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年代寒門崛起 第100節
最后順利回到家里的就只有四丫。 姐妹幾個當初商量好了,每個人報考不同的專業,這樣等大家工作之后,各行各業都能照顧到家里人,多好! 四丫學的市場營銷,四丫覺得自己最笨,比不得幾個jiejie和meimei有出息,她學這個最“沒用的”,以后幫爸媽做生意。 至于五丫和六丫,倆人進了科學院的少年班,但是跟郭青云不一樣,不在一個地方上課,除了郭青云特意去找她們,就從來沒有碰過面。 不說郭青云忙,她們兩個也是,她們這一批新生實行的是兩段式學科平臺教學模式,前兩年完成基礎知識學習,后兩年是個性化的專業學習,老師給予指導,學生可以根據個人特長和意愿做調整。 四丫回到家之后,先是陪著爸媽、爺奶、姥爺姥姥坐了一次全身體檢,然后她開始實施自己的大計劃。 將郭張記麻辣燙做成連鎖品牌,一步一步的開到全國各地。 因為她得到了郭青云和家里人無條件的支持,所以四丫是帶了一份嚴密的企劃書回來,她真的想把家里的生意當成事業來做,想給爸媽減輕負擔,想多掙點錢給姐妹們花。 這也就是她家,干什么都想著家里人,而不是都想著自己! 同甘共苦,相依為命的情義,任誰都比不了! “有大本事的孩子展翅高飛,飛遠了不容易回來?!?/br> “沒大本事的孩子孝順,能中用!” 不知道啥時候開始的,從郭莊往外蔓延這個說法,為啥? 看郭建設一家不就知道了。 幾個孩子沒上學的時候,就屬四丫最笨,大家懷疑她是傻子,多燙的飯都往嘴巴里面送,幾個孩子上學之后,還屬四丫最笨,她沒姐妹們學的好! 但是呢,有出息的都回不來,回來過年的只有一個四丫,四丫能中郭建設兩口子的用,以后倆人老了需要孩子們照顧了,能親力親為照顧他們的也許就只有四丫了,那些有大本事的孩子,本事越大,越沒有時間。 所以,自以為開明的,自以為有思想境界的一群人,竟然偷偷的總結了一個道理:“當父母的要一視同仁,不能只看重會學習的孩子,不會學習的孩子也得看中,不能偏心,十個手指頭得一樣長,只要是自己的孩子,只要努力的去培養,出息有出息的好,沒出息有沒出去的好?!?/br> 結果呢,這事傳了僅僅一個星期,在一家人動身去京城之前,四丫僅憑一己之力,帶著郭建設和張秋果一開口氣開了四家分店。 陽東鎮一家,姥姥那邊的鎮上一家,大姨那邊的鎮上一家,縣城一家。 陽東鎮的生意交給了郭建汽的老婆,姥姥那邊的生意交給了二舅媽,大姨那邊的生意交給了表姐高晶晶,至于縣城,縣城的生意直營,暫時交給了二姐夫代管。 二姐夫一直沒有去市里,跟兩口子異地分居好幾年,不光沒有像別人擔心的會散,兩個人還在市里買了一套房子,等伶俐和胖墩順著郭青云學過的學??忌洗髮W之后,二姐夫再去市里跟春雨姐會和。 為了給兩口子制造見面的機會,也為了麻辣燙的事業,四丫給郭張記麻辣燙注冊商標之后 ,就許諾二姐夫,只要經營的好,店會一直開到市里,他可以來回兩地居住。 以后,二姐夫就是副總經理,沒有股權,但享有分紅權。 別說分紅權了,就是一分錢不給,二姐夫一樣得掏心掏肺的干,不然春雨不愿他意,伶俐和胖墩也不會愿他意。 更可況,不管是三叔三嬸,還是meimei們,全都不會虧待他! 二姐夫就這么掏心掏肺全心全意的管理著郭張記麻辣燙。 他表態:“三叔,三嬸,四妹,你們放心去看七丫她們,我一定把咱的生意全部都照看好!” 這般風風火火的,消息不走漏都難。 