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頁
方父:“是誰?誰在和我們搶?” 方鳴:“霍家,霍謙!” 方父:“……養你有何用?!” 方母也斜了他一眼,搖了搖頭:“慢呆子,白長霍謙六歲!” 方鳴:“我——” 被嫌棄了呢! 方鳴決定,在種地的基礎上,再辦個養殖場,雞鴨鵝、豬牛羊都養上一欄,等他們星寶胃口開了,就馬上宰了,給星寶吃rou。 另一邊,讓方鳴遭到父母嫌棄的霍謙,也在為星寶的飲食擔憂。 他在了解過星寶的作息后,便已經察覺到了其中的問題。按時按點吃飯沒問題,但每天都只肯吃那幾樣食物,問題就大了。 再愛吃的東西,也沒有天天吃的道理。更何況方家有專門的營養師和醫生,不可能給星寶這么固化的菜譜,所以問題只可能是星寶出現了自閉癥都有的挑食問題。 “呂院長,有沒有辦法能改變這個問題?”霍謙看向呂施。 呂施是霍謙親自從國外請回來的。 知道星寶是自閉癥后,霍謙在準備讓于孟柳如瑩付出代價的同時,也在積極地尋找專業的自閉癥康復師,呂施就是他去國外視察時,挖回來的人。 原本是給星寶一個人找的康復師,但呂施不愿意做家庭輔導,他認為把孩子關在家里,單獨干預輔導太有局限性。 在八年的實踐中,呂施知道自閉癥是個需要終生努力的事業。 不只是自閉癥孩子需要努力,他的父母更需要努力和堅持。 但并不是所有的努力都能達到預期的效果,有的孩子可能干預訓練兩個月就能生活自理,有些孩子可能努力三年,都沒辦法開口說話。 在這期間,受傷害的不只是自閉癥孩子,還有他們的父母。有些父母承受不住這種壓力,可能會選擇放棄。 如果這個時候有一群同樣的父母,和他們經受著同樣的苦悶和疑惑,他們互相支撐,互相鼓勵,或許能夠走得更遠。 一群自閉癥孩子共同努力,比一個孩子孤單成長要好,一群父母互相勉勵,也比一個人單打獨斗來得更有力量。 而這也是呂施堅持建立培訓機構的原因,最后霍謙被他說服,才有了這個太陽兒童自閉癥培訓機構。 “我聽說你的女兒也是自閉癥?她現在已經干預地很好了,能上幼兒園,和小朋友交往,我想知道她當初是否也出現過這種問題?” “挑食問題依然存在?!眳问u了搖頭,“在佳佳兩三歲的時候,我也很愁這個問題。自閉癥孩子挑食的原因很多,口感、氣味、顏色、甚至是心理感受都會造成他們的挑食。 但并不意味著只有這些原因,孩子挑食,食品不耐受也是一個重要原因。不耐受,不一定會呈現出身體過敏的癥狀,但這些食物可能會影響他的大腦,造成興奮或者緊張。 因為體表沒有外顯的癥狀,也很容易被父母忽略。但孩子是知道的,他很敏感,知道這種食物吃下去會讓他不舒服,所以也會挑食。 通過食物不耐受LgG檢測,可以測定出一些食物是否對孩子有影響,目前食物不耐受檢測的項目有14種和90種之分,價格相差也很大。 但問題是食物不耐受測試的是身體對麥、奶過敏的反應;而這個試驗,測試是是體內本身含有麥、奶肽的高低。 有人測試出來麥奶肽高,但是LgG抗體測試出來無過敏反應。這種情況可能也需要限制食用麥奶食物,因為含量太高了,會產生諸如過度興奮、情緒失控,以及一些暴力行為問題,比如撞墻、毆打自己的頭部,抓臉,或者毆打他人的情況。 與此同時,有人的奶麥肽低,但也有食物不耐受的情況。 經濟允許,最好馬上檢測做個篩查,然后禁食。同時,家長最好要做好記錄,把孩子每天吃的食物和情緒記錄下來相互驗證。 經濟不允許的話,就更要做記錄了,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對孩子能吃,不能吃的食物有一個系統的把控。 我在找到了佳佳絕對不能吃的食物后,就把那些她可以食用,但因為前面說的那些奇形怪狀的理由而挑食的食物找出來,選個她心情好,情緒也穩定的時候,和她商量,讓她嘗試。 有些她試了試,覺得可以接受,慢慢地就愿意吃了。 有些可能她還是不喜歡吃,但那些食物能補充她身體里的微量元素或者蛋白質,我就和她商量,告訴她你現在偏食嚴重,對身體不好,這些東西偶爾還是可以吃一吃的。 孩子一時之間不理解,說得多了,做得多了,慢慢地,她懂了后,也就能接受了。就算只吃一次,也是一種進步對不對?” 作者有話要說: 題外話 食物不耐受LgG檢測,不只對自閉癥孩子有影響,我們普通人也會受到這種問題的困擾; 食物不耐受是一種復雜的變態反應性疾病。通俗的說,就是人的免疫系統把進入人體內的某種或多種食物當成有害的抗原,針對這些抗原產生過度的保護性免疫反應,引起全身各系統出現異常的慢性病癥狀。 食物過敏與免疫球蛋日E相關,食物不耐受與免疫球蛋白G相關。前者發痛來得快,癥狀明顯,屬于急性病,在日常生活中容易引起人們的關注,在臨床通常以藥物治療為主。 后者癥狀比較隱蔽,屬于慢性病,其影響可遍及全身各系統,通過檢測特殊食物的特異性IgG抗體,可以判斷人體是否已因食物不耐受產生了病癥,從而采用禁食或少食不耐受食物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