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卷:世界末日 第一百二十九章:魔鬼?
馬克西米利安平靜地看著士兵將一具又一具尸體排列在路旁,那些尸體有老有少有男有女,有的是被子彈擊斃,有的則是被手榴彈或是迫擊炮弄死。尸體在戰場并不是什么稀罕的東西,戰場上時刻都有可能死亡,被子彈擊斃只是在身上留下幾個窟窿,手榴彈和炮彈往往會讓尸體變得殘缺不全。 戰爭是殘酷的怪獸,它讓人失去理智,在戰場之中不是殺死敵人就是被敵人殺死。德軍并不喜歡屠殺,他們是有榮譽感的軍隊,但是事情的發展往往是不遂人愿。如果說德軍在對付游擊隊的殘酷無情是出于違心,那么就太矯情了。其實只要拿起武器來反抗德軍,他們就是敵人,而敵人是必需被消滅的,無分男女老少。 意大利痞子中尉看著排列的尸體感到十分吃驚,他并不是沒有看過死人,而是驚訝德軍的效率。從德軍進入鎮子鎮壓到結束,整個過程不超過四十五分鐘,輝煌的戰果只讓德軍重傷六人、輕傷十一人、無人陣亡。痞子中尉不明白是德軍太厲害還是游擊隊太無能,他在仔細地數地上的尸體。整齊排列的尸體多達七十八具,這些人不可能完全是游擊隊,他終于知道什么是殘酷無情,很明顯德軍遭遇抵抗時采取的是無差別的暴力解決方式。 “你……你們……”痞子中尉震驚中帶著疑惑:“你們難道不擔心激起英國人更大的反抗嗎?” 他是說無差別的報復只會讓英國人更加痛恨德意志第三帝國,怨恨會讓英國人變得更加憤怒,英國人的反抗情緒只會越來越嚴重。 馬克西米利安平淡極了:“他們多次拒接投降,我們只能給予他們死亡?!?/br> 戰栗的感覺充斥痞子中尉的身心,他發現自己的心臟跳動速度比往???,日耳曼人是天生的冷酷無情還是殺人狂?在殺那么多人……甚至是無辜的人后竟然還能這么平靜,而似乎日耳曼人也沒打算安撫撒克遜人,他們難道要將整個英倫三島變成地獄? “生命是平等的。他們既然拿起武器就知道會有這么一天,庇護游擊隊會遭到懲罰他們還是那么做了?!瘪R克西米利安并不知道自己為什么會解釋,“我們不殺死他們,死的就是自己?!?/br> 意大利人明白交戰規則,只是他們無法接受。他們下意識地將自己從交戰者中剔除,總是認為發生什么時候都和他們無關,帶著無所謂的心態進行戰爭。在這一種“非狀態”主導下,注定意大利人沒有多少作為,他們也不是沒有發現這一點,很多人都發現了,但是根本沒打算去糾正。 “日內瓦公約規定游擊隊不在受保護的范圍。那些平民……”馬克西米利安看向被驅趕成一堆的小鎮居民,“他們必須明白自己在做什么,做了會有什么后果。沒有人是天生的殺人狂,不是么?只是他們迫使我們去殺掉他們?!?/br> 這個小鎮的居民其實并不多,按照歐式的城鎮,每一個集聚地必然會有一所教堂,教堂前面基本都有一處廣場。在節日中廣場是居民們狂歡的地方,有時候廣場也被用來進行一些有意義的悼念,發布重要消息時也是在這里。 此時,大約一千多個平民被集中在廣場,外圍有德意聯軍封鎖,超過十八挺各式機槍遍布四周,黑洞洞的槍口像是一頭猛獸,讓他們靜若寒蟬。 “你將他們……”痞子中尉發現自己害怕了,不……是恐懼,讓他想遠遠地離開這里,“是要殺掉他們嗎?這里有一千三百多個平民!” 馬克西米利安眉頭一挑:“只是必要的手續?!?/br> 這個時候可能有很多意大利人在心里想:“魔鬼一般的德國佬,他們怎么能夠那么平靜地舉起武器?難道殺了六十八個人還不夠么!他們難道想血洗這個小鎮???” 歐洲戰場并不同于亞洲戰場,亞洲的交戰國,比如日本和中國并沒有加入《日內瓦公約》,所以日本可以肆無忌憚地使用毒氣、進行屠殺,中國在遭受毒氣和屠殺時也不會有人站出來主持公道。歐洲各國在戰前基本簽署了《日內瓦公約》,在歐洲戰場很少發生惡意屠殺平民的惡劣事件,同時《日內瓦公約》也保護放下武器投降的敵軍。但是,事先已經多次強調,戰爭是怪獸,規則本身已經被打破,失去既有規則之后發生什么事情都不讓人意外。 