大家帶著家里的好東西給郭建設一大家子送去的時候,看四丫的眼神都不一樣了。 誰說這孩子沒出息? 這么短的時間干出這么大的事,這還不叫有大本事嗎? 果然,郭建設家里的孩子就是跟別人家的孩子不一樣。 果然,只有自己家的孩子才配說沒出息,別人家的孩子就是牛! 第111章 預感 因為郭建設和張秋果已經去過一次京市, 兩個人這次放得開,不像之前戰戰兢兢簡直不知道帶什么,生怕沒帶夠, 生怕帶的不好, 生怕閨女被人笑話。 去了一次之后,知道七丫過得好, 知道她在哪被所有人重視, 心里就有了底氣,現在再去就有了主意。 帶些吃的用的,帶著那邊沒有的稀罕物, 就連家里腌的紅薯葉都給帶著。 七丫喜歡吃,七丫的老師也喜歡吃, 就是那個陳老家的阿姨說的, 上次臨走前陳老家的阿姨多客氣的, 還買東西送送他們,夸他們帶的紅薯葉好吃, 說給陳老下面條,陳老竟然多吃了一碗飯。 他們比不上別人有錢,沒啥稀罕東西,但是曬干的紅薯葉管夠! 郭建設和張秋果帶了一麻袋的紅薯葉和紅薯片,還有紅薯面。 四丫跟著一起收拾,知道這邊有人送,那邊有人接, 她就沒攔著, 爸媽想帶什么就隨便他們帶, 不管跟七丫吃,還是給七丫走人情, 帶多少都不算多,把家搬空了都行。 四丫唯一攔著的就是四個老人,讓爺奶還有姥爺姥姥少帶點。 一開始姥爺和姥姥不愿意去,誰家孩子出息了,還會接姥爺和姥姥去享福? 沒有的事! 他們這有一句俗話,姥爺和舅舅疼外甥瞎疼,瞎疼就是疼了也白疼的意思,屬于熱包子打狗有去無回型。 意思就是說外孫子是外人,無論再怎么疼,長大了出息了,還是想著他們自己家的人,不會想著姥爺家的人。 以前姥爺嫁閨女的時候就有人說姥爺傻,不知道給兒子換彩禮,活該小兒子打光棍,可惜姥爺認死理,他不賣閨女。 后來姥爺有個啥好東西,走村串會的賣老鼠藥的時候,一路走到郭莊哪怕來回走個大半天也得給七丫送去,讓這個好不容易活命的小外孫女吃了補一補。 張秋果越來越出息,一步一步的拉扯娘家,一個出嫁的閨女竟然比兒子還重用。 七丫呢,也越來越出息,當了狀元,成了大人物了! 可她并沒有向俗話說的那樣——姥爺和舅舅疼她白疼! 她不光給姥姥和姥姥零花錢,還要帶姥爺和姥姥見大世面! 別看姥爺和姥姥之前說不去,當四丫勸了又勸,把火車票給他們送去的時候,兩個人松口之后完全樂的合不攏嘴。 一天天紅光滿面的,逢人便說:“我們七丫孝順啊,非要接我倆去京城旅游!我們不去吧還不行!你說這孩子咋不知道心疼錢呢!” 鄉里鄉親就沒有一個不捧著說的,說真的,誰不羨慕??! “你外孫女聰明!” “你們外孫女孝順!” 姥爺和姥姥聽了之后就更高興了,像打了雞血一樣到處搜羅好東西給七丫帶上。 他們兩個都如此,對比之下,爺和奶就更高興了。 如果不是四丫攔著,倆人不知道要跑多少趟集市給七丫買東西,明明四丫都說了他們買的吃的七丫不缺,買的衣服七丫也不缺,倆人不聽勸,還是非要買。 振振有詞的說:“那萬一呢,萬一七丫喜歡呢!” 好吧,就為了這么個萬一,買了一堆七丫可能吃不完也用不上的東西,節儉了一輩子兩老人這會不知道節儉了。 四丫一個沒看住,爺竟然騎著自行車帶著奶去了廟里,倆八十多歲的老人不嫌累,誠心誠意的請一盤好大的香回家,出發的前一天,燒了整整半天。 奶磕了好多個頭,希望老天爺希望老灶爺保佑她們七丫,保佑她們家的孩子們都健健康康的。 爺跪在奶旁邊,也磕了一個頭,趴在地上半天沒起來,頭搶地的說:“要是我家孩子們有啥災啥難得都讓我來擋,我老頭子不怕,活了這么大歲數了,啥也不怕,求老天爺保佑我家孩子,不好的都落在我身上?!?