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安美食錄 第42節
何大娘嘖嘖了幾句:“這么作出來可真美味,臨安城里百姓好享受!” 海鏡在高溫下滲出了汁水,浸透了粉絲,再加上蒜蓉獨有的蒜香,讓整道菜鮮美無比。 誘人的雪白海鏡rou一口就能滑進喉嚨,幾乎不費什么力氣。 “這東西我們村里退潮時都能撿拾一籃子,卻沒人能想出用別的法子吃?!焙未鬆斏俨坏酶锌痪?。 辣炒海蟹則被剪開了蟹腳蟹殼,蘸了面粉上鍋油炸過,而后再用紅蔥頭、大蒜、大蔥、茱萸、荊芥一起爆炒過。 李山殷勤給何家大哥夾一筷子辣炒蟹:“您嘗嘗還有何不足?” 何家大哥吃一口,嗬!又麻又辣! 鮮嫩十足的蟹rou,rou質柔軟,富有彈性。 沾染了紅紅的茱萸粒,嘴巴里麻麻辣辣,像是被灼傷了一般。 可是這辣度配上一口一大塊的蟹rou就是讓人產生一種異樣的滿足感。 嘴巴里不多時便充滿了蟹rou香氣。 何大哥配起了一大碗白米飯:“沒想到此物配米飯這般好吃!” 蠔rou蠔rou是用了特殊的手段,油炸裹了面糊,與面粉蛋液一起煎成蠔烙餅 撕下吃一塊,油、面、鹽的交融帶來滿滿的滿足感。 其中還偶爾能吃到切稀碎的蔥花,增加了口感的豐富。 何家人吃著覺得挺好吃的,贊不絕口:“沒想到你這孩子做菜可真是有天賦?!?/br> 李山不好意思地摸摸腦殼說:“這個……多謝稱贊,其實我這些記憶都是跟我們家少東家學的?!?/br> “哎呀少東家一介娘子,居然能這么厲害?!焙渭胰嗽戎划斏贃|家掌管酒樓,誰知她居然還一手好廚藝。 第三十九章 二更 李山在旁乘機進言:“所以二老也不用擔心萍娘無依無靠, 您看有少東家這樣的榜樣,即便是女子一人也能過得很好?!?/br> 萍娘在旁聽見瞧李山一眼,知道這是李山替她勸她父母寬心, 當即感激沖他點點頭。 李山嘿嘿一笑。 何家人未覺察那兩人的官司,只感慨雖然我們常在海邊,但是論起好吃來還是恒家酒樓里做的好吃, 如果能以這水準做,那新開的八珍樓只怕生意也能不錯。 飯后萍娘便去與曼娘:“少東家, 您說這第一回 我應當運多少海貨回來?” “這便要走么?”曼娘有些意外, “海船還未造出來呢?!?/br> “大娘子要海船為的是海物新鮮, 量大價廉, 可如今新酒樓空置一天我們就損失一天, 還不如先買些海魚回來開張。我定會保證海魚新鮮?!?/br> 曼娘沉吟:“如此一來也好,只不過若如旁人一般運送, 只怕你會辛苦許多?!?/br> “我不怕苦?!焙稳家荒槇远?。 曼娘便不再阻攔,將數量與種類交待與她, 其余卻不多言:“你以后就來自己定就行,我已經把此事全權交托于你, 自然由你做主?!?/br> 說著吩咐賬房交給萍娘一百兩碎銀。 “這……”萍娘惶恐不安, 她還從未碰過這許多銀錢哩,“大娘子, 您這般信得過我,萬一我卷錢跑了呢?!?/br> 曼娘搖搖頭:“我知道你不會?!逼寄镌诰茦瞧陂g做事麻利細致, 絕不會是那種背信棄義之人。 萍娘便沒有再推辭,而是后退一步,鄭重行以大禮:“我何三萍第一次得以被人如此信重,定當不負所托?!?/br> 她急著回報曼娘, 第二日一大早就帶著家人出發往老家去。 海邊漁村不大,是以何家歸鄉后便引起了不少震動。 漁村村口石頭房下一群村民在曬太陽補漁網,見他們過來,李嬸子感慨:“唉!何家的女兒也是可憐,好容易嫁到了臨安說是嫁給了宗親,沒想到遇人不淑!聽說捎話讓娘家人去接她?!?/br> 旁邊的李大伯卻不同情:“讓何家人張狂,還不是落下來摔得這么慘!”他一向嫉妒何大爺坐席時被人尊到上座,這回可算是解氣了! 等何家人走到村口,李大伯還要奚落一番:“哎!何老頭,怎的?臨安城里好逛么?” 沒想到何家人壓根兒沒理他。何三萍反而對聚集在村口的這些鄉親們說:“諸位,我從今后要開始收買海貨了。若是誰家有魚貨大可賣給我?!?/br> 海貨,她要說要賣海貨了嗎?海貨不是商人們來收嗎?何家的閨女,她怎么要做生意? 何家村的百姓們紛紛楞在原地。 萍娘見狀,又跟眾人重復一:“今后我要收購海貨,從本地拿出去販賣,諸位如果愿意跟我做生意的話,還請來我家與我商議?!?/br> 說罷一家人便往自己家走去。 這是真的么? 整個村子都被這消息攪動得沸騰不安。 原本漁民們辛辛苦苦打漁上來可以做成海貨、可以自己吃,可以在就近的集市上換錢,也可交給魚販子。 海貨曬干了可當作干糧。 就近的集市離海邊也不遠,海產品充足也換不了幾個錢,如果要賺更多的錢也只能通過販子往更遠的地方運。 