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安美食錄 第12節
雖說都是娘家血親,可誰不想在諸人眼里過得好些? 當初嫁人時父親兩個得意門生一富一貧,她挑了窮書生吳自道,jiejie楊素娥挑了累世官宦的陳少向,婚后自己屢屢被姐夫jiejie嘲笑。 沒想到這回居然在孩子的周歲宴上被諸人嘲笑了…… 正坐立難安時,吳夫人不知怎的忽然想起上回在何老夫人壽筵上見識過曼娘的廚藝,忽得心里來了底氣:廚藝那般高超的娘子怎么會拿白水糊弄呢! 當即穩住心神,慢慢喝湯。 楊素娥嘲笑罷便草草舀了一勺放進嘴里,正待要嘲笑,可笑容卻僵硬在臉上—— 湯瞧著清淡,可湯底滋味濃厚,濃郁的鮮香從舌尖伸起。 嘗過了好東西的楊素娥一口就喝出來這湯是老母雞湯。 湯中梅花淡淡點綴,瞧著有幾份流水落花的意味。 初冬天氣喝著這湯水,身上也慢慢暖和起來,原本的寒氣一驅而散。 “jiejie,喝這湯如何?”吳夫人慢吞吞問楊素娥,又微笑與娘家親眷道,“這道梅花湯講究的就是個雅致勁兒,若大油點子漂浮有失斯文,因而恒家少東家用了不少法子濾去浮油,才讓人瞧著是水喝著是湯?!?/br> 楊老夫人聽著女兒所說,笑著點點頭:“我喝起來也甚好?!庇址愿朗窒卵诀呖促p廚子。 楊家也是小康人家,自然不用多說就明白這湯比純rou湯要跟具匠心,當即也紛紛跟著稱贊。 楊素娥表情略微尷尬,嘟噥一句:“可總歸是太清湯寡水些。再說了就一道湯能看出什么!” 這當口丫鬟們又繼續上菜, 先上一道油多糟瓊芝。 瓊芝對楊家女眷們而言并不算什么稀罕菜式,可這道菜不知用了法子,拌得紅油汪汪,叫人忍不住咽了咽口水。 放進嘴里先嘗到瓊芝上面包裹著的大量紅油,茱萸特有的辛辣味道涌上舌尖,這才了悟原來這道菜用的是茱萸紅油。 楊家大嫂子先納悶:“茱萸能炸出紅油么?” 這遭事吳夫人可知道,她聽曼娘講過:“少東家說茱萸有兩種,一種提味,一種調色,兩種混合便能炸出又辣又紅的茱萸辣油?!?/br> 大嫂子恍然大悟:“原來這樣。說起來小姑尋得這酒樓可真不錯,臨安許多酒樓尚不如呢?!?/br> 楊素娥聽得心里窩火,偏偏面上不好發作,只好狠狠吃那油多糟瓊芝。 瓊芝稍微焯水后就撈出浸泡在糟鹵里,而后倒上醬油蒜末紅油等調制而成。 瓊芝本身脆爽,帶著恨吃起來更是咀嚼得“咔嚓咔嚓”作響,惹得周圍人側目。 楊素娥這才反應過來,悻悻然住了嘴,偏偏楊大嫂還要將笑不笑打趣她:“素娥也嘗著這道菜好?在素依前頭還能短了你的吃得不成?” 說罷女眷們笑起來。 楊素娥臉漲得通紅,大家閨秀講究笑不露齒用膳無聲,自己這舉止,倒多了幾份小家子氣。 正待要舉箸不吃,可瓊芝那特有的脆生生口感、酸爽清新的料汁、辛辣開胃的茱萸辣油,都惹得她不住咽口水,心里貓抓一樣。 楊素娥暗暗想:橫豎還要在浦江待幾天,我使喚仆婦偷偷出去買了來我房里吃! 她便住了嘴,目光又被一道梅花望潮蝦所吸引。 這道菜將蝦去頭留尾清蒸后又撒上青橘茉莉蜜,而后將蝦rou鋪平,蝦頭樹立,蝦rou上點綴梅花,謂之“望潮”。 在座的楊家女眷對這道菜可不陌生:“這不是錢塘江邊每年觀潮時上的一道菜嗎?” 楊素娥這回可不信了,一個浦江酒樓做的臨安菜,還能比臨安府的廚子做得更地道? 不過這回她長記性了,決計在吃完之前不出聲,因而夾起一筷子蝦慢慢嘗起來。 