/br> 奶聽了之后,也許了一個愿,跟爺一樣。 奶說:“還有我,不好的也落在我身上,讓我孩子都好好地,讓我家孩子都好好地?!?/br> 敬完神,燒完香,奶繼續收拾家里的東西,歸攏之間準備好的各種蛋,雞蛋、咸鴨蛋,還有皮蛋。 路遠東西又多,怕雞蛋到地方磕破了,只帶了一點,皮蛋和咸鴨蛋不怕,咸鴨蛋自己家里腌的,奶每年都腌很多,自己舍不得吃,都給孩子們吃,這個分點那個給分店,少了還不夠分。 皮蛋呢,也是奶自己做的,用石灰和鋸末這種不值錢的東西做皮蛋,味道卻比買的還好吃,剝了殼之后,顏色黃燦燦的,摸起來彈彈的,特別有勁道,瞧著都好吃。 對了,還有雞! 怕殺早了味道不好,奶不敢提前殺,這明天要走了,今天晚上殺好,收拾好,明天一拎就走了。 去一趟不容易,得多帶幾個給七丫吃。 “七丫在外面這么多年,一直沒吃上家里給她喂的雞,這回咱去啊,得給他多帶點!”爺燒了一大鍋熱水,幫奶一起給雞腿毛。 奶手上的rou松耷耷的布滿了老年斑,這雙屬于勞動人民的手干慣了火,拔起雞毛來一點也不怕燙,動作特別利落,一邊拔一邊高興的說:“天冷不怕壞掉,多帶一點,給七丫吃,一天一只能吃好幾天,咱自己養的雞有營養!” 爺想了想,突然想起還有個好東西!差點忘了! 他拿出一個塑料袋子,小心翼翼的裝了四五斤自己腌的蘿卜干,切成小塊,用香油拌拌,又脆又香,好吃的很。 他覺得七丫肯定會喜歡。 這一忙活,就錯過了晚上喝茶的時間,四丫過來看看,就幫忙收拾,又去村口買兩根火腿腸,給爺奶抄了一盤火腿腸小白菜。 爺奶牙不好,四丫特意多添一把火,把青菜給煮軟了。 她自己沒吃,在家吃過了。 做好飯,趕緊回家,得打電話叮囑姥爺姥姥那邊,讓他們早點睡,別再收拾東西了。 爺和奶正準備吃飯的時候,大爺爺來了。 大爺爺老態龍鐘的,顫巍巍拄著拐杖,跟爺說:“跟住,過年給祖宗上墳,給爹娘上墳,咱等你回來,到時候你跟爹娘說說咱青云過得咋樣,是不是更出息了!” 每年大年初一都要給祖宗上墳燒紙,以前這是爺最怕的事情,每當郭建設三兄弟大年初一吃過午飯去找大爺爺家的堂兄弟一起上墳,爺就會借著酒勁在家哭一場。 后來,孩子們出息了,爺不哭了。 再后來,郭建設三兄弟不用去大爺爺家里找他們一起上墳,而是他們還在吃著飯呢,大爺爺家的幾個兒子就抗這鐵鍬來找郭建設三兄弟上墳。 到了現在,聽說他們不在家,竟然愿意等他們回來再一起去,這中間的改變,每一步都讓爺心里驕傲,慶幸當初在鬼門關的時候挺過來了,不然哪能看到兒孫們一個個的這么出息。 他不怕讓祖宗等,七丫這么聰明,祖宗們等兩天也是愿意的,爺想的特比理直氣壯,到時候他好好說道說道,讓祖宗們都知道,咱七丫出息了,咱七丫孝順,把爺奶接過去享一享福。 想到這里,爺干脆的說:“我看行!那就等我們回來再去吧?!?/br> “那你們啥時候回來?” “不知道呢,七丫說看好了一套房子,讓我們掌掌眼,她要買下來給我們住,你說這孩子,她自己掙得錢她自己定就好了,還讓我們掌掌眼,我們哪里知道多少東西,說不定到了地方,連大門朝哪開都搞不清楚?!?/br> 奶多添了一副碗筷:“大哥,在這喝兩杯?!?/br> 大爺爺一樣的驕傲啊,弟弟的孫女跟他的孫女那不是一樣的嘛! 他也給七丫帶了東西,自行車后座上掛著呢,他摘下來放到屋里的桌子上,才端起碗筷吃飯。 “青云她奶,你再炸盤花生米!” 奶都不稀罕說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