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8頁
“哦?將軍講一堆大道理給哀家,是長反賊志氣滅我國威,還是指責哀家不懂軍事?”蘇亦傾頓時沉下了臉。 “臣不敢,臣只是給太后分析。臣是武將,見慣了生靈涂炭,血流成河,始終認為無把握的仗就不打。之前先帝先太后那樣待尉遲傲天,他一直未打過來說明心里還有母國,這么多年未出手,也不會主動出手,我國與漠北大可不必你死我活。相反,東蠻國近年卻時常襲擾我邊境,搶掠牛羊百姓,致使民不聊生。臣請旨出戰東蠻,蕩清蠻夷揚我國威,以保邊疆安寧?!?/br> 蘇亦傾一怔,見他起身離席跪到大殿中間,皮笑rou不笑:“這么說來,將軍還真是深謀遠慮,為國為民啊?!?/br> “若能解救黎民于水火,使邊疆子民安居樂業,百姓必將贊頌太后和皇上的賢德!”北宮以拱手道。 “將軍既然都這么說了,哀家豈有不允之理?否則豈不被世人唾罵,有不德之嫌?!碧K亦傾冷聲道。 北宮以站起身:“多謝太后,臣三日后便領兵征討東蠻,不勝不歸?!?/br> 砰! 宮宴散后,蘇亦傾一回宮就怒得將手邊的瓷器砸落在地。 “這個北宮以,竟敢不聽哀家的話了!哀家讓他去打天澈十四城,他卻要往東蠻跑?!?/br> 見蘇亦傾動怒,黃公公上前一邊收拾碎片,一邊勸慰:“太后息怒,北宮將軍無論去何處行軍打仗,都是為了東耀……” 蘇亦傾冷哼一聲:“究竟是為了誰,只有他自己清楚!看來哀家非得給他點教訓,才能識時務。傳哀家的話,明日請五王爺入宮一敘?!?/br> 五王爺接到蘇亦傾的口諭,雖不解其意,但也沒有違背的道理。 次日,蘇亦傾在御花園的吟水汀設宴,一片蓮塘在側,花雖未開,卻有半池熙攘的蓮葉,染綠了池水。綠柳垂羅迎風而動,五王爺踏入亭中,向蘇亦傾行了一禮。 四周的宮人都遠遠退在亭外,亭中的石桌上擺滿了膳食酒水和各種小食,有綠豆糕、南酸棗、蔬果……五王爺一頭霧水,只得依蘇亦傾的意思落座。 蘇亦傾執起酒壺替他斟了一杯酒,五王爺忙道:“臣自己來就好,不敢勞煩太后?!?/br> “哀家雖是太后,可與王爺也是一家人,又何必見外?” 蘇亦傾看向不遠處成片的玉蘭花,潔白的花瓣開在蔥郁的枝葉中,不由笑道:“五王妃從前很喜歡玉蘭,每到玉蘭花開的時候,都摘下花瓣,放在隨身的香囊里?!?/br> 見蘇亦傾提起林惜,五王爺附和:“不僅是玉蘭,夏日的芙蓉,秋日的紅楓,她都喜歡?!?/br> “看來五爺和王妃真是鶼鰈情深,哀家最近倒是常常夢見五王妃,想起當年我們一起在大將軍府為婢時的日子?!?/br> 五王爺道:“惜兒近日倒是得閑,早知道太后想她,臣便叫惜兒一起入宮了?!?/br> 蘇亦傾搖搖頭,嘴角噙出的笑容意味不明:“見面就罷了,哀家見到她,總會聯想到一些不好的記憶?!?/br> “太后此言何意?”五王爺面色微變。 蘇亦傾站起身,緩緩踱了兩步:“此事難以啟齒,哀家當年受北宮將軍威脅,未敢說出實情,一轉眼這么多年都過去了,唉……可她如今既然是五王妃,哀家覺得,五爺你也有權利知道自己妻子的過去?!?/br> 五王爺的心中生出一絲不妙的預感,只聽蘇亦傾接著道:“哀家和五王妃初入大將軍府時,時常受到那些惡嬤嬤的欺壓。五王妃當年為了不在廚房干活,和當時的少將軍北宮以好上了,盡管北宮以的父親不同意,她嫁進大將軍府無望,但還是經常趁天黑和他行男女之事,哀家在場他們也不避諱,讓哀家轉過身子睡……” 蘇亦傾的話說得露骨,五王爺臉色頓時鐵青,將拳頭捏得咯咯作響。 五王爺的反應讓蘇亦傾十分滿意,她故作尷尬道:“北宮將軍體力特別好,每次都能折騰大半夜,動靜特別大,吵得哀家也睡不了,一完事還威脅哀家,什么都不許說出去。很多人曾在背后議論哀家,說哀家精通男女之事,殊不知卻是北宮將軍和五王妃啟蒙了哀家?!?/br> “砰!”五王爺一拳頭砸在石桌上,金碟一震,里面的湯汁濺了出來。 “請太后慎言,惜兒不是這樣的人!”五王爺吼道。 蘇亦傾上前一步,盯著他,紅唇開合之間,吐出的話令他如陷冰窟。 “王爺確定嗎?哀家敢肯定,五王妃新婚之夜,一定沒有見紅。被戴了綠帽子還蒙在鼓里,哀家真不知該佩服王爺心大,還是可憐王爺糊涂!” 這些話的刺激性太強,五王爺的耳膜嗡嗡作響,瞳孔驟縮,肩膀遏制不住的顫抖起來。 他猛地起身,抓起石桌上鋪著的綢布,大手用力一掀,滿桌的金盞瓷碟墜了一地,發出劇烈的響聲。 雖沉默不語,可那對漸漸發紅的眼睛卻透出滿腔的怒火,急匆匆的奪路而出! 蘇亦傾的嘴角,輕輕彎了起來。 …… 圓月漸漸升起,三日之期將至,這一夜過去,北宮以便要領兵前往東蠻。 蟲鳴聲自灌木叢中此起彼伏,城樓下隱著一道人影。她披著寬大的深色斗篷,帽檐遮去半張臉,手里提著一只黃色油紙燈籠。 不過半盞茶的功夫,有馬蹄的踢踏聲傳來,高大的男子翻身下馬,手牽著韁繩慢慢走到她的面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