蝦rou緊致,在舌尖彈滑,咬下去之后鮮美甘甜的蝦汁立刻在嘴里迸發四濺。 而搭配的青橘茉莉蜜更是點晴之筆。 臨安酒樓里做的“望潮蝦”都是清蒸加佐料,可這回吃得蝦卻巧妙加入了青橘茉莉蜜。 青橘清新,茉莉微甜,酸酸甜甜的滋味襯著蝦rou,越發顯得蝦rou鮮美到絕頂。 更不用提蝦rou還有淡淡的梅花香氣,這可奇了怪,梅花本身香味就不甚濃郁,要讓菜品沾染上梅花香,那得費多少心力? 楊老夫人先贊了聲好:“沒想到浦江還有這么好的廚子,我老婆子吃過最美味的望潮蝦便是這一道!” 楊家女眷們也紛紛神色鄭重贊嘆起來,如果說一開始她們稱贊菜品還有幾份給吳夫人面子的意思,可隨著一道道菜吃下來,不得不佩服這做菜之人心思巧妙。 “哼!廚子好又怎么樣,又不是你家的!”楊素娥心里嘀咕道,隨手夾起一塊羊脂韭餅吃起來。 第十三章 羊脂韭餅 鮮嫩的韭菜切成短節,混合著羊油渣做成rou餡餅。 韭菜、羊油渣,這兩樣本是楊素娥這樣貴婦向來所不齒的下里巴人吃食,可不知這大廚怎么做的,居然意外的好吃。 羊肥rou被細細精煉成油渣,咬起來又酥又脆,肥些的余味肥香滿口,瘦些的則脆生生舒爽。 韭菜呢鮮嫩,不搭界的兩種食材混合在一起,豐腴口感中夾雜著清新凜冽,脆爽舒滑中帶著肥厚油香。 跟別提餅皮酥脆,輕輕一咬就掉下來一層酥皮,咔嚓嚓碎在口里,咀嚼起來滿口留香。 能想出這道餅的,應當是個廚藝高手吧! 楊素娥還想再吃,可再待下箸卻發現盤里的羊脂韭餅一個全無。 在場人人捧著那餅子吃,神情中有些回味。 就連素來嫌羊rou腥膻的楊家小侄女都嘖嘖稱奇:“小姑姑,這餅的方子賣與我罷?!毙∪藘赫f大話,惹得一眾女眷們都笑了起來。 吳夫人也笑:“難得究兒愛吃,可這方子是恒家酒樓少東家的,我可得問問她?!?/br> 當即打發身邊婢女去喚少東家過來:“這會子菜應當傳完了,你去請少東家過來一見?!?/br> 慌得楊家一干女眷們拿團扇遮面:“不妥,不妥,豈有在內宅傳喚外男之理?” 吳夫人愣了一愣,旋即抿嘴一笑:“怪我沒說清楚,這位少東家是位女子。無妨的?!?/br> “什么?居然是位女子?”別說楊素娥了,就是年長的楊老夫人都愣了一愣,“怎的有女子執掌家業呢?” 吳夫人便娓娓道來:“她家父母就生了她一個,家業便交給她來承繼,她可是利落能干人,母親一見便知?!?/br> 說話間婢女已將曼娘帶過來。 楊老夫人一見是個生得美貌的小娘子,立刻便生了歡喜,招呼她坐在身邊,又問她小小年紀是如何掌勺的。 惹得楊大嫂打趣:“老夫人瞧見漂亮小娘子就疼得什么似的,好叫我們做兒媳的心寒?!?/br> “你個猴兒,誰還能少了你的不成?!睏罾戏蛉搜鹧b生氣,再問曼娘父母,當得知曼娘母親是臨安錢家時,陡然來了精神:“可是卿玉堂那個錢家?” 卿玉堂是錢塘王的國姓堂號,長江以南大塊田地從前都是錢塘王的封地,后來錢塘王主動納土歸宋,是以官家感念錢氏,便將錢塘王故里臨安定為杭州的名字“臨安府”。 錢塘王歷經幾代至今已經不算顯赫人家,但江南的百姓們猶認錢家為王侯家。 曼娘抿抿嘴:“是?!辈贿^娘親是旁系庶女,家中雖然是讀書人家卻也敗落了,要不也不會嫁給爹爹這個商賈。 這話一出,飯桌上楊家女眷又多了一層敬意。 長得美、說話伶俐、落落大方,又出身名門,楊老夫人瞧這位小娘子是越來越順心。 