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嫩美女在线啪视频观看,国产色精品VR一区二区,岛国三级在线观看,久99视频精品免

筆趣閣 - 歷史小說 - 國勢在線閱讀 - 【第065章】 一盤大棋

【第065章】 一盤大棋

    有關中日戰爭的前景與未來發展正在逐漸成為歐美輿論關注的一個焦點,因為戰爭背后牽扯的除了政治還有經濟,世界經濟已開始了一體化的歷程,無論各國的立場如何,都不能避免這種趨勢。

    倫敦、紐約的金融市場也深刻反映了這一點,凡是與日本有關的有價證券都在飛速下跌,軍工類的股票多少還有點逆勢上漲的機會,最慘的就是日本國債,在朝鮮戰事開始后已跌掉8個點的情況下,又因為關東艦隊覆滅的消息而一口氣跌掉了13個點。原本日本國債算得上是高息債券,年利息從4-7%不等,當然7%是歐戰前發行的10年期債券,而4%則是歐戰后因為日本國際地位與國家實力改善后發行的債券,一貫受人追捧。但現在情勢反過來了,成為市場上人人避之唯恐不及的瘟疫。等到北方集團利用杠桿沽空1000萬英鎊日本債券時,拋售的狂潮已淹沒了整個市場。到市場最低點的時候,一張100英鎊的日本債券掏出82英鎊就能買得到了——考慮到今年12月31日那天日本方面就要還本付息,如果對日本政府有信心,現在殺進去僅僅半年之后就能有29英鎊的利潤,年收益率超過70%,但即便如此,日本債券仍然是一個勁的下跌——顯然,眾人對日本政府的資信情況深表懷疑。當然,夏海燕下手的都是選擇用英鎊或者美元記賬的日本債券,純粹日元記賬的債券在倫敦市場上早就無人問津,因為日本完全可以利用濫發票子而填補窟窿,不具有cao作意義。

    如果說在國債上還是牛刀小試的手法外,北方在外匯市場上押注就更大,分別做了價值1億英鎊,5億美元的中日本幣外匯掉期合約——在中日開戰之初,市場曾普遍預測日本能贏,因此都是拋華元、吸日元的cao作,北方集團趁勢進行反向cao作,吸華元、拋日元,頭寸就慢慢建立起來。市場觀察家普遍認為這是北方集團作為“國策集團”履行政治使命的無奈之舉,很多人都在預測何時撐不住而告終,但令人跌碎眼睛的是,北方集團非但沒有賠錢,反而賺了盆滿缽滿——足足2艘列克星敦戰巡的利潤?!痘浇腆鹧詧蟆吩诋斕斓臅r事評論中寫道:……由于戰爭失利帶來的金融影響給日本造成的損失大約在10-20億日元之間,這還僅僅是額外因為匯率變動而增加的債務,如果算上本來的債務部分,均攤到每個日本成年人身上大約是90-100日元,這是一個駭人聽聞的數字……

    現在日元可不是后世發了毛的貨幣,維持一個普通日本家庭的一個月收入,有30日元就比較體面了,有50日元算得上是小康之家,而一個日本機械類熟練工人的收入也在30-50日元之間不等,90日元的數字當然非同小可。與此形成相應對照的是,中國債券的價格節節攀升,特別是年息5厘的20年長期建設債券,更是市場熱捧的焦點,甚至連一貫謹慎的猶太財團也表示,愿意進一步購買中國債券,特別是希望以華元為本幣單位的債券多發行一些。不過,對這一呼聲中國政府并沒有響應,反倒是北方集團緊接著發行了5000萬英鎊的企業債券,年息仍然是5厘。

    5000萬英鎊可是了不得的大數字了,以前還沒有哪個財團發行過這種規模的債券,雖然戰后的英鎊幣值大大不如戰前,但5000萬英鎊仍然相當于3億華元。北方集團的資信當然是各國認可的,甚至于金融家們還特意制造了“準國債”這樣一個名詞來形容,這個名詞是如此的貼切以至于美國經濟學家j?a?熊彼得先生還專門撰文闡述他對于準國債的看法。按照他的邏輯,準國債雖然在表面上看起來資信力較國債要差一點,但事實上,除非發行國是一個政治、經濟主權不能完全自主的國家,否則準國債比真正的國債還要“可靠”一些——因為一旦主權國家宣布拒絕償付國債,外國很難動用強制手段,甚至還無法走司法渠道,這一點已經為蘇俄成立后宣布沙俄債務作廢的情況所證實,而準國債畢竟是商業企業發行的,出現問題后處理起來沒有那么多政治因素。

