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頁
蘇繡堵氣許久,最終無可奈何的道:“行吧??墒悄?,這修行什么時候是個頭?” 蘇大太太道:“人生際遇難測,人生命運就更是,沒有誰是永遠一帆風順的,同樣,也沒有誰能一輩子都倒霉不能翻身的。你且稍安勿躁,將來總有機會?!?/br> 第101章 要求 不出蘇綰意料,蘇大太太也往慈靜庵捐了好大一筆香油錢。 自此之后,三不五時蘇大太太借著上香的名義來慈靜安看蘇繡,對外只說這里香火靈驗。 蘇繡的事雖沒刻意隱瞞,但畢竟不是什么光榮的事,蘇大太太巴不得別人不問,怎么可能宣揚的人盡皆知? 可她時常往慈靜庵跑,總得有個合情合理的解釋,可不就得夸慈靜庵菩薩靈驗。 好些人信以為實,尤其閨閣婦人最是信重這些,一來二去,慈靜庵的名聲漸漸顯揚起來。 臘月的時候,大雪壓塌了附近幾個村子里幾十戶人家的房子。 慈靜庵專門收容了二十多個無家可歸的婦人和孩子。 蘇綰將自己莊里的糧食拿出來賑災,還自己出錢買了好些藥材,由慈靜庵熬好了,讓鄉民們自己來取,為的是防止有更多的人因病而亡。 蘇繡冷嘲熱諷:“你說你圖什么?又掏錢又出力,到最后好名聲都落到主持頭上了?!?/br> 她如今日子很好過。 慈靜庵雖破,空房子卻有,因蕭家和蘇家給的“香油錢”十分豐厚,主持也就大方的給蘇繡一住獨門小院。 蘇大太太送了幾個丫鬟婆子照顧蘇繡的飲食起居。 她雖頂著修行的名義,卻一點兒都不清苦,隔三岔五桌上還有葷腥。 只要她不妨礙到庵里的尼姑,主持就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只當看不見。 也所以她才有閑心看蘇綰的熱鬧。 蘇綰什么都不圖。 從前不信因果輪回,可跟著眾師姐妹讀《地藏經》讀得多了,她也大受影響。 倒不至于多篤信不疑,可她不免會想:如果,只是如果,如果她積些功德,哪怕再小,一件一件累積起來,到底也是功德。 若當真功德積累的夠足,老天會不會將蕭衡身上的殺孽減損一點兒呢? 每次在菩薩跟前念經的時候,蘇綰想的都不是自己。 她念兩世的父母,希望他們真的能得以超脫。 她念蕭衡,哪怕他傷了殘了,甚至是不記得她了,只要他在這世上某一個地方,平平安安的活著就好,哪怕她再也見不了他的面,哪怕她就終其一生,都在菩薩跟前侍奉。 ……………… 來年三月,百花盛開,來慈靜庵踏青、游春、上香的人越來越多。 受人指點,附近鄉民便在慈靜庵門外的路兩旁擺起了小攤,賣香或者是各種菩薩小擺件。 主持師傅對蘇綰道:“你當初發的弘愿,怕是要實現了?!?/br> 蘇綰輕“啊”了一聲。 主持師傅向來不喜形于色的臉上露出一抹微笑的表情,道:“可以給正殿的菩薩重塑金身了?!?/br> 蘇綰道:“這是好事啊?!?/br> 她真的幫庵里賺了這么多錢? 主持師傅道:“倒也不全是,還有一位老檀越愿意舍一部□□家,為菩薩重塑金身?!?/br> 說到底,不是蘇綰把慈靜庵推出去,庵里也不會和這位檀越結緣。 萬事有因有果,蘇綰可當首功。 蘇綰倒有些不好意思的道:“功可不敢當,是靜安癡心妄想,膽大妄為,若不是主持寬弘大度,慈靜庵哪兒有今日?”便是她再有想法,也得主持師傅肯縱容才行。 主持師傅倒是頗為感慨,她問蘇綰:“貧尼心里有數,倒是你,可有什么要求?” 不能說她要把蘇綰高高供起來,但蘇綰年紀輕輕,卻要長年累月的待在這里,不免有點兒暴殄天物的意思。 如果她想改善現在的生活條件,也是人之常情,在自己的能力范圍內,主持師傅愿意給她破個例。 就像蘇繡一樣,頂著修行的名義,在慈靜庵里自成一統,遠離世事喧囂,同樣能達到她保全自身的目的,又能保障她的衣食無憂,未嘗不是兩全其美。 蘇綰卻搖頭:“沒有?!?/br> 日子怎么過都是過,便是天天山珍海味,她不也就一天三頓飯嗎?便是再高床錦臥,她不也就只能睡一張床嗎? 庵里清苦,可也清凈,師姐妹們性情簡單、淳樸,蘇綰覺得這里挺安心的。 對于主持師傅拿蘇繡打比方,蘇綰也只是笑笑,還是搖頭,她道:“當初我來慈靜庵,百般相求,才蒙師傅允肯,許我在庵里侍奉菩薩。彼時師傅懷疑我的誠心、真心,如今是拿這話來試探我嗎?” 主持師傅搖頭:“自然不是,昔年貧尼太過拘泥,其實凡事都有可解決的方法,不必非得走極端?!?/br> 蘇綰笑笑,道:“多謝師傅體諒,可我當真覺得現在這樣,我更踏心,也更安心,如果師傅非要問我有什么要求,還真有?!?/br> “是什么?” “師傅,我想學著給女人和孩子看病?!?/br> 主持師傅一怔,瞬間慈悲心起,念了聲“阿彌托佛”,道:“靜安,你能有如此悲憫心腸,倒的確是貧尼從前錯看了你?!?/br> 蘇綰羞赧的笑笑,道:“師傅您別高抬靜安了,我真的沒有什么特別弘偉的心愿,不過是遇到什么就是什么。我沒那么高尚,只是于心不忍罷了?!?/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