯旱纳枓鰜韱为毞旁谝粋€盤子里,五兒放棄安利。味道還是很好的,但是吃不了。 好在他們都還只吃了一小口,問題應該不大。 “趕緊喝點甜的,吃點水果,等會兒就會緩過來了。粉絲蒸扇貝里面不要放辣椒了,加點兒蒜姜和豆醬就行?!?/br> 五兒自己吃的話還是會放一點點辣,不加就總感覺味道差了一點,沒有靈魂。大不了吃完就多喝點牛奶,但愿等會兒不會被辣到肚子痛。 還好蒸扇貝沒有翻車,獲得了一致好評。最后刷一層蜂蜜烤的雞翅膀雞腿味道也很好,總算讓五兒找回了一點點自信心。 飽餐一頓,也喝了幾杯米酒,心情感覺好多了。沒有什么是一頓美食解決不了的,要是不行就多來幾頓! 因為五兒提出要去看海,所以第二天早餐過后,在赫圖的帶領下,他們沿著長城一直往南走。沒過半日就來到了長城的盡頭,澄海樓對面就是一望無際的大海。 在廣袤無垠的大海面前,個人確實渺小到不值一提。什么悲歡感傷都通通被推到小角落,現在留在她心中的只有震撼開闊。 “去問問赫圖大人,我們能在這附近安營扎寨嗎?或者找個海邊的宅子住下來,我想在海邊多住幾天?!?/br> 看到海,她整個人心情都不一樣了。不想就這么離開,五兒臨時決定留下來。至于后面還要不要繼續往北走,暫時先不考慮。反正這次出行本來就漫無目的,完全以她的想法為主的。 不像現代,海邊會修建很多度假別墅。古代貴族度假一般都是往山里跑,山間的莊子很多,而靠海的園子很難找到。 而且明末清初的時候沿海地區一直遭受倭寇侵擾,海邊基本上不會有村落。還是十多年前三爺解除了海禁之后,海邊這才漸漸又有了人煙,現在逐步發展為漁村。 按照五兒的要求,他們最后選了一個離海邊很近的漁村——東姜村暫時落腳,在孟姜女廟得東邊兒而得此名。孟姜女就是那個哭長城把哭倒了的歷史名人,一個苦難的女人。 村子坐落于海邊的一塊小丘陵上邊,下了丘陵就直接是海岸沙灘,這里的沙地是黑黃色的,據說退潮時這里非常適合趕海。 五兒他們暫住的宅子是村里最富有的人家——馬家人修建的大院兒。馬家人是從小漁村走出去的,在外面發了家,現在把家安在了關城里面,在老家修房子主要是為了回鄉祭祖時落腳,平日里并不會過來住。 青磚大瓦兩進的宅院,偏屋的房頂砌了一個大大的晾曬平臺,院子四周有高高的圍墻圍著。房子修建在半山腰上,前方正對著大海,視野非常好。 五兒喜歡這座房子房頂的晾曬漁獲的大平臺,住下的第一時間就讓李德立他們在上面用麻布搭了一個遮陽棚。然后在棚子下面擺了張躺椅,她可以什么都不用想,就躺在椅子上看??匆徽麄€下午。 村子里的房子大多數是用石頭壘的黃泥草頂小房子,房前屋后都拉著晾漁獲、曬漁網的細繩??諝饫锊豢杀苊獾臅写蠛5奈兜?,像是海苔、干墨魚、干蝦子、咸魚的味道混合在一起。不知道奶娘他們能不能聞得慣,反正五兒還挺喜歡聞的。 村民們對五兒這行人的到來感到很好奇,有打量有張望,但是沒有人直接上門來打擾。 赫圖來之前應該給村里的村長、族長他們溝通過,五兒一行很順利就入住了。然后看著他們這三四十號統一著裝,裝備武器的人,估計普通百姓也沒人敢過來接近。 大概到了十點多鐘的樣子,五兒發現海水在慢慢往后退,大片的灘涂逐漸從水里露了出來,潮水退走的同時在海灘上留下了許多擱淺的魚類、貝類、螃蟹…… 村里的婦人老人和半大的孩子也都背了背簍,戴著遮陽的大草帽從家里出門,結伴往海邊走去。這是要去趕海? 五兒蠢蠢欲動,想要一起跟過去看看。不過看著外面的大太陽和當地居民手臉上的黝黑皮膚,考慮到上次在草原時被曬傷的經歷,在沒有拿到防曬裝備之前,她還是不要貿然出去比較好。 反正還要在這里待挺久的,等東西都備齊了再出去也不遲。五兒在樓頂晾臺上的遮陽篷下邊兒,一邊吃著烤蝦干兒、烤魷魚絲,一邊看別人在海灘上辛勤勞作。 海邊的人群里有七老八十背都駝起來的老人家,也有七八歲人都只比背簍高一點點的小孩子,更多的還是那些身材干瘦、滿面風霜的婦女。 以前五兒看到的趕海視頻,感覺趕海是一種娛樂一種消遣,趕海的人趕得輕松,看趕海的人也覺得放松解壓。但是現在她真真切切看到的這些趕海的人,體會到趕海是他們維持生計的手段,是一項辛苦累人的勞作,一點都不輕松。 還是現代生活好,人民生活富足,安居樂業。 看著從海灘回來的人一身的泥污,滿臉的汗漬,直接把五兒勸退了。她受不了那份苦!就算她想去,旁邊虎視眈眈的奶娘和柳嬤嬤估計也不會同意她去下海摸魚。 “請問貴人要這些大螃蟹、大海螺嗎?好吃的,新鮮的,是剛從海里撈回來的?!?/br> 隨著第一批去海邊的人回到村子里來,不多時院門口就有人來問他們要不要買海鮮,大多是半大的孩子背著一背簍東西過來詢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