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頁
謝客思來想去,想從帶來的幾本書里找出來給她打發時間,晏姑娘掃了一眼書頁上的幾個字,什么“東齊故事”“季子臆”,興致乏乏,垂頭繼續擺弄頭發。 謝客又拿出一本《廉rou》,小姑娘以為是什么菜譜,接過來一看,翻開都是各種奇怪的符號加上一段小字注解,晏晏找到幾個熟面孔,那是她看得懂的《詩》中選出來的,都是出于風、雅。 “這是什么?”她問。 謝客接過來,“這是一本樂譜,應該是魯人寫的,舊書簡落在長安我先生處,我和先生手抄了兩份,這本被我順手拿來看?!?/br> “樂譜?”小姑娘嘟嘟嘴,腹誹你們這些文人樂正真會玩奇怪的東西,書名也不講究點。 謝客樂道:“其實我亦看不大明白,楊先生教我看的,這是先周眾野之國的符號,應該只有魯人才懂得……還要加上楊先生?!?/br> 晏晏的腦袋晃啊晃,不知有沒有認真聽講。 “閑來無事,不如我教你,你的吟唱很好聽,肯定能學會?!?/br> 謝客信手翻開一頁,說的是一首桑間謠。沒說多久,小姑娘昏昏欲睡,毫無興致,謝客只好把書扔了。 “晏晏?” “別叫我,乏了?!?/br> “我沒說了?!?/br> 晏晏支起身子,探出頭,車行駛在官道上,一側是樹,一側是田。 “我們到哪了” “早著呢,今晚要到江渡投宿?!?/br> 晏晏小臉表情一再變化,“這么慢,何日才能到喲?!?/br> 到江渡已經天色向晚,小城靠近江海,晚間人不少,加之沒有宵禁,這時候能看到不少人在外邊。 幾人就投宿在一家客店,店里小廝引著牧喜去馬廄,晏晏和謝客把需要隨身帶著的東西拿下來,和小童一起進店中來。這家店謝客南下時住過,倒也放心,叫了菜,給車夫牧喜叫了小半壺酒,沒在外邊吃,吩咐小二直接送到房中。 小童和牧喜一間客房,謝客和晏晏各自一間,掌柜沒問多余的話,殷勤地去開門。 江渡還在揚州吳郡內,是往來交通要道,不少客船商旅都會在此地暫住,于是城中顯現出一種外地人還要多于本地人的狀況。 飯菜還是可口的,晏晏和謝客的兩間房實則是一里一外,中有一墻隔斷,兩人就在謝客房內的小桌上吃這離開家的第一次晚飯。 打開窗,能看到遠處江上跳動的漁火,明滅不定,仿佛墜在江面上的星。 謝客叫人來收拾好之后,靠過來倚在另一邊一同眺望,外面的聲音有點嘈雜,看著孤寂的遠處,暗下來的城市,偶爾的光亮以及幾處人家的燈籠,整個世界都安靜下來。 戌時末的江渡,已經不再是熟悉的地方。 “喂,晏晏?!?/br> “什么?” “你怎么不說話了?” “不是在說嗎,為何非得我說話?”她反問一句。 “好,我說?!?/br> “誒誒,別,別吟詩啊?!毙」媚镄χf。 謝客很不高興,怎么自己挺欣賞小meimei的歌聲,她卻一點也不關注自己的諷誦感懷。想著自己好歹小有文名,今年回去還要參加十一月的文藪閣講經,這可是一般文士得不到的待遇,最低也是王公主持,甚至有帝皇親自蒞臨。當朝圣上雅好詩書,起用大儒馬老先生,讀書人的地位得到提高已經在可期之中,就連一文不名的寒士都有機會以才學出仕。而養望與文名是增加自己履歷的重要因素,也是如此多的士子薈萃長安的原因。 想到此處,原本長安文人圈子里都認為淡泊無爭的年輕書生突然想要證明自己的才學過人。 把自己的小情緒稍稍透露一下,惹得晏晏笑得更開心了:“這樣,你唱歌如何?我一定不打斷,且洗耳聆聽?!?/br> 謝客擺手,表示自己不與小孩子計較。 兩人的相處很愉悅,晚間謝客送她過去休息,回來時去謝敏兩人的房間看了看,小童已經睡下,和牧喜說了幾句,徑自折回屋中。 那邊有些認床的晏姑娘沒有睡著,在屋里轉了一圈,不久后惜油的店家在屋外提醒客官早些休息,她這才滅了燈,和衣而睡。 作者有話要說: 嗯,要去長安了這章提到的五銖錢和官職,還有后面的地名、歷史,不要較真。一直埋頭寫,昨天去貼吧,好像我這小故事沒有封面,沒有簽約,沒有自薦,不會有人看到呀…… ☆、有女同車 江北秋意濃,行人更在江風中。 “過了江北,就是豫州地界了?!?/br> 謝客如此告訴她,晏晏還一臉迷迷糊糊,人說春睡重,小姑娘不僅春睡重、夏睡酣、秋睡長、冬睡沉,就連小睡都無清眠。 “不敏?!敝x客叫了一聲。 “哎?!痹谕饷婵酗灂裉柕男∽于s忙回了一聲,掀開簾子,嘴里猶自包得滿滿的。 “先生叫我?” “吃完擦擦手,和著來月余,之前教給你的詩書怕是都記不得了,待會我考一考你?!敝x客閑著無事,把車簾掛了起來,此時行經野外,偶爾經過,看到不遠處的村落,大道塵土揚,沒什么行人。 謝敏名字取得好,偏偏是個頑劣小子,大家都叫他不敏,這樣一來敏就成了“敬謝不敏”。聽到謝客的話,小童餅都不想吃了,自家公子為人醇厚,跟著他比以前天天在道觀做事好很多,唯一讓他覺得可怕的就是這種時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