是以他們被魚販子狠狠的殺價壓價,他們運貨極為挑剔甚至動輒就不要了,但是漁民又不能得罪他們,因為再無其他途徑賺錢。 但是這樣一來就受層層盤剝,漁民其實得到的銀錢很少。 是以當村民們第二天聚在村口時,李大伯呸了一聲:“我才不跟她做生意呢,誰知道何家人發什么癲?!離開了家鄉去接他女兒回來以后全家人就變成了這樣,誰知道怎么回事!” 李嬸子卻說:“我愿意?!?/br> 她不顧旁邊李大伯的白眼:“何家一家人都是老實本分人,萍娘做姑娘時就是個踏實能干的女兒家,不是那種偷jian?;??!?/br> 還有個村民說:“就是,管他家是怎么回事呢?反正何家到時付給我的銅錢是真的便是?!?/br> 他妻子也贊同他:“反正比起那種不知底細的販子來說我更相信萍娘?!?/br> “你?你們,你們??!”李大伯痛心疾首,“等著瞧吧,你們遲早被騙?!?/br> 他所期盼的那一幕并沒有發生,因著萍娘是當地人,為人爽利,開出的價格又比外面的魚販子要價要高很多。 只一條,說好了要船剛靠岸便給她送來。 說是為了保證海魚新鮮。 這卻不難理解,漁村的百姓世世代代都講究這一口鮮。于是到了約定的日子,諸人便都聚在村口碼頭。 萍娘早駕了一艘船在等待,她將用了少東家教自己的法子,在水桶水缸中注入海水倒入活魚,而后在船里備著備用海水和大量海鹽,為的就是保證能夠隨時換水。 李大嬸接過沉甸甸的銅板,笑得合不攏嘴,見何大爺和萍娘劃櫓將走,奇道:“怎的這般匆忙?也不在家中歇息幾天?!?/br> 萍娘笑道:“不了,去晚了怕海魚死了這一船血本無歸?!贝竽镒尤绱讼嘈抛约?,自己定要將此事辦成。 這一番話倒叫村里眼紅她的那些人平了心氣:也是,海魚離了海水活不了多久,如今天氣又變熱了,倘若她這一船魚死了,只怕這些錢便白打了水漂。 想到這里,又趕緊捂住懷里的銀錢。 船槳輕觸岸邊,小船離岸,村里人熱切地開始數錢,他們這一回可是賺到了銀錢。 唯有李大伯滿懷懊惱,他為了賭一口氣,一直沒去何家談生意,如今看別人又拿了銀錢,心里那個后悔啊。 萍娘只用了一天半就到了臨安,曼娘收了信件早派李山在碼頭接應她。 李山和大哥兩人把這些貨從船里搬到了車上,船就暫時鎖在了恒家租的塌房里面。 塌房是臨安城的水上倉庫,是在水中打幾個樁子用木欄桿圍開,下面有木板的儲存貨物,下面沒有木板的儲存船。 他們把船保存在這里能保證安全,以后若是換了新船也能叫人瞧不出端倪來。 ** 卻說烏大禮被卸去了個胳膊,尋了正骨醫生噯吆噯吆養了半月才好些。 身上的傷好了,心里卻越想越氣。 想他鉆地虎烏大禮縱橫臨安南城,豈能被個不知底細的后生當場下了面子? 于是派出不少手下人去打聽恒家酒樓的底細。 不多時傳來消息:說這恒家是浦江一戶殷實人家,在當地開酒樓做大了便到了臨安城里。 “原來是一個鄉下土包子?”烏大禮氣得暴跳如雷。 “但那天那位公子出手確實也重,只怕是哪個富裕人家的公子……”手下提醒。 烏大禮不以為然:“京城哪個王公公子我不知道?說不定就是浦江本地土包子?!?/br> 不過這也不怪他,牧傾酒十歲左右在京城里,可那時不過是在豪門世家里頭鬧,等紈绔們打馬跨斜橋時牧傾酒早就在北疆了。 烏大禮其實并沒有見過牧傾酒,便不知自己不知不覺招上了個大麻煩。 第四十章 魚骨、梅干菜魚rou臊夾餅、鮑…… 四月, 臨安城里漸漸熱了起來,白晝越長,街市冶游的人也多了許多。 白歌闌帶著兩包干貨來尋曼娘時, 曼娘正在原先的李家酒樓忙著指揮伙計們擺放桌椅,見白歌闌過來忙笑著沖她擺擺手。 白歌闌的女兒白汝玉如今四五歲,一點都不認識, 捧著糕點便去一旁去好奇張望酒樓。 白歌闌遞過來兩包干貨:“我清明節隨家人去外地祭拜,順手給你捎了兩包干貨?!?/br> 曼娘道了聲謝, 拆開干貨, 卻是一包香蕈, 一包梅干菜。 她欣喜道:“我可正要試菜缺一道香蕈, 這可真是瞌睡縫著了枕頭?!北懔舭准夷概蒙?。 白歌闌也不客氣, 大咧咧應下。 倒是她的丫鬟有些猶豫:“娘子,您不在時越國帝姬尋了您好幾次……” “不見不見!”白歌闌果斷拒絕。 曼娘也不追問, 只去灶間做飯。 不多時飯菜便端了上來,一道鮑魚香蕈雞煲, 一道梅干菜魚rou臊夾餅。 白歌闌聞見香氣便已經按捺不住,汝玉卻懂事, 不等大人說開飯絕不動筷, 只是那對眼睛眼巴巴望著砂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