人上了年紀就有一遭做媒的愛好,老夫人拉著曼娘的手:“可婚配了不成?” 大宋世風開放,本朝女兒家說起自己親事并不扭捏,是以曼娘搖搖頭:“還未?!?/br> 老夫人便來了精神頭:“我想著倒有門好親……”她三孫子是個庶出的,日后分不到什么家資,娶個商賈人家女兒正好,進門就帶大筆資財,可保孫兒心無旁騖的讀書進取。 曼娘忙攔住她老人家的話頭:“多謝老夫人周全,只不過我家就我一人,父母望著我招贅哩!” 一句話就將老夫人的話頭堵死,楊老夫人一想,若是勉強娶這位小娘子瞧在她嫁妝和美貌上也還使得,可若是入贅她家那自然就不劃算了,是以收住了話頭。 楊大夫人忙將話題轉開:“好俊個人兒,手又巧,不知那道梅花湯是如何做得的?” 眾人又熱熱鬧鬧說起梅花湯,楊大夫人這才松了口氣,老夫人的心思她也猜到了,可這樣美貌能干又嫁妝豐厚的兒媳婦進門,叫她這個婆母如何應付得了? 曼娘不知這家人背后的彎彎繞心思,只想著維護好食客,她說話風趣,人又誠懇,不過一會便收下了好幾張拜帖:“過個把月我們恒家酒樓要開到京師,皆時一定上門拜訪?!?/br> 楊素娥沒心思聽母親、嫂子與少東家磕牙,只趁著眾人不備悄悄兒夾那望潮蝦,一口一個,唔—— 這滋味,絕了! 她這些天憋著氣,沒什么心思吃喝,人也瘦了好幾斤,氣色瞧著不大好,這回來meimei家做客為遮掩憔悴打了好幾層粉。 可不知怎么的,今兒聞見這桌上的酒宴香氣,壓根兒管不住筷子。 酒席過后還不過癮,索性打發自個兒的傭人去恒家酒樓多買些油多糟瓊芝、望潮蝦、羊脂韭餅等物,藏在食盒里拎進府,打算自己偷偷吃。 誰知正吃得歡,外頭響起了腳步聲,還夾雜著隱約的說話聲:“jiejie今兒不吃飯,我實在掛心得很?!?/br> “就是,這孩子也不知怎么了,在船上時就蔫蔫的,莫非是暈船了?”是meimei和楊老夫人的聲音。 楊素娥慌得將食盒倉皇藏起來,這才開門:“娘,素依,你們怎么來了?” 吳夫人擔心問她:“jiejie,我瞧著你不吃飯,難道是身子不舒服?” 楊素娥慌亂想了個理由:“無妨,是水土不服?!?/br> 正扯著謊,吳家養的家貓獅子球卻不知從哪里扒拉出來了食盒,“砰”一下打落地上—— 羊脂韭餅濃郁的香味立刻在空氣里蔓延。 楊素娥“刷”一下漲紅了臉。 “這……素娥,你不是那天不喜吃恒家酒樓的飯菜么?”楊老夫人還沒反應過來。 吳夫人怕jiejie難堪,忙替她找臺階:“許是下人們不知底細,出去買菜自然要打聽一二。這一打聽,本地人肯定說最好的酒樓是恒家酒樓,可不就又買的恒家的菜肴?” meimei還在替自己找補,而自己前幾天沒少跟她發脾氣…… 楊素娥愧疚不已,“不是的……”她喃喃道。 她將食盒撿起來蓋上蓋,咬咬嘴唇,忽得生出了許多勇氣:“陳少向在外頭養了個歌女?!?/br> ???!楊老夫人和吳夫人一愣。 楊素娥這才將心事一五一十說出來:“我發現他在外頭養歌女,大鬧了一通,正好借著由頭來meimei這里走親戚。是我不好,日子不順拿meimei出氣……” 要不是那美食,她還真沒有契機向meimei鄭重道個歉。 浦江不大,曼娘給吳夫人臨安娘家人做了筵席還被她們稱贊的事情很快就傳遍了浦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