小鎮居民需要擔驚受怕,丘吉爾不斷地宣傳“德意志第三帝國是沒有人性的國度,他們對待平民粗暴得像是禽獸,惡意的屠殺時刻在發生”等等等,宣傳戰是英國人的拿手好戲,其實會有那么多平民拿起武器反抗也是出于這點,他們相信了丘吉爾的宣傳。 廣場的四周不知道在什么時候已經豎立起喇叭,一道道鐵絲網將整個廣場環繞起來,。這些鐵絲網并不難找,事實上英國政府在戰爭爆發后生產了大量的鐵絲網,可惜的是鐵絲網在戰爭中并沒有發揮多大的作用,戰爭已經不是一個戰壕一個塹壕的爭奪。那些被鐵絲網圍在中心的小鎮居民,他們內心里充滿了緊張,眼神里滿滿是悲哀的絕望。他們將德意軍隊的舉動視為一場大屠殺的前奏,抽泣聲開始出現,這讓現場逐漸變得慌亂不安。 “我們……不,是你們……”痞子中尉似乎將自己定義為一個好人,而好人必須阻止壞人,盡管他說話有些結巴,“他們……,我們……。你們不能對他們這樣!” 這下,馬克西米利安開始迷惑了?什么你們我們,其實都是軸心國。是了,意大利就是因為不把自己當成軸心國的一員才會顯得那么的格格不入。 馬克西米利安集中小鎮居民看起來是有些(非常)令人不安,但是真的是出于必要的手續,軍官們的軍事手冊點明,如果遭遇襲擊時必須集中平民用以震懾反抗份子,將所有平民進行登記造冊給予必要的心理壓力,這樣能夠威懾平民,減少他們繼續和德軍作對。 事情往往就是那么的簡單,可是很多人總是習慣性的將事情想的復雜。一些男人們已經舉成一堆,他們認為不能坐以待斃,忐忑不安的情緒在蔓延,匯成一句話“我們不能就這么站著讓德軍屠殺,必須進行反抗!”,可是他們有局促不安了,面對黑洞洞的槍口進行反抗那不是勇敢而是主動讓人屠殺。 “怎么辦?” 焦慮、猶豫、不安、惶恐……種種負面的情緒折磨著非常多人,直到…… 喇叭“嗡——”的一聲響,嚇得平民們下意識地發出慘叫,一些受過軍訓的人則是聰明地臥倒,他們四處張望看看有沒有人被殺。 十分流暢的英語從喇叭中發出,語調中似乎還帶著劍橋腔調?那道聲音發出時,平民們“意外”地發現自己還活得好好的,德意聯軍根本沒有開槍射擊,那些該死的軍人正在開懷大笑,這讓很多本以為自己很勇敢的人感到羞恥。 “本-喬斯(鎮子的名字)的居民們,今天不是愉快的一天,那些發生的不幸已經打亂了很多人的生活。戰爭爆發,你們是‘附帶’的受害者。我們理解有些人的敵對情緒……請相信,我們真的理解。我要告訴那些鼓動的‘勇敢者’,你們的鼓動起到的只是反面的效果,沒有受過訓練的武裝平民與正規軍交戰注定是悲劇的下場。我們對你們的不滿情緒十分理解,但是我們想告訴你們,那樣的反抗或許會有效果,但是并不理智。發生的事情一再說明一個事實,那些受到蠱惑的人并沒有得到他們想要的結果,他們只是不斷地將無辜的人群鼓動去送死……” “我們不想重復,但是請相信,德意志第三帝國并不是你們的敵人,我們并不愿意到來,我們被你們的政府逼迫著不得不來到這里。沒有人喜歡戰爭,但是我們必需進行戰爭。請不要做過激的事情讓我們殺更多的人,請珍惜生命,戰爭是軍人的事情,戰爭請讓平民和婦女老幼走開?!?/br> “……鼓惑的人一定告訴你們,斗爭會流血,但是最終的勝利一定是屬于你們。我們理解這一點,我們也無法反駁作為入侵者到來的事實,但是請注意,那些鼓動者一定忘記告訴你們一個事實,你們的首相和皇室已經倉皇逃離,他們放棄了你們,你們是一群被遺棄者?!?/br> “請相信,德意志第三帝國不是你們的敵人,我們的軍事行動不針對平民,你們能夠擁有平和的生活。事實擺在眼前,哪怕是在戰爭狀態,德意志第三帝國沒有掠奪你們的財產,沒有**你們的妻女,沒有肆意地屠殺你們的親人。我們的法律規定一切,善待尊重我們的一切人,日耳曼軍人不做有違榮譽的事情,相信你們都清楚一點,日耳曼人并不與非日耳曼婦女進行交合。沖突無法完全避免,但是請不要讓更多無辜的人喪命?!?/br> 德意志第三帝國不是你們的敵人……(未完待續,如欲知后事如何,請登陸 target=_blank>,章節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