    食利階層是不會過多關注理論分析的,除了收益、安全性和流動性以外,他們不會關注更多。很多人都記得,在最初發行華元時,華元幣值與日元幣值基本是等值的,一華元相當于一日元,在很多時候還是日元更為堅挺一些。后來華元的走勢一直在上升,在中日山東之戰的高峰期,華元相對于日元有了接近30%的升值,即便雙方結束敵對后的升值幅度也沒有小于15%,等到了歐戰進入白熱化階段后,歐美各國貨幣競相貶值,華元節節攀升,到《凡爾賽合約》簽署的時候,一英鎊甚至只能換到5.5華元,最近匯率這兩年才有所回升??紤]到華元英鎊最初10:1的匯率,如果那時候就開始持有華元基本建設債券,則除去每年5%的收益外,還能有額外的匯兌收益。只是,華元債券只在中國才有發售,一般人很難購置,而北方集團在倫敦市場發行的債券卻很好地填補了這一空白。

    對北方集團在證券市場翻云覆雨的能力,歐美各大財團都是極為敬佩的,歐戰已證明了北方集團的英明,現在中日的金融之戰同樣也在驗證這個道理,只是北方集團現在的舉動未免很有些出人意料,給人以摸不著頭腦的感覺:市場明明對華元本幣債券十分熱衷,甚至可以接受年息3.5厘的華元債券,為什么北方集團對這種需求視而不見,反而還要繼續發行5厘的英鎊債券呢?既然已擁有了“準國債”的地位,為什么不憑借這一優勢而尋求最低成本呢?

    為了解開這個謎團,倫敦、紐約的銀行家們試圖分析整個行為背后的來龍去脈,但看到的卻是用傳統經濟規律無法解釋的現象:中國目前是世界上第二大的債務國,僅次于德國,但駭人聽聞的是,中國居然同時還是世界上本幣幣值最堅挺的國家——沒有之一,近10年來除了相對于黃金略有貶值外,對其他主要國際貨幣都是升值的,而無論是資本項目還是經常項目,中國都處于大規模入超的地位——這是用經典理論難以解釋的事情。更讓人崩潰的是,華元的發行量逐年都在擴張,雖然中國央行的有關數據統計是秘而不宣的,可在華金融機構的頭面人物都是人精,私下估計華元10余年來流通量至少增加了5倍,如果這種行為出現在其他國家一定引起大規模的通貨膨脹與貨幣貶值,但華元的幣值卻是一路走高,通脹也十分溫和。

    這種奇異現象已顛覆了經典經濟理論的基礎,有關沖擊效應差不多類似于量子力學對傳統牛頓理論的沖擊,可現在的事實是,量子力學的基礎已基本建立起來了,而中國貨幣現象的理論解釋卻一直未能成型。為了近距離考察中國經濟,著名的費雪方程式發明者,計量經濟學掌門人、美國經濟學家費雪先生宣布接受中美學術交流基金的聘請,前往中國人民大學擔任為期3年的客座教授,重點探討分析中國這種特異的貨幣現象。

    自然,也有憂心忡忡的“國際友人”對華元不斷的升值情況表示憂慮:本幣不斷升值的后果必然窒息貨物出口,形成顯著的貿易逆差,倘若流入中國的國際資本不能抵消這個逆差,那么在可預見的將來,中國會面臨經濟的全面崩潰,這種說法在學術圈中被概括為“中國崩潰論”而頗有市場。到目前為止,華元還是執行了“銀塊本位制”,任何人只要持有華元都可以向中國商業銀行或者央行申請兌換,有一些投機資本就試圖做空中國,但他們的努力從來沒有得逞過,無論多么巨大的數字,都能為中國政府輕而易舉的化解——政府有源源不斷的白銀供給,但投機資本卻找不到可以無限供給華元的場所。

    “北方集團與中國政府的經濟共生效應遠遠比你們想象的要大,作為第二財政部與第二央行,北方集團所能調度的資源遠超過一般人的想象,況且對中國經濟發展的原生效應和溢出效應你們都視而不見——只有1929經濟大危機才能告訴你們,什么是國家壟斷以及怎么樣才能實現國家壟斷……”夏海燕冷笑一聲,“至于為什么發行英鎊債券,原因是我們在下一盤很大的棋,你們是不會懂的……”(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qidian.)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



<u id="0bgj4"></u>
  • <wbr id="0bgj4"><source id="0bgj4"></source></wbr>
  • <sub id="0bgj4"></sub>

    <wbr id="0bgj4"></wbr>
      <wbr id="0bgj4"><legend id="0bgj4"></legend></wbr>

        <sup id="0bgj4"></sup>
        <wbr id="0bgj4"></wbr>
        <wbr id="0bgj4"></wbr>
        白嫩美女在线啪视频观看,国产色精品VR一区二区,岛国三级在线观看,久99视频精品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