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頁
書迷正在閱讀:泥洹夜巡、我靠撒糖拯救演技[娛樂圈]、我在末世開農場、小白花他不裝了、燃燒(1V3 高H 高干)、渣攻火葬場后,跟小奶狗假戲真做了、報告!我已婚、我可以吃掉你嗎[快穿]、原來愛是膽小鬼(骨科H)、雀歡(出軌,高H)
“秋哥打算加入定音鼓,讓《挽柩歌》更為氣勢恢宏,我們會從編鐘開始前奏,這首喪曲比任何時候都要高亢?!?/br> 他快樂的闡述著自己和厲勁秋商量的一切。 一首并不哀傷,滿懷晚輩們向長輩訴說現今安寧幸福的樂曲,盡是他們對遺音雅社故人的祝福。 樊成云安靜的聽。 聽完了那首承載諸多愿望的《挽柩歌》設想,他終于勾起嘴角,慈祥的說:“小應,你跟我來?!?/br> 鐘應隨著樊成云,穿過樊林簡約的長廊,走進了他極少來到的庫房。 里面有著琴行經營的賬本,爺爺斫琴選材的收支,像一間放滿了保險柜的財務室,只有絮姐和師父偶爾會來。 此時,樊成云卻走到了最里面的保險柜,熟練的輸入密碼指紋,打開了厚重的保險門。 他拿出了厚厚一疊,整理得整整齊齊的信件,一份一份逐日逐月,擺放在鐘應面前。 鐘應愣在那里,見到了熟悉的字跡。 那是爺爺慣用的鋼筆,筆鋒灑脫的寫著“致小應”,顯然都是寫給他的信。 然而,他從未聽說,也從未見過。 更不知道這厚厚一疊里,到底是爺爺什么時候寫成的。 “望歸他心思重,考慮周全,不管是自己斫琴的經驗,還是認識的那些熟人喜好,都仔仔細細的寫進了冊子里,留給了我們?!?/br> 樊成云說的冊子,鐘應清楚。 他就是靠著那些手冊,一點一點學習斫琴,了解古琴、琵琶、二胡不同的材質構造,學會了一門名為“林望歸”的樂器研究制作技巧。 師父也是依靠那些手冊,維系著一起尋找樂器的朋友們的關系,找到了一些林望歸才知道的友好人士,攜手商議尋物事宜。 可樊成云想說的并不是那些。 他拿起最面上那封信,小心抽出信紙,惆悵的感慨。 “但是望歸,有時候也會偏激、固執,就像這些信一樣,他日日月月寫給你,我卻始終不想給你看?!?/br> 那是用信紙寫出的一篇一篇叮囑,更是林望歸收養鐘應之后,針對鐘應未來的安排與要求。 樊成云在林望歸逝世后,整理遺物,才發現這一些封好了的密件。 只可惜,他不是林望歸期待的那種保持距離、尊重儀式感的人。 樊成云見到這些“致小應”的密件,想也不想就拆了開,仔細端詳這老頭子臨終前想對孫兒說些什么。 不看不知道,看完他才明白,林望歸為什么會收養鐘應。 為什么偏偏不告訴他。 樊成云將手中看過無數次的信,遞給了鐘應。 他說:“我第一天見你,就知道你天賦卓然,是彈琴學琴的好苗子??赡隳敲葱?,那么可愛,我不愿意你像望歸一樣,過得凄苦卑微,只愿你開開心心快快樂樂。哪怕徹底的忘記遺音雅社,忘記望歸托付給你的責任,我也不許望歸怪你?!?/br> 說起陳年舊事,樊成云就止不住的感慨嘆息。 倏爾,他勾起一絲笑。 “但是,你一曲《華歌》倒是讓我震驚了?!?/br> 那首由鐘應譜寫,九歲登臺演奏的鏗鏘樂曲,有著華夏大地五千年刀光劍影的不屈。 樊成云聽進心里,竟覺得自己若不能拼盡全力,替鐘應尋回遺音雅社的樂器,就是辜負了這孩子一腔與生俱來的赤誠。 于是,他教鐘應古琴,找名家教導鐘應琵琶、二胡、編鐘,為未來此時的相聚,做好了充分的準備。 不是因為摯友的遺愿和執著,更不是因為他作為沈家人的義務。 而是鐘應的愿望刻入靈魂,寫進了《華歌》,聲聲奏響了銀色琴弦,誰也無法動搖。 薄薄的紙頁,寫著一封舊信。 樊成云視線慈祥,叮囑道:“慢慢看吧,都是望歸留給你的心里話?!?/br> “不過,我希望你不要怪他,他是一個固執的老家伙……” 他說著,笑容著有絲凄涼,“我從來沒有像他期待那樣去教導你,但是,你仍舊成為了他所期待的模樣?!?/br> 樊成云留下了一桌的信,施施然離開這間房,回去了他與摯友的琴館。 鐘應的困惑涌上心頭,又在見到爺爺親筆字句時,理解了師父那句“你不要怪他”。 灑脫的字,有些潦草,白紙黑字清晰寫道—— “小應:” 爺爺的開場直白簡潔,“你生來只為了一件事,也只需要記住一件事?!?/br> “你得找回遺音雅社的樂器,找回遺落在世界各處的聲音?!?/br> 第82章 爺爺的信件語氣嚴肅, 也許是文字過于言簡意賅的原因,鐘應看著看著,挺直了身板, 像是當面接受著長輩的教誨。 記憶之中的爺爺, 早就變得模糊不清。 鐘應偶爾能夠想起, 初次見到師父的片段、爺爺和他講述遺音雅社《漢樂府》的片段,更多的事情,他確實回憶不起來了。 但是,他可以肯定, 信中的爺爺與師父告訴他的“溫柔慈祥”, 截然不同。 在信中,爺爺威嚴肅穆, 發號施令, 要求鐘應必須做很多事情—— “意大利的哈里森.貝盧, 藏著十弦雅韻,我與他打了多年交道, 我說的事情,你必當小心注意?!?/br> “美國的賀緣聲,冥頑不靈,只聽清泠湖學院柏輝聲的勸告, 若是你去,一定要與柏輝聲同行?!?/br> --